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 這條路行不通, 去考個 期貨從業資格 證書吧 , 然後再考 外匯從業資格 證書 哪么你的職業道路要好走的多,其他途徑的話 ,除非你自己實盤交易自己賺 不過不現實。
㈡ 我國外匯市場的發展歷史很急啊!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在過去30年中,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適應和促進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歷程
過去30年,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一是1978~1993年,改革開始起步,以雙軌制為特徵。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建立和發展外匯調劑市場,建立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實行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外匯管理體制。二是1994年到本世紀初,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取消外匯留成與上繳,實施銀行結售匯,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全國外匯市場,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初步確立了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地位。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這一時期我們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三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市場體制進一步完善,我國加速融入經濟全球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外匯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外匯管理從「寬進嚴出」向均衡管理轉變,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發揮利率、匯率的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注重防範國際經濟風險。
30年來,我國外匯管理體制主要發生了以下變化:
第一,人民幣經常項目分步實現了可兌換。改革開放之前,外匯統收統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所有外匯收入上繳國家,外匯支出由計劃分配。1979年以後,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在外匯分配領域引入市場機制。隨著留成比例逐步提高,市場調節外匯收支的作用不斷提升。1994年,實現經常項目有條件可兌換,取消對中資企業貿易及與貿易有關的非貿易經營性用匯限制。1996年12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款義務,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取消所有經常項目對外支付和轉移的限制,所有經常項目外匯交易只需以真實性為基礎。此後,不斷簡化經常項目真實性審核程序和憑證,逐步允許企業按需保留經常項目外匯,對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全面推進進出口核銷制度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改革。
第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逐步提高。計劃經濟時期,我國既無內債又無外債,也不接受外商投資。1979年以來,堅持審慎開放,按照「先流入後流出、先長期後短期、先直接後間接、先機構後個人」的次序,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從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適度對外借債、建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有序對外開放境內證券市場,到實施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戰略、放寬境外投資匯兌限制、企業外匯強制調回要求及跨國公司資金境外運作限制、實施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目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劃分的7大類43項資本項目交易中,我們嚴格管制的主要是針對非居民在境內自由發行或買賣金融工具、非居民在境內自由發行或買賣金融衍生工具、居民對外借款和放貸等幾項,限制較少或實現一定程度可兌換的共計二十多項。
第三,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益市場化。改革開放之前,人民幣匯率水平由官方確定,實行固定匯率,匯率只作為核算工具。改革開放之初,隨著外匯留成制度的實行,開展外匯調劑業務,形成官定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 1994年初,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匯率轉向由市場決定。2005年7月,進一步改進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匯率不再單一盯住美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加強,匯率彈性進一步擴大,對國際收支的調節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第四,外匯市場建立並獲得長足發展。計劃經濟時期,外匯高度集中管理,沒有外匯市場。改革開放之初,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建立和發展外匯調劑市場。1994年,實行銀行結售匯,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和銀行對客戶的結售匯市場。2005年7月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後,繼續改進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機制,擴大市場主體,增加市場交易工具,進一步理順供求關系。目前,初步形成了外匯零售和銀行間批發市場相結合,競價和詢價交易方式相補充,覆蓋即期、遠期和掉期等類型外匯交易工具的市場體系。
第五,外匯統計監測體系不斷健全。1981年,我國制定了國際收支統計制度,自1982年開始正式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1985年起向社會發布;2005年起發布中國國際收支報告;2006年起發布國際投資頭寸表;1986年開始外債統計;1994年開始銀行結售匯統計;1996年開展跨境資金流動統計,2003年正式運行國際收支風險預警系統,2005年運行高頻債務監測預警系統和市場預期調查系統。目前,已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和要求、適合國情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制度。
第六,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日益完善。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極小。1994年以後,適應外匯儲備持續較快增長的需要,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完善儲備經營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有效控制各類風險。建立以投資基準為核心的管理模式,逐漸從側重短期流動性管理轉向長期多元化投資管理,建立較成熟的策略研究、投資決策和交易執行體系,形成較完善的業績評價、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架構。通過積極專業的投資、有效控制風險,實現了國家外匯儲備資產的保值增值。
實踐證明,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是成功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特別是涉外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國際收支與經濟總量之比從1982年的19%提高到2006年的126%,年進出口總額排名世界前三位,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在發展中國家位於前列,外貿外資對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我國外匯資源配置已經實現由計劃分配到市場配置、由稀缺到相對充裕的飛躍。1994年以來,除1998年外,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2007年年末外匯儲備增至1.53萬億美元,儲備規模排名世界第一。從2003年起,我國由對外凈債務國轉為凈債權國,2006年年末對外金融凈債權達 6621億美元。外匯管理方式則逐漸由事前審批轉向事後監督,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在促進對外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國際經濟風險的防範。
經驗和體會
回顧30年的改革歷程,我們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革命。隨著市場化、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發展,新事物、新矛盾不斷涌現,對外匯管理工作不斷提出新挑戰、新要求。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需要不斷開拓創新,敢於攻堅克難,堅持用發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根據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適時在人民幣可兌換、匯率形成機制、外匯市場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突破,不斷消除影響涉外經濟發展和國際收支平衡的體制機制障礙。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及時調整管理思路、轉變管理方式,從重點管流出轉為對外匯資金流出入均衡管理,從事前審批、直接管理為主轉為事後監督、間接管理。
中國歷年外匯儲備總表 (1950~2007年)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
二是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服務大局。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30年的實踐證明,對外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當前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也必須依靠改革開放。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要注意妥善處理推進改革與創新管理的關系,通過市場化改革,一方面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增強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不斷改善管理體制,創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有效性,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三是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對外開放程度日益擴大,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企業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不斷提高。但是,我國人口眾多,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增加就業的壓力很大,國內金融市場不夠發達,宏觀調控還需要進一步健全,經濟金融體系整體抗外部沖擊的能力有待加強。作為發展中大國和脫胎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後發國家,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必須把國情意識和世界視野相結合,既要學習借鑒國際上推進貨幣可兌換的經驗做法,又要結合國情特點,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在實踐中始終要注意把握改革力度和節奏,積極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可兌換的道路。
四是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是外匯管理的中心任務。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根本途徑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要始終注意按照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支持發揮擴大內需、結構調整等政策對於國際收支平衡的根本性作用;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支持優化出口結構、擴大進口、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拓寬資金流出渠道,促進經濟內外均衡協調發展。
五是必須堅持改善監管、防範風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金融危機、拉美貨幣危機、美國次貸危機等國際金融動盪此起彼伏。這顯示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金融領域的風險問題具有極強的敏感性和突發性,國際資本流動復雜多變,一國的開放也增加了受外部沖擊的可能。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一直把防範風險放在突出位置,在改革的整體部署上,注重審慎和漸進開放,注意與經濟發展階段、市場發育程度、企業承受能力、金融監管水平等相適應;在改革的過程中,注重與相關領域改革的綜合配套;在放鬆管制的同時,不斷加強和改進外匯業務的合規性、真實性監管,監督銀行履行代位監管職責,提升監管的手段,強化統計監測和預警,防範國際資本流動的沖擊。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的戰略部署,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繼續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力爭在外匯領域關鍵環節和重點方面的改革取得新突破;繼續深化對外匯領域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准確把握國際收支平衡與宏觀經濟發展的關系,積極配合國家宏觀調控和結構調整政策的實施,不斷完善國際收支調節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和宏觀經濟穩定;繼續穩妥有序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防範國際經濟風險。
㈢ 外匯交易員的工作怎麼樣
外匯交易員一天的工作是怎樣的?幾個對外匯交易員生活方式的誤解。外匯交易員的工作怎麼樣?每天做什麼?
518外匯網小編認為,要成為一位專業的外匯交易員,需要花數年的精力,而且要有明確的、能持續帶來盈利的策略做支撐。但是交易回報也是非常值得的,他們能獲得高收入和高生活品質,這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不管你是有能力在知名的國際投行或對沖基金工作的職業交易員,還是穿著睡衣、把家當辦公室的居家交易者,只要全心投入,機會永遠無處不在。除了設定目標外,對全局的把控能很好的審查交易現狀,並檢查自己在匯市交易中所處的階段。
外匯交易員的工作內容是由公司所在的部門職能決定的。交易的目的可以是套期保值,可以是投機,可以是對沖。無論是什麼目的的交易,都可以由電腦代替。目前外匯交易員依然有手動,半手動,全自動等不同的類型。只要有明確的交易目的的交易,都可以嘗試用程序化去作為交易解決方案。各走各路,手動交易的模式應該在一定的階段不會消失,應該說只要有人類存在,就不會完全消失手動交易。市場上的競爭,會是人腦,機腦,夾雜著各種目的和思維的交易行為共同形成價格體系。
518外匯網小編調查過,做過交易的人都知道,交易的生活有多苦逼。不從事交易行業的人可能會疑惑,我們一天天地(有時還有半夜)趴在電腦前到底在幹嘛。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關注圖表及交易,但我們也不能整天如此。所以,下面518外匯網小編要介紹一下我們每天到底都在做什麼。
早晨
早晨醒來時是最好的時光,因為你仍然有遠大的夢想,想著今天會賺大錢。我本想說說交易者醒來的確切時間,但我們都在不同的時區,所以手機上設置的鬧鍾時間也不同。重要的是,對於紐約的朋友而言,早晨起床時通常是交易者的最佳時間段,除非他們的交易已經虧損了。如果你在前一天開了一個倉位,然後在眼睛還沒完全睜開的時候檢查一下,會發現結果可以很好,也可以很壞。
接下來,你會打開你最喜歡的外匯公眾號或論壇看看八卦。每個交易者都有一個自己經常訪問的網站,只是為了看看別人的意見。這是你得到大部分交易理念和技巧的地方,也是少數幾個不需要谷歌就能找得到的網站。等待咖啡升溫時,你也會瀏覽這個網站。最後,你坐在辦公桌前,開始分析市場,然後再進行一天當中的第一次交易。
我不在此討論交易的細節,關於實際的市場分析的書籍實在是太多了。我想說的是,第一筆交易最重要——決策得當,接下來的時間里你會覺得如魚得水。一旦輸了這次交易,你會抓狂到想咬掉那些炫耀成功的人的腦袋。做完第一筆交易之後,你開始感到無聊,因為你不能只盯著屏幕,所以你就會搜索一些有趣的圖片,然後瀏覽這些圖片。花一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點擊鍵盤上的箭頭,自己咯咯地笑,偶爾切換回交易窗口,再按幾下Alt + Tab鍵,你可能會很開心,也可能會很生氣。
午餐時間
現在是休息的時候了;同樣,每個人對午餐時間的看法也是不同的,這取決於他們交易的產品以及交易策略。交易成功意味著你會享受你的午餐,否則你便會滿懷著憤怒吃東西,想著還不如拿交易的錢吃頓更好的午餐。
午後
現在是計算你的虧損或盈利的時候了,不管怎樣,現在是回顧時間。下午通常過得很刺激,因為市場的開始慢慢活躍起來,現在一切都只是在等待塵埃落定。此時,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大多數人都會喝一杯,最後躺在床上,夢想著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億萬富翁式的生活。
518外匯網小編認為「一分利、吃飽飯,十分利、餓死人.」這是小時候,老人告訴大家做生意的一句秘訣,就是說做生意先要有個合理的利潤預期.其實做交易跟做生意一樣,甚至跟做人一樣,有很多投資者進入這市場就希望能夠一夜暴富,但是最終都兩手空空地從這個滿是機會的市場離開了.因為在交易中,人性的貪婪會膨脹起來.萬科總裁王石說過一句話:超過30%的利潤萬科不做,因為國際上同行的平均利潤水平也如此.萬科懂得放棄不切實際的利潤預期,通過長期經營在市場中做大做強.之所以舉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投資者,交易的利潤也來自長期穩健的積累,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盈利預期.投資者在熊市入市,這樣反倒是好事,只有經歷了艱難的市場才會讓投資者對這個市場有個合理的預期.沒有一個交易系統可以長期地幫助交易者盈利。
外匯交易員一天的工作是怎樣的?幾個對外匯交易員生活方式的誤解。外匯交易員的工作怎麼樣?每天做什麼?交易的最好方式一定是變化的.市場永遠在變化嘛.關於交易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杠桿比例與持倉時間這兩個因素,它們是乘數的關系.很多時候,我們做出的判斷在特定條件下是准確的,但是因為"不確定性"的存在,隨著持倉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新的因素會插入進來,干擾我們判斷的結果,所以在策略中,你得有意識地縮短持倉時間來規避不確定性對交易的影響.此外,遵從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並非每一次可能的交易機會都會讓我不放手,「放棄」有時候意味著更多選擇的機會.
(本文編輯:518外匯網(518waihui)--10萬外匯朋友在線學習,海量外匯書籍、軟體、EA免費下載。是一家專門提供外匯交易平台免費學習的專業化518外匯交易論壇、外匯開戶、炒外匯入門,如何炒外匯,外匯培訓,外匯學習。)
㈣ 外匯交易有什麼心得體會嗎
建立交易紀律並嚴格遵守執行紀律 :
紀律適合各種期限的交易,不管版是中長線單還是短線權的單。成功必須要依賴紀律。等待適當的交易時機。格遵守交易計劃與行動計劃。嚴格遵守資金管理計劃 。止損和出場紀律。 讓盈利繼續發展 檢討錯誤的自律精神
建立適合自己的炒盤系統 :
嚴格遵守系統發出的信號。必須要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統的,操作系統,才能實現穩定的盈利。寧願錯過,也不做錯。
把握趨勢:
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回到簡單,任何事物發生、發展、滅亡都遵循這一規律。也可以說是興亡周期律。投資以平和心態去面對、純凈的眼光去分析、無為的方式去交易,就一定會有所回報.。
趨勢為王,順勢交易,控制倉量,堅決止損,永不對沖
每次開倉是倉位資金的十分之一,不可重倉。先思考止損設在哪裡,再下單;下單後馬上設止損養成習慣不可忘記,止損只能改小,不可改大,當有盈利50點時設好保護;初學交易很多人不設止損,不設止損是做外匯的大忌
㈤ 成為一名職業操盤手的職業道路該怎麼走
說起這個操盤手我覺得有必要在這里強調一下 在中國 根本就沒有操盤手這個概念 中國如果想要在金融衍生品的領域里佔有一席之地 唯一的方法是分析師。如果想要有獨立的操盤能力這個東西是沒有人教得了的。如果想做我建議你從外盤做起 黃金 外匯 找正規平台嘉盛這種大平台 在市場中不斷的虧損總結一直到有自己的心得 然後在國內的市場在去學習 也可以看一看一些書 對於教技術分析的書我個人覺得寫的都一樣 根本沒用 你可以看看十年一夢這本書 是一個操盤手的自白。大牛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 如果真有人想培養操盤手也不會找白紙 因為花費的時間成本太高
㈥ 有個問題一定要請教大家!關於外匯交易員這個職位的,請朋友們幫幫我
首先你要確認那家公司的平台是否正規,如果不正規其他一切都肯定是虛假的。
其次,這樣的回招聘形式絕大答部分都是以你自己做公司的客戶,自己操作自己賬戶,傭金公司拿去。
所有正規公司真正要招交易員的話,首先不可能是無任何專業限制,要不培訓成本太高,基本都是挖人,很少自己培訓的。就算自己要培訓也不會讓交易員自己出資金交易的。公司會提供資金。
綜上所述,扣除黑平台的風險,那家公司就是變相讓你去開戶而已,你的工資就是你的2000美金裡面出的。而且基本上新手2000美金是撐不到2個月的,可能一月不到就爆倉。除非你是天才!
哥們,好運。
最後建議,如果真感興趣的話,先就去公司應聘做業務的,熟悉下這行業,再自己模擬操作,以後技術有成再自己拿小資金操作。什麼都不清楚千萬不要投錢!!!
㈦ 如何在投資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投資”這個詞的內涵和外延很豐富,既包括實業投資,也包括股權投資,證券投資,黃金投資,外匯投資等等。本人從事股票投資17年,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是要了解標的
做股票投資,自己不管是買還是賣,總有對手盤,了解對手,就特別重要。如果和三個人打牌,打到最後還不知道誰是傻子,那傻子就是自己。
股票投資,散戶的對手就是主力,所有行情,都是主力通過K線圖畫給散戶看的。
㈧ 外匯交易者有出路嗎
大部分的外匯專職交易者是很孤獨,作為一個快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不建議你馬內上走專職外匯容交易這條路,應該先去多接觸人,多接觸社會,你說你交易做的不錯,那非常好,但是這並不需要你去專職的做交易,你有其他的工作,有其他的事業,一樣可以做外匯交易,不會佔用你太多的時間。等你做了其他事情,有了幾年人生的經歷和閱歷後再回過頭來看是否需要走專職這條路,如果那個時候還能這么喜歡,這么堅持的認為要走職業交易者道路,那到時再做也不遲,人生很漫長,說實話這條路不好走,所以先不要急著做決定,你喜歡交易也可以從事很多和金融相關的工作,積累人脈,積累資源,不管今後怎樣,都是很有好處的。
㈨ 個人交易員的路好走嗎
非常不好走。
一開始不盈利的時候很崩潰,如果堅持下來到下一階段,可能會有盈利。
後來偶爾有盈利,以為自己成了,但其實離成功還很遠。虧損的時候仍然很多。
再後來實踐了不少,又學了不少,開始有構建交易系統的思想,並且搭了一個簡單的系統。用起來還算順手。
有了系統,可能會有相當一段時間,總體上是在盈利的,賬戶也在增加。以為快成功了,但很快就會被教訓。
在用交易系統操作盈利一段時間之後,績效開始變差了,甚至會連續虧損,感覺系統失靈。
再之後開始各種調整系統,止損位、指標、進場規則、出場規則,希望能找到符合市場的方法。結果怎樣呢?還是好一段壞一段,感覺無論怎麼調整,系統總有失效的一天。
最郁悶的是,前面的盈利可能在失效期交出。固定系統去交易,總會有資金回撤,讓人懷疑係統。等再回顧的時候發現,原來過了回撤期,有的系統還是可以繼續盈利的。問題是哪個系統過了回撤期可以繼續盈利?回撤期多久?萬一回撤就不轉向呢?
再之後發現,市場是如此的陰晴不定,完全固定的系統雖然很好執行,並且在獲利期感覺很穩,卻不能保證長期有效。
難的是自己的觀念是否符合市場,難的是當市場表現和預期不符合時該怎麼辦,或者說是如何准確理解市場現實。
主觀再怎麼強悍,一旦不符合客觀現實,妥妥的被市場修理,可人的天性讓人必須要主觀,有自己的信念,這似乎很矛盾啊。怎麼調和這種矛盾?好難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