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在美國人民幣的匯率

在美國人民幣的匯率

發布時間:2020-12-28 11:22:49

⑴ 今天美國匯率多少人民幣

若按照目前招行匯率,外幣現鈔和外幣現匯是不同的。

若通過招行兌換,請打開http://fx.cmbchina.com/hq/ 查詢外專匯實時匯率,屬也可以點查看歷史查詢之前匯率,因匯率實時變動,實際匯率按照您實際操作時的為准。

若需試算,可打開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試算。

⑵ 美國沒有人民幣怎麼影響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

這樣說吧,人民幣是一個增值的預期,所以大家都知道人民幣以後值錢,所以來內中國容投資,換人民幣怎麼保值呢?
第一步,買房啊。 你買了房子,是不是保值了,中國房價來說,最起碼不會賠錢。那麼炒房的就來了,都來炒房,造成泡沫經濟,通貨膨脹啊!錢不值錢。
美國經濟不景氣,事業率高,非農指數達不到預期,投資者認為美元可能不行了,都來投資人民幣,那麼,美國一看沒人給我投資了,美聯儲一聲令下,美元加息!
刺激人們回到美國,人們一看美國經濟好轉,把中國的房子賣了,去美國投資,那麼賣房拋售房產,中國一看人們走了,會怎麼樣,吸引外資啊。
人民幣只能跟著漲啊。

⑶ 在美國一美元就相當於中國的一塊錢嗎

不是的,美元和人民幣之間存在著匯率問題。匯率是個不定值,根據時間、空間、經濟、市場等因素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在20世紀時,美元:人民幣最高可以以1:9的匯率兌換,非常值錢。但那都是過去式/時,最近的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1:6.3735。不信就可以上網查,數據准確。

⑷ 如果商品在美國賣70元在中國賣490人民幣,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多少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7元。就是一美元等於七元人民幣。

⑸ 美國怎樣逼人民幣升值的

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匯率升值10大利好:
1、有利於中國進口。
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
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
5、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6、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
7、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
8、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
9、增加國家稅收收入;
10、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
人民幣匯率升值6大危害:
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
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
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
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何新: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真正用意
據有關報道:4月15號,是美國財政部決定中國是否操縱匯率的最後期限日,中國將會如何行動令人關注。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應趕在這個期限之前調整匯率。但多數經濟學家則感到對此舉之利弊很難做出明確的判斷。
有必要先談點有關匯率的基本知識:匯率是一種貨幣對其他貨幣的交易價格。匯率反映的是一種貨幣的國際幣值。
在國際貨幣市場上,各國貨幣有「硬通貨」與「軟通貨」之分。所謂「硬通貨」即可以直接對他國貿易進行結算、支付的國際貨幣,相當於黃金,因此稱做「硬通貨」。
所謂「軟通貨」,則是必須與「硬通貨」相交易,兌換成硬通貨後才有結算和支付力的貨幣。
美元是目前世界貿易體系中主要的硬通貨,是黃金以外主要的國際通行貨幣。所謂人民幣升值,主要是人民幣對於美元的升值。
人民幣至今在國際多數地區仍然屬於軟通貨。換句話說,在進行的國際貿易中,人民幣必須兌換為硬通貨後,才具有支付能力。
在中美經濟往來中,人民幣必須結算為美元後,才能成為結算貨幣而具有支付能力。中國國家所持有的美元資產,都是國家銀行支付人民幣而購買的。人民幣高幅升值,對這些美元資產,將造成極其重大的國民經濟損失!
這個問題絲毫不難判斷,本來應當只是一種常識!
2
中國外匯儲備的70%—80%是美元。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意味著:
1)人民幣在美國市場的名義購買力增強,可以多買到一些美國願意賣給中國的商品。
2)同量人民幣可以換得比以前更多量的美元。
但是:(3)中國目前外匯儲備約2.4萬億美元。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則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即對人民幣貶值1%,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雖然名義價值仍為2.4萬億美元,似乎沒有減損,但實際幣值對人民幣則將自動減損1%即240億美元,相當於損失1600億以上的人民幣。
(4)由於中國2萬多億國家外匯儲備中的60%以上,購買了大量的美國資產——美國國債及其他債券、證券,總額約為1.5萬億美元。這些債券均用人民幣摺合美元後購買而且始終以美元估值——不要忘記,這些美元資產都是中國銀行已經支付人民幣購買的,因此,其實際資產量將因人民幣升值及美元貶值而發生大幅度縮水。
美國政府聲稱,人民幣幣值目前被低估40%—50%以上。這就意味著,美國將施壓要求人民幣最終升值40%—50%。這樣一來,中國所持有的美元資產將自動減少40%——50%,即每一萬億美元資產自動縮水4000億——5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國民資產至少損失3萬億人民幣以上。這個數字相當於中國國家去年GDP總額33萬億人民幣的10%。在這個數字面前,所謂「保7」、「保8」之舉還有任何意義嗎?
[註:據美國財政部3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及其他債權,總量在1.5萬億美元左右。如果人民幣升值4%,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將損失600億美元。如果升值40%,中國將損失6000億美元,即4萬億人民幣。]
3
所以在本質上,美元升值根本不是一個什麼「貿易平衡」問題。所謂貿易結算中人民幣的匯率被中國政府操縱和低估的問題,純粹是美國蓄意製造的一個聲東擊西的假問題。中美匯率之爭的焦點不在貿易,決定者不應在商務部,真正的戰略性焦點是在外匯管理局管理的中國國家美元資產上。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後,美元對人民幣債務的實際幣值將自動減損一半。這才是美國國會兩黨130名議員史無前例地聯署上書,要求人民幣立即高幅升值的根本原因和真正原因。
在人民幣升值40%——50%以後,由於美元債務對人民幣自動減少近萬億美元,而美國政府即可對世界增發一萬億美元的國債來挽救美國經濟。由此所引起的國際通貨膨脹後果和美元對其他貨幣的貶值後果,將大大地減弱。此事關系美國國家的重大利益,也是當前這場中美匯率戰的真正現實意義所在!
除此之外,美國逼迫要求人民幣升值,還有一石多鳥的以下效果:
(1)抑制中國產品出口,
(2)促進中國國內通脹,
(3)使中國國內銀行及政府以人民幣計價的公共累積債務對美元自動升值。
上述政策招招均是經濟殺手鐧,有劍劍見血封喉的效果,足以斷送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命脈,其用心之險惡令人發指!而中國國內經濟學人由於對國際金融問題的無知,對人民幣升值問題所帶來的經濟後果之麻木,則令人不禁更為齒冷!
[參考事件:3月8日,冰島全民公決,以壓倒性優勢否決了政府議案:拒絕為破產的冰島國民銀行償還英國和荷蘭兩國儲戶債務39億歐元——其額度僅僅約60億美元。而中國人呢,對人民幣升值後中國國民外匯資產千萬億以上的巨大損失,則不僅全體茫然無知,而且似乎完全麻木不仁!這才是真正可悲的國民悲劇!]

人民幣升值
一、人民幣升值之利:
(一) 人民幣升值可能意味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1)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一升值,老百姓手裡的錢就更值錢了,中國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國外債壓力的減輕和購買力的增強等。
3)有利於進口產業的發展:
(二)人民幣升值的前景還是越來越清晰的。
這是因為,正如1994年以前人為高估人民幣幣值的政策被迫放棄一樣,人為低估人民幣幣值也是難以持續的,因為在匯率的問題上,政策干預,雖能一時起作用,但最終還是市場說了算。只要中國能夠保持經濟高增長,同時推動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進程,那麼,人民幣升值,成為區域乃至世界貨幣將為時不遠。雖然如此,但在當前,試圖誘導人民幣大幅升值,不具備現實條件。
二:人民幣升值之弊:
(一)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表現在三個方面:
1)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到中國外貿和出口。人民幣升值,就會提高中國產品的價格,加大資本投入的成本,帶來的是中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下降,從而引發國內經濟的不景氣。
2)影響到中國企業和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因為盡管「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世界市場的主要產品,但中國產品的一個致命弱點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佔的市場份額,主要依靠中國產品價格的低廉,在競爭中並不處於主導地位,如果競爭力受到打擊是很可怕的。
3)升值後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由於以美元表示的國民財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產達到高潮,一些「泡沫」進一步膨脹或造就新的「泡沫」,兩極分化繼續擴大,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泡沫一旦破滅,受害者最多的還是國民。
此外,人民幣升值之不利多多: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人民幣升值物價肯定會降下來,因為進口品的價格會下降。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吸引外資,增大就業壓力,惡化當前就業形勢。
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人民幣升值會對中國的優勢產業產生嚴重損害。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中國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很容易受到反傾銷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勢並不樂觀。如此時人民幣升值則會是使目前這種狀況更加惡化所以此時人民幣升值不僅會影響吸引外資,而且也會加劇當前就業形勢的惡化。

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
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攬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 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
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 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
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范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歷年人民幣匯率表
1949年 2.3
1950年 2.75
1951年 2.238
1952年 2.617
1954年 2.617
1955年 2.4618
1971年 2.462
1972年 2.245
1973年 1.989
1974年 1.961
1975年 1.859
1976年 1.941
1977年 1.858
1978年 1.684
1979年 1.555
1980年 1.498
1981年 1.705
1982年 1.893
1983年 1.976
1984年 2.320
1985年 2.937
1986年 3.453
1987年 3.722
1988年 3.722
1989年 3.765
1990年 4.783
1991年 5.323
1992年 5.516
1993年 5.762
1994年 8.619
1995年 8.351
1996年 8.314
1997年 8.290
1998年 8.279
1999年 8.278
2000年 8.279
2001年 8.277
2002年 8.277
2003年 8.277
2004年 8.277
2005年 8.2765--2005年8.0702
2006年 8.0705--2006年7.8087
2007年 7.8135--2007年7.3046
2008年 7.2996--2008年6.8009
2009年1月6.8399--2009年5月5日 6.8201
2009年12月31日 1美元兌人民幣6.8282元
2010年01月04日 1美元=6.8281人民幣元
2010年03月28日 1美元=6.8265人民幣元
2010年06月10日 1美元=6.8281人民幣元
2010年10月13日 1美元=6.6643人民幣元

⑹ 在美國用人民幣兌換美元和在中國的匯率一樣嗎

一樣。

固定匯率制是以本位貨幣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為確定匯率的基準,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基本固定,其波動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內的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分以下兩類:

(1)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其特點是: 決定各國貨幣匯率的基礎是各國金鑄幣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市場匯率隨外匯供求關系的變化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匯率的波動受黃金輸送點的制約,相對穩定;匯率的形成是自發的,各國沒有專門制訂和管理匯率的機構,國際間對於匯率也沒有統一的安排和規定。

(2) 紙幣流通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規定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根據法定含金量與美元建立固定比價,即黃金平價。

(6)在美國人民幣的匯率擴展閱讀:

調節措施

1、運用貨幣政策

運用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調整貼現率使利率發生變動,引起本國幣值發生變動和刺激國際資本流動,以引起外匯供求狀況改變,進而引起匯率變動。當匯率上升,有超過匯率波動上限趨勢時,該國貨幣當局常常提高貼現率,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上升。

這一方面使通貨收縮,本幣實際幣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國資本流入,增加本國的外匯收入,從而減少國際收支逆差,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幣匯率下降,使匯率維持在規定的波動范圍之內。

當匯率下跌、低於規定下限時,則降低貼現率、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下降,使國內貨幣供給增加、本幣對內價值降低、資本外流,本國外匯需求增加,最終使匯率在規定的幅度內變化。

2、調整外匯黃金儲備

一國為了滿足其對外政治、經濟往來需要,都必須保有一定數量黃金和外匯儲備,黃金和外匯儲備不僅是國際交往的周轉金,也是維持匯率穩定的後備力量,還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

管理當局經常利用所掌握的黃金和外匯儲備,通過參與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買賣外匯)平抑外匯供求關系 ,以維持匯率在規定的上下限內波動。

3、實行外匯管制

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異常嚴峻和國際收支長期惡化,黃金外匯儲備不足,無力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賣外匯以進行干預,則藉助於外匯管制手段,如直接限制外匯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匯率的變動。

⑺ 各位老師,我想問一下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與美國對中國的GDP之間有什麼關系。

兩國GDP的比例和貨幣匯率的比例並不成正比。但GDP確實會對匯率產生影響。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降低了。

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1%,而歐元區11國中除愛爾蘭(9.0%)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國家的GDP增長率僅為2.2%、1.5%和1.2%,大大低於美國的水平。這促使歐元自1999年1月1日啟動以來,對美元匯率一路下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貶值了30%。

但實際上,經濟增長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著收入增加,國內需求水平提高,將增加該國的進口,從而導致經常項目逆差,這樣,會使本國貨幣匯率下跌。

二是如果該國經濟是以出口為導向,經濟增長是為了生產更多的出口產品,則出口的增長會彌補進口的增加,減緩本國貨幣匯率下跌的壓力。

三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著勞動生產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國產品的競爭地位而有利於增加出口,抑制進口;並且經濟增長率高使得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被看好,因而該國貨幣匯率會有上升的趨勢。

你可以對比一下美國GDP、中國GDP的改變,和美元/人民幣匯率的變化

⑻ 目前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是怎樣的

近幾日,人民幣對美國的匯率不斷在提高,截止到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定為6.9168,為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實原因很簡單,在疫情期間,美國的許多企業都受到了影響,而美國作為國際貨幣,大量印刷購買國外的醫療器械,導致美元的實際購買能力降低,對於美國來說,也可以稱為貨幣膨脹,剔除通脹的美國實際利率正進一步降至負值,當匯率的主要決定因素利差對美元匯率的影響更大時,美元進一步下跌是不可避免的。

貨幣之間的利率在商場上廣泛受到關注,尤其是對一些從事國外貿易的企業或者商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若美國不能控制疫情,美元或美元資產的價值肯定會繼續下降。

⑼ 美國的一美元是中國的多少人民幣

美國的一美元是中國的7.0868人民幣,
今日匯率:1美元=7.0868人民幣
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在美國人民幣的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蜻蜓股票行情 瀏覽:56
股票福建板塊 瀏覽:784
股票有個xd 瀏覽:499
廣州財金投資咨詢 瀏覽:340
自動下單股票軟體 瀏覽:385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
170000韓幣換算人民幣 瀏覽: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貴金屬微信騙局嗎 瀏覽:579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