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指的是哪三樂
關於「君子三樂",孟子是這么說的:「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當下,世界各國各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實力發展經濟,增強科技力量,但是人心的貧困卻是愈演愈烈。人們焦躁不安、欲溝難填、得過且過,虛偽狡詐,忘記了家國重任、忘記了朋友之道,忘記了作為一個「人」的堅守,這都是逐漸喪失其「本心」所致。今天,修養自身,以孟子「君子三樂"為樂,仍然不失其深刻的現實意義。人人皆有良好的氣象,才能給人民以信心,給民族以希望,給世界以力量,給人類以和諧,給生命以祥和。
Ⅱ ⑤《論語》中,「益者三樂」指:三樂什麼
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孔子說:「益者三樂」,也就是「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這是說,孔子認為喜歡去做並且有益於自己身心健康的事主要有三件,一是「樂(lè)節禮樂(yuè)」,也就是以自己的行為有節度並且合於規范為快樂;二是「樂道人之善」,也就是以好稱人之美為快樂;三是「樂多賢友」,也就是以與更多有道德、有知識的賢能之人交友為快樂。這就是所謂「益者三樂」。
Ⅲ 人生三樂是什麼
人生三樂是指:
一、自得其樂。心情愉快是健康長壽、保持最佳精神狀態、便於從事創造性勞動的重要條件。那麼,如何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呢?正像煩惱往往是自尋的一樣,快樂也是自己製造的。一個人不能把快樂寄託在別人的賜予上。向別人要快樂,這是不切實際的。快樂在於自己,在於憑智慧和勤勞去創造、去尋找。我們抱怨別人給自己帶來了痛苦,這樣的事當然有,但是,你必須把扔過來的痛苦拋回去,像拋一顆即將爆炸的手榴彈一樣。在赤壁之戰中,周瑜對曹操就拋得十分出色。
我們必須具備具有把痛苦轉化成快樂的能力,就像把毒酒經過調制,使其變成良葯一樣。比如說個別人歧視你,使你難以開展工作,刁難你,讓你不開心。可是,如果這樣反而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使你更加自力自強,就會感到一些快樂和充實了。當然,逆境下要出成績,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這就更鍛煉了你的才智。
做到自得其樂必須有寬廣的胸懷。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成功地對付了曹操給他的不快,卻在與諸葛亮的矛盾中無法排遣心中的郁悶,不是他沒有智慧,皆因他胸懷太狹窄。
二、知足常樂。這並非不思進取,容易滿足的替名詞,而是一種能縱觀人生的曠達情懷。只是要把名利和事業加以區分,於名利守淡泊,於工作取積極態度。家庭生活事業知足常樂,人生的彩虹才能更加美麗.
三、助人為樂。別以為現代社會只會講有償服務。關鍵在於你為別人付出了多少,然後才是你應得的回報。
這「三樂」原則應成為我們對待人生的總態度。因為自得其樂,省去不少無謂的煩惱和盲目的樂觀;因為知足常樂,在名利面前能保持心理平衡,睡得穩,吃得香;因為助人為樂,身邊有了坦誠的朋友。何樂而不為。
Ⅳ 人生三樂是什麼
人生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人生三錯:追求完美,責備求全,苛求圓滿;人生三學:學而無厭,學無止境,學以致用;人生三善:善待他人,善解人意,善始善終;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
Ⅳ 孟子三樂是什麼
孟子三樂∶一樂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二樂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三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孟子·盡心上》。
拓展資料
全文
孟子曰 : "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譯文
孟子說 : "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賞析
孟子談天命談人的本性沒有消極被動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滿了積極主動的個體精神。對待天命不過是保持心靈的思考 涵養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罷了所謂安身立命也不過是一心一 意地進行自身修養而已。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Ⅵ 如何論證「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樂」對健康的重要性(《老同志之友》)
以健康為中心
Ⅶ 關於孟子三樂
孟子三樂∶一樂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二樂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三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孟子·盡心上》。
拓展資料
全文
孟子曰
:
"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譯文
孟子說
:
"
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賞析
孟子談天命談人的本性沒有消極被動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滿了積極主動的個體精神。對待天命不過是保持心靈的思考
涵養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罷了所謂安身立命也不過是一心一
意地進行自身修養而已。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Ⅷ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這三樂是
君子有三樂,包括包括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8)三樂健康股票擴展閱讀:
作品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注釋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怨恨,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參考資料:
孟子三樂 網路
Ⅸ 南寧三樂滋補保健酒
禍禍罪罪酒為首,喝酒遭罪難解脫。自古喝酒多惹禍,我把古人數一數。霸王為酒君臣死,貴妃命喪馬嵬坡。大郎為酒三關散,太白為酒把命喪。湯帝為酒奸小妹,楊宏為酒妻子亡。高官為酒名聲敗,弟兄為酒和氣傷,朋友為酒疏情意,夫妻為酒罵爹娘。父子為酒壞人倫,君臣為酒朝政荒。飲酒壞事教訓多,飲者為何不思量?酒使佛徒壞戒行,酒使職工犯法紀。酒使權貴喪權利,酒使名人出醜聞。酒使聰明變糊塗,酒使君子失德行。酒使英雄變狗熊,酒使失言壞事情。酒出惡言傷人心,酒後吐穢人惡心。酒損健康變活鬼,酒生百病傷壽命。酒使親友成仇敵,酒致家庭失睦情。酒使人人瞧不起,酒引惡果觸律刑。酒損人格與形象,酒使貴賓墮狗群。眼見眾多酗酒者,後果可悲揪人心,。酒醉 言語臟亂差,神智不清痴呆傻。狂喊亂叫不罷休, 失態丟人話傳走。本領不大敢上天,膽子不小地獄游。 眼中盡是無能輩,話不投機拳出手。旁若無人大聲吼, 搖搖晃晃栽跟頭。 渾身上下都是泥, 跌在路邊無人扶。醒來才覺很難受,翻江倒海吐個夠。天旋地轉頭發昏, 痛哭流涕無法走。中毒症狀已顯露,體似篩糠把筋抽。全身冰涼臉蠟黃 ,稍不留神把命丟。可憐家人在擔憂, 小心翼翼來等候。老夫老母皆白頭,為何因你而心揪。無助嬌妻家中守,哭哭啼啼鬧別扭。 三天兩頭遭罪受, 提出離婚好理由。更為可恨樹了敵 ,接二連三來尋仇。人人都在躲你走,生怕是非粘上手。細細悔過每一樁,哪樁你不太出醜。 飲酒之害說不盡,這會言戒那會飲。嗜酒心理失常者,雖難接受批酒論,古蘭聖訓有明文,禁酒忌煙常修身。為了你的腎,為了你的胃,為了你有個健康的心、肝、肺 ,為了你有家庭內和美,少喝一回是一回,為了你的健康與幸福,少喝一杯是一杯 。都說人逢知己千杯少,危難時酒肉朋友見過誰?別指望,排憂解愁靠一場醉,醒來時自己的痛苦還得自己背!說什麼走熟酒場才能走官場?說什麼酒喝透了經濟才騰飛?說什麼人生得意之時須盡歡?要當心樂極會生悲!似這逢場作戲何時了?別忘了妻兒老小倚門盼君歸!
只有您自己才能對這個問題做出判斷。許多現已加入互誡協會的人從前曾聽別人說過,他不是個嗜酒成癮者。要想不喝酒只需有更多的毅力,換一下環境,多休息一下,或多一些業余愛好。但這些人最後還是加入了互誡協會,因為他們在內心深處感到,自己已被酒精所征服,並准備不惜任何代價使自己擺脫不可遏制的喝酒慾望。
在互誡協會中流傳著一句話: 對酒只是稍微有一 點成癮是不可能的,一個人要麼是嗜酒成癮者,要麼就不是。這一點只有飲酒者自己才知道是否已經到了飲酒失控的地步。
自測是否患有酒精依賴症
如果你真心實意想戒酒但發現自己無法徹底戒除;或者,如果你在喝酒時難以控制數量總是喝醉;或者,你並不喜歡酒精的口感,喝酒很猛追求酒精帶來的沉醉飄忽的感覺。那你可能就患有酒精依賴症。
酒精依賴症也不一定是每天都喝酒。
一 輕度依賴:
1)一天累計飲酒量白酒<250ml 或啤酒少於4瓶.
2)正式飲酒史在4年以內,加重史在1年之內.
3)每日飲酒的次數日益增多,酒量增大.
4)酒後情緒激動.易怒,行為失控,打架,尋釁滋事,摔東西等.
5)對酒精的耐受力增強.
6)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
7)因為飲酒耽誤正常的工作.
8)每次飲酒後不關身體難受,而且後悔、自責、懊喪。
9)有時候平時也可以不飲,但一旦飲酒就連續幾天大劑量飲酒,直到身體抵受不住為止,間隔半月,一月或更長時間再喝。
二 中度依賴:
1)一天累計飲酒量250ml<白酒<500ml.或大啤4—8瓶。
2)正式飲酒史在4年至8年之間加重史在1年至2年之間.
3)飲酒無法自控,獨自飲酒次數增加。
4)每日必飲成為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5)有偷酒藏酒行為.
6)一旦不飲,即感到身體不適,心慌,心悸,出汗,坐卧不寧等症狀,飲酒後症狀緩解.
7)身體偏瘦,有腸胃不適等反應.
8)工作和家庭生活因為飲酒受到很大影響。
9)有戒酒的願望,但無法戒斷。
10)有時候平時也可以不飲,但一旦飲酒就連續幾天大劑量飲酒,直到身體抵受不住為止,間隔半月,一月或更長時間再喝。
三 重度依賴:
1)一天累計飲酒量白酒>500ml.或大啤8瓶以上。
2)正式飲酒史在8年之上,加重在2年以上.
3)每日早晨起來空腹飲酒.
4)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酒後不飲食,身體虛弱.
5)有手抖出虛汗,失眠,走路呈斜線或s型.
6)已強制戒酒無效或因為喝酒引起的身體原因住院治療多次.
7)因飲酒已出現胃出血、高血壓、小腦萎縮、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骨股頭壞死等並發症.
8)已出現人格改變多疑,脾氣改變,對家庭無責任感,對家人(妻子和孩子)漠不關心.
9)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不願與他人交往,喝酒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10)記憶力減退,耳鳴,高血壓.
11)有幻視,幻聽,幻覺等精神障礙.
12)有時候也可以平時不飲,但一旦飲酒就連續幾天大劑量飲酒,直到身體抵受不住為止,間隔半月,一月或更長時間再喝。
13)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已經出現抑鬱症,焦慮症,狂躁症等精神障礙。
14)戒酒綜合症明顯:一旦不飲酒,就出現:嘔吐,抽搐,震顫(手,面部,舌),譫妄,癲癇等症狀,飲酒後有緩解。
3、一個嗜酒者能否再「正常」地喝酒?
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嗜酒者會覺得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該沒有問題了。然而這會使他誤入歧途,並發展為每餐必飲。要不了多久,這個嗜酒者又會狂飲如初,舊病復發。 如果你是一個嗜酒者, 你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使自己的嗜酒問題日益惡化,並承受由此而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災難;要麼徹底戒酒,保持頭腦清醒,以一種全新的、有意義的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