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換外匯時的現匯和現鈔有什麼區別
1、形式不同
外匯現鈔是具體的、實在的外國紙幣、硬幣。
現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各種支付憑證專,能夠在國際屬市場上流通、轉讓,並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
2、方式不同
現匯指由國外匯入或從國外攜入的外幣票據,通過轉賬的形式,入到個人在銀行的賬戶中。
當客戶要把現鈔轉移出境時,可以通過攜帶方式或匯出。但是當客戶採取「匯出」時,由於現鈔有實物的形式,銀行必須將其出運至國外,運輸費用將由客戶承擔,表現為「鈔賣匯買"(客戶賣出現鈔、買入現匯)。
3、價值不同
在外匯指定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中,現鈔買入價小於現匯買入價,而現鈔現匯的賣出價則相等。
對本國國際收支中的經常往來項目(貿易和非貿易的付款)和資金轉移不加限制。這說明國家的外匯管理政策是:鼓勵持有現匯、限制持有現鈔,因為現匯作為帳面上的資金比現鈔更便於外匯管理。
②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現匯賣出價 現鈔賣出價 中行折算價 分別什麼意思
現匯買入價:指銀行買入客戶手中的外幣現匯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外幣現匯兌換為人民幣(結匯)時使用。
現鈔買入價:指銀行買入客戶手中的外幣現鈔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外幣現鈔兌換為人民幣(結匯)時使用。
現匯賣出價:指銀行賣出外幣現匯給客戶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人民幣兌換為外幣現匯(售匯)時使用。
現鈔賣出價:指銀行賣出外幣現鈔給客戶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人民幣兌換為外幣現鈔(售匯)時使用。
中行折算價:是炒匯中的名詞,中行折算價相當於是基準價,沒有基準價的,中行自己折算出的中間價。中行折算牌價是中行內部使用的中間價,對於一般客戶沒有作用。主要用於內部會計核算時的各貨幣之間的折算,同時也用於外匯買後內部的平倉,計算該業務的損益。
(2)外匯現鈔換算擴展閱讀:
銀行外匯牌價的形成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管理、銀行結售匯制度安排以及銀行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等密切相關,而這些環節又是人民幣匯率制度安排的關鍵性內容。
自1994年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這種制度在銀行外匯牌價形成過程中具體體現為:美元、日元等幾種主要貨幣的中間價是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價格加權平均得到。
這反映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加權平均後的交易價格作為境內惟一的基準匯價,「單一」屬性由此體現;中央銀行為平衡外匯供求、保持匯率基本穩定,往往需要入市干預。
因此人民幣匯率是「有管理的」;而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客戶與銀行之間的匯率有一定的波動范圍,說明匯率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存在一定幅度的「浮動」。
③ 外幣折算成人民幣,一般銀行按什麼匯率來算是以銀行現鈔買入價來算的嗎
財務會計、統計中的外幣折算成人民幣是按照人民幣中間價計算的。如果到銀行以外幣兌換成人民幣,外幣現鈔銀行按照鈔買價買入。外匯現匯銀行按照匯買價買入。
④ 用外匯現鈔去中國銀行換另外一種外匯現鈔
這個很簡單啊,你先把手裡的瑞典克朗以現鈔賣出價與中國銀行換成人民幣,再用人民幣以現鈔買入價換成歐元。你賣給銀行瑞典克朗肯定會比買低,你從銀行買入歐元肯定比賣出價高,兩番之下,你吃虧大了。
⑤ 外幣現鈔怎麼轉兌成現匯
銀行可以進行鈔變匯的交易。若是您要把存摺里的現鈔變成現匯,只要持存摺進行轉換即可,不過要收取鈔變匯手續費。
⑥ 現匯怎樣兌現鈔
現匯與現鈔都屬於外匯現金,區別在於現匯結匯時的牌價要高於現鈔結匯價格,現匯在賬戶中只要到銀行櫃台提現金就變成了現鈔,現匯變成現鈔後,結匯時的價格就會降低,所以如果不是用實體鈔票的話,把現匯變成現鈔是不劃算的。想變得話非常容易,銀行非常喜歡為顧客提現鈔,這樣銀行就能賺得到更多的頭寸利潤。
⑦ 外幣兌換人民幣公式
外幣換人民幣(結匯):人民幣=金額(外幣)*買入價/100。
現鈔兌換的人民幣專要比現匯少些。屬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銀行經營成本不同所致。把現匯(一種外匯支付票據,相當於外匯存款)賣給銀行,就是把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賣給銀行。這筆外匯存款從賣給銀行的那一刻起,就從名下轉移到銀行的名下,銀行就可以馬上計收利息了。
而把現鈔賣給銀行,由於外幣現鈔不能在交易的當地流通使用,需要把現鈔運往國外,銀行不僅不能立即獲得存款和利息,而且還得支付費用保管現鈔。
擴資資料:
境內個人賣出外匯或購買外匯(即結售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個人在一年當中購買等值5萬美元以內的外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限額的,除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外,還需提供需要支付使用的相關證明材料在外匯指定銀行辦理。
手持外幣現鈔匯出當日累計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憑經常項目項下有交易額的真實性憑證、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
⑧ 在銀行換外幣,有個現鈔和現匯之說,有什麼區別么
所謂復現鈔就是外國紙幣,由於我制國沒有義務替外國政府在我國流通,所以在我國不能使用,我國銀行在收到外國貨幣後,把它們按幣種集中起來,用運輸工具分別運往不同的國家,存到他們的銀行里,這樣才能產生利息收益。在等待集中期間的整理、保管存放的費用和運輸過程中的運、保費及整個過程中的利息損失,會產生一筆不小的費用,最後會體現在所謂的現鈔與現匯的差價上的。我上面所說的是現鈔入賬的過程,也就是現鈔變現匯的過程。而現匯是你的親戚朋友從國外直接匯給你的外幣,停留在賬面上,你沒有從銀行裡面取出過,從銀行方面講,錢還是存在國外銀行,名義存款人是匯入行,在匯入行記在你的名下,如果你使用這筆錢,銀行一個電報就可以調出或劃走,這就是現匯。從上面就可以看出,現匯要比現鈔方便得多,費用也少了不少。如果你要是做外匯投資,當然要把錢換成現匯而不是現鈔了。
⑨ 換算匯率到底看哪個價格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基準價
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現匯和現鈔是不同的概念,是外幣存入銀行後的兩種不同形態。鈔是可以存入取出的,匯不行,只能兌換成鈔才可以取;但匯是可以像匯款一樣匯往國外的,鈔不行,一定要兌換成現匯。
至於為什麼會不同,那是因為銀行在外匯交易的過程中會承擔風險,所以要控制價差賺取提供服務的費用。
現匯賣出價和現鈔賣出價是相同的,即賣出價。
中間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2
基準價是人民銀行公布的一種中間價,其他商業銀行可在基準價基礎上,按照人行規定的浮動范圍制定自己的買入、賣出價。
中間價是市場所形成的,基準價是人民銀行公布的
如果你是個人用外匯換人民幣,按照現鈔買入價折算。
如果你是個人用人民幣購買外匯,按照賣出價折算。
如果你是企業,用銀行外匯存款換人民幣,按照現匯買入價折算
如果是企業用外匯現金換人民幣,按照現鈔買入價折算
如果是企業用人民幣購買外匯,按照賣出價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