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炒外匯的人多嗎這個怎麼炒
外匯交易說難不難 看趨勢 知支阻 把握市場節奏和分辨市場情緒至關重要 技術分析加上耐心,嚴格止損,一定會賺到錢。外匯市場變化很快,而對於炒匯人員來說,中長線單才有投資價值,賺錢的機會越大,而短線單雖然很好操作,但無益於培養客戶的投資意識,而頻繁的交易其交易成本日積月累下來,也是巨大的。那從長期的投資價值來說,還是做中長期單的前景好。若是不清楚中長線操作,可按照專家解盤來操作——外匯草根博主『金牌大叔』,專注每日外匯,外匯交易基礎知識、交易技巧、交易心得方面的知識,讓你快速領略外匯交易技術技巧,確保在外匯市場成功賺錢。
Ⅱ 聽說工行網銀可以外幣兌換人民幣-_-||怎麼操作
請您登錄工行網上銀行,選擇「全部-貴金屬.外匯.商品-結售匯」功能,根據頁面提示辦回理結匯答業務。如結匯金額超過年度總額(等值5萬美元),請持材料到指定網點辦理,材料明細及網點信息發送簡訊「轉人工」至95588詳詢。
溫馨提示:
1.需使用18位身份證號開通網銀(含:櫃台注冊/自助注冊/自助添加);
2.支持注冊證件為港澳台通行證、護照、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非居民個人,辦理年度5萬美元額度內結匯業務。
(作答時間:2019年7月8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Ⅲ 民生信用卡外幣交易有手續費嗎
外幣交易來的手續費:
1、在境外通過自國際線路(Visa、MasterCard、JCB、美國運通等)消費,如交易幣種與信用卡外幣賬戶幣種相同時收取交易金額1%手續費,幣種不同時收取交易金額1.5%手續費。特殊優惠活動除外;
2、在境外通過銀聯線路消費,不產生外幣交易手續費;
3、特殊卡種(Ebates海淘聯名信用卡/全幣種信用卡/同道大叔JCB水逆退散卡)外幣交易免收手續費。
提示您:
※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含首尾兩日),如交易幣種與信用卡外幣賬戶幣種相同時免收1%外幣交易手續費。
※美國運通品牌民生信用卡境外消費免外幣轉換手續費(無論消費幣種與當地幣種是否一致)。
Ⅳ 一位中年大叔炒外匯 一晚上爆倉出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炒外匯爆倉,有幾個可能性
要麼是平台不正規,一般英國FCA或者美國NFA監管的平台要安全可靠的多
第二,技術不到家。什麼是均線,什麼是k線,什麼是止損都不清楚嗎
第三,貪婪。如果一夜暴富心態,炒股和炒外匯都是風險投資。建議新手最好是先去模擬模擬
Ⅳ 收匯,付匯,核銷,一般貿易進出口,加工貿易進出口的操作流程
你們問題很多,最後一個問題我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簡單的講,收匯就是收取你們公司的外匯,付匯就是付出你們公司的外匯,也就是收款和付款的意思,只是這錢是外匯.走一般貿易進出口都會有一個核銷,還不止一個呢,出口的有核銷單核銷,稅務核銷,進口的同樣.進口的核銷,指的是你在前期的付匯申請,在付完匯後,需要向外匯局辦理進口付匯核銷的手續,資料多多,手續多多,麻煩多多,外匯局工作人員的臉色也多多.....哈哈...作為一個關務....你要做的,就是厚著臉皮,由得別人怎麼大聲說你,都帶著微笑的問人家,那我該拿什麼資料回去填,那我要帶什麼資料來辦理,並且快速記下來.多跑幾次,就熟了.你的最後一個問題應該是進出口的收付匯操作流程吧.簡單一點啊:出口報關後,取得結匯和退稅連,電子口岸先提交,外匯到了,銀行會通知你,然後在電子口岸及國家外匯管理局服務平台上操作完畢後,帶同外幣支票去銀行結匯,隔天後向銀行領取申報單,在電子口岸上向外匯局發送核銷申請報列印相關資料,帶齊資料去外匯局辦理核銷手續.核銷完畢後,把相關資料給會計,由會計向稅務機關核銷.至止,出口收匯各項手續完畢.付匯的,貨物進口後,外匯局申請付匯,向銀行辦理付匯,外匯局核銷,稅務核銷,流程和手續相當,只是進口付匯有可能出現下廠核查情況,要留意並盡量配合,否則會影響以後的工作.哇....你才給五分,還不知道能不能得到?納悶了,打了這么多字.多問多了解吧,國家外匯管理局服務平台上去查一查相關資料,下載下來細細看,每條看清楚了.對你工作有幫助的.要細心再細心更要耐心!
Ⅵ 你好你做外匯多久了。
外匯市場以其復獨特的優越制性、靈活性、吸引著全球廣大投資者。2017年,可以說是中國外匯市場崛起的一年。央視CCTV-2財經頻帶就曾報道過「外匯交易」榮獲財富機會榜第三位。投資者和從業人員呈現井噴式的發展。然而,外匯市場雖然有諸多優勢,但是對於交易者來說,能夠穩操勝券,穩定盈利的畢竟是少數。
Ⅶ 為什麼上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可以防止人民幣升值
一、關於中國購買「美國國債」
原文來源:網路作者:中國「經濟專家」 重新編排加註:紅馬大叔
中國的「經濟專家」這樣說:
現行的紙幣發行制度,是由一國政府根據本國法律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出了本國的國界不能流通,別國政府也沒有義務為其流通創造條件。
其他國家的國民或政府之所以願意持有並儲蓄別國貨幣,完全是因為購買該國的商品需要該國的貨幣。只有該國的經濟發達,貨幣的使用用途多,別的國家才願意擁有該國貨幣。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佔有絕對的優勢,所以美元是國際經濟的計價貨幣,也是外匯儲備的主要手段。
我國購買的美國國債,是用我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包括對外貿易)賺取的外匯購買的。我國用商品換回美元後,放在自己手中沒有利息,要存在美國銀行(歐元存在歐洲銀行)才能有利息(也就是收益),否則這么大的一筆資金空置是巨大的浪費。
中國購買美國的國債收益率,要遠遠高於存款利息,也是我國國際收支大大順超情況下的一種沒有辦法的選擇。
美國的國債類似中國的國庫券,有三個月、半年、一年、三年期等不同的期限,在證券市場公開發售(不是想像中的向某個人借錢打個欠條那種方式),到期後美國政府有責任贖回。如果美國政府對到期的國債不付賬,它的債券的信用的等級就會降低,以後就不會有人再買它的債券,等於自己堵路。
所以中國人民銀行在美國的債券市場開一個賬戶,就可以購買美國的國債了,就如同我們現在國內買股票一樣方便。
當然,如果中美發生戰爭,美國就會把中國視為敵國,就會把中國的債權凍結,借機賴賬不還。因此購買美國的國債首先要考慮政治安全性,(紅馬大叔的簡單評註:所以,中國「精英」們一再強調:今日中國應當盡可能在「任何情況」下與美國保持「友好」,絕不能與美國進行抗爭與戰爭,絕不能成為美國的「敵國」……);其次還要考慮經濟安全性,是否有美國經濟出問題而其債券便成廢紙的可能。排除了這些風險,還要考慮其易變現性,其價值的保值與增值等一系列的問題。(紅馬大叔的簡單評註:這就是說,中國千萬別打算全部或大部分收回自己「存放」在美國的300噸黃金和上萬億美元,少量「減持」可以,大量「變現」不行;如果中國敢於「打算」把全部或大部分「美國國債」迅速變賣成現金,美國就會以各種借口把中國變成「敵國」,立即宣布「把中國債權凍結」……)
(中國政府和「經濟專家」們)經過多方面的考慮與權衡,只有買美國的國債相對比較穩妥,我們龐大的外匯儲備也只好放在這個不十分理想的投資場所了。
顯而易見,如果美國國債價格下跌,我們的外匯要受損失,美國的美元貶值,我們的外匯同樣要受損失。這也是有國際評論說美國綁架了中國經濟的原因。(紅馬大叔的簡單評註:這是「大實話」!——問題是在「美元貶值」和「美國國債價格下跌」的時候,中國應該如何「選擇」應對方式?如果中國敢於「打算」把全部或大部分「美國國債」迅速變賣成現金,美國就會以各種借口把中國變成「敵國」,立即宣布「把中國債權凍結」;只有繼續「增持」,幫助美國渡過「經濟危機」,才能夠與美國繼續保持「友好關系」……)
可是我國的外匯順差越來越大,外匯花得沒有存得快。我們這么大的一筆資金,如果投資美國的其他財產,勢必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很大的沖擊,美國政府會嚴加限制,同時這些財產的變現性也會比債券差很多。(紅馬大叔的簡單評註:這又是「大實話」!——中國「經濟專家」與「自稱精英」們的嘴臉暴露無遺!)
通過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權衡,也只好忍個肚子疼,採用買美國國債這個沒有辦法的辦法。(紅馬大叔的簡單評註:這就是中國「經濟專家」和「自稱精英」們的「智力」與「聰明」!)
二、關於中國購買「兩房債券」
原文來源:「互聯網」與「飛揚——思考版」作者「網上混混兒」重新編排加註:紅馬大叔
「網上精英」:「 中國3000多億美金買兩房債券確實值得商榷,但是兩房絕對不會破產清算,因為除了中國日本等國家買了1萬億,兩房最大的持有人是美國國內的各種基金主要是大型養老基金,差不多有5萬億美金,如果這些錢都沒了,不說外國政府會怎麼反應,美國人先自己造反了,5萬億美金相當於美國一年接近40%的GDP。你把美國人養老的錢都搞沒了。還不說兩房破產對美國房貸市場的影響,兩房是美國60%的房貸的擔保方。」
「雙線—大鼠」:「 現在2房宅已經是美國政府信用債了,沒啥事。」
southrock(又名:南石)在2008-08-15 13:15這樣說:「(購買「兩房債券」)當然是愛國行為,這還需要懷疑嗎?美國兩房債券是美國最有信用的債券,買兩房債券遠比買其他債券更有利。至於當前出現的兩房危機,對於美國的打擊遠遠打於對中國的打擊,而且美國政府已經出手救市。經濟決策不是算卦,而只能根據信用評級來進行決策。——舉一個有趣的例子:某些人歌頌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時候,說毛主席發動某運動是帶著如何如何偉大的動機,只是「他老人家萬萬沒有想到……」。呵呵,既然他老人家都能夠萬萬沒有想到,我們就不能萬萬沒有想到美國會出現這樣的危機?如果美國兩房真的垮了,中國損失的只是幾千億美元,而美國損失的,豈止是幾萬億? 」
田單在2010-07-10 23:27說:「外匯儲備是幹不了其他事情的,要不以現金形式存在美國的銀行里,要不就變為債券或股票,顯然美國政府債券是平衡風險和回報率後最佳的投資。——央行接收了1美元的外匯,就已經在國內發行了和1美元相當的人民幣了。如果國內的人想去外國花1美元,就要向央行交出相當於1美元的人民幣。也就是說,這些錢不是政府的資產,而是全體中國人民和全體中國企業以及全體在華外企交給央行暫時保管的錢。如果這些美元在銀行里存著,不光利率低,而且美國的銀行往往很不靠譜,碰上金融危機就能倒閉幾百家,可靠性還不如美國政府債券呢。」
南石在2010-07-11 09:30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外匯儲備沒用,中國一年進口1億多噸石油,莫非是坑蒙拐騙來的?在那個偉大光榮正確的年代裡,中國不得不靠賣石油來換外匯,莫非某大叔就覺得爽了?呵呵,對經濟一竅不通,偏偏喜歡談論經濟,還叫囂什麼「誰敢回答我的問題」。是沒人敢回答——回答這種問題,是侮辱自己的智商啊。」(紅馬大叔的簡單評註:「 『世上本無事,南石自擾之』! 紅馬大叔說:中國政府在改革開放年代為外資與外商提供種種『優惠』,實際使用(引進的)外資僅為:6224.05億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說法,似乎僅2005年就從中國賺走了1000多億美元的利潤。但是,中國從開始購買美國國債,到2010年3月持有9000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加上中國購買3400億美元「兩房債券」被套死,再加上中國內地購買「美國股票」的「投資」,花了這么多美元,究竟每年為中國賺回了多少「利潤」?」對於這個「問題」——中國的所謂「經濟專家」與「自稱精英」們從來就不敢回答!——「自稱精英」的南石先生同樣不敢回答!因為,在吞雲吐霧狀態中「反毛成癮」和「哈美成癖」的「自稱精英」們,由於「精英智力」極為有限,根本無力回答這樣的「問題」,於是就只能用「精神爽利法」說一句:『回答這種問題,是侮辱自己的智商啊。』」
yfycdm在2010-07-16 09:18--18:30</SPAN></SPAN>說:「老外拿著美元來中國花,或者中國企業的產品賣給老外掙了美元,中國的央行就要給他們人民幣來把這些美元換過來,這才形成了外匯儲備,央行拿著外匯儲備去做做投資,這才有購買債券的事,而不是為了買債券去發行人民幣——至於某馬說的什麼人民幣升值導致外匯儲備貶值之類的傻話,希望烏有的朋友們不要再拿出來丟人現眼了。——那麼你倒說說中國的外匯儲備應該投到哪去?——難道在自家後院刨個坑埋起來就能保值增值了?——難道烏有們都覺得外國人個個是活雷鋒?人家不掙錢幹嘛要來投資呢?換了是你你肯嗎?——缺錢的時候就想著人家口袋裡的鈔票,掙了錢就不肯分紅了,這樣的人果然是人間極品……」(紅馬大叔的簡單評註:這就是「網上混混兒」的「精英妙論」:中國有了「外匯儲備」,就應該去美國「投資」,否則,就只有「在自家後院刨個坑埋起來」,如此「聰明」的「一夥」,還成天主張「精英治國」……;你們能夠「治國」嗎?)
三、紅馬大叔轉帖《證券時報》記者賈壯的一則「報道」與「評注」
《證券時報》記者賈壯報道: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就外匯管理政策熱點問題答問時表示:最近房利美和房地美股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外界擔心中國外匯儲備的「兩房」投資會有損失。外匯局回應稱,目前,美國政府擁有「兩房」約80%的股份,是最大股東,此次「兩房」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退市,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我國外匯儲備沒有投資「兩房」股票,「兩房」的債券目前還本付息是正常的,價格穩定。(《證券時報》記者賈壯原註:外管局當時依據何種判斷投資兩房債券呢?對方以何種方式保證中國投資的安全呢?此外,2008年危機暴露的時候,俄羅斯及時抽出其中的投資,為什麼中國無視風險繼續持有呢?是單純的投資判斷還是黑幕重重的利益輸送呢?這些投資細節難道不需要對全國人民有一個招待嗎?兩房股票退市反映兩房目前的經營狀況十分慘淡,外管局依據何種理論認為「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兩房債券在美國交易市場的市場價格和流動性難道沒有影響,試問一筆不能變現的投資其風險可控嗎?作為中國人,我們只能恭喜外管局成了兩房債的超級莊家了,一個不能出貨的爛庄。)
外匯局認為,對於美元出現大幅貶值可能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的損失問題,應該全面分析。首先,要綜合考慮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以及各種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外匯儲備資產由多個幣種構成。即使美元貶值,但歐元等其他貨幣可能升值,一定程度上會相互抵消。(《證券時報》記者賈壯原註:中國買美元,美元跌;買歐元,歐元危機,什麼時候相互抵消了?)
(外匯局說:)其次,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只有在兌換為人民幣時才發生實際損益。外匯儲備主要以外幣資產的形式存放,用於確保國家的對外清償能力,包括支付進口、國際間的融資、債務償付、維護幣值乃至金融體系穩定等。除非發生戰爭或危機等特殊情況,否則人民銀行不可能把外匯儲備資產大規模轉換為人民幣形態,也就不會因為美元對人民幣貶值導致外匯儲備發生實際的損失。(《證券時報》記者賈壯原註:賬面虧損不叫虧損?賬面收益能叫收益嗎?照這種說法,只要永遠不兌換成人民幣,就萬事大吉了。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和鴕鳥政策。)
</p>(外匯局說:)再次,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的價值取決於實際購買力。外匯儲備主要用於對外支付,因此外匯儲備是否發生損失要看它的實際購買力是否下降。如果美國發生通貨膨脹,那麼外匯儲備資產的實際購買力就會受到影響,即同等數量的美元資產買到的實物量會減少。但實際情況是我國外匯儲備經營多年保持穩定收益,資產收益率高於美國通貨膨脹率。近些年來,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總體較低,我國外匯儲備資產收益率能夠保持儲備實際購買力穩定增加。(《證券時報》記者賈壯原註:以中國加入世貿為起點,在中國的外匯儲備激增之後,以美元計價的一攬子包括原油,銅,糧食和其他資源在內的大宗商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暴漲,中國外儲的實際購買力到底是極大地削弱了還是增加了,看看美元指數吧,那段時間美元一直在做自由落體運動。不要自欺欺人了。)
(外匯局說:)第四,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遠遠小於我金融資產的賬面盈餘。截至2010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42萬億美元。同期,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約84.3萬億元人民幣,約相當於12.3萬億美元,是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的5.1倍。這意味著當人民幣升值時,人民幣資產的賬面收益大體相當於外匯儲備資產賬面損失的5.1倍。如果再考慮居民以股票、債券等形式持有的其他金融資產和房地產資產的規模,人民幣資產的賬面收益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