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跌期權和漲期權
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兩種
看漲期權(call option),看漲期權又稱買進期權,買方期權,買權,延買期權,或「敲進」,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看漲期權是這樣一種合約:它給合約持有者(即買方)按照約定的價格從對手手中購買特定數量之特定交易標的物的權利。
看漲期權是指在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協議持有人按規定的價格和數量購進股票的權利。期權購買者購進這種買進期權,是因為他對股票價格看漲,將來可獲利。購進期權後,當股票市價高於協議價格加期權費用之和時(未含傭金),期權購買者可按協議規定的價格和數量購買股票,然後按市價出售,或轉讓買進期權,獲取利潤;當股票市價在協議價格加期權費用之和之間波動時,期權購買者將受一定損失;當股票市價低於協議價格時,期權購買者的期權費用將全部消失,並將放棄買進期權。因此,期權購買者的最大損失不過是期權費用加傭金。
看跌期權又稱賣權選擇權、賣方期權、賣權、延賣期權或敲出。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賣出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擔必須賣出的義務。
如果未來基礎資產的市場價格下跌至低於期權約定的價格(執行價格),看跌期權的買方就可以以執行價格(高於當時市場價格的價格)賣出基礎資產而獲利,所以叫做看跌期權。如果未來基礎資產的市場價格上漲超過該期權約定的價格,期權的買方就可以放棄權利。按期權履約的方式可以分歐式期權與美式期權。歐式期權必須持有至到期,是不能提前執行的。美式期權可以看做附有提前執行權利的歐式期權,即可以在到期日前的任一交易日行權。
㈡ 什麼是股票期權交易
期權是交易雙方關於未來買賣權利達成的合約。
就個股期權來說,期權的買方(權專利方)通過向賣方(義屬務方)支付一定的費用(權利金),獲得一種權利,即有權在約定的時間以約定的價格向期權賣方買入或賣出約定數量的特定股票或ETF。
當然,買方(權利方)也可以選擇放棄行使權利。
如果買方決定行使權利,賣方就有義務配合。
㈢ 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的計算
買入兩份期權成本是5元,價格再8-12元之間不會行權,加上成本,價格再3-17元之間該期權組合沒有收益。
所以15塊時,股票賺5塊,看跌期權不行權,看漲期權行權賺3元,成本5元,收益是5+3-5=3元
12元時,股票賺2塊,看漲期權可行權可不行權,看跌期權不行權,收益2-5=-3元
下跌到5元時,股票虧5元,看跌期權賺3元,加上成本,收益是-5-5+3=-7元。
你說做這個組合的人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㈣ 股票看跌期權賣方遭致的最大損失是什麼
最大損失是當股價跌倒0時,這時看跌的賣方需要以執行價格買入市價為0的股票。但這之前賣方已經收到了買方支付的看跌期權價格。因此,損失為(執行價格-0-看跌期權的價格)。或者可以這么想。看跌期權的賣方損失為: max( 0, 執行價格-股價)-看跌期權價格。這個式子里期權價格和執行價格都是已知數,只有當股價等於0時,這個式子才能取到最大值。
看跌期權又稱賣權選擇權、賣方期權、賣權、延賣期權或敲出。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賣出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擔必須賣出的義務。認沽權證就是看跌期權,具體地說,就是在行權的日子,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賣出相應的股票給上市公司。
㈤ 什麼是賣出認沽期權
認沽購期權賦予了期權買方賣出標的證券的權利。買方以支付一定數量的權利金為代價而擁有了這種權利。對於認沽期權的賣方,在獲得權利金的同時,也相應地承擔起義務,即到期日買方提出行權時,賣方有義務按行權價買入指定數量的標的證券。
假設投資者小王買入了3個月後到期、行權價格為2元的某ETF認沽期權,那麼3個月後,當ETF價格高於2元時,小王不會要求行權,這時小王的對手方,也即認沽期權的賣方,將獲取權利金而不用實際「履行義務」。但如果ETF的價格低於2元,小王就會要求行權。此時,小王的對手方,也即認沽期權的賣方,必須要提前准備好錢,以2元的價格買入小王持有的ETF(盡管目前市場價格其實更低,但是賣方仍然必須以約定的價格2元從小王手中買入。這就是賣方需要承擔的義務)。
與此前提到的賣出認購期權類似,為了確保賣方到期履行義務,認沽期權的賣方也要交納一定的保證金。
㈥ 上市公司員工什麼時候可以賣出期權
每個公司的政策有所不同。一般的除權時間大約是3年。換句話說,你在企業服務時間達到規定的時間以上,以後每年你都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行使你的期權或期股
㈦ 賣出開倉認沽期權需要持有股票嗎
賣出開倉認沽期權不需要持有股票。
認沽期權(Put Options,PUTS):又稱看跌期權、賣出期權、出售期權、賣權選擇權、賣方期權、賣權、延賣期權或敲出期權。是指期權的購買者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或行權日,擁有按執行價格賣出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
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一、作為期權的買方(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只有權利而無義務。他的風險是有限的(虧損最大值為權利金),但在理論上獲利是無限的。
二、作為期權的賣方(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只有義務而無權利,在理論上他的風險是無限的,但收益顯有限的(收益最大值為權利金)。
買入認沽期權者,具有賣出標的物的權利;而賣出認沽期權者,具有買入標的物的義務。
㈧ 什麼是漲跌期權延期交易
看跌期權又稱來賣權選擇權、賣方源期權、賣權、延賣期權或敲出。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賣出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擔必須賣出的義務。
看漲期權(call option),看漲期權又稱買進期權,買方期權,買權,延買期權,或「敲進」,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看漲期權是這樣一種合約:它給合約持有者(即買方)按照約定的價格從對手手中購買特定數量之特定交易標的物的權利。
㈨ 價內期權、價外期權、看漲期權、看跌期權、通俗易懂的解釋是分別是什麼
價內價外看漲看跌重大性組合下,有可能產生四中情形:1)重大價內看跌期權 2)重大價內看漲期權;3)重大價外看跌期權;4)重大價外看漲期權。
重大先不管。
先解釋看漲看跌,要點有兩個:
1)所謂看漲看跌,主要是拿將來的市價與手中可以行使的行權價相比。如果預期將來市價高於行權價,則看漲,反之看跌。
2)看漲期權是金融資產賣出方擁有的,可以在日後按約定行權價重新買回標的的行權,要注意的是看漲期權對應的只能是買入的權利。
看跌期權是金融資產買入方擁有的,可以在日後按固約行權價將買入的標的賣出的行權,要注意的是看跌期權對應的只能是賣出的權利。
例如,A向B賣出金融資產,另外附上的是看漲期權,那麼A支付期權價後獲得看漲期權,將來可以將金融資產按約定的行權價從B處重新回購。如果附上看跌期權,B支付期權價後獲得看跌期權,將來可以將金融資產按照約定的行權價賣給A。
那麼因為市價變動與約定的行權價間往往不一致,則會在看漲期權中出現對A有利或不利的情況,在看跌期權中出現對B有利或不利的情況。不管如何,只要是對行權人有利的,就是價內期權,對行權人不利的,沒有行權價值的,就是價外期權。
組合起來解釋:
1)價內看漲期權:按照以上分析,意味著預期市價將高於行權價,且最終市價波動結果相符,對行權者A有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A看漲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上升到11萬,按照規定,A可以回購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那麼這種情況對A行權有利,A會行權從B處以低於市價回購金融資產。
2)價外看漲期權:意味著預期市價將高於行權價,但最終市價波動結果卻相反,對行權者A不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A看漲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沒有上升到10萬以上,而是9萬。按照規定,A可以回購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但是這種情況下,A完全可以從外部市場中以9萬元購買同類金融資產而不需要多支付1萬元從B處回購金融資產,因此,市價波動結果對A行權不利,A不會行權。
3)價內看跌期權:意味著預期市價將低於行權價,且最終市價波動結果相符,對行權者B有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B看跌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跌到9萬。按照規定,B可以向A賣出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這種情況下,B如果拿到外部市場賣只能獲得9萬,但是B可以以10萬賣回給A,因此市價波動結果對B行權有利,B會行權。
4)價外看跌期權:意味著預期將來市價低於行權價,但最終市價波動結果卻相反,對行權者B不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B看跌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沒有下跌到10萬以下,而是11萬。按照規定,B可以向A賣出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但是這種情況下,B完全可以將金融資產拿到外部市場去以11萬價格賣出,如果賣回給A則會少獲利1萬。市價波動結果對B行權不利,因此,B不會行權。
有沒有重大這個title則是在以上分析中再加入可能性的因素。例如重大價外看跌期權,則意味著將來市價極有可能低於行權價,結果對行權者不利,行權者行權的可能性極低。
歸納如下:
項目 行權方 行權方式 市價波動結果 行權結果 金融資產風險報酬
是否轉移
重大價內看漲期權 A 向B回購 市價>行權價 行權 沒有轉移
重大價外看漲期權 A 向B回購 市價<行權價 不行權 轉移
重大價內看跌期權 B 賣回給A 市價<行權價 行權 沒有轉移
重大價外看跌期權 B 賣回給A 市價>行權價 不行權 轉移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重大價外看跌或是看漲期權,金融資產最終極有可能不會回到A手中,金融資產的風險報酬幾乎完全轉移給B。因此,在A將金融資產轉移給B,且附有重大價外看漲或看跌期權時,應當終止確認金融資產。
以上。
完全是自己手打的。
㈩ 期貨、買方期貨、賣方期權都是什麼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看漲期權(call option),看漲期權又稱買進期權,買方期權,買權,延買期權,或「敲進」,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看漲期權是這樣一種合約:它給合約持有者(即買方)按照約定的價格從對手手中購買特定數量之特定交易標的物的權利。
看跌期權又稱賣權選擇權、賣方期權、賣權、延賣期權或敲出。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賣出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擔必須賣出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