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年中國外匯儲備有多少
http://www.fx678.com/indexchart/indexchart.aspx?id=954
在這個網站可以看到您想要的數據。
中國外匯儲備是每月更新的。
最近的三月數據是30446.74億美元。
2. 中國的外匯儲備包括哪些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的原因:
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內經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2)2012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擴展閱讀: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9億美元,較11月上升123億美元,升幅0.4%;較年初上升352億美元,升幅1.1%。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指出,2019年12月,中國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受全球貿易局勢、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立場、英國大選等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主要國家債券價格有所下跌。
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3. 2008到2013年中國外匯儲備的變化
年份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201212 201312
外匯儲備(億美元) 19460 23992 28473 31811 33116 38213
2008年至2013年我國外匯儲備持續大幅增長,2012年儲備增幅相對較小。外匯儲備大幅增長表明外匯資金持續流入國內,而凈流入的外幣基本都被央行買下形成了外匯儲備。
4. 為什麼2012年外匯儲備沒有增加
外匯儲備增加是因為咱們國家常年貿易順差,今年歐債危機那麼凶,美國經濟也不怎麼樣,我國出口減少,對外貿易不景氣,自然影響外匯的增加。而且美國今天QE3明天QE4的,誰受得了外匯儲備價值的縮水啊,自然要控制外匯的增加啦~~
5. 2012年5月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多少急
大約在3.2萬億美元吧,具體的還真不知道,可能還沒公布
6. 到2012年我國的外匯儲備有多少
您好,據外管局網站發布消息,2012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回項目呈現「雙順差」,答國際儲備資產繼續增長。一季度,國際儲備資產增加746億美元。
加上2011年為止的31811億美元,目前外儲大概為32557億美元。
希望能幫到您。
7. 求中國現在外匯儲備的構成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是——
2000多億美元次級債(分文不值),
3700多億美元兩房債券,
2000億美元被中投控制,
3000多億美元短期債務,
5000多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0多億美元現金或歐元資產,共計1.8萬多億美元。
中國的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1.幣種構成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的報道,據估計,在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
2.外匯儲備結構原因
之所以中國的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有以下幾方面歷史和國際金融理論原因:
1、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內經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2、除美國外,日本、德國、瑞士的央行拒絕其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
4、國際貿易中2/3以美元結算;
5、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批發交易絕大多數以美元交易,各國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採用美元;
6、各大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
7、國際銀團貸款和國際債券市場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債券。
3.儲備成本
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較多,在2000年之後的美元大跌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在賬面上貶值嚴重。有觀點認為,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約200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賬面損失約400億。
4.流動性風險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中美關系、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5.非常規使用
2004年1月,國務院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以充實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資本金。這次注資行為不屬於外匯儲備的常規運用范疇,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執行人的角色。
6.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到1.76萬億美元,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有學者認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簡稱G7)的總和。隨後,中國的外匯儲備持續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達到創紀錄的19056億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之美元、歐元、人民幣匯率的波動,2008年10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降至1.89萬億美元以下,為自2003年年底以來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已達19460.30萬億。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國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匯率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中國已超過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達585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
有學者認為,不應再用中國外匯儲備來買美國國債,因美國未來的形勢不明,應盡快實現分散投資。中國的外匯儲備還可能在協助解決金融危機上扮演更多新角色,更重要的是,中國必須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外匯儲備不能再以每年3000億元的速度增長。
8. 2012年10月中國外匯儲備
9月份為32850.95億美元,10月份還沒有公布內。容見http://data.eastmoney.com/cjsj/hjwh.html
9. 2012年中國外匯儲備網到哪查
2012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31萬億美元
10. 2012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量(我要准確的數字)
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量為33115.8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