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很濕的雪

外匯很濕的雪

發布時間:2021-07-29 17:38:49

A. 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這句話該怎

只要有雪,平地滾雪球會更穩滾的更大。雪就是項目,找准項目,奮力去做。

B. 專業的外匯論壇,為什麼雪球沒有做外匯內容

雪球現在主要是股票基金的一些內容,外匯方面的論壇可以看看登富特外匯論壇、韜客外匯論壇、和訊論壇等。這些論壇裡面有不少外匯方面的干貨。

C. 如何發現投資中的濕雪和長坡

1、滾雪球的投資方式是指一旦獲得了起始的優勢,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優勢會越來越明顯的投資方式。比喻該投資方式積少成多,優勢逐漸強大。這是美國股神巴菲特的經典炒股方法,滾雪球的投資方式源自巴菲特的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濕雪,指的是在合適的環境中投入能不斷滾動增長的資金。長坡,指的是能讓資金有足夠的時間滾大變強的企業。2、所謂的滾雪球效應:一旦獲得了起始的優勢,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優勢會越來越明顯。比喻:積少成多,優勢逐漸強大。同時有同名圖書等。

D. 很濕的雪是什麼意思

很濕的雪是有點化掉的雪,濕濕的容易粘結起來,也就容易滾成雪球

E. 巴菲特和索羅斯你更欣賞哪一位大師

對於投資大師的一些想法,我們需要一些新的認識和思考。巴菲特和索羅斯們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的感悟。

1、投資大師的共同點:活的很長

下面這張圖非常經典,裡面涵蓋了一些比較重要投資大師的長期回報收益率。裡面涵蓋了巴菲特基本面選股,宏觀對沖,量化,交易等不同風格的投資大師。但是我們看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活的很長。

我們看到基本上平均可追溯業績在30年左右,最少的也有10年以上的可追溯業績,最長的就是我們的巴菲特,超過了55年的可追溯業績。這一點是最近思考中給我啟發最大的。無論什麼投資風格,方法,甚至性格,能夠成為真正影響到後人的投資大師必須有一個特點;活得足夠長。

巴菲特

巴菲特是真正踐行「活得足夠長」這個真理的。一方面,他自己本人的壽命,身體狀況也非常好。在接近90歲的高齡依然思維活躍,親力親為做投資。而巴菲特的個人財富,也通過時間的玫瑰發揚光大。在他30歲之前,他的財富「只有」100萬美元。越到後期,他財富的積累就越驚人。

活得足夠長,是我過去半年對於投資大師最深刻的啟發。表面上,這是一句廢話,但背後卻是所有偉大的投資者之所以偉大的原因。我們不會記得那些一兩年做的很優秀的人,甚至彼得林奇接班人比爾米勒也逐漸被大家遺忘,因為他在金融危機中的滑鐵盧。無論你是什麼投資風格,什麼投資理念,最核心和共同的一點就是要在市場中活得足夠長。

2、活得長靠什麼?對於風險的剝離

過去我們一直拘泥於去對比索羅斯和巴菲特。這兩位投資大師年齡一樣,投資方法完全不同,的確有許多可以對比的地方:巴菲特出生國會議員之家,索羅斯是為了躲避戰爭去的美國。巴菲特生活樸素,甚至摳門,索羅斯喜歡捐款,致力於開放社會的偉大目標。巴菲特依靠股票投資賺錢,索羅斯擅長外匯期貨。但其實我們忽視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在投資中其實他們都是很「膽小」的,做的都是確定性投資。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對於索羅斯津津樂道的就是阻擊英格蘭銀行和東南亞金融危機。其實背後的邏輯都是基於定價機制的非市場化。索羅斯相信的是market economy,當他看到planned economy和market economy發生沖突的時候,市場經濟最終會大概率取勝。而且他熟讀歷史和哲學,從歷史,哲學,人性的角度看,最終都會按照市場經濟的方向去走。本質上索羅斯做的是一種低風險投資。像當年英鎊和泰銖的貶值,連其央行內部的成員都承認自己貨幣會貶值。索羅斯讓人敬佩的是,在低風險投資的時候他敢重倉出擊。

我們再看看巴菲特。關於巴菲特的投資案例非常非常多,其本質也是低風險投資,或者我們說的,去獲取剝離風險後的收益。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巴菲特說了一句話:Buy AmeriCAn, I am。那我們看看巴菲特買了什麼?那時候巴菲特重倉了高盛,他曾經說過,如果美國最終只有一家投資銀行活下來,那必然是高盛。但是我們看,巴菲特買的其實是高盛的優先股,而不是正股。如果看過《大而不倒》就能理解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即使在金融危機這種大甩賣的時候,他做的也是低風險投資。不追求最大的回報,而是確保守住本金的前提下能有收益。

3、對沖基金的發展史,就是尋找「風險剝離後的收益」

我們再回到《富可敵國》這本書,從第一章的對沖基金創始人A.W.Jones,到後面的James Simons,其演變就是不斷尋找風險剝離後的收益。A.W. Jones是對沖基金模式的創始人,雖然不是他開創了做空和杠桿,但卻是最早運營這種對沖基金模式的。而這兩個工具正是在純多頭思維的市場,有效剝離了部分風險,獲取收益。

書中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假設兩個投資者都從10000美元開始做。一個運用做空和杠桿工具。那麼首先,他的杠桿就讓他擁有20000美元的投資。他做多美元,放空70000美元。這樣他暴露在市場的風險只有60000美元。而另一位投資做多80000美元,保留20000現金,在市場也暴露80000美元的風險。假設市場上漲20%,由於他們的選股能力一樣強,看多的股票漲了30%,跑贏大市,而另一個做空的股票也只下跌了10%。那麼運用杠桿的投資者的利潤就是32000美元,而且市場風險還小。而普通投資者的利潤只有24000美元,而且暴露了更多風險在市場上。

加杠桿不是賭博,核心邏輯也是基於更小風險暴露的投資,放大收益率。

在此之後,我們看到每一位投資大師都在通過研究方法,投資工具的創新,來獲取剝離風險後的收益。比如第二章的Michael Steinhardt,其最核心的賺錢方法是通過大眾交易來持續拿到打折的股票。因為大家都不懂怎麼做大宗交易,應該給多少的折價。Steinhardt從中賺取了巨額的,沒有風險的利潤!再比如後面的老虎基金羅伯遜,他最初的成功也是來自於對於小市值股票的基本面挖掘。因為大部分券商那時候主要覆蓋大市值,流動性好的股票。小市值股票本來估值就折價,風險很低。而一旦挖掘到好公司,收益率就會很高。再到最後的James Simons,通過程序化交易,量化模式來剝離風險,獲得真正的alpha.

大獎章基金的數學模型主要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統計,找出金融產品價格、宏觀經濟、市場指標、技術指標等各種指標間變化的數學關系,發現市場目前存在的微小獲利機會,並通過杠桿比率進行快速而大規模的交易獲利。

4、滾雪球的最核心要素:低風險投資

以前看巴菲特的滾雪球,僅僅理解表面因素,要走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事實上,巴菲特能夠滾雪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低風險投資。

今天如果我隨便買入一個股票,其上漲和下跌的概率可能都是50%。很多時候高收益伴隨著的就是高風險。一個股票有上漲100%的可能,往往也會有下跌50%的可能。許多人在做投資時,就是不斷追求高風險回報。比如去賭短期催化劑,去押寶某條賽道,或者去獲取別人不知道的信息。這些方式都伴隨著極大不確定性,最後逐漸會回歸到50%的拋硬幣概率,甚至很多時候因為人性的弱點,概率連50%也不到。那麼長期來看,收益率就是均值回歸。而巴菲特就是找到一種能夠持續低風險,可持續的投資模式。

所以這么多年,其實巴菲特真正買入過的十倍股不是那麼多,他也從來不推崇tenbegGEr.他的核心模式就是不斷獲取風險剝離後的收益,每年哪怕就那麼一點點,但是這種模式可以持續,可以滾很多年。那麼時間越長,巴菲特的雪球就越大。

以前有個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堅信長期的力量。我認為背後也是這種思路,尋找長期可持續的模式,讓時間成為我們的朋友。時間越長,大家看到的差距越大。

5、可持續性,是所有投資方法最重要的一條

在看了那麼多書,學習了那麼多投資大師的理念後,我開始真正意識到:

個方法可能短期無法抓住最牛的股票,但是能夠長期帶來回報,而且是有效的。

最近債券市場波動很大,有人說了一句很深刻的話:做投資一年三倍不難,但是三年一倍卻很難。背後也是反映了投資的可持續性有多麼不容易。短期決定投資回報的是技能和運氣,如果有足夠的運氣,一年要翻倍甚至幾倍都是可能的。每一年,我們都能找到這樣的人(拋硬幣大賽冠軍)。但是長期,決定投資回報的就是一個因素:技能。這個技能包括自身能力,包括投資方法的進化等。

巴菲特和索羅斯本質上在做同樣的事情,低風險,可持續的投資。而且巴菲特一直強調一件事情「保住你的本金」。而索羅斯是基於人性的不變,從boom to burst,人性的貪婪和慾望是永遠可持續的弱點。他在外匯市場的交易也是不斷抓住高勝算,低風險的投資機會。

世界是不可預測的,而要相信我們個人能持續預測未來的可能性是很低很低的。所以許多人的錯誤來自於對自己過於自信,認為自己有持續預知未來的水晶球。這一點也是過去半年我自己進化的認知。過去我一直認為,挖掘牛股的核心能力是看到未來。但今天,我越來越發現世界是不可預測的。我們應該基於未知的世界,做風險剝離後的收益。

寫在最後:我對奧馬哈朝聖的一些感悟

每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都是全球投資者的一次奧馬哈朝聖。可惜由於各種原因,我一次也沒去過。好在巴菲特是十分開明的人,每一個他的智慧都會展現在其致股東的信件中,他在奧馬哈年會的發言也都會有公開的紀錄。這些年也通過讀書,學習他的投資理念,對於巴菲特,甚至對於許多海外投資大師的方法有了更加深一層次的理解。

投資越是到最後,對於風險的敬畏之心就越強。那些偉大投資者在每做一次投資的時候都會思考風險在哪裡,巴菲特是最厭惡風險的。他總是希望能夠不斷獲得剝離風險之後的收益。對於風險的厭惡,並不等於巴菲特不出手,而是耐心尋找最確定,風險最低的時候,再運用金融工具,做低風險確定性投資。他的搭檔芒格說過,人一輩子不能富有兩次。真正能夠滾雪球的就是可持續的,剝離風險之後的收益。這些收益通過時間積累後,就變成了大雪球。時間會成為我們的朋友。

既然時間對於長期投資那麼重要,這也是偉大投資者都在堅持的追求長期正確價值觀。

來源:財經記者圈作者:朱昂,內容僅供參考。

F.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在我的理解里,人生就像滾雪球,說的滾雪球,當然正規的滾雪球當然是雪球越滾越大,而且一直往前走,往下坡流動,而不會再回頭,就好像你的時間一樣。往前流動而不會回頭。
這些所謂的雪球後來比喻呃人們的日常見聞和生活閱歷,還有自己的知識。人活著就會慢慢的像滾雪球一樣,自己身上的知識越滾越多越滾越遠。
當然了,最重要的如果能找一個很濕的雪球就好了,這樣自己就會變得重量多一些,就掙,也可以說是如果遇到一個嗯還有知識面,一個能夠給自己一個更好發展的場景就好了。
個很長的坡,就是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選擇一個正確的道路,選擇一個長遠的眼光,讓自己的人生越走越長。而不是短暫的,總是在坑坑窪窪的坡折裡面沒有順路

G. 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怎樣理解

股神巴菲特的名言,所謂的濕雪,指的是在合適的環境中投入能不斷滾動增長的資金。所謂的長坡,指的是能讓資金有足夠的時間滾大變強的企業。

H. 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人生是凡人的一生,都是有起的落的,把握機遇,就是人生的成功之路。

I. 學著發現"很濕的雪",努力尋找"很長的坡"!是什麼意思

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知道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所以說知道沒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成長不是有話要說,而是聽得懂看得懂。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路,嘗試他、跟隨他,當適合的機會出現時,知識經驗會幫你發現很濕的雪,把你的雪球滾大,前提是你用耐心為它提供一個很長的坡。在暴風雪來臨時,你的人生雪球才會不被吹散。

J. 什麼是濕雪崩

濕雪崩也許是最危險的,濕雪崩一般發生於一場降水以後數天,因表面雪層融化又滲入下層雪中並重新凍結,形成了「濕雪層」。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後溫度會持續快速升高,這使新的濕雪層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於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於是便向下滑動,產生了雪崩。濕雪崩都是塊狀,速度較慢,重量大,質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漬似的,愈變愈大。因此摧毀力也更強。這種塊雪崩的形成區通常在坡度稍緩的雪坡上。因為陡坡上的粉雪(鬆散的雪)要幾乎崩完了,才會輪到相對的緩坡,發生塊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帶起樹木和岩石,產生更大的雪礫。但一旦捲入塊狀的雪崩體中,就決不會有像遇到干雪崩那樣幸運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來會立即凝固,往往令搶救工作十分困難。

閱讀全文

與外匯很濕的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棗期貨和價格換算 瀏覽:651
紅棗期貨即將上市 瀏覽:878
愛建信託客服 瀏覽:508
基金外包服務市場 瀏覽:293
融資融券c 瀏覽:125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