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雲南紅河州前景怎麼樣
前景總體來說是看好的
畢竟作為新興城市
在投資環境方面還是比較不錯的
且目前各級政府對經濟建設還是比較重視滴
至於傳銷,有正常思維的人應該都不會上當吧?
Ⅱ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區目前建築發展如何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東南部,北連昆明,東接文山,西鄰玉溪,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北回歸線橫貫東西。紅河是雲南省第四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和部分社會經濟指標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首。
經濟發展概況
2012年紅河州生產總值 (GDP)完成905.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13.2%。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5.45億元,同比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485.14億元,同比增長16.6%;第三產業增加值264.84億元,同比增長10.2%。三次產業的結構為17.2:53.6:29.2。紅河州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9909元,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17.72億元,占紅河州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1%。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5%。 紅河州完成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21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84.48億元,同比增長16.1%。紅河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48.09億元,同比增長16.4%。紅河州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6%,其中食品上漲4.6%。
第一產業
紅河州201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0.83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農業產值128.99億元,同比增長9.8%;林業產值14.51億元,同比增長8%;畜牧業產值105.95億元,同比增長12.1%;漁業產值7.64億元,同比增長1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74億元,同比增長12%。
2012年糧食產量170.0萬噸,同比增長6.6%。紅河州肉類總產量為68.05萬噸,同比增長10.3%,其中:豬肉增長9%,牛肉增長23.3%,羊肉增長30.7%;期末大牲畜存欄數為113.62萬頭,增長2.6%;肉豬出欄668.84萬頭,增長8.8%。
2012年紅河州有效灌溉面積達18.14萬公頃,水利工程年供水總量11.27億立方米,為農業供水8.91億立方米。
第二產業
201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22.59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991.37億元,同比增長18%。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41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5%,其中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7.4 %,規模以上重工業增長16%。
2012年卷煙完成產量95萬箱,同比增長4.7%;十種有色金屬75.91萬噸,同比增長14.4%;化肥88萬噸,同比增長0.1%;水泥583萬噸,同比增長13.9%;發電量154.1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3%;企業用電量130.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1%;原煤1456萬噸,同比下降10.6%;鋼材198.98萬噸,同比增長8.4%。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27.72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利稅167.27億元,同比下降2.2%,其中利潤42.14億元,同比下降21.3%。
2012年全社會建築業完成總產值309.58億元,比上年增長27.7%。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73.37億元,比上年增長21.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為789.76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26.69萬平方米。
2012年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60.91億元,比上年增長27.1%。分行業看,工業投資221.11億元,同比增長24.8%;
第三產業
2012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217.3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72.83億元,同比增長18.6%;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4.48億元,同比增長15.5%。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6.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6%,其中:出口總額14.65億美元,同比增長71.8%;進口總額21.86億美元,同比增長377.8%。全年新簽利用外資協議(合同)項目5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871萬美元,年末實有外商投資企業29個。全年招商引資額(協議總投資)520.4億元,其中:內資511.3億元,外資9.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39.99億元,其中:內資238.18億元,外資1.81億元。
2012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為17.43億元,比上年增長5.3%。年末紅河州公路通車里程達2.09萬公里,全年公路運輸完成貨物運輸量6056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853007萬噸公里;完成旅客運輸量4257萬人,旅客運輸周轉量338055萬人公里。年末紅河州有郵政局所數181個, 郵路總長度5980公里,農村投遞線路總長度17489公里,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0.98億元。紅河州有固定電話用戶41.6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67.42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36.73萬戶。全年接待海外旅遊者17.0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3%;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1%。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469.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93.25億元,比上年增長20.3%。紅河州實現旅遊總收入103.95億元,比上年增長20.4%。
2012年末紅河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159.4億元,比年初增長14.9%,其中:儲蓄存款余額624.41億元,比年初增長16.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660.42億元,比年初增長15.1%。年末紅河州有保險公司21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2家,人壽保險公司8家,保險中介公司1家。全年保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21.64億元,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0.4億元,壽險保費收入11.24億元。支付各類賠款8.53億元,其中:財產保險賠款支出5.45億元,壽險賠款支出3.08億元。
Ⅲ 雲南省紅河州彌勒市竹園鎮上拖底村海拔高度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南部。轄個舊市、開遠市2市及彌勒縣、蒙自縣、元陽縣、紅河縣、石屏縣、瀘西縣、綠春縣、建水縣和河口瑤族自治縣、屏邊苗族自治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1縣。面積3.29萬平方千米。州人民政府駐蒙自縣。2008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有哈尼、彝、漢、苗、傣、壯、瑤、回等民族。1954年建紅河哈尼族自治區,1957年與蒙自專區合並改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主要為高原,哀牢山和元江在其西南,南盤江流經其東北。產桂皮、鹿茸等葯材,錫礦資源豐富。農產品有稻、玉米、薯類、甘蔗、花生、煙草、棉花等,並產香蕉、菠蘿、荔枝等果品和咖啡。有冶金、機械、化學、建材、電力和製糖等工業。特產有個舊錫製品、蒙自石榴等。名勝古跡有彌勒白龍洞、瀘西阿廬古洞等。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雲南南部,與越南毗鄰。總面積32930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蒙自縣。郵編:661400。行政區劃代碼:532500。區號:0873。拼音:HongheHanizuYizuZizhou。全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元江為界,元江以東屬於滇東高原區,元江以西為橫斷山縱谷的哀牢山區。全州最高處為金平縣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處在河口縣南溪河口,海拔76.4米。境內河流分屬紅河、南盤江(珠江)兩大水系。紅河發源於雲南省中部,由西北向東南奔流。上游有東、西兩條主要幹流,東幹流發源於楚雄州綠豐縣境,稱東河;西幹流發源於大理州巍山縣境,稱大西河。兩河在楚雄雙柏、玉溪新平縣界交匯,水量驟增,稱嘎灑江、漠沙江。流入玉溪元江縣境,亦稱元江。中游進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經紅河、石屏、元陽、建水、個舊、金平、蒙自、河口等縣市境,在河口縣城舊街處與南溪河匯合後流入越南,經河內市注入南海北部灣,在下游形成了富饒的紅河三角洲。[編輯本段]行政區劃2005年,紅河州轄2個縣級市、8個縣、3個自治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積32930平方千米,人口402萬(2003年)。蒙自縣面積2228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661100。縣人民政府駐文瀾鎮。個舊市面積1597平方千米,人口39萬。郵政編碼661000。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街道。開遠市面積2009平方千米,人口26萬。郵政編碼661600。市人民政府駐靈泉街道。綠春縣面積3167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662500。縣人民政府駐大興鎮。建水縣面積3940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654300。縣人民政府駐臨安鎮。石屏縣面積3090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662200。縣人民政府駐異龍鎮。彌勒縣面積4004平方千米,人口49萬。郵政編碼652300。縣人民政府駐彌陽鎮。瀘西縣面積1674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652400。縣人民政府駐中樞鎮。元陽縣面積2292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662400。縣人民政府駐南沙鎮。紅河縣面積2034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654400。縣人民政府駐迤薩鎮。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面積3677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661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金河鎮。河口瑤族自治縣面積1313平方千米,人口8萬。郵政編碼6613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河口鎮。屏邊苗族自治縣面積190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6612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玉屏鎮。*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編輯本段]歷史沿革1954年設立紅河哈尼族自治區,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元陽縣新街。原屬蒙自專區的元陽(駐新街)、紅河(駐迤薩)、金平3縣劃入紅河哈尼族自治區。1956年設立六村事處(縣級行政單位),作為紅河哈尼族自治區的派出機關。紅河哈尼族自治區轄3縣、1事處。1957年11月18日建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蒙自縣。原由紅河哈尼族自治區領導的元陽、紅河、金平等3縣及六村事處和蒙自專區所屬蒙自、屏邊、河口、石屏、龍武(駐龍朋鎮)、曲溪、建水、開遠等8縣和彌勒彝族自治縣劃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彝族自治縣改為彌勒縣。轄12縣、1事處。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個舊市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由蒙自縣遷個舊市。撤銷開遠縣,並入個舊市和文山縣;撤銷蒙自縣,並入個舊市。撤銷六村事處,原六村事處轄區及金平、元陽2縣部分地區合並設立綠春縣(駐大興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1縣。1960年撤銷曲溪縣,並入建水縣;撤銷龍武縣,並入石屏縣。恢復開遠、蒙自2縣,開遠、蒙自2縣由個舊市領導。1961年原由個舊市領導的開遠、蒙自2縣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領導。1962年恢復瀘西縣(駐中樞鎮。原瀘西縣於1960年屬曲靖專區時撤銷,並入彌勒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2縣。1963年7月1日,屏邊縣改設屏邊苗族自治縣;7月11日,河口縣改設河口瑤族自治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0縣、2自治縣。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總人口4130463人;個舊市453311開遠市292039蒙自縣340051屏邊苗族自治縣149088建水縣513712石屏縣277580彌勒縣495642瀘西縣365585元陽縣362950紅河縣267627金平苗瑤傣族自治縣316171綠春縣201256河口瑤族自治縣95451(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2004年,全州鄉(鎮)總數由原來的154個調整為142個,減幅為7.8%;全州鄉(鎮)平均地域規模由205.7平方千米增加到231.9平方千米,增幅為12.7%;鄉(鎮)平均人口規模由2.7萬人,增加到2.9萬人,增幅為7.4%;撤並後的縣城平均轄區面積由34.68平方千米擴大到322.174平方千米;特別是蒙自、建水、彌勒、石屏4縣城轄區規模得到了擴大。蒙自縣城區面積由13平方千米擴大到231.4平方千米,人口由33273人增加到116424人。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1)屏邊縣灣塘鄉政府駐地從水果隊遷移至沙壩;綠春縣半坡鄉政府駐地從半坡遷移至壩溜;元陽縣俄扎鄉政府駐地從俄紮下寨遷移至哈播。(2)撤銷彌勒縣彌陽鎮和衛瀘鄉,設新的彌陽鎮;撤銷彌勒縣竹園鎮和朋普鎮,設立新的竹園鎮;撤銷紅河縣迤薩鎮和勐龍傣族鄉,設立新的迤薩鎮;撤銷瀘西縣中樞鎮和逸圃鎮,設立新的中樞鎮;撤銷瀘西縣舊城鎮和三河鎮,設立新的舊城鎮;撤銷金平縣金河鎮和十里村鄉,設立新的金河鎮;撤銷建水縣曲江鎮、利民鄉和李浩寨鄉,設立新的曲江鎮;撤銷元陽縣新街鎮和勝村鄉,設立新的新街鎮;撤銷開遠市中和營鄉和馬者哨鄉,設立中和營鎮;撤銷個舊市雞街鎮、倘甸鄉和乍甸鎮,設立新的雞街鎮。地理環境:紅河州地處雲南省南部,與越南毗鄰,國境線長848公里,總面積3.29萬平方公里,耕地25.96萬公頃。全州地處雲嶺山脈分支六沼山和哀牢山的南延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漸次遞降,在南盤江、紅河、藤條江、李仙江的強烈切割下,形成極為雄偉壯觀的山川,高差懸殊大,最高海拔3074.3米,最低海拔76.4米,紅河大裂谷把境內地形分為南北兩部份,南部為哀牢山余脈,山高谷深坡陡,地形錯綜復雜;北部為滇東岩溶高原區,山脈、河流、盆地相間排列,地勢較為平緩,立體氣候明顯。全州耕地面積上萬畝的各類壩子32個,平壩面積占總面積的15%。全州氣候類型豐富多樣,主要屬北熱帶、南亞熱帶和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15℃-22℃,年均降雨量800-1600毫米,無霜期263-365天。[編輯本段]經濟發展初步核算,2008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GDP)51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2007年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6.36億元,增長8.4%;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73.99億元,增長9.2%(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239.12億元,增長9.7%;建築業增加值34.87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44.35億元,增長12.3%。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8.7:53.2:28.1。第一產業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拉動GDP增長5.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2008年全州實現工業總產值718.58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590.49億元,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06.29億元,增長9.3%。2008年全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9.71億元,比上年增長18.4%。2008年,全州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7%。2008年全州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10.1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6.2%,其中:出口7.23億美元,下降23.7%;進口2.94億美元,下降10.3%。全年全州旅遊人數為960.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97%。其中:國際遊客10萬人次,增長44.8%,國內遊客950.13萬人次,增長25.8%。全州實現旅遊總收入44.25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其中: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34億元,增長23.2%,實現旅遊外匯收入9213.78萬美元,增長34.3%。2008年全州實現財政總收入129.36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在財政總收入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5.14億元,增長19.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7.34億元,增長30.9%。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在戶籍總人口中:男性218.46萬人,女性205.74萬人,非農業人口74.37萬人,農業人口349.83萬人。2008年全州在崗職工人均工資為22256元,比上年增長15.1%;全州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023元,比上年增長19.6%。
Ⅳ 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的總人口數和財政收入分別是多少
2008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有哈尼、彝、漢、苗、傣、壯、瑤、回等民族。總面積32930平方千米。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 初步核算,2008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GDP)51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2007年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6.36億元,增長8.4%;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73.99億元,增長9.2% (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239.12億元,增長9.7%;建築業增加值34.87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44.35億元,增長12.3%。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8.7:53.2:28.1。第一產業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拉動GDP增長5.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
2008年全州實現工業總產值718.58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590.49億元,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06.29億元,增長9.3%。
2008年全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9.71億元,比上年增長18.4%。
2008年,全州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7%。
2008年全州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10.1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6.2%,其中:出口7.23億美元,下降23.7%;進口2.94億美元,下降10.3%。
全年全州旅遊人數為960.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97%。其中:國際遊客10萬人次,增長44.8%,國內遊客950.13萬人次,增長25.8%。全州實現旅遊總收入44.25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其中: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34億元,增長23.2%,實現旅遊外匯收入9213.78萬美元,增長34.3%。
2008年全州實現財政總收入129.36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在財政總收入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5.14億元,增長19.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7.34億元,增長30.9%。
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在戶籍總人口中:男性218.46萬人,女性205.74萬人,非農業人口74.37萬人,農業人口349.83萬人。
2008年全州在崗職工人均工資為22256元,比上年增長15.1%;全州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023元,比上年增長19.6%。
彌勒縣現有總人口49.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35萬人, 占總人口的88.08%。居住著漢、彝、傣、苗、回、壯等21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 全縣總人口的41.42%,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縣份。大理州財政2008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371697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0033萬元,增長8.5%,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365367萬元,增長13.4%,拉動GDP增長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381577萬元,增長13.0%,拉動GDP增長4.8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10661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4%。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部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6.1%、36.7%和37.2%。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665354萬元,佔全州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4.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2008年,全州財政總收入600679萬元,增長21.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75715萬元,增長21%;企業所得稅完成10621萬元,增長15.2%;個人所得稅4466萬元,增長48.6%;全州一般預算支出750212萬元,增長23.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8620萬元,增長11.3%,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支出,支農支出達107198萬元,增長49%,教育支出142862萬元,增長1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711萬元,增長23.1%。重點支出保障有力,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確保了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全年稅收收入558560萬元,比上年增加105135萬元,增長23.19%。
全州積極推進城市化建設,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年末全州城市化水平達29%。就業人數增加。2008年,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登記失業率3.75%。
2008年,全州糧食總產量1350989噸,比上年增長3.24%;油料產量38007噸,增長22.29%;蔬菜產量1034708噸,減少1.98%;烤煙產量75776噸,增長8.2%。
2008年,全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73679萬元,比上年增長15.04%,其中種植業產值738471萬元,增長10.83%;林業產值127908萬元,增長13.6%;畜牧業產值636407萬元,增長19.94%;漁業產值37584萬元,增長19.34%。
2008年,全州完成工業總產值3306985萬元,比上年增長21.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091765萬元,增長14.4%;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215220萬元,增長36%。
2008全州建築業完成增加值242799萬元,比上年增長8.7%。全州具有資質的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326135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78.3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16.57萬平方米。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到1633948萬元,比上年增長27.4%。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23337 萬元,增長41.27%;農村非農戶投資102664萬元,增長28.65%;房地產投資204276萬元,下降7.74%;農村私人投資103671萬元,增長19.45%。
2008年,全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5272萬元,比上年增長23.14%,增速比上年提高6.14個百分點。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910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0.83 %。其中出口完成363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19 %,進口完成547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11%。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資項目9 個。實際利用外資245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1.5%。
2008年,全州接待國內外旅遊者921.6萬人次,海外旅遊者31.67萬人次,分別增長6.22%、17.94%。旅遊社會總收入73.18億元,增長10.48%。其中,國內旅遊收入67.25億元,增長11.44%;旅遊創匯收入8720萬美元,增長18.37%。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全年累計比上年上漲5.4%,其中食品類價格漲幅達17.4%,食品仍然是拉動物價上漲的主要動力。
2008年,全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3803376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7.33%,其中,企業存款余額842688萬元,增長9.14%;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161635萬元,增長21.64%。
2008年末全州戶籍總人口為347.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2.16萬人,非農業人口45.3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75.37萬人,占總人口的50.47%。人口出生率為9.9‰,死亡率為5.71‰,自然增長率為4.19‰。全州年末常住人口為349.3萬人。
年末全州共有自然保護區30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2.88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 8.73萬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79 萬公頃。
2008年,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865元,比上年增長10.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3078元,增長14.9%。
Ⅳ 到那去投訴紅河州外匯管理局我要去投訴他們,四、五個人坐在辦公室里聊天,還說今天太忙了,不幫辦理。
這個問題真的是很難處理的,外匯管理局的人各個地區都有這種情況,誰讓人家是國家公務人員呢,還隸屬中國人民銀行,你要是真覺得消不了氣,那直接到你們當地的省中國人民銀行投訴吧,
Ⅵ 紅河州以什麼出名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位於中國雲南省南部。轄個舊市、開遠市2市及彌勒縣、蒙自縣、元陽縣、紅河縣、石屏縣、瀘西縣、綠春縣、建水縣和河口瑤族自治縣、屏邊苗族自治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1縣。面積3.29萬平方千米。州人民政府駐蒙自縣。2008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有哈尼、彝、漢、苗、傣、壯、瑤、回等民族。1954年建紅河哈尼族自治區,1957年與蒙自專區合並改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主要為高原,哀牢山和元江在其西南,南盤江流經其東北。產桂皮、鹿茸等葯材,錫礦資源豐富。農產品有稻、玉米、薯類、甘蔗、花生、煙草、棉花等,並產香蕉、菠蘿、荔枝等果品和咖啡。有冶金、機械、化學、建材、電力和製糖等工業。特產有個舊錫製品、蒙自石榴等。名勝古跡有彌勒白龍洞、瀘西阿廬古洞等。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雲南南部,與越南毗鄰。總面積32930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
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蒙自縣。郵編:661400。行政區劃代碼:532500。區號:0873。拼音:Honghe Hanizu Yizu Zizhou。
全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元江為界,元江以東屬於滇東高原區,元江以西為橫斷山縱谷的哀牢山區。全州最高處為金平縣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處在河口縣南溪河口,海拔76.4米。境內河流分屬紅河、南盤江(珠江)兩大水系。紅河發源於雲南省中部,由西北向東南奔流。上游有東、西兩條主要幹流,東幹流發源於楚雄州綠豐縣境,稱東河;西幹流發源於大理州巍山縣境,稱大西河。兩河在楚雄雙柏、玉溪新平縣界交匯,水量驟增,稱嘎灑江、漠沙江。流入玉溪元江縣境,亦稱元江。中游進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經紅河、石屏、元陽、建水、個舊、金平、蒙自、河口等縣市境,在河口縣城舊街處與南溪河匯合後流入越南,經河內市注入南海北部灣,在下游形成了富饒的紅河三角洲。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2005年,紅河州轄2個縣級市、8個縣、3個自治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積32930平方千米,人口402萬(2003年)。
蒙自縣面積2228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661100。縣人民政府駐文瀾鎮。
個舊市面積1597平方千米,人口39萬。郵政編碼661000。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街道。
開遠市面積2009平方千米,人口26萬。郵政編碼661600。市人民政府駐靈泉街道。
綠春縣面積3167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662500。縣人民政府駐大興鎮。
建水縣面積3940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654300。縣人民政府駐臨安鎮。
石屏縣面積3090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662200。縣人民政府駐異龍鎮。
彌勒縣面積4004平方千米,人口49萬。郵政編碼652300。縣人民政府駐彌陽鎮。
瀘西縣面積1674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652400。縣人民政府駐中樞鎮。
元陽縣面積2292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662400。縣人民政府駐南沙鎮。
紅河縣面積2034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654400。縣人民政府駐迤薩鎮。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面積3677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661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金河鎮。
河口瑤族自治縣面積1313平方千米,人口 8萬。郵政編碼6613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河口鎮。
屏邊苗族自治縣面積190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6612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玉屏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1954年設立紅河哈尼族自治區,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元陽縣新街。原屬蒙自專區的元陽(駐新街)、紅河(駐迤薩)、金平3縣劃入紅河哈尼族自治區。
1956年設立六村辦事處(縣級行政單位),作為紅河哈尼族自治區的派出機關。紅河哈尼族自治區轄3縣、1辦事處。
1957年11月18日建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蒙自縣。原由紅河哈尼族自治區領導的元陽、紅河、金平等3縣及六村辦事處和蒙自專區所屬蒙自、屏邊、河口、石屏、龍武(駐龍朋鎮)、曲溪、建水、開遠等8縣和彌勒彝族自治縣劃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彝族自治縣改為彌勒縣。轄12縣、1辦事處。
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個舊市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由蒙自縣遷個舊市。撤銷開遠縣,並入個舊市和文山縣;撤銷蒙自縣,並入個舊市。撤銷六村辦事處,原六村辦事處轄區及金平、元陽2縣部分地區合並設立綠春縣(駐大興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1縣。
1960年撤銷曲溪縣,並入建水縣;撤銷龍武縣,並入石屏縣。恢復開遠、蒙自2縣,開遠、蒙自2縣由個舊市領導。
1961年原由個舊市領導的開遠、蒙自2縣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領導。
1962年恢復瀘西縣(駐中樞鎮。原瀘西縣於1960年屬曲靖專區時撤銷,並入彌勒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2縣。
1963年7月1日,屏邊縣改設屏邊苗族自治縣;7月11日,河口縣改設河口瑤族自治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0縣、2自治縣。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總人口4130463人;個舊市 453311 開遠市 292039 蒙自縣 340051 屏邊苗族自治縣 149088 建水縣 513712 石屏縣 277580 彌勒縣 495642 瀘西縣 365585 元陽縣 362950 紅河縣 267627 金平苗瑤傣族自治縣 316171 綠春縣 201256 河口瑤族自治縣 95451(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4年,全州鄉(鎮)總數由原來的154個調整為142個,減幅為7.8%;全州鄉(鎮)平均地域規模由205.7平方千米增加到231.9平方千米,增幅為12.7%;鄉(鎮)平均人口規模由2.7萬人,增加到2.9萬人,增幅為7.4%;撤並後的縣城平均轄區面積由34.68平方千米擴大到322.174平方千米;特別是蒙自、建水、彌勒、石屏4縣城轄區規模得到了擴大。蒙自縣城區面積由13平方千米擴大到231.4平方千米,人口由33273人增加到116424人。
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1)屏邊縣灣塘鄉政府駐地從水果隊遷移至沙壩;綠春縣半坡鄉政府駐地從半坡遷移至壩溜;元陽縣俄扎鄉政府駐地從俄紮下寨遷移至哈播。(2)撤銷彌勒縣彌陽鎮和衛瀘鄉,設新的彌陽鎮;撤銷彌勒縣竹園鎮和朋普鎮,設立新的竹園鎮;撤銷紅河縣迤薩鎮和勐龍傣族鄉,設立新的迤薩鎮;撤銷瀘西縣中樞鎮和逸圃鎮,設立新的中樞鎮;撤銷瀘西縣舊城鎮和三河鎮,設立新的舊城鎮;撤銷金平縣金河鎮和十里村鄉,設立新的金河鎮;撤銷建水縣曲江鎮、利民鄉和李浩寨鄉,設立新的曲江鎮;撤銷元陽縣新街鎮和勝村鄉,設立新的新街鎮;撤銷開遠市中和營鄉和馬者哨鄉,設立中和營鎮;撤銷個舊市雞街鎮、倘甸鄉和乍甸鎮,設立新的雞街鎮。
地理環境:紅河州地處雲南省南部,與越南毗鄰,國境線長848公里,總面積3.29萬平方公里,耕地25.96萬公頃。全州地處雲嶺山脈分支六沼山和哀牢山的南延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漸次遞降,在南盤江、紅河、藤條江、李仙江的強烈切割下,形成極為雄偉壯觀的山川,高差懸殊大,最高海拔3074.3米,最低海拔76.4米,紅河大裂谷把境內地形分為南北兩部份,南部為哀牢山余脈,山高谷深坡陡,地形錯綜復雜;北部為滇東岩溶高原區,山脈、河流、盆地相間排列,地勢較為平緩,立體氣候明顯。全州耕地面積上萬畝的各類壩子32個,平壩面積占總面積的15%。全州氣候類型豐富多樣,主要屬北熱帶、南亞熱帶和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15℃-22℃,年均降雨量800-1600毫米,無霜期263-365天。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初步核算,2008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GDP)51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2007年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6.36億元,增長8.4%;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73.99億元,增長9.2% (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239.12億元,增長9.7%;建築業增加值34.87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44.35億元,增長12.3%。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8.7:53.2:28.1。第一產業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拉動GDP增長5.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
2008年全州實現工業總產值718.58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590.49億元,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06.29億元,增長9.3%。
2008年全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9.71億元,比上年增長18.4%。
2008年,全州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7%。
2008年全州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10.1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6.2%,其中:出口7.23億美元,下降23.7%;進口2.94億美元,下降10.3%。
全年全州旅遊人數為960.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97%。其中:國際遊客10萬人次,增長44.8%,國內遊客950.13萬人次,增長25.8%。全州實現旅遊總收入44.25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其中: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34億元,增長23.2%,實現旅遊外匯收入9213.78萬美元,增長34.3%。
2008年全州實現財政總收入129.36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在財政總收入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5.14億元,增長19.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7.34億元,增長30.9%。
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441.2萬人,全州戶籍總人口為424.2萬人。在戶籍總人口中:男性218.46萬人,女性205.74萬人,非農業人口74.37萬人,農業人口349.83萬人。
2008年全州在崗職工人均工資為22256元,比上年增長15.1%;全州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023元,比上年增長19.6%。
Ⅶ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經濟發展
紅河州201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0.83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農業產值128.99億元,同比增長9.8%;林業產值14.51億元,同比增長8%;畜牧業產值105.95億元,同比增長12.1%;漁業產值7.64億元,同比增長1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74億元,同比增長12%。
2012年糧食產量170.0萬噸,同比增長6.6%。紅河州肉類總產量為68.05萬噸,同比增長10.3%,其中:豬肉增長9%,牛肉增長23.3%,羊肉增長30.7%;期末大牲畜存欄數為113.62萬頭,增長2.6%;肉豬出欄668.84萬頭,增長8.8%。
2012年紅河州有效灌溉面積達18.14萬公頃,水利工程年供水總量11.27億立方米,為農業供水8.91億立方米。 201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22.59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991.37億元,同比增長18%。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41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5%,其中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7.4 %,規模以上重工業增長16%。
2012年卷煙完成產量95萬箱,同比增長4.7%;十種有色金屬75.91萬噸,同比增長14.4%;化肥88萬噸,同比增長0.1%;水泥583萬噸,同比增長13.9%;發電量154.1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3%;企業用電量130.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1%;原煤1456萬噸,同比下降10.6%;鋼材198.98萬噸,同比增長8.4%。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27.72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利稅167.27億元,同比下降2.2%,其中利潤42.14億元,同比下降21.3%。
2012年全社會建築業完成總產值309.58億元,比上年增長27.7%。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73.37億元,比上年增長21.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為789.76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26.69萬平方米。
2012年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60.91億元,比上年增長27.1%。分行業看,工業投資221.11億元,同比增長24.8%; 2012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217.3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72.83億元,同比增長18.6%;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4.48億元,同比增長15.5%。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6.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6%,其中:出口總額14.65億美元,同比增長71.8%;進口總額21.86億美元,同比增長377.8%。全年新簽利用外資協議(合同)項目5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871萬美元,年末實有外商投資企業29個。全年招商引資額(協議總投資)520.4億元,其中:內資511.3億元,外資9.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39.99億元,其中:內資238.18億元,外資1.81億元。
2012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為17.43億元,比上年增長5.3%。年末紅河州公路通車里程達2.09萬公里,全年公路運輸完成貨物運輸量6056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853007萬噸公里;完成旅客運輸量4257萬人,旅客運輸周轉量338055萬人公里。年末紅河州有郵政局所數181個, 郵路總長度5980公里,農村投遞線路總長度17489公里,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0.98億元。紅河州有固定電話用戶41.6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67.42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36.73萬戶。全年接待海外旅遊者17.0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3%;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1%。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469.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93.25億元,比上年增長20.3%。紅河州實現旅遊總收入103.95億元,比上年增長20.4%。
2012年末紅河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159.4億元,比年初增長14.9%,其中:儲蓄存款余額624.41億元,比年初增長16.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660.42億元,比年初增長15.1%。年末紅河州有保險公司21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2家,人壽保險公司8家,保險中介公司1家。全年保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21.64億元,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0.4億元,壽險保費收入11.24億元。支付各類賠款8.53億元,其中:財產保險賠款支出5.45億元,壽險賠款支出3.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