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冊離岸公司有哪些優缺點
注冊離岸公司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一、發展跨國業務,提升企業形象
當今世界經濟日益一體化,商業越來越呈現跨國界的發展趨勢,企業也經常用跨國經營來增強企業實力,擴大企業經營區域。而注冊一家海外離岸公司則成為企業走向世界,開展跨國業務的捷徑。
二、方便國際貿易,避開關稅壁壘
一個企業向美國出口產品,需要申請配額及一系列的相關手續,這中間需要多花費一到兩倍的成本。而如果該企業擁有一個海外離岸公司,由企業向離岸公司出口產品,再由離岸公司向美國出口,就可以繞開關稅壁壘獲得免稅待遇,並成功繞開出口配額限制。
三、注冊程序便捷、開放,成本低廉
離岸公司的注冊程序非常簡單,可由專業的注冊代理機構代為完成,無須注冊本人親臨注冊地,而且注冊後不須將資金打到國外公司,每年亦不須驗資。
四、合法避稅,降低財務、稅務負擔
離岸公司因為並沒有在注冊地實體經營,所以一般滿足免稅條件,而且有些離岸公司本身不需要交稅,所以在稅收上享受零稅率的優惠,公司只需要每年支付當地政府一項固定的費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作成本。
五、簡便的公司管理
離岸公司無須每年召開股東大會及董事會,即使召開,其地點也可任意選擇,管理程式簡單,即可輕裝上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經營管理中,公司注冊資料及文件高度保密,在海外某些國家注冊公司,不一定必須是這個國家的公民,外國人也可以去注冊公司。
六、無營業范圍和地區范圍的限制
除了個別限制性行業,比如銀行、保險、軍事等,海外離岸公司的經營范圍幾乎沒有限制。除注冊地區外,公司可在世界任何國家地區開展業務及經營。對股東和董事的國籍、年齡、資產等均沒有限制,大多「離岸」區可以接受法人出任公司董事一職。
七、繞開外匯管理
繞開外匯管理,方便引資。一般說來,注冊一家海外離岸公司,然後以該公司的名義進行海外融資和在香港或新加坡的二板上市,相對而言會比較簡單便捷。而且,由於海外離岸公司的資金轉移不受太多約束,公司在資金使用上也很方便,很多通過這種方式上市的企業,乾脆將在海外資本市場募集的資金先放在海外的離岸公司,再根據國內企業經營的具體需要,逐次將資金匯往國內。
八、法律環境寬松、保密性好
法律環境寬松、保密性好。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百慕大等地是部分自治的英國殖民地,其公司法以英國商業公司法為基礎。公司有關股東及董事的資料均是保密的,不需要向公眾透露。寬松的法律環境以及對公司業務的高度保密,使上市公司自身安全具備充分保障,極大減少了各種風險因素。
望採納
② 注冊境外公司的好處有哪些
海外大部分國家都會出台優良的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資前往當地注冊公司
注冊境外公司的好內處
第一手續簡單容, 時間短,條件寬松
第二一個人就可以設立一家公司
第三提升企業國際形象
第四合理的避稅
第五避開外匯管理,方便引資
③ 想開個公司,香港公司好還是大陸公司好
您好,選擇在於您的企業的主要主營業務是外貿還是國內銷售,一般做外貿的,我們都會建議開香港公司,因為注冊香港公司成本低廉,注冊時間短,需要資料少,具體注冊香港公司優勢如下:
1、稅收優惠
公司注冊地的稅收直接決定了公司的收入,香港公司只有16.5的利得稅(相當於企業所得稅,並且現行的法例將香港公司首個200萬港幣徵收稅率降低至8.25%)。並且只有在香港獲得的利潤才需要繳,香港的薪俸稅(個稅),標准稅率是15%,也是只有在香港本地員工或香港工作證的員工才繳。假如香港只是作為離岸公司存在,其收入都源於香港以外的地區,則這些稅務都可以豁免。
2、賬戶無外匯交易限制
香港公司銀行開戶沒外匯交易限制,可以自由的兌換和收付外匯。因此,只要是有對外業務,都會將香港公司作為公司注冊的第一選擇。
3、注冊簡單,後期管理方便
注冊香港公司經營范圍限制極少,取名自由,注冊香港公司基本上只需要一周時間。香港公司後期維護也十分方便,如果是離岸公司的話,公司不需要雇員和辦公室,這樣免去了各種稅收問題,只需要每年進行一次年審及報稅。
4、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在香港注冊公司後,在進行商業活動時,均可以用香港公司進行。依託香港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提升公司的企業形象。
5、金融優勢
香港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優越的投資和融資環境是香港公司的一大優勢。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④ 為什麼要去香港注冊公司有什麼好處
您好,因為注冊香港公司擁有著以下幾點優勢:
1,香港公司經營范圍無限制。香港公司管理條例內沒有規定容必須註明香港離岸公司經營范圍,因此注冊香港離岸公司可從事絕大多數業務(銀行、保險、地產等需要特殊牌照的業務除外)。
2,香港公司稅率低,稅種少。香港離岸公司基本稅種僅為香港公司利得稅,並且香港公司利得稅僅在香港公司盈利情況下才繳納,並且盈利的首200萬港幣僅按8.25%的利得稅稅率進行徵收。而香港離岸公司利潤不產生於香港的,則可以豁免徵稅。香港公司報稅時間也不用遵循月報、季報、年報的復雜報稅時間表。只需在香港公司成立第一年滿18個月才需要報稅,其後每12個月報一次。
3,開香港本地賬戶。香港離岸公司可以申請香港本地銀行賬戶。在香港銀行開立的賬戶可以接收任意幣種的外匯,並且沒有外匯收付的管制,結匯和兌匯也非常方便。
4,拓展國際市場。注冊香港離岸公司可以不在香港經營,作為面向東南亞以及海外市場的重要口岸,香港吸引了全球的客商,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完美發展平台。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⑤ 香港公司銀行開戶有什麼好處
1、方便接受國際投資;
2、合理減免稅收,有更多資金投入再生產;
3、以購置不動產形式專,避免CRS信息交換屬;
4、網上銀行方便境外操作,資金進出自由;
5、可以購買境外理財產品,如保險、投資等;
6、獲得國外客戶更多的信任,提升公司形象;
7、香港沒有外匯管制,可以方便地接收國外貨款;
⑥ 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的弊
二零零八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不僅因為中國發生了一系列大的事情,例如:雪災、5.12汶川大地震、奧運、神七升天等等,還因為在這一年中國迎來了其改革開放的第三十個年頭。回想這三十年來的歷程,不禁讓人感慨萬千。三十年來,中國幾乎在各個方面都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三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中國戰勝了一項又一項的困難和挫折,取得一項又一項的驕人成績,不僅僅使我國很多方面的問題得到改善和減輕,還使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國家的迅速發展,使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本文僅簡單地從經濟社會的幾個方面的一些巨變發表一點感言。
一. 國內生產總值
提到經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聯想到國內生產總值,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有了極大的提升,1978年,我國的GDP只有3645元,而2007年則上升至了24.95萬億元,年均增長9.8%,遠遠超出同期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速3.0%。而在1953年至1978年間,我國GDP的平均增速只有6.1%。9.8%的水平還與日本、韓國起飛階段的年均增速不相上下。我本人作為一名文科生,正是這個數據不斷增長的親歷者,從初三開始到現在,每年都會關注這方面的資料,每年都親眼看著它的快速提升,真是感觸頗深,感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心,結合身邊的變化,也切切實實地感到了國家實力的提升。
三十年來,我國的GDP世界為此由第十位上升到了第四位,超過了英、法、義大利等世界經濟強國。2007年,我國的GDP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並且差距仍在繼續縮小之中,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份額從1978年的1.8%上升到了2007年的6%,按照世界銀行標准,我國已由低收入國家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
二. 國家財政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帶來了國家財力的迅速增加。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1979年至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4.1%。其中,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僅1132億元;1985年翻了一番,1993年再翻一番;1999年跨上1萬億台階,2003年超過2萬億元;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達到51322億元。
國家財力的迅速提升,很明顯地體現在了我們身邊,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財政收入不停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使國家有了更大的財力去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過去的30年裡,不斷雄厚的財政最直接地促進了我國教育、交通、電力、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前進。就本人來說,我居住的三門峽市在短短十幾年之內的變化都已經完全算得上是非常明顯了,城市規模擴大了很多,就拿三門峽市的教育來說吧,教育體系得到了極大的完善,不僅興建了許多中小學,90年代還興建了本城市自己的大學。就整個國家來說,不斷雄厚的財政,還直接提升了我國處理一些大事的能力,比如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如果不是國家的強大財力,是不會這么妥善地解決善後的。同樣,如果不是國家財力的大力支持,北京奧運會也不會辦的那麼圓滿、那麼成功。
三. 城鄉居民收入
改革開放以前,城鄉居民生活基本上處在溫飽不足狀態,農村還有2.5億貧困人口。然而經過3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居民擁有的財富迅速增加。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扣除價格因素,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實際增長6.5倍,農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3倍,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實際提高7.2倍,居民人均儲蓄從21.9元增加到1.3萬元。城鄉居民生活現實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這個在我們身邊體現的也是較為明顯的,在我國,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很多家庭的生活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基本已經不存在溫飽不足的問題了,城市很多家庭都擁有自己的住房,私家車的數量也在迅猛增長。在城市裡,大多數家庭能夠承擔基本的醫療、教育、生活費用;在農村,由於收入的增長,孩子失學的現象也基本得到遏制,加上國家對農村的部分支持政策,很多農村家庭已經在醫療等諸多條件方面得到了相當的改善,2006年1月1日起,我國又全面取消了農業稅,使農民的日子更加好過,充分體現了黨始終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天,我國不管是城市的發展還是農村的發展都出現了相當富裕和先進的地區,就僅僅拿農村來說吧,最著名之一的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村「的華西村了,是全國農村發展的典型楷模,全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處於較高水平的。
就拿我們身邊來舉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也是相當明顯的,改革開放以前,尚有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但是現在許多人的生活條件確實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了,城市裡相當多的人已經習慣了去專賣店買衣服,去高檔餐廳吃飯等等,各種特色文化也相應而起。在農村的一些地區,改革開放之前,很多人只有過年才能吃一回肉和穿一件新衣服,但今天已經截然不同了,過年已經基本上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節日。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相信在二十一世紀中葉,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品一定會再上一個新的台階的。
四. 對外貿易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基本上處在封閉半封閉狀態。1978年,進出口總額只有200多億美元,利用外資基本是空白。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對外經濟大開放,我國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折。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104.3倍,居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躍升到第3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30年來,我國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對外投資從無到有發展迅速。1979年至2007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7602億美元,近年來利用外資一直居於世界前三位。2003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非金融部分)僅為29億美元,2007年打到了187億美元。
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不僅為國家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還為我國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特別是在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的外貿發展再提供了心的動力。現在在全國幾乎每個城市,我們都可以買到進口的的商品,這些商品涵蓋了相當多的方面,不管是汽車、電視、空調還是手錶、手機等等,都是一應俱全。對外貿易的發展,還在另一個方面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就是,有了外國商品的競爭,我國民族品牌也不得不加快發展速度,以免遭受被淘汰的命運,從而不斷提升質量品質和技術含量,使我國的消費者能越來越多地用上物美價廉的消費品。對外貿易的發展,還為我國帶來了相當多的就業崗位,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就業難的問題。外貿的發展還給我們提供了享受外國文化的機會,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聽外國流行歌曲、喜歡進西式餐廳、喜歡穿外國的名牌服裝等等。在我國,出口、消費、投資向來被看做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而這三方面都直接和對外貿易有著很大的關聯,由此可見,應該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了。總結這30年外貿發展的歷程,我國在現階段更應該抓住更多的機遇,努力發展對外貿易和合作,為使我國盡早成為中等發達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五. 外匯儲備
隨著對外開放和進出口貿易的蓬勃發展,我國外匯儲備實現由短缺到富足的歷史性轉變。 國家統計局報告說,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短缺是當時外匯儲備的基本特徵。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我國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2006年超過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我國外匯儲備擴大到15282億美元。
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雖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我個人覺得總體上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豐富的外匯儲備,有利於堅持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我們應該十分清醒地認識到,由於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經濟還面臨重重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人均吸引的外來投資和人均佔有的外匯儲備而言,中國在世界上排名都是很靠後的。雖然我們現在被稱為貿易大國,但我們還遠遠不是貿易強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對外開放吸引外資,仍然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之一。有了充裕的外匯儲備,才能夠使世界各地的外來投資者放心,才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外資繼續投向我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有利於確保國家金融安全,防範和抵禦金融風險,根據加入WTO時所做的承諾,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已經全面對外開放。這既是我國金融服務業融入全球經濟的一個機遇,同時也由於種種歷史問題的積累,我國金融業在面臨挑戰時同樣也潛藏著相當的風險。我國外匯儲備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充分表明我國有了充裕的國際支付能力。加上我國的外匯儲備正在逐步多元化,其中包括我國大量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等等,這些都為我們防範種種不可預測的風險,重建金融系統和預防經濟危機等等,提供了有效的保護屏障。還有利於維護和鞏固中國作為大國的國際經濟地位和國際影響。外匯儲備既是一個國家財富的積累,又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以及經濟實力和經濟地位的體現。從早期的邊境貿易流通人民幣開始,到後來的區域貿易用人民幣結算,直到今天人民幣在港澳台和世界上不少地區實際上的「自由流通」,無不是以我國有充裕的外匯儲備為前提條件的。
六. 城鎮化率
改革開放在推動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使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基本實現了由城鄉分割向城鄉協調共同發展的轉變。 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年均上升0.9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均增加1453萬人,鄉村總人口年均減少216萬人。 國家統計局報告說,大量鄉村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城鎮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7年的38.1%。
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也是很明顯的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就本人來說,小時候也是隨父母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現在早已是城市居民,身邊的許多同學朋友也是這樣。城市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基礎設施,更方便的生活條件,這是吸引人們大量湧入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也給我國帶來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例如環境質量下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上升、犯罪率上升等,針對這些不斷產生或者不斷嚴重的問題,我國也開始實施一些切實可行的緩解措施,例如建衛星城、保護和智力城市環境等等。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後的城鎮化率相信還是會進一步提升的,也相信國家會處理好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問題。在世界范圍內,一個國家的城鎮化率往往是這個國家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不僅要提升城鎮率,同時也要用科學發展觀來統籌全局發展,切實把我國建設為現代化的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七. 教育程度和其它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前,與經濟發展的落後相比,社會事業發展更加滯後。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社會事業呈現加快發展態勢,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明顯增強。 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07年,全國高等、高中、初中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23%、66%和98%,小學教育凈入學率達到99.5%。2007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比1995年增長9.6倍。 衛生、文化、體育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2007年,我國每千人口醫師數和醫院衛生院床位數達到發展中國家中等偏上水平。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05年的73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2137個,占建國以來總數的99%。
對於教育的發展我們的體會是比較多的,教育的迅速發展,能夠較快地提升我國的國民素質,1977年,我國恢復了中停已久的高考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中小學和大學的數量都猛增,很多人都進入了高等學府學習,我國已經基本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了。但這樣也給我國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大學擴招過急,帶來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這個問題幾乎年年都是社會很關注,現在的大學生到處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例子不勝枚舉,過急的擴招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學生素質有所下降,現在的很多大學生不再像80年代的學子們一樣那麼好學和有艱苦奮斗的精神,而且思想也不是那麼積極向上,有一些頹廢、荒誕的成分。針對這些現象國家也做出了許多努力,也還是有所成效的。也相信在以後的改革中,這方面會做得更好、更有進步。關於衛生、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成績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在雄厚財力的支持下,相信在以後的發展中,我國一定會做的更好更到位,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獲得更多的認可。
經濟社會的成就遠不止這些,本人也僅就最明顯的一些變化做了點簡要概述。總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歷史是值得肯定的,做出了相當大的成績,雖然因此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但終究是瑕不掩瑜。人民基本擺脫了貧困,國家基本擺脫了落後。民族的自豪感、民族的凝聚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發展無止境,改革無止境。時勢不容我們逡巡不前。中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需要中華民族的偉大聰明和力量。目前我國發展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為了實現鄧小平同志三步走戰略中的最後一步,即在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決心和信心,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⑦ 韓國有哪些明星的人品讓人很討厭
看了幾個高贊回答,讓人大吃一驚,看來在我們的鄰國—韓國,同樣有許多明星,也同樣有許多人品很差的“劣跡藝人”。
之前看湖北衛視的綜藝節目《如果愛》,就是明星藝人假裝談戀愛那種,柳岩和韓國的燦盛是一對cp。其中有一集是燦盛到柳岩家裡,從一進門他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柳岩的家,他問柳岩,哪個是你的房間,柳岩說這里就是我的家啊,他直接驚呆了,問了一句,這里全部都是柳岩你的家嗎?與中國明星相比,韓國明星簡直就是窮人!
俗話說“人窮志短”,但無論是哪一個行業的人無論自身的能力如何,都應該有著不錯的人品,這樣才能夠長時間的獲得大眾的喜愛。但是韓國娛樂圈中顯然是一個另類,有很多人品很差的藝人,因為沒有約束,仍然在進行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韓國娛樂圈中人品差的藝人都有誰吧!
一、首先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李秉憲
李秉憲是韓國知名度很高的藝人,曾獲得過第38屆韓國電影大鍾獎 ,第15屆韓國春史電影藝術獎最佳男主角 ,2016年,憑借《局內人們》獲得第25屆韓國釜日電影獎男主角獎、第36屆影評獎最佳男演員獎 等,可以說是韓國炙手可熱的男演員。李秉憲長得十分陽光帥氣,但是為人十分孤僻,吝嗇成性,這位青龍影帝李秉憲人品不敢恭維,是韓國有名的渣男 。廣為人知的是他曾經跟宋慧喬是情侶,兩個人墜入愛河,交往一年多傳出婚訊,但是卻突然分手,分手的原因是並沒有公之於眾,但是從種種跡象看,好像有什麼難言之隱,據悉是他對宋慧喬提出了不可描述的身體要求。
但是在2020年5月的一次采訪中,朴有天說:”我承認都是我的錯,我經常想,如果當時承認(吸D)、真心請求大家原諒我該多好呢。這是我最後悔的事情。” 正義會遲但一定會到,朴有天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緩期兩年執行,罰款8000元。
除了上面提到的韓國明星,其實這樣人品差的還有許多。2005年1月中旬,一份名為《廣告模特和明星前景推測用專門人士深度訪問結果報告書》的內部文件(簡稱“X檔案”),在韓國民間流傳。 這份厚達113頁的文件,詳細分析了韓國99位當紅藝人的現狀及走勢,其中,更是披露了好多藝人的“劣跡”,除了張東健、安在旭、文根英、車仁表等人“倖免於難”,多數上榜明星,難逃“X檔案”魔爪。
其實在韓國人印象中評價並不好的藝人中,其中大家比價熟悉的宋慧喬、姜虎東、張根碩等人赫然在其中,這些人有著逃稅、漏稅這樣的丑聞至今仍然受到網友們的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