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冊資本金撤資怎麼處理
完成納稅申報,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場監督局提供納稅證明、股東會決議、撤資申請書,經批准後進行財務賬務處理或清算。
外資企業的年檢報告必須交由會計師事務所檢查。以防作弊、假賬之類的。呵呵。。。
3. 美元大跌外匯需要撤資嗎
那要看你有多少了。如果只是萬八千塊換不換都一樣。沒幾個錢的差價。
要是多的話,你也不會上來問了。
4. 資本金賬戶未驗資資金因撤資如何辦理退資
求指教,現在企業情況是這樣,當時資本金入賬的時候因繳款人和投資人不一致我行根據外方出具的公證並在國內翻譯後為其辦理入賬,現在企業說他們驗資不成功要把這個款項退回,問題1:是否可以按照當時的錯匯款為其辦理款項的撤回,如果認定了錯匯款,當時的這筆資本金入賬是否就承認了有問題,不應當予以入賬問題2:由於該企業是伊朗企業,我行希望他們前來銷戶,但是如果把這筆資本金退回銷戶就存在資本金未足額到位而銷戶,現在的新政是否允許未到位的情況就為其銷戶(企業僅在我行開立資本金賬戶)。求回復,謝謝!
5. 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減資,但有沒有撤資的會計賬務處理
一般不允許減資的。
借:實收資本
貸:銀行存款
6. 關於外商投資資本金退回
如果資本金未入賬戶或者已入賬戶但尚未驗資,且時間很短,則有可能退回;否則只能按照外方減資、或者清算、轉股的方式進行撤資。
7. 為什麼人民幣貶值造成外資撤資
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人民幣對外幣,處於低水平的話,這會吸引外幣前來投資。但是如果人民幣對外幣處於下降軌道上,並使投資者預期到未來其對外幣仍將繼續貶值的話,那就不僅不可能吸引外幣資本前來投資,反而會刺激外幣資本逐步撤資,這就等同於資本外流了。
另一方面,人民幣如果只是對內貶值,換句話說,是通貨膨脹的話,尤其是本幣處於不斷通脹的預期中的話,境外投資者,不僅不會撤資,還有可能持續增加投資,這樣的話,資本就不存在外流的問題。由於我國外匯兌換率並未與本國通脹掛鉤,兌換率基本上是行政主導,而非市場主導,所以才出現上述情況。也就是人民幣對內貶值,即通貨膨脹的同時,並未對外幣貶值,甚至升值。近幾年我國人民幣對美元逐步升值,國內通脹同時不斷加劇,就正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如果人民幣對內對外升值貶值是同步的,人民幣又處在貶值軌道上,讓投資者產生繼續貶值預期的話,資本撤離也就是可以預期的了。
8. 外商獨資公司撤資,資本金是否需要交稅
資本金本身不繳,超過部分需要作為收益征稅。
9. 放寬外匯資本金賬戶結匯意味著什麼一開始為什麼要限制
意味著外商投資企業不必拿著形式發票到銀行資本金結匯,企業可以先結匯成人民幣,放在一個專門的人民幣賬戶,按實際需求對外支付。
意味著企業可以進行更為自主的匯率成本管理,意味著匯率這東西,外匯局要放手
說到這里,以前重要的一個「換匯成本調查」已經停止。這個調查原意是摸底企業在當前匯率水平下的經營水平,以指定合理的匯率政策。目前已經停止,看懂了吧
結合前期放款的FDI企業驗資等審批,還意味著,資本項目正在加速放開。
再來看提到的幾個關鍵詞:展業三原則和事後監管、違規查處。今年以來,外匯局公開發文中已多次提到展業三原則,重要的信號就是以後外匯局的監管將從規則監管轉向原則監管。比如,以前對真實性審核的要求是發票、合同等要件齊全,銀行和企業按照文件一條一條比對起來做就可以,但以後,不僅如此。如果外匯局認為銀行為盡到真實性審核義務或存在夥同企業造假行為,比如構建虛假貿易、虛假合同,存在明顯不符合業界操作規范、內控制度等行為,那就等著罰款吧……
再來說一開始為什麼要限制。大概09年的時候有個詞叫熱錢,外匯局組織了一系列「控流入」行動,其中重點之一就是資本金違規結匯。
為什麼要查資本金?因為資本金結匯的量大,在虛假合同、發票的掩蓋下,結匯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民間借貸、股市等領域,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還有就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資本自由流動。
資本管制不僅僅是為了防止熱錢流入。蒙代爾三角,資本自由流動,匯率固定,貨幣政策自主三者不可兼得。以前我們選擇的是後兩者,放棄了資本自由流動。
中國經濟底子弱,一直以來認為貧弱的中國經濟,雖然看起來很大,但也著不住幾次資本沖擊。
周小川在談到人民幣加入sdr時提到,要讓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所以,你看到了這些。
人民幣國際化將是人民銀行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工作吧。
然後就是簡政放權,簡化行政審批,這塊外匯局也算是急先鋒了,去年就40多項。
大概就是這樣。
10. 國外匯過來的資本金已經入資本金賬戶了能按原路退回嗎
可以。由國外匯款人通過匯款銀行向境內資本金賬戶開戶行發一個更正函,更版正函的內容可權以咨詢銀行,大體意思就是款匯錯了,要求退回。資本金賬戶開戶行收到更正函後,對已入賬的資金做一下沖賬,就可以原路退回了。退回的資金不能驗資。如果資金已驗資就比較麻煩了,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將驗資報告作廢,注銷外方出資詢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