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股市如何進入多空雙殺的階段
你只要注意資金出入 就可以知道 多空雙殺的階段了 每天如果是有大資金進入的話 那就是多殺空。如果你觀察的是大資金出多於進入的話 那就是空殺多
Ⅱ 當前我國會不會存在股債雙殺的風險
目前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經濟穩定增長就是金融市場最大的支撐力,所以可以推斷目前中國肯定不會存在股債雙殺的風險。
根據當前國家經濟,以及根據股市和債券市場最新情況,下面進行分析原因,為什麼目前中國不會出現股債雙殺的現象呢?
什麼是股債雙殺?
其實股債雙殺的意思就是指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同時出現大幅殺跌,兩大市場下跌的力度和幅度比較大。
所以根據目前中國股市所處的位置,股市絕對不可能再度大跌的,而股市不會出現大跌,債券市場也是會被帶動上漲,債券市場也會跟隨股市向好。
通過上面對目前中國經濟、政策,以及股市的情況等三個方面分析,當前中國股市絕對不會出現股債雙殺的行情。
我寧可相信接下來股債雙漲,一路走好,也不敢相信目前會出現股債雙殺,請投資者們不用擔憂,把這個擔憂爛在肚子里吧。
Ⅲ 什麼是戴維司雙殺效應,他對一支股票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戴維斯可能是中國投資者比較低估的投資大家。此公大器晚成,38歲正式投回資股票,憑借單答一策略(雙殺)在單一行業(保險)積累了巨大財富,被一些人尊稱為「世界第二」。
雙殺策略其實很簡單:以低市盈率買入潛力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厚,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盡享EPS和PE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雙殺並非戴公獨創,事實上很多投資家都有類似策略,但是戴公卻神乎其技,憑此名滿天下。
雙殺和巴老「永恆價值」相比,顯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或許雙殺更實用一些。
雙殺把買入價格放在企業質量之前,強調低市盈率,其實暗含了很多安全邊際的保護。對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會輕易陷入「雪茄煙蒂」的陷阱。賣出策略提醒投資畢竟不是婚姻,再長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還是要離場。
Ⅳ 能不能告訴下股債雙殺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股票和債券跌的都很厲害,按規律來講,股票漲的好,債券應該表現一般,要是債券漲的好,股票表現不怎麼好,但是2種表示都差,是很少見的,就叫股債雙殺
Ⅳ 什麼是「股債雙殺」為什麼近期股市和債市的表現都不太好
就是說股票和債券跌的都很厲害,按規律來講,股票漲的好,債券應該表現一般,要是債券漲的好,股票表現不怎麼好,但是2種表示都差,是很少見的,就叫股債雙殺
為了防控風險,國家一定要逼著銀行「去杠桿」,簡單來說就是控制銀行理財的規模。因此,銀行不得不把很多「委外」的資金拿回來,這在公募基金那裡就表現為大額贖回。比如我們觀察到,4月18日,鵬華弘達混合A(003142)的凈值大漲98.1%。4月19日,中融新經濟混合A(001387)的凈值大漲113.7%。公募基金單日凈值漲這么多顯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我們幾乎可以確定,這是由機構的大額贖回造成的,這些機構很有可能就是銀行。
為什麼大額贖回會造成基金凈值大漲呢?
其實,我們在贖回基金的時候是需要繳納贖回費用的,這個贖回費里的很大一部分會被計入剩餘的基金資產。
為什麼要有這種設置呢?
大家可以想想,投資者贖回基金的時候,基金經理是不得不賣出資產來滿足贖回需求的。這種被迫的賣出很有可能會給所有投資者造成負面影響,為了補償其他投資者,贖回費的一部分被計入基金凈值,以此作為補償。如果贖回的金額很大,基金剩餘的規模很小,那麼計入資產的贖回費相對於剩餘的基金資產就會顯得很多,基金凈值就會出現暴漲。
銀行的「委外」資金大部分會投資於債券,同時也會投資一些股票類資產。拿回「委外」資金,相當於銀行被迫在資本市場拋售股票和債券,這會對股市和債市產生負面影響。從4月14日到4月24日,滬深300指數下跌了2.4%,中證500指數下跌了7.2%。中證500指數用短短7個交易日就抹去了之前近3個月的漲幅。我們再來看看債券的走勢。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月13日的3.3%上漲到4月24日的3.5%,上漲幅度達到17.7個BP。我們在債券投資的相關課程里說過,如果債券的收益率上升,這意味著債券的價格下跌。從總體債券市場來看,中債新綜合指數(凈價) 從4月13日的100.6,跌到4月24日的98.6,跌幅達到2.0%。
股票和債券同時出現下跌,就叫「股債雙殺」。為什麼說「股債雙殺」 這種現象比較少見呢。我們說過,股市在復甦期表現的最好,而債券則在衰退期表現的最好。簡單來說,如果經濟向好,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會加速,因此股市會表現的比較好;如果經濟下行,則債券會表現的比較好,因為一方面,投資者的風險偏高下降,更多的人希望用債券來避險,畢竟,債券的收益相對穩定。另一方面,由於經濟不好,大家會預期貨幣政策放鬆。關於債券的課里我們說過,貨幣政策放鬆,比如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這些都會利好債券。
因此, 在正常情況下,股票和債券價格往往呈現出「蹺蹺板」效應。也就是說,如果股市表現的好,債市表現的就一般;如果股市表現的不好,債市表現的往往比較好。因此「股債雙殺」這種現象就顯得很奇葩。
一般來說,造成「股債雙殺」會有兩類原因:
第一類是經濟進入了滯漲期;
第二類是政策的變化導致機構投資者非理性拋售。
我們先來分析第一類原因。
為什麼滯漲期會引起「股債雙殺」呢?我們分析過,滯漲期的定義是經濟增長慢,同時通貨膨脹率高。這被稱作「經濟的癌症」,因為這樣的經濟狀況讓央行所有的調控政策都帶有「化療」的特徵。也就是說,央行的所有調控政策,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如果央行為了控制物價,收緊貨幣政策,雖然可以壓低通貨膨脹率,但是也會讓本就羸弱的經濟雪上加霜。如果央行為了刺激經濟,放鬆貨幣政策,雖然可以拉動經濟,但是也會為高漲的物價火上澆油。
在2010-2011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就曾經面臨過滯漲期的窘境。2009年4萬億的經濟刺激效應快速褪去之後,經濟出現減速。同時,通貨膨脹率突破了3%的警戒線,隨後一路上漲到6%左右。央行當時的選擇是放棄經濟,控制物價,在2010年10月20日開始加息。前後一共加息5次,總共加息幅度為1.25個百分點。連續的加息讓經濟雪上加霜,經濟增長率10%左右滑落到8%以下。不過好在通貨膨脹也隨之回落了,從6%回落到2%,重新回到警戒線以下。滯漲期就此結束。
我們還由此得出結論:一般來說在滯漲期,央行會優先控制物價,收緊貨幣政策。央行的行為會讓股票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進一步悲觀。同時,貨幣政策的收緊必然會帶來債券市場的調整,由此造成「股債雙殺」。從近期的宏觀數據看,通貨膨脹率並不高,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排除近期的「股債雙殺」是由滯漲期引起的這種可能。
近期「股債雙殺」的元兇,其實是銀行「去杠桿」造成的機構投資者非理性拋售。在股市裡,銀行的拋售行為除了產生了實實在在的賣出壓力以外,還產生了恐慌情緒。這種恐慌情緒誘發了其他投資者,尤其是散戶投資者的賣出行為,從而放大了對股市的負面影響。
Ⅵ 股票多空雙殺是什麼意思
大概意思就是就是 盤整時 被別人搞亂了節奏
Ⅶ 股匯雙殺,當前宏觀經濟基本面是怎樣
股市和人民幣匯率出現了雙雙下跌的異常局面叫股匯雙殺,又稱為「莫比斯環效應」。
Ⅷ 最近股匯雙殺的危害有哪些
投資股票,股價大跌就是買入股票的好機會,便宜的好股票到處都是,外匯波動對於我們的生活影響不會很大,可以忽略不計。希望採納。
Ⅸ 股票中 雙殺 什麼意思
公司業績和市場估值雙雙下降。例如:上年每股收益一元 市盈率50倍 股價是50元 次年業績僅5毛 市盈率30倍 則股價降到15元。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