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虛擬經濟
虛擬經濟是相對實體經濟而言的,是經濟虛擬化(西方稱之為「金融深化」)的必然產物。經濟的本質是一套價值系統,包括物質價格系統和資產價格系統。
由於資本化定價,人們的心理因素會對虛擬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這也就是說,虛擬經濟在運行上具有內在的波動性。廣義地講,虛擬經濟除了目前研究較為集中的金融業、房地產業,還包括體育經濟、博彩業、收藏業等,虛擬經濟發展過度將會帶來泡沫經濟。
與由成本和技術支撐定價的物質價格系統不同,資產價格系統是以資本化定價方式為基礎的一套特定的價格體系,這也就是虛擬經濟。
(1)外匯劇減擴展閱讀:
虛擬經濟是虛擬資本存量的持有與交易活動,只是價值符號的轉移,相對於實體經濟而言,其流動性很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股票、有價證券等虛擬資本存量無紙化、電子化,其交易過程在瞬間即刻完成,更加突出了虛擬經濟的流動性特徵。
虛擬經濟的流動性要比實體經濟強,虛擬經濟的調整速度也必然快。虛擬經濟的這一特性使它對外部的沖擊反應迅速;而日偏離均衡狀態,要恢復到均衡也很快並在恢過程中有越過均衡水平再返回來的特點。
虛擬經濟的這種性質已被應用到經濟分析中,如恩布希提出的關J外匯的矯枉過正模型就是利用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流動性之不同的特點,而弗蘭科鑒於基本商品與製造品流動性之不同也做出了關於基本商品的矯枉過正的模型。
⑵ 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
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等。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所謂幣值,原指單位貨幣的含金量,在現代信用貨幣流通條件下,衡量幣值穩定與否,已經不再是根據單位貨幣的含金量;而是根據單位貨幣的購買力,即在一定條件下單位貨幣購買商品的能力。它通常以一攬子商品的物價指數,或綜合物價指數來表示。
充分就業目標,就是要保持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凡是有能力並自願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
經濟增長就是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必須保持合理的、較高的速度。目前各國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一般採用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即用人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剔除物價上漲率後的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來衡量。政府一般對計劃期的實際GNP增長幅度定出指標,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銀行即以此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
國際收支平衡目標,簡言之,就是採取各種措施糾正國際收支差額,使其趨於平衡。因為一國國際收支出現失衡,無論是順差或逆差,都會對本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長時期的巨額逆差會使本國外匯儲備急劇下降,並承受沉重的債務和利息負擔;而長時期的巨額順差,又會造成本國資源使用上的浪費,使一部分外匯閑置,特別是如果因大量購進外匯而增發本國貨幣,則可能引起或加劇國內通貨膨脹。當然,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尤甚,因此各國調節國際收支失衡一般著力於減少以致消除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