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旅遊局在統計中,國際旅遊收入和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有什麼分別
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是指來華旅遊的海外遊客(包括來華旅遊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胞)在大陸(省、區、市)旅遊過程中由遊客或遊客的代表交由賓館支付的一切旅遊支出。旅遊支出包括海外旅遊者和一日游遊客在賓館(酒店、飯店)居住期間,由賓館組織的遊程中行、游、住、吃、購、娛等方面的旅遊支出,但不包括以商業為目的的購物、購買房、地、車、船等資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資、饋贈親友的現金以及為公共機構的捐贈。國際旅遊收入分為商品性收入和勞務性收入兩種。商品性收入:是指以實物形式為國際旅遊者服務的收入,包括「商品銷售」和「飲食銷售」的收入。①商品銷售收入:是指銷售給國際旅遊者的商品,如工藝品、文物、字畫、文房四寶、書報雜志、煙酒、花、化妝品、葯品、服裝以及旅遊紀念品等的收入。②飲食銷售收入:是指為國際旅遊者提供膳食、飲料等的收入。勞務費收入:是指賓館(酒店、飯店)為國際旅遊者提供各種服務的收入,包括長途交通費、住宿費、市內交通費、郵政電訊費、文化娛樂費以及其它服務費的收入。①住宿費:是指為國際旅遊者提供住宿賓館(酒店、飯店)的客房住宿服務的收入。②交通費:是指為國際旅遊者提供在市內交通服務及景點瀏覽往返的收入。③康娛費:指用於健身、文化娛樂的費用。④其它:指在勞務費收入中扣除住宿費、交通費和康娛費以外的其它費用。如郵政費等。國際旅遊統計調查工作由旅遊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目前使用的國際旅遊收入統計數據由旅遊主管部門通過對海外旅遊者的抽樣和問卷調查取得。統計頻率: 年度數據來源: 旅遊局
『貳』 第三產業對旅遊外匯的影響 誰有做過數據分析有什麼結論結論大概四五百字的論述,緊急~!
你這個說得不太明確.原來做過研究.是對整體旅遊外匯與國內GDP模型研究.如78年旅遊外匯我們國家是0.007%到2010年超過0.2-0.3%了.模型或者數據不同也有可能不同.很多隻能根據數據 +模型來分析.二年前分析沒有過多考慮貨幣問題.如人民幣升值.老外是否來中國數量是否增多.或者是我們的人外流這些都得考慮了.
『叄』 歐洲的旅遊外匯收入佔世界旅遊外匯總收入的百分之幾
(1)根據表格的內容繪圖即可.
(2)由題可知:歐洲是國際旅遊業最發達的地區,其旅遊外匯收入佔世界旅遊外匯總收入的52%.
(3)巴黎有藝術之都之稱,2004年5月1日歐盟成員國增加到25個,現在擁有27個會員國,2002年1月1日歐盟12個國家開始使用共同的貨幣-歐元,歐盟在世界經濟領域發揮作用很大,已成為與美國、日本三足鼎立的世界三大經濟中心之一.
故答案為:
(1)
『肆』 旅遊業是該國家外匯主要來源幫忙通俗解釋一下。謝謝
因為他們國際是吸引海外遊客的,外國人到哪裡消費就要把外幣兌換成他們本國貨幣,所以,對於他們國家來說外匯就來了,就是考旅遊業賺來的
『伍』 旅遊業外匯收入應和gdp比較嗎
你是說旅遊業外匯收入在GDP中所佔的比重么?如果是旅遊業為主的國家這個比重會較大。
一般分析經濟形勢時,是這樣比較分析的。
『陸』 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有兩方面:
有利的方面:旅遊業會帶動很多行業的發展,比如:餐飲、住宿業、旅行社、機票代理業、鄉村農家樂等(為農民帶來額外的收入)、公路、鐵路、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大、商業消費增長、國外旅遊又帶來外匯的增加等,總之有利因素佔主導地位。
不利方面:旅遊會帶來環境的破壞,會讓某些落後地區盲目地投入資金,不按統一規劃,盲目地開發甚至會破壞歷史的文物古跡,國外旅遊有些人把不文明的行為帶到國外,給我國造成不好的影響。
總結:任何事物都有其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存在,只有把不利的因素改善好了,轉化為有利的因素,運用的方法得當,旅遊業對於經濟發展的貢獻是難以想像的,期待著!
『柒』 為什麼說旅遊業在增加外匯收入方面換匯成本低呢
因為旅遊業能夠吸引很多的外國人到中國來觀光旅遊,這就是增加外匯收入,而不需要什麼換匯成本。
『捌』 匯率的變化會對一個國家的旅遊業有何影響
一國貨幣對外貶值(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上升),在國內旅遊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外國人用較少的外幣就能夠兌換到原來同樣的本幣,願意到該國旅遊,促進該國旅遊業的發展,增加該國旅遊業的外匯收入。
『玖』 我國旅遊業外匯收入實現100億美元是在多少年
1996年我國旅遊業外匯實現100億美元!
2002年又突破200億美元。
『拾』 旅遊外匯屬於貿易外匯這個說法對嗎
旅遊外匯通常與旅行支票聯系在一起,讓旅客出行攜帶資金。旅客購買了旅行支票,然後先簽署。旅行支票常以多種貨幣發行,讓遊客在起程前先銷定一個特定的匯率。發行旅行支票的機構為兩個以上的客戶提供了一個共享的旅遊基金。從顧客購買時,發行機構己開始賺取利息。
旅遊外匯一般是通過提供旅遊服務、旅遊交通和旅遊商品等渠道來實現的。它是一種無形的商品和勞務的「出口」收入,交易地點發生在國內,而且大多是就地消費。
所以並非屬於貿易外匯
外匯知識:匯通網,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