A. 中國要降低進口車關稅是真的嗎
要降低進口車關稅是真的。
汽車降關稅,消費者很自然會想到,進口汽車價格是否會降下來,購買進口豪華汽車會否更便宜。
關稅降下來,進口汽車的價格也會降下來,這是事實。但是能夠降多少,消費者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汽車進口到市場終端,中間有很多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稅費疊加,最終到了消費者那裡,汽車降關稅的優惠幅度就會遠低於消費者的期望值。
一部進口轎車從進口報關開始到消費者手裡,相關稅費包括進口關稅、增值稅、物流費用、經銷商利潤等等。當然還有通關、商檢、運輸等等費用。有專業人士算過一筆賬——報關價為30萬元的汽車,各種稅費加起來,到了消費者手裡車價幾乎漲了一倍。
對於進口汽車,消費者不僅應該了解其稅費構成,更應洞悉進口汽車價格高企的原因,還要明白中國逐步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的意義。
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是中國加入WTO的承諾,作為這個組織重要的成員,逐步降低進口汽車的關稅,自是應有之義。此外,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市場面的期待,也是降低汽車關稅的原因。
從1986年將關稅和進口調節稅合並徵收,並將汽車排量作為關稅徵收標准,到2016年7月1日進口整車關稅稅率鎖定在25%,中國總共經歷了九次汽車進口關稅調整。去年11月初,在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諸多貿易共識里,中國也強調會逐步降低汽車關稅。在達沃斯論壇上,劉鶴再度提出降低汽車進口關稅,表明了中國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工作正在快速推進,距離第十次進口關稅調整「窗口期」。
有消息稱,本次進口汽車關稅將可能下降10個百分點,即由目前的25%降至15%。那麼,降低關稅稅率後,消費者能夠獲得多少實惠呢?據說70萬元左右的進口汽車,價格下調幅度約為4萬元左右。減稅帶來的降價幅度似乎並未達到消費者的預期。但是進口汽車的消費者畢竟是特定群體,對於大眾消費者而言,合資品牌車和國產車足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進口汽車關稅不可能降低太多。
如果進口關稅降得太多太快,將會對整個車市帶來結構性影響。數據顯示,自中國加入WTO以來,進口汽車數量從2001年的7萬輛增加到2016年的107.8多萬輛。2017年11月共進口汽車12.25萬輛,環比增長18.12%,同比增長13.98%;進口金額50.13億美元,環比增長18.21%,同比增長15.04%。
盡管如此,進口汽車在中國車市中的份額也只有4%左右。如果關稅大幅降低,從進口汽車的增量即可預見進口汽車會對中國車市形成沖擊。造成的結果就是,合資車企會放棄中國市場轉向其他市場,國產汽車品牌將會遭遇嚴峻考驗。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進口汽車、合資車企和自主品牌三分天下,各有自己的消費群體。這是一個有序競爭的市場。自主品牌汽車目前正處於關鍵的上升期,在品控、服務、研發等方面有了相當的實力,也有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但相對於進口汽車和合資車企,還需要時間去完善。所以,既要兌現國際承諾,又要保護本國汽車產業,這是降低汽車關稅的基本思路。
汽車產業已進入到新的轉折期。傳統的燃油汽車時代即將畫上句號。歐盟、日本、美國等都在研發新能源汽車,傳統汽車退出市場已成定局。而且,依託互聯網新技術、大數據時代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已提上日程。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對中國是挑戰更是契機。雖然傳統汽車時代,中國是後發者,但在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時代,中國和汽車強國或處於同一起跑線。因而,越是在此當口,中國在進口汽車關稅方面,越要相當謹慎。
降低進口汽車關稅,不是單純地將汽車價格降下來,讓消費者買到更便宜的進口車,而是一個系統性的產業命題。一方面,關稅減讓在新經濟周期的全球貿易博弈中,依然是核心問題。全球各大經濟體在多邊或雙邊的貿易談判中,關稅談判都是分毫必爭。另一方面,即使是WTO達成的共識,貿易夥伴之間也會因為關稅問題而產生摩擦和爭端。所以,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不能降得太快。
降低進口汽車關稅,應和車市現狀、消費者訴求以及汽車產業的未來綜合考量。
B. 美元貶值對哪些股票是利好
美元貶值就會使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更多的是通過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來影響股市.而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又是通過進出口這個鏈條傳遞,進出口依存度越大的企業,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越敏感。具體的影響從不同的版塊來看,如下:
1、航空:普遍擁有巨額的外幣債務,主要是美元或日元,人民幣升值將帶來比較大的匯兌收益。另外,人民幣升值會導致航油、航材的成本相應下降。比如:南方航空外債數額最多,南航的外債以美元為主,摺合人民幣320億元。人民幣升值2%,公司由於匯兌收益,每股收益增加0.06至0.08元。
2、石化行業:中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進口石油在石化產品中佔了很大一塊成本。如果人民幣升值,對石化行業總體上是利多影響。現在,中國石化、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每年進口原油數十億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其進口原油成本。
3、紡織與服裝行業:中國是紡織品出口大國,人民幣升值將減少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受出口額和價格的雙重影響,效益有可能降低。相比較而言,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影響比較小,以出口為主導的影響比較大,現在人民幣升值會使歐洲和美國對我國紡織行業的關稅上調的預期減小.
4、汽車行業:我國的汽車有70%的主要部件如發動機等都要依賴進口,佔了汽車成本的主要部分。如果人民幣升值,汽車部件進口價格就會降低,那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對企業是好事。但是,我國的汽車業由於沒有自己的優勢技術,競爭力很差,一旦人民幣升值,進口轎車的價格也會降低,國產汽車的價格優勢將會受到沖擊,反而還會影響到汽車的銷量。
5、房地產:人民幣升值將全面提升國內地產資產價值,持續升值預期對房地產價格構成長期利好,而對人民幣升值將有更強的預期,必然吸引投機資金繼續流入房地產市場,繼續加大對我國中心城市商業地產的投資規模。商業地產開發商和商業地產重估概念的零售業公司,更能充分享受到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的利好。
6、旅遊業: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使境內居民出境旅遊變得更加便宜,而外國遊客入境旅遊變得相對昂貴,這對國內的旅遊景點類公司顯然是不利的,但對旅行社類上市公司有利。
7、造紙業:造紙行業用匯量居國內行業第三位,主要包括進口木漿、進口非紙漿、進口廢紙。我國造紙行業中的紙漿成本佔70%,而紙漿中的38%是進口的。此次匯率調整將直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行業盈利水平。但同時也使得進口成品紙變得便宜,有可能對國內企業形成一定沖擊。
因此,我們從資金面的角度來分析,從一個較長時間區間的判斷看,人民幣升值預期有利於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和繁榮。但從短期來看,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對股票市場將形成抑製作用。
C. 降低汽車關稅利好哪些股票
降低關稅是利空啊, 老鐵。 降低了 國產車便宜 進口車也便宜了。。
D. 2019年5月10日美方已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這個影響就很大了。首先影響工廠利潤股票下跌。萬水增加,那麼出口商品的價格也要增加,會導致商品沒有競爭力。賣不出去,那麼就會影響,影響工廠的效益。對工廠的工人都有很大的影響。
E. 進口車關稅什麼時候降啊現在是多少,有可能降到5%嗎
國家不可能降低進口車關稅的,最起碼中國在這幾十年內不會降低,現在國家對汽車關稅實行「高進低出」原則。一般像你說的國際名牌車,關稅比普通汽車的進口關稅還要多,大概要征40%以上的關稅。國家現在實行的汽車關稅稅率一般在25%-50%左右,要降到5%,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連美國也沒這么低啊!
F. 中國降低進口汽車關稅降了多少
首先要看看目前中國進口汽車的實際關稅。根據海關總署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一輛進口車要繳納三種稅,第一是關稅25%,第二是增值稅17%,第三是消費稅1%-40%,以主流排量在2.0到3.0左右的進口車為例,其消費稅率大致平均在10%左右。也就是說,一輛進口車,除了裸車價格和運費倉儲費,還要加50%左右的稅,當然關稅是大頭,大概佔了一半。所以,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一輛進口車基本是海外售價的一倍左右,排量越大差價越大。
那麼,關稅會降多少呢?美國被譽為「車輪上的國家」,其現在的汽車進口關稅是2.5%,這是因為美國汽車工業太強悍了,自從1908年第一輛福特T型轎車問世,美國的汽車製造業至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美國不僅是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其汽車產能也是異常龐大,每年產值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值是德、法、英、意這些傳統汽車生產強國的總和。因此,美國根本不需要多高的進口關稅,自己擁有強大的產業競爭力。反觀歐盟,其進口車關稅就比美國高很多,達到10%。即便是歐洲這些傳統的汽車生產強國關稅都要定到10%,中國能降多少?樂觀估計,最終可能降到15%,而且不一定一步到位。
其次,我們需要有清醒地認識,中國如果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受益的未必是美國。為什麼呢?中國2017年進口汽車121.6萬輛,排名前十的只有林肯一家是美國車企,還只能排到第七,前三是寶馬、賓士和雷克薩斯。因此,即便中國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受益的未必是美國。只是這種關稅水平的下降,會有一個普惠制度,歐洲豪車的進口會大幅增加,比如BBA(寶馬賓士奧迪),這對中國汽車工業的沖擊會比較大。
不過,即使關稅降低,進口車的價格也未必會大降,為什麼呢?前面說了,進口車的價格構成不僅僅只有關稅,還有增值稅和消費稅。所以,大家可以算一下,如果按一個50萬左右完稅以後的進口車計算,關稅降到15%,也不過只是少幾萬元而已,其它的稅費依舊在。只是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中國進口車增長了16.8%,而國內汽車銷售只增長了2.1%,也就是說在人們消費水平日漸提高的情況下,更注重汽車的消費品質,進口車雖然貴一點,但品質更好,所以賣得更好。從這個角度看,適度降低汽車關稅刺激國內車企也是應該的,那種靠不斷更換外觀拉皮可以一賣十年的車企,本身也是不思進取的。國內合資車會加速更新換代,同步推出新品,以平抑進口車的沖擊,但新上市的產品未必就會很便宜。
所以,從整體看,進口車關稅的降低對整個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影響遠不如大家想得那麼誇張,這種沖擊更多在觀念上,落實到最終的消費市場,可能價格的降低並不如預期的明顯。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象徵,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們需要適當地降低關稅引進活水,但最終目的是讓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得更快更好,而不是單純讓便宜車進來沖擊市場。(來源金融投資報)
G. 人民幣大幅貶值概念股有哪些
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情況下,對於以下股票是利好:
1,鋼鐵:
對鋼鐵行業是利大於弊的雙刃劍:央行改革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從量上考慮,人民幣匯率對鋼鐵行業影響較大的是外礦進口和鋼材出口。
首先,人民幣貶值不利於鋼企進口外礦,但國內鋼企對外礦依賴比例高達60%以上,短期內無法撼動這一比例。我們初步測算人民幣每貶值1%,下半年進口外礦需要多花18億元人民幣。
在鋼材出口上,上半年出口約5000萬噸,佔比9.37%,人民幣貶值將更利於鋼材出口,可能全年出口比例將達到10%。我們初步測算人民幣每貶值1%,下半年出口鋼材匯兌損益則增加22億元人民幣。此外,還將帶動機械等下遊行業的間接出口。
具體標的推薦關注寶鋼股份、本鋼板材和鞍鋼股份,三個公司2014年出口收入佔比分別達到21%、27%和15%,其中,本鋼板材有50%鐵礦石是本鋼集團供給,外礦進口受影響稍小。另外,炭素新材料的龍頭方大炭素也值得關注,方大炭素2014年出口收入佔比接近30%,連續多年是甘肅省的出口創匯第一名。
2,有色金屬:
短期修復難解長期隱憂。基於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短期出現較大跌幅,我們從成本端、價格端兩方面入手,對短、中、長期的走勢判斷:
1.短期大宗資源類品種受內外價格差的影響,會出現一定反彈性上漲。
2.中期上漲的延續性主要取決於國內穩增長的超預期程度。
3.長期來看,在全球新興市場需求不振的前提下,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意味著進一步弱化了成本端對價格的支撐效應,為工業金屬和簡單加工品創造了新的價格下跌空間,影響偏負面。
從投資選股的思路來講,我們傾向於選擇:1.成本端在國內,受益於匯率下調;2.產品具備一定定價權和比較優勢,或者受投資周期影響較小的行業。
從資源品看,黃金作為全球定價的產品,與國內和新興市場投資需求關聯度不大;且大部分黃金公司的礦產金來自於自有或國內礦山,由匯率下調擴大的利潤空間有望維持,在美聯儲加息尚未落地的背景下,存在交易性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山東黃金、恆邦股份。風險來自於聯儲加息對國際金價的打壓。
從加工品來看,建議關注燒結釹鐵硼代表的磁性材料行業,成本端主要來自於國內稀土資源,受益於匯率下調,燒結釹鐵硼國內加工生產的比較優勢相對明顯,下游新能源行業需求相對穩定。建議關注中科三環、正海磁材。風險來自於中期新興市場經濟下滑導致的銷量萎縮。
3,旅遊:
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調整會在中短期內改變中國出境游市場的波動方向,但其增長的大趨勢是基於中國不斷攀升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由此逐漸轉為價格彈性不敏感的消費傾向所決定的。從長期來看,中國出境游市場仍大有可為。
1.目前看人民幣貶值主要是對美元,而眾信旅遊、易食股份歐洲線路收入佔比較高,分別約為60%、50%,所以影響並不會太大。
2.旅行社行業的產品采購多為後付,與供應商敲定采購成本價(按外幣)到付款的周期大概為2-3個月,因此出境游在制定產品銷售價格時,一直都有將人民幣貶值的風險考慮在內,不會對公司毛利率等造成較大的影響。
3.如果人民幣貶值造成出境游旅行社股價恐慌性回落的話,建議趁機抄底。
4,機械:
人民幣貶值利好符合國家「走出去」戰略和出口導向型的子行業,看好具備進口替代能力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對原材料和設備依賴國外采購為主的子行業形成利空。
利好國家「走出去」戰略重點推薦行業:鐵路裝備、核電裝備。在國家「走出去」戰略帶動下,高鐵、核電裝備成為中國裝備製造的名片:1)鐵路裝備行業:利好出口,加快核心零部件進口替代。利好神州高鐵、鼎漢技術。2)核電裝備:近期核電項目核准進度提速,走出去進度加快,利好丹甫股份、應流股份。
看好出口導向型的船舶集裝箱、手工具行業。
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紡織品、家電等產品,如果出口貨量增加,對於原材料例如鋼鐵、石化產品等需求也會增加,從而提升干散貨市場的景氣度,帶動集裝箱需求。利好中集集團。
看好具備進口替代能力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工程機械行業出口佔比約20%,但30%的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正負抵消後,人民幣貶值對工程機械行業整機企業業績的彈性並不大。由於人民幣貶值,整車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將更加傾向於采購具備核心技術的國產核心零部件產品,利好恆立油缸。
H. 近期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對哪些行業板塊產生影響
近期人民幣貶值,可能產生的影響如下:
1、人民幣貶值會使國內通貨膨脹壓內力增大,容對政府的宏觀調空產生一定壓力;
2、人民幣貶值勢必會使貿易順差進一步加大外匯儲備進一步上升那麼因為外匯貶值而給中國外匯儲備造成損失的風險就越大(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
3、外匯儲備上升必定會使資金大量閑置無法發揮經濟建設的作用;
4、貿易順差的加大必定造成中外貿易摩擦升級(尤其是中美貿易);
5、人民幣貶值也不利於中國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水平方向的發展。當然會有支付能力上升,財富積累的優勢。
備註:至於對世界的影響,應該也是以負面為主,根據經濟規律人民幣對美圓(外幣代表)現在是供不應求應該升值,為了避免因此產生的對中國經濟的大的波動政府才採用了明智的控制措施。
I. 中國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你買車便宜能多少
降低關稅既是國家促進國際貿易量的一種方式也是降低納稅人稅負的重要方法,對於購買進口汽車零部件的企業最直接的表現為價格降了。國內的汽車製造商在進口關稅降低時,使用進口零部件會出現降價的狀況,但大部分汽車零部件關稅僅僅降了2%,對於產品價格來說,影響不是太大。有一點降價空間,相對於進口汽車有10%左右的降價空間,國產車降價幅度會很小。
目前的具體降稅政策如下: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將汽車整車稅率分別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稅率下調至15%,降稅幅度分別為40%、2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平均降稅幅度46%。
J. 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汽車便宜多少
從短期來看,關稅下調或多或少都會降低進口車的購買成本,但購買不同車型獲得好處其實是不一樣。
目前,一輛進口汽車要在三個環節征稅:
進口環節:進口商向海關繳納的進口關稅、進口消費稅、進口增值稅;
零售環節:經銷商向國稅局繳納的增值稅(自用則不用考慮);
上牌環節:消費者向國稅局繳納的車輛購置稅。
以上這些稅種中:
進口關稅=到岸價×25%(目前是)
進口消費稅=(到岸價+進口關稅)÷(1-進口消費稅稅率)×進口消費稅稅率(稅率從1%-40%不等)
進口增值稅=(到岸價+進口關稅)÷(1-進口消費稅稅率)×17%。
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排量越大,關稅對車價的影響越小。
例如,一輛4.4L排量的進口車,假設其完稅價格為50萬元人民幣,那麼車主需要繳納41.6萬元的消費稅,遠高於關稅和增值稅。
如果考慮進口車的綜合稅率,大排量車的綜合稅率並不低。比如說,關稅只有25%的4.0以上排量進口汽車,綜合稅率達144%!
但是,從2017年進口車排量結構來看,1.5-3.0L排量進口車佔比較高,大約為80%。所以,如果有朋友買這個排量的進口車,還有可以享受關稅下降紅利的。
當然,購買4.0以上排量進口車的人也有很多,他們能購買這種豪車,可能也不會太在乎關稅降10%。
總的來說,關稅下調、給外資股比松綁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中國汽車產業保護了這么多年,也沒有走向世界,消費者買純國產車也很少,不如直接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