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兌換以下外幣的比例
2007年1月20日凌晨0:00發布中行折算價如下:
人民幣兌換歐元 100:1008.66
人民幣兌換美元 100:777.88
人民幣兌換韓元 100:0.8158
人民幣兌換日圓 100:6.4139
人民幣兌換港幣 100:99.57
詳情可參閱以下網站(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http://www.boc.cn/cn/common/whpj.html
B. 人民幣外匯最新
參考當前的匯率(2015-10-9 ):
1人民幣元=0.1576美元
1美元=6.3450人民幣元
途徑:網路輸入"人民幣匯率",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兌換比例。
匯率是動態的,若兌換,要以當前的實時匯率為准。
人民幣(縮寫:RMB;ISO 4217代碼:CNY;符號:¥)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於1948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貨幣,建國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紙幣、硬幣和塑料鈔、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C. 什麼叫匯率人民幣匯率指什麼
什麼是匯率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
人民幣匯率的含義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報價,即1人民幣或者100人民幣兌換成多少美元。
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自2005年7月21日開始形成,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發布的系列規定為基礎,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是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它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幣數摺合若千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固定單位的外幣數大小須視各該外幣的價值大小而定,除人民幣對比利時法郎和義大利里拉匯率採用一萬
(10000)單位、對日元匯率採用十萬 (1000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外,對其他各種外幣匯率均以一百(1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
D. 人民幣和各個貨幣的兌率是什麼
什麼是外匯
概括地說,外匯指的是外幣或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
動態含義: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的貨幣,並利用國際信用工具匯往另一國,藉以清償兩國因經濟貿易等往來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的交易過程。
靜態含義:外匯是一種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這種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幣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價證券,如:銀行存款、商業匯票、銀行匯票、銀行支票、外國政府庫券及其長短期證券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定義為:"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什麼是外匯匯率及其標價方法
1. 外匯匯率的概念
我們對國內貿易都很熟悉。當你去商店買米的時候,你會很自然地支付人民幣。當然米店也很樂意接受人民幣。貿易可以用人民幣進行。在一國之內的商品交換相對講來是簡單的。但是,若你想去買一台美國造的電子計算機,事情就復雜了。或許你在商店支付的是人民幣,但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作用,最終支付的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幣。同樣,美國人如想買中國商品,他們最終支付的則是人民幣。這樣,我們就由國際貿易引進了外匯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就是一國貨幣單位兌換他國貨幣單位的比率。
例如,目前人民幣外匯比率是:100美元=828元人民幣。
2. 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
目前,國內各銀行均參照國際金融市場來確定匯率,通常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兩種標價方式。
直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一般是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 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大多數國家都採取直接標價法。市場上大多數的匯率也是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如:美元兌日元、美元兌港幣、美元兌人民幣等。
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數量標價法。是以外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一般是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幣能夠摺合多少外國貨幣。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本幣所能換到的外國貨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本幣能換到的外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 在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正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匯率下降。前英聯邦國家多用間接標價法,如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市場上採取間接標價法的匯率主要有英鎊兌美元、澳元兌美元等。
標價實例:
直接標價法
美元/日元=134.56/61、美元/港幣=7.7940/50、美元/瑞朗=1.6840/45
間接標價法
歐元/美元=0.8750/55、英鎊/美元=1.4143/50、澳元/美元=0.5102/09
上述的標價方法有兩層含義:
1) A貨幣/B貨幣:表示1單位的A貨幣兌換多少B貨幣;
2) A數值/B數值:分別表示報價方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於買入價和賣出
價相差不大,因此,賣出價僅標出了後兩位,前兩位數與買入價相同。
3.外匯匯率中的"點"(基本點)指的含義
按市場慣例,外匯匯率的標價通常由五位有效數字組成,從右向左數過去,
第一位稱為"X個點",它是構成匯率變動的最小單位;第二位稱為"X十個
點",如此類推。
例如:1歐元=1.1011美元;1美元=120.55日元
歐元對美元從1.1010變為1.1015,稱歐元對美元上升了5點
美元對日元從120.50變為120.00,稱美元對日元下跌了50點
匯率的種類
在外匯買賣中,跟據買賣立場的不同,交割期不同,匯兌方式不同,計算方不同,外匯管制的寬嚴不同,外匯資金的性質不同和交易時間的不同可分為各種
不同的匯率。
1.根據買賣立場不同,匯率可分為買價和賣價。
2.根據匯兌方式不同,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票匯匯率和現鈔匯率;電匯匯率是電報匯款使用的匯率。由於電報付款迅速,所佔外匯買賣比重很大,電匯匯率就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基本匯率。
3.根據交割期的不同,可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即期匯率是即期外匯買賣
使用的匯率,電匯匯率即是即期匯率。遠期匯率是遠期外匯買賣所使用的匯率,是一種預約性質的匯率。
4.根據計算方法不同,可分為基準匯率,套匯匯率和套算匯率。
5.根據外匯管制的寬嚴不同,可分為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6.根據外匯資金的性質不同可分為貿易匯率和金融匯率。
7.根據交易時間的不同可分為開市價和收盤價。開市價即當天開市後第一次報價,而收市價是指當天最後一筆交易的交易價格。
外匯匯率的決定
是什麼經濟原則決定外匯匯率,又是什麼使之改變的呢?這必須從分析外匯市場入手。外匯交易市場,顧名思義,是不同國家貨幣交換的市場。匯率就是在這里決定的。外匯市場與其他市場一樣,主要由兩大因素決定,一是貨幣的供給和需求,二是各國貨幣的價格,這種價格是以各國自己的單位標定的。 盡管外匯市場上有如此種種不同的交易,但匯率決定的基本原則是一樣的。許多經濟學家傾向於用供給和需求關系來解釋外匯市場的活動。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用供給和需求曲線來分析外匯匯率的市場決定。他用的例子是英鎊和美元之間的雙邊貿易。美國對於英鎊的需求,是由於英國向美國提供商品、服務和投資等等。美國需用英鎊來支付這些商品和服務。英鎊的供給則取決於美國向英國提供的商品、服務和美國在英國的投資等。外匯交換的價格,即匯率,就定於供給和需求取得平衡的那一點。 外匯交換的供給和需求的平衡,決定了貨幣的匯率。這種外匯的供給和需求存在於每一種貨幣,於是供給和需求就來自世界的四面八方,這個多邊的交換決定了整個世界的匯率。
貨幣及外幣
眾所周知,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是無法離開錢的,而錢或鈔票便是貨幣的代名詞。在經濟學上,貨幣的定義是指任何一種能同時充當交換媒介、記帳單位、價值儲藏和支付手段職能的資產。
在貨幣出現以前,實行的是物物交換,由於交易范圍的擴大及可交換商品的增多,物物交換便不適用了。這時,貨幣便應運而生,成為一切商品交換的中介,也就是說,貨幣可以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同時,貨幣也具有了價值。
貨幣具有價值,那麼貨幣是否可以交換呢?用人民幣交換人民幣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天下並非只有一種貨幣,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有不同的貨幣,本國的貨幣叫本幣;其他國家的貨幣叫外幣。本幣與外幣之間、不同外幣與外幣之間便可以交換了,這便引出了外匯的概念。
外匯
外匯,即國外匯兌,本意是由於國際間的債權債務結算所引起的貨幣兌換行為。
外匯主要是指外國貨幣,還同時包括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以進行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
我國對於外匯的定義是:外匯是指外國貨幣,包括鈔票、鑄幣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本票、支票等)、銀行存款憑證等;及其他外匯資金。
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外匯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外匯必須以外國貨幣來表示;2、在國外必須能得到償付;3、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注意:以不可兌換的貨幣表示的支付手段,不能作為外匯)
外匯主要品種
在了解了外匯的基本概念後,我們來看看目前在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比較大的外匯主要品種: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港幣等等,這些外匯品種都是目前外匯市場上交易頻繁、交易量較大的外匯;同時,它們也可看成是外匯市場上的晴雨表,它們的劇烈、頻繁變動往往會導致整個外匯市場上的劇烈變動。
E.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高低和中國的外匯儲備量有什麼關系
中國外匯復儲備量越大,人民幣就制越堅挺,就能兌換更多的美元。當人民幣貶值不符合我們利益的時候,想要維持人民幣不繼續貶值,就可以直接拿手中儲備的外匯從市場上買回更多的人民幣入庫,減少流動中的人民幣數量,自然就穩住了人民幣的購買力,也就是止住人民幣的貶值。常聽說人民幣貶值,主要是指對內貶值,是在國內不值錢,今天的一塊錢買到的東西不如十年前的多。但是人民幣兌換外幣,已經維持了八九年的升值。一人民幣能換到的外幣一直在增加。人民幣顯示內貶外升的格局。
F. 中國人民幣與美國美金比例
1美元=6.1218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634美元
G. 我國外匯儲備幣種及各種比重
美元75% 黃金1.9%,日元10%,歐元和英鎊20%,
H. 外幣匯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1、假如GBP/USD=1.63表示的意思是1英鎊可以兌換1.63美元,這個等式你可以理解為GBP除以USD。那假如你要算GBP/JPY呢,(X/Y)*(Y/Z)=X/Z,所以有:
(GBP/USD)*(USD/JPY)=GBP/JPY,如果GBP/USD=1.63,USD/JPY=100,那麼GBP/USD=163這個就是交叉相乘。
同理交叉相除就是這個式子的逆運算了。
2、計算交叉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交叉相除和同邊相乘(分不同情況)1,交叉相除(必須同為直接報價或同為間接報價)。
1)同為直接報價貨幣
已知:USD/JPY=120.00--120.10,DEM/JPY = 66.33--66.43,求USD/DEM,則交叉相除。USD/DEM=120.00/66.43--120.10/66.33=1.8064--1.8106
2)同為間接報價貨幣
已知:EUR/GBP = 0.6873--0.6883,EUR/USD=1.1010--1.1020,求GBP/USD,則交叉相除: GBP/USD=1.1010/0.6883--1.1020/0.6873=1.5995--1.60332。
3)同邊相乘(必須是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同存)
已知:EUR/USD=1.1005--1.1015,USD/JPY=120.10--120.20,求EUR/JPY。則同邊相乘: EUR/JPY=1.1005*120.10--1.1015*120.20=132.17--132.40。
(8)中國人民幣外匯比例擴展閱讀:
1、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2、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幣兌美元都有一個兌換率。一種非美元貨幣對另外一種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往往就需要通過這兩種對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這種套算出來的匯率就稱為交叉匯率。交叉匯率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個匯率所涉及的是兩種非美元貨幣間的兌換率。是用交叉匯率的貨幣對在外匯交易中又成為交叉盤,例如英鎊兌人民幣。
I. 各種外幣和人民幣的比例
人民幣1元是新台幣3.745是日元12.79是港幣0.9444114是英鎊0.07383487元是瑞法郎0.1934是澳元0.22155318是新元0.20346473是歐元0.11988151
其實已經差不多了 四捨五入很多了
J. 外幣對比中國貨幣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