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行一般的存貸比是多少
所謂存貸比,顧名思義是指商業銀行貸款總額除以存款總額的比值,即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存貸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但是,從銀行抵抗風險的角度講,存貸比例不宜過高,因為銀行還要應付廣大客戶日常現金支取和日常結算,如存貸比過高,這部分資金就會不足,會導致銀行的支付危機
我國的監管部門最終把紅線攔在了75%
⑵ 存貸比的最新規定
中國銀監會於2009年初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對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良好的中小銀行,允許有條件適當突破存貸比。
消息人士12日表示,監管層將自6月起對商業銀行的月度日均存貸比進行監測,要求存貸比日均不得高於75%的監管標准。
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未來商業銀行存款規模「沖時點」效應弱化,商業銀行信貸投放也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據銀行研究員測算,該政策對大銀行影響不大,但中小銀行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將下滑5%左右。
⑶ 銀行存貸比限製取消 對銀行有何影響
取消存貸比利好中小銀行,其存貸比往往比較緊張,對大銀行影響有限,信貸規模有望得到提振。
對大銀行影響有限。
此前銀監會已經表示,目前經濟形勢下行,調整存貸比是一個好的時機。
存貸比一直是商業銀行用來衡量銀行流動性風險的指標之一。為防止銀行過度擴張,目前央行規定商業銀行最高的存貸比例為75%。
也就是說,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最多可以貸出去75元。因此,銀行在存貸比接近75%的時候,一般都會收緊貸款業務,增加存款業務來控制存貸比。
作為一個反映銀行流動性的指標,在銀行業務相對簡單的只有存貸業務時,存貸比具有監管意義。但目前銀行的業務已經越來越復雜,存貸比不僅不符合銀行的發展情況,並造成了新的扭曲。有的銀行為了滿足存貸比監管要求,往往出現月末、季末「沖時點」、存貸款「大騰挪」等現象。
存貸比取消是經過反復論證,水到渠成,現在特別是經濟下行時期,取消存貸比,對於銀行釋放信貸能力,支持實體經濟有促進作用。從銀行而言,已經是商業化的,相信銀行按照商業化市場化規則,應當有足夠的自我約束和平衡的能力,無需通過存貸比人為緊箍咒進行約束。</ol>
⑷ 為什麼要取消存貸比作為監管指標
因為無法貸出來的資金太多了,被存貸比限制了,比如規定存五十萬只准貸三十萬,那剩下的二十萬就是死錢,沒得用也沒法用,另一方面央行又要多印鈔票增加供給,矛盾。
所以取消了。
⑸ 銀行取消存貸比,有哪些影響
存貸比一直是商業銀行用來衡量銀行流動性風險的指標之一。為防止銀行過度擴張,目前央行規定商業銀行最高的存貸比例為75%。也就是說,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最多可以貸出去75元。因此,銀行在存貸比接近75%的時候,一般都會收緊貸款業務,增加存款業務來控制存貸比。
存貸比選在這個時候取消,是因為這一規定已經不適應目前的監管需求。他認為,作為一個反映銀行流動性的指標,在銀行業務相對簡單的只有存貸業務時,存貸比具有監管意義。但目前銀行的業務已經越來越復雜,存貸比不僅不符合銀行的發展情況,並造成了新的扭曲。有的銀行為了滿足存貸比監管要求,往往出現月末、季末「沖時點」、存貸款「大騰挪」等現象。
⑹ 存貸比的監管紅線
使得存貸比迅速降低至監管紅線之下無非有兩種做法:
二是,增加存款增量。貸款收入是銀行的命根子,減少放貸,不太現實,那麼銀行能夠做而且也願意做的就只有全力吸收存款了。而且,鼓勵吸儲本來就是銀行的慣例。
我國的存貸款利率是以人民銀行劃定的基準利率為基礎的,各商業銀行間的凈息差NIM(Net Interest Margin,銀行凈利息收入與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基本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商業銀行的利潤與可貸資金的數量高度正相關。而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額越大,其可貸資金的額度就越高,這樣其凈利息收入就越多,因此各商業銀行將吸儲作為一項任務層層下達。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網點眾多,其吸收存款的能力比較強,因此其存貸比相對較低。而對於不具有網點優勢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其吸收存款的任務就主要落在了客戶經理的身上。部分商業銀行一方面鼓勵貸款客戶提前還貸,不但將最低還款額度降低——由5萬元降到1萬元,而且還將提前還貸預約天數減少——由1個月減少到5天;另一方面,多種優惠措施吸引存款。
銀行的一項常規業務就是當存款客戶的資產達到一定的額度,便可成為銀行的VIP客戶,可享受銀行的各種便利優惠服務,諸如存取款無須排隊、跨行轉賬免手續費、三級甲等醫院的免費掛號服務以及貴賓候機廳等等。高息攬存的這種做法是違規的,商業銀行不會公開的觸及這條紅線。
當商業銀行有了客戶經理這一營銷團隊之後,吸儲手段變得更加靈活,吸收存款的競爭也愈演愈烈。雖然無從考證,但是客戶經理為了完成吸儲任務通常所採取的營銷措施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⑺ 現在銀行的存貸比例是多少
國家要求一般是75% 但中國銀監會於2009年初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對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良好的中小銀行,允許有條件適當突破存貸比 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中資全國性中小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是13.32萬億元和11.17萬億元,存貸比為84%,這一數字雖然仍高於銀監會規定的75%上線,但比起3月末的數字已有顯著下降。當時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是11.95萬億和10.53萬億元,存貸比高達88%。
記得採納啊
⑻ 「存貸比不得超過75%」是什麼意思
存貸比
【釋義】:在放開貸款額度和下調存款准備金之後,控制商業銀行信用擴張的最後一道屏障———存貸比指標———也在2010年新年伊始松動。銀監會正式下發《關於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促進經濟穩健發展的通知》,明確表示,將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適當突破存貸比的限制。
【形成原因】:給銀行的存貸比設定一個監管比值,這還要從銀行的盈利模式說起。存貸比因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它就會想法提高存貸比例。
⑼ 有的商業銀行的存貸比超過了100%,我不明白那些銀行怎麼能讓貸款此實際的存款多,難道銀行可以創造出貨幣
資本充足率和存貸比例是兩個硬性的監管指標,存貸比例不大於75%,資本充足率不小於8%,貸款規模歸根到底受制於這兩項指標。拆借資金只能用於解決臨時頭寸的不足,不能用於發放貸款。如果存貸比例大於百分之白,只有一個解釋就是統計口徑的問題,如:將委託貸款也統計到貸款當中(常見的住房公積金委託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