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買股票的人贏錢的多還是輸錢的多
股諺曰:「中國的股市是大戶的金礦,散戶的墳墓」,這句話為散戶描繪出了悲哀的底色。散戶在股市中拼殺,到頭來卻尷尬地發現,「從來散戶皆賠本,唯有莊家賺其錢」。雖然現在全民皆炒股,但對散戶而言,總是賺錢的少,受傷的多。在此,筆者列舉出股市十大綜合症,看看你是否深有體會。
症狀之一:患得患失
積攢多年的血汗錢一股腦兒投進股市,沒成想剛入市即被深套,應了四大傻之一的「炒股炒成股東」。
症狀之二:積郁成疾
散戶以股市為家,飢一餐飽一餐,能不傷胃者有幾人?備受黑庄愚弄,遍嘗上市公司暗算,心中忿忿,滿腹牢騷,怨聲載道,能不斷腸者有幾人?初入道者聽信黑嘴亂彈,接了莊家飛刀,或不小心踩了年報地雷,怒火中燒,能不撕心裂肺有幾人?
症狀之三:魂不守舍
散戶對股票有強烈的依賴感,勝過情人、美人。輾轉反側,夢縈魂牽,魂不守舍,皆為股票。見了人必道指數、稱均線。如果愛情能讓人成為文學家,股票就能讓散戶都成為演說家、思想家和哲學家。
症狀之四:孤掌難鳴
當散戶就註定要孤芳自賞、孤軍奮戰、孤注一擲,因為你看不到一手資料,聽不到一流信息,甚至看大盤連冷板凳也沒得坐。有打油詩為證:一杯茶,一包煙,一隻爛股盯半天;一分錢,一分閑,一批散戶套半年。
症狀之五:遍體鱗傷
莊家要賺錢、上市公司要圈錢、券商要賺傭金、股評家要錢,甚至連賣報紙賣盒飯看自行車的都要賺錢……某種意義上說,小散戶永遠都是機構黑庄的陪練對象,打不還手,遍體鱗傷。
症狀之六:黑幕難防
黑箱黑幕黑庄黑會黑嘴……都叫散戶防不勝防。中石油上市前,股評都說「50元不貴」。上市後,又異口同聲說估值過高。看著中石油那一路走低的K線時,座中泣下誰最多?被套散民青衫濕。
症狀之七:心驚肉跳
當散戶得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才能承受突發事件。2007年5月30日,股票交易印花稅調高,大盤跳空低開,全日跌幅達到6.5%,近900隻股票跌停。作為消息閉塞、資金不太充裕的散民,頓時逃生無門。
症狀之八:連累親朋
一個借別人一分錢不還就睡不穩覺的好人,為了解套,只得信誓旦旦向人開口借錢,屢套屢借,親朋好友的銀子全扔進了黑庄的嘴裡。
症狀之九:追悔莫及
散戶希望天上掉餡餅,卻總是被掉下來的石頭砸得頭破血流,交易所內後悔之音不絕於耳。很多股民都有這樣的經歷,持股一年非但不漲而且大跌,忍痛割肉後第二天就漲停,真是腸子都悔青了。
症狀之十:事與願違
以為股市遍布黃金,誰都能進去撈一把,但事實上因心理承受力差,搞得身敗名裂、家庭破碎的屢見不鮮,更有因此搭上性命的,真是不值。
2. 股票是什麼意思,漲跌是誰在操控,股票是賭博嗎,壓大小,有贏的就一定有輸的還是有全部都輸全部都贏
股票就像買賣的物品!買了放一段時間物品價格漲了你就贏了賺了;價格躍了你就虧,輸了!像賭博賭大小!
3. 股票中贏的錢誰給輸的錢到給誰
要弄明白你的問題,首先要明白,在股市中,錢都到誰的手裡了。
一。國家。印花稅。
二。券商。傭金。
這可是旱澇保收的。
三。上市公司的大小非。那可真是空手套白狼。幾毛錢一股的
股票拿到市場上可以賣幾十幾百一股。這就是為什麼創業板
的高管們官都不要,非要辭職賣股票。
四。莊家,投資機構。像基金公司,民間財團。他們一向是賺多賠少。
五。大戶。資產幾百幾千萬的。他們經驗豐富,一般來說都是
要賺的。
六。散戶。他們一般是賺少賠多。
現在該知道股票中贏的錢誰給,輸的錢給了誰吧。
1.不管莊家,大戶,散戶,他們的戰爭怎樣,勝負總是有的吧。
不是說誰給誰的問題,誰會給誰錢呢?可以說是賭,有本事的
贏沒本事的。難道在賭場上贏家非要贏多少才夠,輸家非要輸
多少才夠?贏家沒有贏夠就要去找莊家要嗎?輸家輸了錢也要去
找莊家要嗎?上市公司根本連莊家都不算,頂多就算是個提供場所的。
2.股票發行時,錢都到了上市公司手裡。上市公司要拿這筆錢去
做生意,去賺錢。至於股票嘛,你們賣來賣去的,他不管。你所謂
的輸了贏了的,都是在這賣來賣去中間產生。
4. 股市跌誰是贏家
證券交易所賺錢當然要掙錢了,一進一出就賺錢(傭金)。莊家(上市公司、基金、社保、QFII等)他們拋售獲利籌碼,砸它個鬼哭狼嚎之後,低吸再漲。
5. 買股票贏的人多還是輸的多
通常以一般常識來講是虧錢的人多,但也只是說說,因為這個問題是無法精確統計且一直會隨時間變動的。
6. 什麼是股市、股票現在大家都輸錢,那誰贏了這些錢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
7. 股市裡誰是贏家
最終莊家才是最後的羸家
8. 到底誰才是在股市中最後的贏家
作為一名證券投資者,其實很少有人會思考股市中的這些基本問題。從一入市,大多就沉浸在K線圖、波浪理論、技術分析這些東西裡面,那些最基本的問題,反而是無人太過關心的。回答這些基本問題,我們需要模擬一個股市運行的場景。來看一下,在股市中,究竟是誰在往股市裡面投錢,誰又在賺股市中的錢。首先,我們假設一家叫做ABC的公司,通過向證監會提交申請,要發行股票。我們且假設該公司擬發行1000萬股,每股5元錢。在股市中,由於新股票在上次當天都會有比較大的漲幅,所以申購新股幾乎是一件沒有任何風險的事情。所以,新股發行很容易完成。這樣的話,這家叫做ABC的公司就從申購新股的股民那裡拿到了5000萬現金。接下來,ABC公司的股票於某年某月上市,開盤價10元錢。這樣的話,凡是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在上市這天或著隨後幾天以10元賣出,每股就獲得了5元的收益。至於ABC的股票為什麼會開到10元錢,原因很多,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需要ABC的股票在上市當天有一個預想的價格。這個問題很復雜,有時間我們可以另外討論。我們還是先來梳理一下吧。看看股市中被抽走了多少資金,第一筆是ABC公司發行股票得到了5000萬,第二筆,是所有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以10元賣掉自己申購到的ABC的股票,資金就又被抽走了5000萬。當然,第二筆抽走的資金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在實踐中,由於有一些新股持有者繼續看到該股票隨後的走勢,並不急於在10元賣掉。而且,由於市場的波動,股價的漲跌,並不能保證大家都賣在10元。ABC公司付出了什麼嗎?它付出了自己的股份,得到了5000萬的現金。在此之後,除了現金分紅和股價波動,投資者不可能在它身上獲得更多的東西。除非將來這家ABC公司實在是錢多得不行,把自己企業的錢拿出來到股市上買股票做投資,這5000萬,基本就算從證券市場消失了。所有我們把發行新股叫做「抽血」。新股發行的越多,股市上的資金就越少,因為這些資金被轉移到企業的募集資金上面去了。 讓我們繼續下去。這就涉及到我們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股市為什麼會漲?股市是由千支股票組成的,我們所說的股市在漲,實際上是在說一個重要的指標,即股市的指數在上漲。而我們提得比較多的,就是上證綜合指數。綜合指數的計算有一個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是以一支股票的總股本來計算股票的市值,從而得出這樣一個指數。在股市中有許多股票屬於流通股本比較小,而總股本比較大的股票,這些股票就容易成為市場主力調控指數的工具。 股票為什麼會上漲,原因比較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持續買入這支股票就會導致股價的上漲。資金為什麼會買這個股票,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說,比價效應。比價效應,就是指在不同市場或者同一市場內對基本面基本相同或類似的股票進行對比,資本發現它們的價格差異之後流入那些價格低的股票,從而實現「同質同價」。比價效應在實踐中通常是被股市的參與者利用的東西。 事實上,在股市上漲或下跌的過程中,真正起決定因素的,就是參與各方對未來的判斷和信心。在股價上漲的時候,由於持有者預計股價還會繼續上漲,所有持有者不會急於賣出自己的股票,擁有貨幣的投資者由於有獲利的預期,也會買入這支股票。但是,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由於持有者對於股價的判斷並不一致,所有會有人賣出股票,有人買進股票。比如說,我們買進了一支股票,成交價是5元,我們自己判斷它會漲到6元錢,那麼,在這一元的目標沒有實現的時候,通常狀況下投資者不會賣出這個股票。但是,會有一些因素影響持股者的信心,比如整個股市的大幅波動,比如一些對股票或股市的傳聞等等,都會影響持股者的信心。 在股市中間,最常見的運行方式就是比價效應和個股輪動。比如說,太陽能題材的天威保變,白酒行業的山西汾酒股價大幅上漲,就會導致其他同題材股票的價格聯動上漲。再一個說到個股輪動,股市的持續上漲必須是個股輪動的,如果所有的股票都一起上漲,一方面對資金的消耗比較大,另一方面,不利於給新增資金以及場內資金創造持續贏利的機會。 但是,這些都還是表面現象,股市上漲最真正的實質,還是來自於資金的持續流入。中國股市的上漲,向來都是資金推動型的上漲。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貫穿全年的大牛市行情,說白了,依然是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的結果。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央行宣布加息之後,面臨利空,股市依然出現大幅上漲,更是說明了後來的上漲完全
3333333333333333333
9. 炒股贏了錢,是贏的誰的呢
交易都是零和交易,在這個市場上賺的就是虧的那些人的錢。有人賺就有人虧。
10. 中國股市誰是真正的贏家
當然國家是最後的贏家,大小非爛帳交給市場來消化,國家就把爛帳邊成錢了.
股市雖然很復雜什麼因素都可能影響到股市的運行,但是股市也很簡單資金面就覺得了股市的未來趨勢,當然也決定了分析的指標的未來趨勢,熊市不言底的言論我現在才真正體會到其內在的含義.記得上次熊市造成的原因和結束的條件嗎?上次造成的原因是國有股減持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所以,形成了3年多的熊市,而上次熊市的結束這次牛市的誕生條件就是國家暫停國有股減持,而為什麼國家在3年後的那個時候出台了政策了呢?因為已經沒人敢抄底了,敢抄底的資金已經全軍覆沒.國家讓市場消化國有股的意圖就無法實現了,所以暫停了減持,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當沒人敢抄底時底才會出現,(不過現在抄底資金還很充足,還可以消化大小非,國家沒必要出手也不想出手阻止大小非)讓市場有個牛市,有個恢復的時間,而現在換了個大小非的名字又來了(以前的國有股減持的重點對象),沒感到股市在國家的人為控制中嗎?牛熊的轉換全在政府的手心裡,政府決定了市場的牛熊,決定了股市的未來.大小非今年才第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量而已,但是都已經讓市場資金面發生了逆轉,而今年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會在8月後到來,而09年7萬億 10年10萬億的解禁高峰期的到來靠什麼去維持股市資金面的多方優勢?所謂的股市自有其運行規律,其實是人為控制的運行規律(中國股市的特殊國情),在大小非完全上市前政府都會樂此不疲的玩牛熊轉換,而所謂的反轉,需要的是資金面和信心面的全面扭轉,在這兩個面改變前.股市憑什麼實現反轉?靠資金沒資金,靠信心沒信心.而上次新華社的評論中也強調了政府對市場是呵護的,但是其中有句話值得深思,"股市的嚴重問題需要用時間來解決",政府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政府呵護股市的心有,不過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政府希望時間來解決,希望市場來消化,而不是政府自己出手解決.所以在市場消化大小非的能力徹底喪失前,政府會和上次熊市一樣,看好戲.中途的眾多非實行性的利好政策也只是為了,吸引場外的資金進來繼續消化大小非而已.直到市場不具備消化能力的時候,大小非就會被政府限制了,那才會迎來真正的實行性的限制大小非的政策帶來新的反轉和牛市.現在在大小非沒解決前就看成反彈吧.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