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利率互換與外匯互換的異同

利率互換與外匯互換的異同

發布時間:2021-01-12 12:34:18

Ⅰ 利率互換與外匯互換的異同有哪些

利率互換指交易雙方同意在約定的期限內,按照一定名義本金額,相互支付兩個不同... 1、客戶與銀行簽訂《代客外匯理財業務總協議》; 2、客戶向銀行提出需求,銀行...
外匯互換交易是指交易雙方相互交換不同幣種但期限相同、金額相等的貨幣及利息的業務外匯互換交易主要包括貨幣互換和利率互換。這些互換內容也是外匯交易有別於掉期交易的標志,因為後者是套期保值性質的外匯買賣交易,雙面性的掉期交易中並為包括利率互換。
1.貨幣互換交易

貨幣互換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向對方提供一定金額某種國家貨幣的本金,並在互換交易期限內相互逐期支付利息,在期滿日再將原貨幣交換給對方的一種交易方式。

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在化工品物流、橡膠、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領域從事物流、實業投資、貿易等經營項目的公司,客戶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貨幣互換與遠期交易的結合

貨幣互換與遠期交易的結合形式,是指外匯現貨和外7[遠期同時發生的互換交易。這里需要理解的一個問題是:外匯的現貨買入和遠期售出,實際相同於本幣的現貨售出和遠期買入。借入一定時期一定金額的外匯,那麼在期滿日就需要發生一次本幣和外匯的互換交易。例如,一家美國公司借入1年期1000萬英鎊,在1年後該公司需要用美元兌換1000萬英鎊及1年期的利息金額,償還給對方。在1年的借款期內,美元與英鎊的匯率可能會發生變化,該美國公司可以採用外匯遠期交易方式來規避其外匯風險,不過遠期交易的金額需等於借入金額加利息金額的總和。因此,貨幣互換與遠期交易的結合形式,一般的情況是某家公司或有關機構借入(或購買)一定期限一定金額的外國貨幣,並同時做該外國貨幣相同金額的一筆遠期交易,以規避期滿日時本幣短期位置的外匯風險。
以近期互換市場的發展看,互換交易的運行有這樣幾個特點和發展趨勢。

1.互換市場參加者的構成由直接用戶(End-user)向金融中介(Intermediaries)轉移。互換市場主要由兩部分參加者構成。一部分是直接用戶,另一部分是金融中介。兩者運用互換市場的目的不同。直接用戶運用互換市場的主要目的是:

獲得低成本的籌資;
獲得高收益的資產;
對利率、匯率風險進行保值;
進行短期資產負債管理;
進行投機。
直接用戶包括銀行、公司、金融和保險機構、國際組織代理機構和政府部門等。金融中介或銀行間運用互換市場主要是為了獲得手續費收入,或從交易機會中獲利。它包括美國、日本、英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一些銀行和證券公司。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來說,互換交易是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脫離資產負債表的收入來源。從互換市場實際構成中可以看到,直接用戶參與交易的金額要大於金融中介參加交易的金額。1988年底,利率互換總的未償名義本金額10.102億美元中,直接用戶互換金額是6.689億美元,國際互換商協會成員銀行間的互換金額是3.413億美元。進入90年代,隨著公司收購兼並浪潮的減退,運用互換市場的杠桿性交易以及與兼並有關的互換交易不斷減少,直接用戶對互換的需求增長幅度減少。相比之下,金融中介對互換的運用增加較多。1990年底時,在總的利率互換未償名義本金額中,直接用戶和金融中介所佔比重分別為61%和39%。到1991年上半年,銀行間新安排互換額已達3.354億美元,佔新安排的總利率互換名義本金額的44%。

2.互換交易者對夥伴風險(Counterparty-risk)方面的考慮更加敏感。互換市場有雙重特徵。一方面,互換市場具有批發市場特徵。交易雙方遵循預先確定的規則,由屏幕進行交易,大約有1/3的利率互換和1/4的通貨互換都進行著較為標准化的交易;另一方面,互換交易由場外交易方式進行,具有零售市場或隨意性特徵,每筆交易需要分別安排。這雖然對交易雙方來說更具有靈活性,但往往因這種個別安排或直接用戶的套頭動機使互換市場有較大的不透明性,加之各國當局對這種場外交易的法律規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潛在的風險很高。1991年1月,英國上議院通過一項法令,規定政府當局,包括地方當局官員參與互換交易以及與之有關的交易是非法的。這項法令使許多參與互換交易的銀行蒙受損失。

90年代以來,由於西方銀行業陷入普通的危機,銀行破產案以及信用等級下降情況甚多,這給互換交易參加者帶來潛在的夥伴風險。市場對夥伴風險增大的反應是,新安排的利率互換期限普退縮短,較長期的互換要有那些具有更高信用級別的機構來安排。為減低互換交易中的信用風險和支付風險,國際互換商協會也在「利率和通貨互換協議」修訂本中,對會員在交易存在期內的信用風險加以控制。標准協議運用一系列條款,如陳述、約定事項、違約事項和終止事項、非法事件、信譽改變事件和銀行資本改變等,規定交易雙方有關信用方面的權利和義務。

同時,為減少交易對手支付方面的風險,標准協議在「總協議」中規定軋差支付的支付方式,即交易雙方在交易支付日將所有同種貨幣的互換交易收入與支出相互軋抵,由支付金額較大的一方支付軋抵後的差額。「利率和通貨互換協議」是互換交易中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法律文件,運用這一協議的市場參與者,通過上述風險管理條款能減低互換交易中財務及信用風險。但從市場總體看,由於場外交易工具本身都缺乏統一的協議會計制度和財務公開系統,即使交易者們更為關注對手的財務狀況,謹慎行事,也難以有效地避免交易過程中由夥伴風險帶來的損失。

3.在利率和通貨互換的貨幣構成中,美元標值的和有美元一方參加的互換占總互換額的比重明顯降低。1988年底,以美元計值的利率互換額為7282億美元,占同年總利率互換末償本金額的72%,其他通貨計值的利率互換僅占總利率互換的28%。1989年,美元計值的利率互換額占總利率互換的66%,而包括日元、英鎊和馬克等在內的其他通貨標值的利率互換額已佔總利率互換額的34%。到1990年底,美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只佔總利率互換的55%,其他貨幣計值的利率互換額比重已達45%。這其中,以瑞士法郎、英鎊和加拿大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增長最快。

1991年底,美元標值和其他非美元通貨標值的利率互換額占總未償利率互換頻的比重已分別達49%和51%,美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占絕對優勢的地位已發生了逆轉,這其中,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義大利里拉標值的利率互換增加員為明顯。在通貨互換的貨幣構成中也反映了同樣的特點。有美元一方參加的通貨互換雖然仍是通貨互換的主要業務,但在非美元通貨間安排的互換額增長較快。互換市場中美元作用的降低與市場結構變化有關。近年來,互換業務的直接用戶逐步由美國市場向歐洲的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以及亞洲的非金融公司轉移。新的直接用戶多以非美元互換作交易。同時,非美元貨幣的較高利率水平以及幣值較強的易變性,也促進了非美元互換業務的擴大。

Ⅱ 貨幣掉期可以只進行期末本金交換么

CRS按字面翻譯是交叉貨幣利率掉期,Forex Swap指的是外匯掉期。

前者CRS是指兩個貨幣在版期初和期末交換本金權,且交換的本金對應的匯率相同,並在交易存續期的約定時間,定期交換所持有貨幣產生的利息。即一個美元和人民幣的CRS,客戶甲期初將100萬美元給客戶乙,客戶乙將614萬人民幣給客戶甲,在交易到期時,客戶甲向客戶乙取回100萬美元,同時將614萬人民幣還給客戶乙,在交易存續期,每3個月的約定利息交換日,客戶甲將對應的人民幣利息支付給客戶乙,客戶乙將美元利息支付給客戶甲。
而後者只有起初和期末兩次貨幣交換,且交換金額對應的匯率不同。如客戶甲在起初將100萬美元給客戶乙換回614萬人民幣,1年後收回100萬美元,但要支付給客戶乙626萬人民幣。與CRS相比,外匯掉期是將存續其需要互換的利率一次性計入匯率在到期日本金的交換中得以體現。
因此兩種交易在本質上是相同的,CRS一般用於期限較長的貨幣互換交易(如交易存續期超過1年),而外匯掉期一般用於期限較短的貨幣互換(如交易存續期小於1年)。

Ⅲ 請問下什麼是中國銀行對公外匯利率掉期業務

一、介紹
(一)外匯利率掉期又稱利率互換,是指債務人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利率回走勢,將其自身的浮答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債務,或將固定利率債務轉換成浮動利率債務的操作。
(二)由申辦客戶向中國銀行發起外匯利率掉期指令,通過申請書形式確定交易細節,成交後,銀行向申請客戶出具交易證實,並從起息日開始計息,在利息互換日依照約定的利率條件進行互換實現收付。客戶可根據需要,在交易期中向銀行申請對該交易進行平盤或重組。
二、適用客戶
有外匯債務的公司客戶,適用於中國銀行及非中國銀行發放的貸款和轉貸款。
三、產品優勢
有外匯債務的公司客戶,外匯利率掉期可以幫助客戶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以鎖定客戶的邊際利潤。
四、支持幣種
可自由兌換的各類貨幣,以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為主。
五、收費標准
通過資金價差獲取收益。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Ⅳ 外匯掉期 貨幣掉期

CRS按字面翻譯是交叉貨幣利率掉期,Forex Swap指的是外匯掉期。

前者CRS是指兩內個貨幣在期初和期末交容換本金,且交換的本金對應的匯率相同,並在交易存續期的約定時間,定期交換所持有貨幣產生的利息。即一個美元和人民幣的CRS,客戶甲期初將100萬美元給客戶乙,客戶乙將614萬人民幣給客戶甲,在交易到期時,客戶甲向客戶乙取回100萬美元,同時將614萬人民幣還給客戶乙,在交易存續期,每3個月的約定利息交換日,客戶甲將對應的人民幣利息支付給客戶乙,客戶乙將美元利息支付給客戶甲。
而後者只有起初和期末兩次貨幣交換,且交換金額對應的匯率不同。如客戶甲在起初將100萬美元給客戶乙換回614萬人民幣,1年後收回100萬美元,但要支付給客戶乙626萬人民幣。與CRS相比,外匯掉期是將存續其需要互換的利率一次性計入匯率在到期日本金的交換中得以體現。
因此兩種交易在本質上是相同的,CRS一般用於期限較長的貨幣互換交易(如交易存續期超過1年),而外匯掉期一般用於期限較短的貨幣互換(如交易存續期小於1年)。

Ⅳ 交叉貨幣利率掉期(CIRS)和外匯掉期(FX SWAP)具體有什麼卻別

常規的CIRS在存續期間會有兩個幣種的利息互換,而且期末本金的互換保持不變。
FXSWAP的話存續期間沒有現金流,期末的本金有一邊會有變化。

Ⅵ 外匯交易中心交易系統成交的利率互換交易,需要進行交易確認,已經有成交單了,為什麼還要進行交易確認

安全唄

Ⅶ 誰能給我通俗的解釋下,貨幣互換,利率互換和外匯掉期呀百度太專業太理論了根本看不懂呀,希望大神能通

遠期外匯交易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成交當時所約定的幣別、專匯率、金屬額等進行交割的外匯交易。外匯期權是一種選擇權,即期權的買方向賣方付出一筆期權費後,取得一個在契約存續期內或到期日當日以特定的履約價格與賣方進行特定數量外匯交易的權利。外匯掉期是交易雙方約定以貨幣A交換一定數量貨幣B,並以約定價格在未來的約定日期用貨幣B反向交換相同數量的貨幣A。貨幣掉期指交易雙方在約定期限內交換約定數量外幣本金,同時定期交換兩種貨幣利息,將一種外幣的資產或債務轉換成另一種外幣的資產或債務的交易。貨幣掉期可以同時鎖定匯率和利率風險,靈活調整收付息方式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Ⅷ 外匯互換交易的發展趨勢

以近期互換市場的發展看,互換交易的運行有這樣幾個特點和發展趨勢。
1.互換市場參加者的構成由直接用戶(End-user)向金融中介(Intermediaries)轉移。互換市場主要由兩部分參加者構成。一部分是直接用戶,另一部分是金融中介。兩者運用互換市場的目的不同。直接用戶運用互換市場的主要目的是:
●獲得低成本的籌資;
●獲得高收益的資產;
●對利率、匯率風險進行保值;
●進行短期資產負債管理;
●進行投機。
直接用戶包括銀行、公司、金融和保險機構、國際組織代理機構和政府部門等。金融中介或銀行間運用互換市場主要是為了獲得手續費收入,或從交易機會中獲利。它包括美國、日本、英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一些銀行和證券公司。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來說,互換交易是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脫離資產負債表的收入來源。從互換市場實際構成中可以看到,直接用戶參與交易的金額要大於金融中介參加交易的金額。1988年底,利率互換總的未償名義本金額10.102億美元中,直接用戶互換金額是6.689億美元,國際互換商協會成員銀行間的互換金額是3.413億美元。進入90年代,隨著公司收購兼並浪潮的減退,運用互換市場的杠桿性交易以及與兼並有關的互換交易不斷減少,直接用戶對互換的需求增長幅度減少。相比之下,金融中介對互換的運用增加較多。1990年底時,在總的利率互換未償名義本金額中,直接用戶和金融中介所佔比重分別為61%和39%。到1991年上半年,銀行間新安排互換額已達3.354億美元,佔新安排的總利率互換名義本金額的44%。
2.互換交易者對夥伴風險(Counterparty-risk)方面的考慮更加敏感。互換市場有雙重特徵。一方面,互換市場具有批發市場特徵。交易雙方遵循預先確定的規則,由屏幕進行交易,大約有1/3的利率互換和1/4的通貨互換都進行著較為標准化的交易;另一方面,互換交易由場外交易方式進行,具有零售市場或隨意性特徵,每筆交易需要分別安排。這雖然對交易雙方來說更具有靈活性,但往往因這種個別安排或直接用戶的套頭動機使互換市場有較大的不透明性,加之各國當局對這種場外交易的法律規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潛在的風險很高。1991年1月,英國上議院通過一項法令,規定政府當局,包括地方當局官員參與互換交易以及與之有關的交易是非法的。這項法令使許多參與互換交易的銀行蒙受損失。
90年代以來,由於西方銀行業陷入普通的危機,銀行破產案以及信用等級下降情況甚多,這給互換交易參加者帶來潛在的夥伴風險。市場對夥伴風險增大的反應是,新安排的利率互換期限普退縮短,較長期的互換要有那些具有更高信用級別的機構來安排。為減低互換交易中的信用風險和支付風險,國際互換商協會也在「利率和通貨互換協議」修訂本中,對會員在交易存在期內的信用風險加以控制。標准協議運用一系列條款,如陳述、約定事項、違約事項和終止事項、非法事件、信譽改變事件和銀行資本改變等,規定交易雙方有關信用方面的權利和義務。
同時,為減少交易對手支付方面的風險,標准協議在「總協議」中規定軋差支付的支付方式,即交易雙方在交易支付日將所有同種貨幣的互換交易收入與支出相互軋抵,由支付金額較大的一方支付軋抵後的差額。「利率和通貨互換協議」是互換交易中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法律文件,運用這一協議的市場參與者,通過上述風險管理條款能減低互換交易中財務及信用風險。但從市場總體看,由於場外交易工具本身都缺乏統一的協議會計制度和財務公開系統,即使交易者們更為關注對手的財務狀況,謹慎行事,也難以有效地避免交易過程中由夥伴風險帶來的損失。
3.在利率和通貨互換的貨幣構成中,美元標值的和有美元一方參加的互換占總互換額的比重明顯降低。1988年底,以美元計值的利率互換額為7282億美元,占同年總利率互換末償本金額的72%,其他通貨計值的利率互換僅占總利率互換的28%。1989年,美元計值的利率互換額占總利率互換的66%,而包括日元、英鎊和馬克等在內的其他通貨標值的利率互換額已佔總利率互換額的34%。到1990年底,美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只佔總利率互換的55%,其他貨幣計值的利率互換額比重已達45%。這其中,以瑞士法郎、英鎊和加拿大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增長最快。
1991年底,美元標值和其他非美元通貨標值的利率互換額占總未償利率互換頻的比重已分別達49%和51%,美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占絕對優勢的地位已發生了逆轉,這其中,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義大利里拉標值的利率互換增加員為明顯。在通貨互換的貨幣構成中也反映了同樣的特點。有美元一方參加的通貨互換雖然仍是通貨互換的主要業務,但在非美元通貨間安排的互換額增長較快。互換市場中美元作用的降低與市場結構變化有關。近年來,互換業務的直接用戶逐步由美國市場向歐洲的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以及亞洲的非金融公司轉移。新的直接用戶多以非美元互換作交易。同時,非美元貨幣的較高利率水平以及幣值較強的易變性,也促進了非美元互換業務的擴大。

Ⅸ 5、 衍生金融工具不包括: A.利率互換 B.利率期貨 C.外匯掉期 D.股票指數期權

A.利率互換
這是干嗎的考試題啊?

Ⅹ 利率掉期和外匯掉期一樣嗎 關於掉期計算有無計算公式

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業務與利率掉期有關是嗎? 四大基本金融衍生工具:遠期於所有金融衍生品一樣,都說是用來管理風險的,真正導致危機的原因是人的

閱讀全文

與利率互換與外匯互換的異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
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舉措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