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越來越少

外匯越來越少

發布時間:2021-08-09 13:41:20

『壹』 為什麼外匯到帳時金額變少了

我覺得可能有幾處要收費:
1.中轉行收費;
2.在正常情況下,收款銀行對非本國貨幣匯款會收取一定數額的入賬費;
3.如客人選擇手續費從匯款金額中扣除,實際到帳金額也會扣除相應手續費的。

『貳』 外匯的多與少對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穩住外匯呢?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外匯出現的問題,所以外匯方面的波動要謹慎。去年外匯開始出現問題,一個是人民幣持續貶值,二是外匯量持續減少,有一個月降到3萬億以下。人民幣持續貶值和外匯持續減少的話必然會引發金融風險,所以,去年初就提出來得穩住外匯。我們討論怎麼穩?這兩個說只能穩一個,兩個穩是不行的。國務院提出來兩個都穩,一個是人民幣不能持續貶值,一個是外匯市場不能持續減少,兩個不能持續!所以,從去年10月份開始啟動外匯的對策,到現在為止是推出了三條對策:
一是放開的一定堅持繼續放開,不能往回退,不能退到資本管制上來。凡是承諾的繼續放開,比如說一張身份證一年可以買五萬美金,承諾放開了就繼續堅持。孩子到國外求學,要多少外匯換多少外匯,無論是學費還是生活費,我們承諾過了不會往後退。但是,沒有放開的暫時停止。對於個人來講,我們外匯上有三項的項目沒有放。
一是海外不動產投資一直沒有放開,從來沒有放過。原來討論過要不要放,現在定下來是暫時不放了,正式宣布不放了。這樣來就是基本定下來不放了。
二是海外的證券投資,就是在美國證券市場上炒股票沒有放開,原來討論過要不要放開,暫時定下來是不放了,要穩住外匯。
三是海外的投資類保險沒放,我們放給消費類保險。比如說美國的醫療類保險沒有問題,消費類放了,投資類就不放了。
實際上大家注意到,原來准備討論放的這三項都暫時決定不放了,因為要穩住外匯。不僅不放,你們知道還逐漸在收緊,從今年8月21日起,在海外刷銀行卡單筆超過一千人民幣的,有關方面就要向有關機構報告,個人不用管,但是銀行就要向有關方面報告。如果連續25天刷單筆超過一千塊錢都要立案了,這個立案不是有問題,而是查一下是正常消費還是轉移外匯偷逃資金,全面在收緊,要穩住外匯。所以,穩的第一個對策是已經放開的繼續推動,我們不會收回,但是,沒有放開的不會開放。
第二個對策是海外並購,凡是技術類並購繼續支持,要多少外匯給多少外匯。像海外收購這種新品製造企業,這種技術支持,但是,非技術類的要嚴格審查了。海外不動產投資、海外收購酒店、酒庄、影院等等,這類投資是非理性投資,意思是你理性一點。最近我到海外看了很多企業在賣房地產項目,為什麼賣呢?外匯出不去了。有一家企業告訴我,原來答應是5億的外匯額度沒有用,就取消了。這個是給大陸人蓋的,現在錢也出不來了,我就把項目賣了算了,因為已經很嚴格了,沒辦法做了。所以,非技術類的嚴格審查是你幹不成了,因為要穩住外匯。
第三個對策是海外投資,「一帶一路」投資。「一帶一路」投資,未來是用人民幣投資,不再動用外匯儲備,「一帶一路」投資我們是主導方,我們有權選擇貨幣的種類。所以未來「一帶一路」投資主要是人民幣投資,這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好處。我們最近運作得不錯,已經有69個國家和地區把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來收藏了,像歐洲央行收購了3億的人民幣來儲備了。我最近到斯里蘭卡調研,既可以用人民幣換當地貨幣,也可以用美金換。今年年底要干一件事,人民幣和盧布直接兌換,不再把美元作為基礎,以金價作為基礎來讓盧布和人民幣的兌換,我們和俄羅斯是最大的貿易夥伴,對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戰,這個一旦成功的話,就大幅度減少外匯制度的消耗,穩住外匯有巨大的意義。

『叄』 外匯流失對國家有什麼影響

其實外匯的本質是對本幣的保障,外匯多了,說明你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保障回本幣的穩定(好答比貸款,需要收入證明和固定資產)。以我們國家為例,手中握有大量外幣和黃金儲備,在貿易上別人才能信任人民幣。
外匯大量流失,直接說明國家經濟競爭力處於劣勢;由於外匯的減少,本幣信任度降低,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產生惡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外匯越多越好,畢竟外匯佔有一部分社會財富,過多的外匯貯備會影響一個國家財富的分配問題,這是我們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

『肆』 現在玩外匯的是不是人很少

首先選擇一個正規的平台比如FCA下的英諾等等,如果是新手的話可以通過MT4進行學習和版模擬,之後即可進入實盤權
可以先了解一下經濟學的基本知識
《日本蠟燭圖技術》 作者:史蒂夫·尼森,
《外匯交易進階》 作者: 魏強斌
《趨勢跟蹤》 作者: 邁克爾·卡沃爾
《海龜交易法則》 作者: 柯蒂斯・費思
期貨交易技術分析》 作者: 施威格
《艾略特波浪理論》 作者: 小羅伯特・魯格勞特・普萊切特 / 阿爾弗雷德・約翰・弗羅斯特
當然書本上的都是理論,還是要活學活用

『伍』 什麼情況下外匯儲備會減少

什麼減少,是問貶值嗎,一般情況下,外匯貶值,外匯匯率下跌的,外匯儲備會縮水,購買力下降。如果國家外匯儲備過多,會減少一些的,此外,如果和某個國家發生貿易摩擦的話,也會減少該種外匯儲備。

『陸』 外匯儲備多為什麼不好呢

外匯儲備多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主要如下方面:
1、潛力
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2、利差損失
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將嚴重縮水。
3、成本損失
中國每年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中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宏觀調控效果
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國際優惠貸款
外匯儲備過多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中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6、加速熱錢流入
引發或加速該國的通貨膨脹。
7、經濟資源流失
大量囤積外匯,會引起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無論是出口創匯還是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都會形成對本國有形經濟資源的購買能力,造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
8、通貨膨脹
推高本國貨幣的通貨膨脹,資源的流失和大量發行本國貨幣所換來得外匯如果不能實現購買,則會推動國內通貨膨脹的持續上揚。
9、國內企業
出口創匯不能回購資源,在國內以發行本國貨幣虛增企業利潤來實現,實質上是生產企業的出口成本以通貨膨脹消化,長期運做,使所有生產企業總體上收不抵支,使這些企業所持有的生產資料轉化為外匯儲備的貨幣形態,造成倒閉,而以企業經濟贏利為基礎而生存的銀行也會因企業的倒閉使放出的貸款不能收回而發生倒閉。
10、匯兌損失
由於這些損失需要通過本國貨幣的無保證發行獲得,由工商企業和銀行系統消化,迫使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間資本公擔,我國大批國企和國有獨資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因為企業無法獨立承擔央行大量囤積外匯產生的匯兌損失,不得不吸收民間資金共擔損失以苟延殘喘。實質上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本質屬於國有獨資製造企業和銀行的變相破產形式。
給外匯發行國通過大量發行鈔票,稀釋其貨幣購買力,掠奪持匯國的財富以逃避債務創造條件。這是形成我國中央銀行的匯兌損失的主要原因。
11、本國貨幣
大量通貨膨脹本身是中央銀行稀釋本國貨幣購買力的表現,但中央銀行在稀釋購買力時沒有補貼持幣人等比的新增貨幣,從而使百姓財富蒸發。
12、本國貨幣主權喪失
螞蟻搬家式的將本國貨幣的發行准備移出國外,造成本國貨幣主權的喪失。大量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是以所謂的單向等價交換為特徵實現,即使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而外匯發行國將換得的人民幣購買我國商品輸入其國家,銷售後補足外匯的發行准備,回籠該國貨幣買削其債務。而本國因囤積外匯不能回籠資源,造成大量無准備的貨幣發行,從而喪失對本國貨幣的節制,任其通貨膨脹,這意味著本國貨幣主權的喪失。

『柒』 外匯減少了基礎貨幣就少了嗎

首先外匯占款不能自己定義,得看央行自己的說法:

「外匯占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占款。」

基礎貨幣則是中央銀行發行的債務憑證,表現為商業銀行的銀行准備金和公眾持有的通貨。而基礎貨幣是商業銀行體系創造貨幣的基礎和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得以倍數擴張的來源。

其次,外匯占款和基礎貨幣的互動是如何進行的?是本問的核心問題。

根據基礎貨幣的核心構成:基礎貨幣=貨幣發行(流通中貨幣+庫存現金)+金融機構存款+非金存款
而根據央行的資金運用與來源表(實際十分復雜,但這里簡化了)可得出:
常規基礎貨幣變化= 外匯占款變化 + 公開市場操作 + 財政存款變化 (約等於)

全年央行供給基礎貨幣約2萬億元(同比多增2.1萬億元,也就是說2013年其實是負貢獻),外匯占款供給基礎貨幣約6400億元(同比少增2.1萬億元),此外財政存款同比少增5000億元,也相應減少了基礎貨幣。

最後,是不是足以導致下降。的確,過去央行基礎貨幣供給的主要來源是外匯占款,但是正如央行所判斷到的:「在外匯占款渠道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中期借貸便利(SLF,MLF,PSL) 等起到了主動補充基礎貨幣的作用。」因此,可以預見的未來,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將長期補外匯占款減少的缺口。至於出現更大規模的流動性緊張的情況,則要由更大規模的降准來解決燃眉之急了。

『捌』 為什麼我們的外匯到中國後總是少了呢

國外銀行一般要收30-50美元的手續費

如果你的少了很多 可向銀行咨詢

『玖』 外匯儲備減少說明什麼

據介紹,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那麼,中國外匯儲備下降原因是什麼?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國外匯儲備數據,規模為3.05萬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最近幾個月,中國外匯儲備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後,人民幣出現持續貶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幣兌換為美元謀求升值。而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的外儲從2000年開始「野蠻生長」,從1600多億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萬億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達39932.13億美元。

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烏地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匯儲備下降有三個原因

第一:和全球總體局勢有很大關系。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走強非美貨幣集體大幅回落,人民幣也在影響范圍內。特殊性在於人民幣處於國際化的過渡階段,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拋盤,所以央行必須要動用外儲去穩定人民幣匯率。

第二:和出口的貿易順差有關。由於受到全球消費疲軟的影響,出口創匯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匯儲備增加量在縮減。

第三:國家支持人民幣「走出去」政策,如「一帶一路」,使得我們對外投資的結算用人民幣而比較少用美金,美元儲備自然就會下降。

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外儲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儲將近4萬億美元時,大家討論的是外匯儲備「太多了」;現在將要臨界3萬億美元,是對過去擔憂的改變,這是一件好事。只不過因為人民幣貶值,所以恐慌性比較大,大家覺得負效應比較凸出。

如果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看,一般一個國家能夠應付3-6個月進口的需要、償還外債的需要,那麼外儲就夠了。但現在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規模,都跟傳統教科書時代完全不一樣了。流動過剩的局面是歷史新變局。

但很難說破3萬億美元就是驚險的,很難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場環境,破3萬億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直線下降的情況會被打破,在一定時間內會有所改變。2017年將繼續有增也有降,也會有新的情況出現。

閱讀全文

與外匯越來越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郭德勝家族信託 瀏覽:211
華寶大健康基金凈值 瀏覽:26
金融信託投資公司 瀏覽:385
網路融資新聞 瀏覽:265
東方財富手機版看資金流向 瀏覽:382
什麼是股票的關鍵價位 瀏覽:812
中厚理財 瀏覽:41
中融信託客服電話 瀏覽:591
無錫中國黃金今日價格 瀏覽:371
去證券公司還是期貨公司 瀏覽:339
國際外匯消息 瀏覽:623
信用證項下融資 瀏覽:681
雅化融資融券 瀏覽:513
海航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407
多題材股票 瀏覽:698
基金代碼481001基金凈值 瀏覽:261
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結匯業務 瀏覽:781
股票pdi 瀏覽:366
雲南白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581
買基金為什麼顯示的股票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