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機會多

外匯機會多

發布時間:2021-08-08 08:30:34

外匯儲備多了有什麼作用(利弊)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匯,則需要發行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供給就會增多,則人民幣就會貶值,所以匯率就會下降。

簡單地說,外匯儲備就好象是我們手中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想買什麼都不用愁了。但是外匯儲備主要來自於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你出口東西比進口的東西多了,你賺了別人的錢,人家當然不高興了,當然會產生貿易摩擦。對於自己來講,經常握有大量現金而不去投資賺錢,這不是浪費嗎?經營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就象管好自己的錢袋子一樣,既要夠用,又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意,還不能太與別人搶生意惹人不高興。就這么簡單。

② 外匯儲備多為什麼不好呢

外匯儲備多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主要如下方面:
1、潛力
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2、利差損失
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將嚴重縮水。
3、成本損失
中國每年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中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宏觀調控效果
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國際優惠貸款
外匯儲備過多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中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6、加速熱錢流入
引發或加速該國的通貨膨脹。
7、經濟資源流失
大量囤積外匯,會引起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無論是出口創匯還是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都會形成對本國有形經濟資源的購買能力,造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
8、通貨膨脹
推高本國貨幣的通貨膨脹,資源的流失和大量發行本國貨幣所換來得外匯如果不能實現購買,則會推動國內通貨膨脹的持續上揚。
9、國內企業
出口創匯不能回購資源,在國內以發行本國貨幣虛增企業利潤來實現,實質上是生產企業的出口成本以通貨膨脹消化,長期運做,使所有生產企業總體上收不抵支,使這些企業所持有的生產資料轉化為外匯儲備的貨幣形態,造成倒閉,而以企業經濟贏利為基礎而生存的銀行也會因企業的倒閉使放出的貸款不能收回而發生倒閉。
10、匯兌損失
由於這些損失需要通過本國貨幣的無保證發行獲得,由工商企業和銀行系統消化,迫使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間資本公擔,我國大批國企和國有獨資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因為企業無法獨立承擔央行大量囤積外匯產生的匯兌損失,不得不吸收民間資金共擔損失以苟延殘喘。實質上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本質屬於國有獨資製造企業和銀行的變相破產形式。
給外匯發行國通過大量發行鈔票,稀釋其貨幣購買力,掠奪持匯國的財富以逃避債務創造條件。這是形成我國中央銀行的匯兌損失的主要原因。
11、本國貨幣
大量通貨膨脹本身是中央銀行稀釋本國貨幣購買力的表現,但中央銀行在稀釋購買力時沒有補貼持幣人等比的新增貨幣,從而使百姓財富蒸發。
12、本國貨幣主權喪失
螞蟻搬家式的將本國貨幣的發行准備移出國外,造成本國貨幣主權的喪失。大量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是以所謂的單向等價交換為特徵實現,即使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而外匯發行國將換得的人民幣購買我國商品輸入其國家,銷售後補足外匯的發行准備,回籠該國貨幣買削其債務。而本國因囤積外匯不能回籠資源,造成大量無准備的貨幣發行,從而喪失對本國貨幣的節制,任其通貨膨脹,這意味著本國貨幣主權的喪失。

③ 外匯儲備多是好事還是壞事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順帶說說我國的外匯儲備管理:
2014年6月12日,外匯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和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解讀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
有網友問,如果外匯儲備過多了應該怎麼辦?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首先,中國政府早已明確不追求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外匯儲備增減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在2002年底,黨的十六大首次把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的四大目標之一。200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中國國際收支的主要矛盾已經從外匯短缺轉為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增長過快。所以這些年我們乾的主要事情就是「調結構、擴內需、減順差、促平衡」,中國政府一直在朝著向這個方向努力,我們看到這個政策已經發揮了一定的效果,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為主的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重,最高時2007年是10.1%,最近這幾年已經降到了2%左右,遠遠低於國際上認可的經常項目差額佔GDP比重的合理標准,顯示我們經濟的對外平衡、國際收支狀況改善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

④ 炒外匯哪個貨幣對機會多,好交易

EURUSD,應該是每天交易量最大的
貨幣對
,活性還不錯,相對於新手來說比較好操作

⑤ 外匯的優勢和缺點

外匯的優點:

1. 低成本: 外匯交易成本可以非常低。大多數外匯經紀商從外匯點差中獲利。因此,不必擔心單獨的經紀商費用,從而節約了成本。相比之下,股票或其他證券交易的交易員則必須考慮其他額外費用。


2. 提供非常高的流動性:與其他金融市場相比,外匯市場擁有最多的市場參與者。這提供了最高水平的流動性,這意味著即使是大額外匯交易訂單,也可以輕松有效地完成,而不會出現任何較大的價格偏差。這消除了價格操縱和價格異常的可能性,從而使價差收窄,從而提高定價效率。不必擔心開盤和收盤時的劇烈波動,也不必擔心下午的價格區間停滯不前,這些都是股市的標志。除非預期會有重大事件發生,否則可以在整個不間斷交易中觀察到類似的價格模式(高、中、低波動)。


3. 沒有中央交易所:作為一個在全球范圍內運作的場外交易市場,外匯市場沒有中央交易所。各國央行偶爾會根據需要進行干預。相比之下,在股票市場,一家公司可以突然宣布股息或報告巨額虧損,從而導致巨大的價格變化。此外,在外匯市場,內幕交易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特別是對主要貨幣對),因為外匯市場沒有內幕人士。


外匯的缺點

1. 缺乏透明度:由於外匯市場由經紀商主導,由經紀商驅動意味著外匯市場可能不是完全透明的。交易員可能無法控制自己的交易訂單如何執行,可能無法獲得最佳價格,或者只能獲得有限的交易報價視圖,而這些報價只能由其選擇的經紀商提供。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是只選擇受監管的經紀商進行交易,因為這些經紀商屬於監管機構的管轄范圍。市場可能不受監管機構的控制,但經紀商的活動卻受監管機構管轄。


2. 復雜的價格決定過程:外匯匯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全球政治或經濟因素,這些因素可能難以分析。外匯交易大多依靠技術指標,這是外匯市場波動劇烈的主要原因。


3. 高波動性:由於無法控制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發展,在高度波動的外匯市場上很容易遭受巨大損失。如果某隻股票出了問題,股東可以向管理層施加壓力,要求他們發起必要的改革,他們也可以向監管機構尋求幫助。外匯交易員則無處可去。當冰島破產時,持有冰島克朗的外匯交易員只能袖手旁觀。24/7的市場使得人們很難定期監測價格和波動性。最好的辦法是嚴格控制所有外匯交易的止損,並通過精心策劃的方法系統性地進行交易。

⑥ 未來兩年,外匯市場是機會還是瓶頸

2016年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發展的一年,也是外匯市場快速崛起的一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生效;中國首次賦予美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並准備在美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外匯管理局已批准券商機構經營結售匯業務,並成立了全球首家提供中央對手清算服務的清算機構——上海清算所;中國的監管當局對國泰君安、嘉實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發放了外匯交易牌照,而且會陸續發放給更多非銀行機構。外匯保證金交易在中國金融市場逐漸獲得認可,其開放透明的平台、豐富的交易品種、完善的交易機制。提升了外匯交易在中國投資者心中的地位,其參與人數成逐年上升態勢。因此,外匯保證金交易成為CCTV2新年特別節目——「新年新世界」2016-2017財富機會榜中的第三名也就不足為奇。先發展後規劃,是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在2017年1月6日召開的外匯管理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外匯管理的重點工作: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加大對外匯違規違法行為的檢查力度和懲處強度。保持對地下錢庄、逃匯騙購匯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穩定。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外匯儲備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據數據顯示,近兩年國內外匯交易以年均70%以上的速度增長。外匯經紀商、從業人員和市場規模、投資者數量,正在以井噴的態勢,強勢崛起。綜上所述,外匯市場是機會還是瓶頸,不言而喻。

⑦ 外匯多了有什麼好處

大局勢上可以影響貨幣

⑧ 外匯是什麼,賺錢機會大嗎

外匯當然賺錢啦,不過你要知道,杠桿越大,利益越大,風險就越大。有利必有弊吧。炒外匯是要慢慢學的。 舉個例子一個台灣的朋友幾年前拿了100萬台幣去澳大利亞留學,他就需要將台幣兌換成奧元以便在奧大利亞消費(相當於該同學買進了奧元);然後過了三年,留學結束回國,他就將消費後剩下的奧元兌換成台幣,沒想到還能拿到100萬台幣!所以只要你手上拿著將要升值的貨幣,你就賺錢(因為它的購買力在上升),而你賺的錢其實是那些握有相對貶值貨幣的人的錢。

閱讀全文

與外匯機會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券咨詢公司的投資顧問 瀏覽:382
杭州南海成長股權基金 瀏覽:373
合肥鑫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麼特點 瀏覽:958
醫院股權融資 瀏覽:245
信託產品圖片 瀏覽: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資金揭秘 瀏覽:515
怎麼買萬達股票 瀏覽:306
湖南源匯信託 瀏覽:891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
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舉報中心 瀏覽:388
孔門的理財 瀏覽:116
鼎融資本收益怎麼樣 瀏覽:305
融資價格是什麼 瀏覽:564
新基金封閉期不能贖回 瀏覽:789
外匯狙擊手pdf 瀏覽:218
恆生中國指數基金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