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目前我國能自由兌換的外匯幣種有哪些,謝謝回答
我國的人民幣屬於有限度自由兌換貨幣。 這些貨幣的共同特徵表現為對國際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施加各種限制。如限制居民的自由兌換或限制資本項目外匯的兌換。
在我國,有20餘種外幣可以在外匯市場上掛牌買賣,它們是:美元(USD)、德國馬克(DEM)、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瑞士法郎(CHF)、法國法郎(FRF)、義大利里拉(ITL)、荷蘭盾(NLG)、比利時法郎(BEC)、丹麥克郎(DKK)、瑞典克郎(SEK)、奧地利先令(ATS)、港元(HKD)、加拿大元(CAD)、澳大利亞元(AUD)、紐西蘭元(NZD)、新加坡元(SIN)、澳門元(MOP)、馬來西亞林吉特(MYR)等。
② 外國人可以在中國的銀行隨意拿人民幣換匯嗎
是的,境外個人經常項目合法人民幣收入購匯及未用完的人民幣兌回,按以下規定辦理:
(1)在境內取得的經常項目合法人民幣收入,憑本人有效身份證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材料(含稅務憑證)辦理購匯。
(2)原兌換未用完的人民幣兌回外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原兌換水單辦理,原兌換水單的兌回有效期為自兌換日起24個月。
對於當日累計兌換不超過等值500美元(含)以及離境前在境內關外場所當日累計不超過等值1000美元(含)的兌換,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註:未用完的人民幣兌回外幣後,一律以鈔戶性質的外幣存入)
(3)外籍人員工資、獎金、津貼等人民幣收入的兌付需審核材料包括:
①書面申請
②本人有效護照或身份證明
③僱傭證明
④人民幣收入清單
⑤稅務憑證。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③ 中國境內可以自由兌換外匯嗎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民幣已經實現了可兌換。因為用牌價買不到外匯,可以用議內價買,議價買不到,可以用容黑市價買。至於用外匯買人民幣,則更為容易,境外旅遊者可以按牌價買,事實上也可以用市價買,不僅在中國境內可以買,在境外也可以買,而且可以合法攜帶入境。由於有「三資」企業的存在,大量中資企業在境外設立,事實上國外投資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買賣人民幣。因此,確切些說,我們面臨的任務並不是實現人民幣的可兌換,而是要統一人民幣可兌換的條件和范圍,使之成為一個較為規范、可以調控的制度。
現在的局面是,人民幣可兌換通過「三軌」並存的扭曲方式來實現。進一步來看,目前的可兌換,在國內不同地區的情況也很不相同,這不僅是因為外匯調劑市場事實上是互相隔離的地區性市場,而且對企業,特別是個人買賣外匯的限制也很不相同。尤其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我們的外匯市場,不是真正的外匯市場,而是外匯優先使用權市場(即額度),而且不是銀行間的市場,是企業直接進入的市場。還值得特別注意的不尋常之處是,人民幣在境外的自由兌換程度,大大超過了在境內的自由兌換程度。
④ 為什麼中國外匯不能自由兌換成美國的實物呢
首先,人家不賣 涉及到國家的經濟安全
糧食是戰略資源啊, 當年日本買洛克菲勒大廈被美國人玩慘了,我們玩不起啊
其次,繼續買是為了幫助美國經濟好轉這樣我們買的美國國債才不會受更大損失,當然會不會還有很多因素影響
然後,我們得有外匯儲備啊,不然像97年東南亞各國一樣就慘了
⑤ 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兌換外匯嗎
國家對外匯是有管制的,規定是每個人最多隻能兌換5萬美元的外匯。
很多地下錢庄干這種非法的事,謹慎為好。
現在國外也有很多投資品種進入內地,你可以去了解下,通過這種渠道沒限制。
⑥ 中國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外幣,這句話怎麼理解不是想換就能換嗎還有什麼炒外匯的不是想買多少都行嗎
它們的意思,估計就是人民幣不能在其他國家,像美元一樣直接支付使用
⑦ 目前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成外幣嗎
中國境內的貨抄幣兌換是有限制的。襲
有限自由兌換外匯是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者進行支付的外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14條規定,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制性的自由兌換的貨幣。此類貨幣通常存在一個以上的匯率,外匯交易也常受限制。
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又大體分為兩種形式:
1、在一定條件下的可自由兌換外匯。比如,我國人民幣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不能進行多邊自由貿易結算,但在一定條件下,人民幣是有限制的可自由兌換貨幣,可從事即期外匯交易和遠期外匯交易。
2、區域性的可自由兌換外匯。在一些貨幣區域(如美圓區、歐元區等)內,各成員國的貨幣盯住區域內關鍵貨幣,同其保持固定比價,並可自由兌換為關鍵貨幣,區域內資金移動不受限制。但如果將各貨幣區域內的貨幣兌換成關鍵貨幣以外的貨幣,或將資金轉移到區域外的國家或地區,則要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限制。
⑧ 人民幣自由兌換對中國人炒外匯的影響
人民幣如果能自由兌換的話,一些大莊家(自己有很多黑錢或者是黑了國家很多錢的人)就可以買空賣空,這樣RMB的走勢就很容易失控,甚至被美國操縱,所以我們偉大的GCD是不會讓RMB自由兌換的。。。放心吧~
如果能自由兌換,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匯率變動會非常劇烈,具體可以參照日元的走勢,因為會有大量的風險偏好者紛紛加入炒匯的行列,利潤和風險都會極大得增加。
國外的炒匯當然會有點差,准確得說應該是叫交易手續費,就跟炒股票和期貨是一樣的,而且的不同的銀行手續費相差很大,像日本很多大銀行都會吃掉一個點,比如說你在95空的美元日元,如果只跌到了94,那麼你是沒有錢賺的,一定要跌到93,你才能賺到一個點。。。
⑨ 普通人可以直接去中國銀行換美元嗎
普通人可以直接去中國銀行換美元。用現持有的國際間可自由兌換外幣,在中國銀行各網點兌換成人民幣或需要的其他可自由兌換外幣。
個人超額購匯所需的真實憑證,至少提供下述真實憑證:
1、自費出境學習學費、生活費: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或簽注);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購買第二學年或學期以後的學費或生活費無需提供);境外學校相應年度或學期學費證明或生活費用證明。
2、境外就醫: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或簽注);境內醫院出具的證明、附醫生的意見;境外醫院出具的費用證明。
3、境外培訓: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或簽注);境外培訓費用證明。
4、繳納境外國際組織會費:境外國際組織的繳費通知。
5、境外直系親屬救助:有關部門或公證機構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有關救助的相關證明材料。
6、境外郵購:廣告或定單等收費憑證、網上下載件。
7、境外咨詢:合同(協議)、發票(支付通知)、稅務憑證等等。
(9)中國自由兌換外匯擴展閱讀:
個人購匯的注意事項如下:
個人所購外匯可以存入本人境內外匯賬戶、匯出境外,也可以提取外幣現鈔。個人提取外幣現鈔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
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身份證件、提鈔用途材料向當地外匯局報備,銀行憑外匯局出具的有關憑證為個人辦理。
個人可委託直系親屬代為辦理年度總額內的購匯,需提供雙方身份證件、授權書、直系親屬關系證明;其他情況代辦的,需提供雙方身份證件、授權書、規定的證明材料。
⑩ 人民幣為什麼不能自由兌換外幣,為什麼要進行外匯管制
中國不是不想人民幣自由兌換,而是還不敢,或者說不具備實力。
因為中國政府既追求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又想控制對國際貨幣美元匯率的穩定。那麼,根據蒙代爾不可能定理,資本勢必無法完全自由流動,也就出現了外匯管制,俗稱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國內貨幣政策自主獨立性、匯率穩定性、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不可共存,又稱「三元悖論」
內貨幣政策:必須自主,尤其是核動力印鈔機不能停。另外,加息/降息(基準利率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升降(貨幣乘數)、信貸政策松緊度等等,GOV都不忍心不牢牢把控,並隨心所欲、隨機應變的朝令夕改
匯率穩定性:美聯儲是世界人民的央行,而外匯儲備是中國人民的錢袋子,是購買中國不足物資和技術的保障,同時可以抑制國內同類型物資(尤其食品)的價格上漲。所以,外匯儲備必須保,匯率也必須保,若匯率崩,則意味著輸入性通脹,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威脅到工業生產和民生領域,是不可承受之重
三元保二棄一。即只能選擇限制「資本自由流動」,亦即如題「暫時幾年外匯管制」,「不能自由兌換外匯以防攜款潛逃勢態擴散」 。而 退一步理解這個邏輯,也可以認為是「中聯儲」(央行)的一片良苦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