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一個國家的GDP總量有中國的外匯儲備那麼多,那麼這個國家的GDP總量可以排世界第幾
中國外匯儲備多很無奈啊 都怪貿易逆差 推薦去看看有關經濟類的書 中國外匯儲備的問題 一兩句說不清楚 當初人民幣兌換美元有限額的 人們就從黑市上買 當然黑市價格要比銀行高 因為有利可圖大量美元湧入中國 人民幣減少 中央銀行不能因此多印鈔票(會出現通貨膨脹)只能花人民幣把美元收回來 所以才有這么多外匯儲備 這玩意跟gdp沒任何關系 中國金融市場不健全啊 學這專業的我深表遺憾
⑵ 外匯儲備大於gdp有什麼後果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中美關系、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國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匯率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轉自fx678匯率頻道。
⑶ GDP包括外匯儲備的關系
不包括,GDP=消費+投資+出口凈值。。外匯儲備只是出口凈值的貨幣體現,也就是說每年新增外匯儲備中有很大部分是GDP裡面的出口凈值。
⑷ 外匯儲備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關系
GDP不包括外匯儲備。GDP是流量,而外匯儲備是存量。
但外匯儲備中,每年由於出口大於進口所帶來的那部分,即凈出口是要計入GDP的。
⑸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否比俄羅斯的GDP總量還多
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商業信用。
外匯儲備的積累將使出口企業的成本開支無法彌補而倒閉破產。同時大量持有紙幣形態的外匯儲備,給外匯發行國通過通貨膨脹逃脫債務打開了方便之門,會形成持匯國巨額的匯兌損失而導[1]致銀行破產。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外匯儲備排名
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大陸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
⑹ 求中國外匯儲備佔GDP比重歷年數據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網站上有。
⑺ 外匯儲備是GDP一部分的體現么
GDP=消費+投資+出口凈值。。外匯儲備只是出口凈值的貨幣體現,也就是說每年新增外匯儲備中有很大部分是GDP裡面的出口凈值。
⑻ 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124個國家GDP總和代表什麼謝謝分析
從那裡來得來的數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外匯儲備是18088億美元,以最新的1美元兌6.8242人民幣計算,也就是123436億人民幣,至於有超過124個國家GDP總和的說法嗎?因為這樣平均下來每個國家只有995億左右,995億是個什麼概念?那就是說單一個工商銀行(2500多億)的營業額就相當於2.5個國家的GDP總和,中國去年的GDP都超過230000億啦,但中國的生活水平在世界的排名可是一點都不高呀,你認為有可能嗎?朋友,是否看錯了,要麼就是一些吹牛不犯法的人在亂說而已.
⑼ 為什麼要看外匯儲備佔GDP的比重
富國窮民的原因如下: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民窮是必然的,國富也只不過是假象,由於中國人口太多,在民窮的情況下,國家綜合國力仍遠勝很多民富的發達國家,一個國家外匯儲備有2萬多億美元,看起來很多,但人均一下,只有2000多美元,只有發達國家一個月的工資。另外,中國財政佔GDP的比重一點都不低,對比一下日本,和中國同等規模但財政收入比中國少多了。而且日本是福利體系非常完備的。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中國社保體系很難。另外中國的征稅成本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還有大量的收費和土地出讓金這些沒有納入監管體系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7595美元,2013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6995美元,2012和2011年則分別為6264美元和5577美元。
⑽ 怎麼比較兩個國家的富有程度,GDP要把外匯儲備也算進去嗎
一般不算外匯儲備.GDP是指當年度該國范圍內的生產總值,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外匯儲備充其量也只是一國外貿規模的表現,外匯儲備多不代表經濟實力強.就像現在中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但那些外匯不能隨便用在國內,否則會發生通漲.外匯只能存在央行做人民幣發鈔准備,需要進口國外商品時才能用人民幣兌換出來使用.所以一般比較一國經濟實力不怎麼參考外匯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