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義利率,實際利率,CPI之間的關系是什麼之間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衡量通貨膨脹的價格指數有CPI,WPI,GDP平減指數
CPI(消費價格指數)=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市場價值/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市場價值
2. 你覺得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CPI的編制有什麼問題它能真實反映物價的波動嗎
呵呵。來給你一個例子細品品。
08年起房價漲那麼厲害為什麼CPI穩定的很?因為CPI裡面關於房地產內的只有一項,是物業容費。管你的房價怎麼漲,我只要管好物業費就行了。既不影響GDP,也不妨礙CPI。你覺得妙不妙?
3. 實際價格和名義價格計算問題
公式:CPI1970除以CPI1996乘以1996年牛奶的名義價格。
38.8/157=0.25(小數點留兩位)
0.25*95(美分專)=23.48美分 小於40美分
1996年牛奶的價格低於1970年的牛屬奶價格。
4. 如何利用cpi計算實際價格
1、找到這10年的CPI數據,比如我國近十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上年為100)如下:
2003 101.2
2004 103.9
2005 101.8
2006 101.5
2007 104.8
2008 105.9
2009 99.3
2010 103.3
2011 105.4
2012 102.6
2、用2002年的100元連乘內上2003年以來的居民消費容價格指數,即100×101.2%×103.9%×101.8%×……×102.6%=133.7533(元),所以2002年的100元等於2012年的133.7533元
5. 中國CPI真實嗎
公布數據加10就差不多是真實的了
6. 定期存款年利率與CPI求實際年利率
實際年利率=定期存款年利率/(1+cpi)
這里cpi用來代替通貨膨脹率.
7. CPI統計應該包括房價嗎
CPI統計包括房價。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變化對比、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7)cpi實際價格擴展閱讀:
CPI統計基本功能有以下六點:
1、度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CPI是度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指標。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2、國民經濟核算。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3、契約指數化調整。例如在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義)增長能相等或高於CPI,希望名義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等。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4、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 :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貨幣購買力則下降;反之則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指數。
5、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
6、CPI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CPI
8.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以及CPI的關系
你好,名義利率、實際利率和通脹率(用cpi代替)一般意義的計算公式是:(1+通脹率)(1+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而費雪將其簡化為名義利率=通脹率+實際利率。如果要精確計算,按前一個公式計算,至於時間當然是採用本期的cpi。
9. 感覺網上查到的cpi和通貨膨脹率都是假的,嚴重和實際生活不符合
CPI,通脹率都是真的,不至於作假。
但是你之所以感覺到與實際生活不一致,那是因為CPI有特定的計量標准,有意低估了真實的物價水平,例如房價等許多漲價高的商品不計入CPI中,對於有些商品權重過低
10. CPI指數為什麼與老百姓感覺不一樣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9年全年CPI比上年下降0.7%,今年第一季度CPI上漲2.2%。而很多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實際物價比公布的CPI高。是不是又是「統計水分」作怪?其實不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指數與老百姓感覺不一樣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與老百姓生活水平相關的消費品有成千上萬,但為了便於計算,國家統計局只選擇了一些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代表性消費品,而不是全部消費品。這些代表性消費品主要劃分為八大類,包括食品、煙酒和用品、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居住、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和維修服務、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務。 第二,測算CPI時採取加權平均法,這八大類消費品在計算CPI時權重不一樣,依次分別為34%、4%、10%、13%、9%、6%、10%、14%。由於權重不一樣,不同商品價格上漲對CPI的影響不一樣。由於食品類權重比較大,其對CPI的影響比其他商品更大。今年第一季度CPI上漲2.2%,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影響CPI總水平上漲1.64個百分點,即在上漲的2.2個百分點中,有74.5%的因素是食品價格上漲拉動的。 第三,八大類消費品價格有漲有落,但人們一般對物價的下降並不敏感,比如手機、彩電等家電產品一直在下降,可人們很少反映。對價格的上漲人們往往格外敏感,近幾年人們反映比較強烈的包括豬肉、雞蛋、醫療服務、教育費用的上漲等。在計算CPI時,因為一部分消費品價格的下降抵消了一部分消費品價格的上漲,所以公布的CPI上漲沒有人們感受的那麼強烈。 第四,人們感受強烈的房價沒有被計入CPI。通行的國際標准,如聯合國統計局向各個成員國推薦的方法,一般把住房列入固定資本形成范疇,即投資產品,不計入CPI中。另外房屋屬於一次購買、多年使用的商品,與當年的消費價格指數計算也不能同步。不過,雖然CPI指數不包括房價,但八大類消費品包括居住類商品,如住房維護修理、建房和裝修材料、房租等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動。因此,房價的上漲在CPI中有一定程度的體現。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透露,在2010年CPI統計權重調整中,可能會加大居住類價格的比重,以使CPI統計更能反映居民實際生活狀況。 第五,由於目前社會人群的收入、財富兩極分化嚴重,人們對物價的感受並不一致。在統計抽樣中,高收入群體只佔6.2%,而低收入群體佔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