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車頭制葯股票

車頭制葯股票

發布時間:2021-10-06 14:14:56

1. 米蘭大學在米蘭的位置

米蘭有好幾個大學

米蘭大學簡介

米蘭大學座落在米蘭市中心,臨近世界文明的米蘭大教堂。我們通常所說的米蘭,是指米蘭市,地處亞平寧半島最北端的波河平原中部,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面積164平方公里,占倫巴第大區的8.3%,人口130萬,占倫巴第大區的41%,人口密度為1,894人/平方公里。

米蘭市是倫巴第大區的首府,是意第二大城市,是意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工商業、貿易、金融著名,素有義大利的「經濟首都」之稱,與都靈、熱那亞三個城市形成了義大利工業最發達的工業三角洲。

米蘭歷史悠久,建於公元前400年。它曾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歷史上,米蘭曾先後被日耳曼、西班牙、法國、奧地利統治過。早在公元前196年,米蘭就是意北部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在上個世紀末開始成為義大利的「經濟首都」。重要工業有冶金、鋼鐵、石油、化工、機械、制葯、電器、紡織、服裝、食品、傢具等。米蘭是全國最重要的商業、財政、金融中心,外貿公司、進出口產品多,大商場、各種品牌專賣店比比皆是;有許多大的銀行、保險公司,還有全國最大的股票交易所;著名的米蘭博覽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覽會之一,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它與法蘭克福和巴黎博覽會齊名,展出面積約143萬平方米。米蘭的經濟居歐洲十大城市的第五位。有關數字如下:米蘭市的工業產值占義大利全國產值的11%,佔全國出口總額的14%。

在義大利的跨國公司中,有三分之一(500多家)位於米蘭市,倫巴第大區60%的研究機構設在米蘭。米蘭市還擁有一個上千家的小企業系統,這是一個多行業、全方位、國際化和統一的系統,代表著義大利經濟的中心,成為歐洲經濟「火車頭」之一。

始建於公元十七世紀的米蘭大學是義大利歷史最悠久、文化氣息最濃郁的大學之一,現有7個學院,30000名學生,其中外國學生佔12%,但中國留學生僅有20名左右。米蘭大學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她的藝術和人文學科研究,但其在醫學和政治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米蘭大學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得到了世界的公認,迄今為止,米蘭大學教授中已有8人獲得諾貝爾獎。

2. 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問題研究

什麼是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區別?以下這個例子就言簡意賅地傳神勾勒出兩者的不同:1999年,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在三九集團訪問趙新先總裁時,談到中山大學技術專家創業可獲20%的股權,趙新先回應道,「如果我創業時能享受這樣的政策,今天我就擁有幾十億財富了」。
以下這個圖表列出了企業家區別於職業經理人的幾個特徵。如圖所示,在所列的7個特徵變數中,可直接識別的特徵變數有5個:僱傭關系、出資與否、承擔企業風險、所有權與控制權、擔任企業主管與否。二者的特徵有明顯重疊且較難識別的是創業與否與創新功能的特徵變數。其中,創業與否實際上可用企業內創業、結合出資或繼承出資來加以識別。而且與職業經理人相比,企業家更為強調創新功能。
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的區別
典型的企業家例證舉不勝數。世界許多著名大公司的創始人以及冠以家族名稱的大公司比比皆是。例如,美國福特、柯達、杜邦、勞斯萊斯公司的創始人,歐洲的梅賽德斯-賓士公司、飛利浦公司的創始人,以及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韓國三星的李建熙,我國台灣台塑的王永慶、宏 電腦的施振榮等。德國人西門子(Werner Siemens)創建了至今仍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美國人威斯汀豪斯不僅是偉大的發明家,同時也是企業的創建人。這些公司中的大多數,其家族所佔有的股份已很微小,家族成員也基本上退出了上層管理的歷史舞台,成為了典型的公眾公司、現代企業。這些公司的創業者們無疑都是成功的企業家、典型的企業家。而且,許多家族企業的繼承人雖未參與初期創業,但由於繼承了產權、並主管企業,而有別於職業經理人。
典型的職業經理人,同樣舉不勝數。例如,福特汽車公司的李·艾柯卡、通用汽車公司(GM)的傑出經理人艾爾弗雷德·斯隆、通用電氣公司(GE)的傑克·韋爾奇、IBM的郭士納等。他們被僱傭成為這些企業的總經理或總裁,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企業的持續成長作出了巨大貢獻。
郭士納(LouisJr.Gerstner),曾任IBM的執行總裁(CEO),是一位典型的職業經理人。他是哈佛大學的MBA,28歲即成為世界著名的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委託代理人,33歲起先後任最年輕的高級主管,大公司總裁,多次挽救公司於危難之際。特別是1993年,他接手瀕臨破產邊緣的IBM,確定新的目標與重構戰略,1995年使IBM轉危為安,1999年業務收入達875億美元,純利潤77億美元,年增長率22%。IBM的重構業績得到市場的認同,2001年12月28日,雖然標准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降了8%,但IBM的股票卻上漲了45%。正是郭士納使IBM恢復生機並重新獲得競爭優勢。為此他被《商業周刊》授予2001年度全球首位管理精英。郭士納是一位頻繁跳槽者,在這種流動中找到了更能適合其才能的舞台,同時也使他獲取高額薪酬。例如,郭士納入主IBM所談定(即僱傭契約規定)的收入為:150萬美元年薪、100萬美元獎金、50萬股IBM股票,外加420萬美元的彌補離開RJR Nabisco(煙草、食品公司)的損失。上述安排是美國公司與職業經理人的契約。郭士納為此而被僱傭來負責IBM的經營與管理。
時勢造就的「高科技」企業家
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的到來,出現了由矽谷培育的高技術企業,如微軟公司、英特爾公司、惠普公司、蘋果公司等,同時也培育了比爾·蓋茨(Bill Gates)與保爾·艾倫(Paul Allen),傑布斯(Steve Jobs)與沃茲奈克(Steve Wozniank),諾宜斯(Bob Noyce)、摩爾(Gordon Moore)和葛洛夫(Andrew Grove) 等一批技術企業家。這些高技術企業往往具有超常速度的成長特點。公司規模和組織單位迅速擴大與增加,股東越來越分散化,需要迅速成長的資金,公開上市進行融資,專業技術人員與經理層對企業控制等。這些創業者在他們年富力強之時,就實現了將企業擴展為世界級企業的夢想。經營規模和范圍的迅速擴大,促使微軟這樣的公司迅速向現代公司的基本特徵轉變。彼得·德魯克把通用電氣(GE)的創始人愛迪生稱為「高科技」企業家的典型代表,盡管他把企業搞得一團糟,最後為了挽救事業不得不從他所有的企業中抽身出來。
像微軟這樣的一些企業,由於具有新型的現代企業特徵、而與傳統的企業有所區別。按照我們的識別模型,比爾·蓋茨符合企業家的識別特徵,但是蓋茨這樣既懂技術又善經營管理的人才,與傳統的出資者和企業家也有所區別。因此,將比爾·蓋茨稱之為「高科技」企業家或許更為貼切。
經濟轉型期的中國企業家
中國企業家階層的出現早於職業經理人,後者是伴隨著中國企業的成長而逐漸發展起來的。然而,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歷史至今不過10年左右,職業化的經理人市場也只是初露端倪,其發育遠未完善。正在形成的中國職業經理人階層中,相當一部分並未受過管理教育(如MBA)的專業訓練,而主要是通過自身的實踐躋身這一隊伍之中。這部分人員的來源、構成復雜,素質、能力參差不齊。這也是中國經濟轉型期企業高速成長期的特有現象。
另一部分是越來越多的是受過專業教育而成熟起來的職業經理人,包括許多受過國內外教育和有在外資企業工作經歷的人才。這部分人素質、能力較為整齊,正在形成越來越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階層。
在實行計劃經濟期間,中國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因而也不存在企業家,只有政府委託的企業主管。即使是在改革開放後到現在,中國國有企業的主管也絕大部分為政府任命與派遣的官員,具有行政級別。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1987年中國首屆優秀企業「金球獎」評選出來的20位「企業家」,全部是國有企業的主管和經理。10年之後,這批當年的「企業家」除了3位仍在原企業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外,其他人要麼落馬,要麼被提拔為行政部門領導,要麼銷聲匿跡。他們並不具備上文討論的「企業家」所具有的特徵。雖然,也有許多被派遣的國有企業主管,帶領企業進行創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從企業家的識別特徵看,他們並不具備企業家的特徵,不能入圍。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有了很大發展,也成長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如四川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劉永行兄弟,廣東志高空調的李興浩,以及成千上萬中小家族企業的創業者等。他們不僅是出資者,也是所有者,集控制權和領導權於一身。按照本文的識別模型,他們完全符合企業家的識別特徵,和世界許多著名大公司的創始人一樣,是當之無愧的企業家。
令人較難作出識別的是一些特殊的創業者,他們創立了新的企業,包括集體企業、國有企業,或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股份公司。按本文的識別模型,他們符合大多數企業家的識別特徵,但是又不完全具備這些特徵。這類創業者不勝枚舉,因而在模型中更多的識別變數產生了模糊性。筆者僅以三九集團公司總裁趙新先為例進行討論。
企業家識別案例
1985年,時任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葯局主任的趙新先借款500萬元籌建南方制葯廠,1987正式投產,當年實現產值1100萬元。1991年底正式創建三九集團,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截止到2002年底,三九集團的資產總額已達200多億元,三九集團「999」商標品牌價值達81億元。
1998年底三九集團與軍隊脫離隸屬關系,劃歸國務院管理,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企業集團。趙新先仍然擔任三九集團公司總裁。
按第一個識別特徵,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繫上,趙新先所處的地位較為模糊,既有別於企業家,也不同於職業經理人,更不是官員型經理。他是以國家幹部的身份創業,享受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其在企業的地位無論在形式還是實質上,要由政府部門任命或被確認。
按第二個識別特徵,趙新先是創業者,使一個小企業發展成為資產規模很大的企業,他符合企業家第二個識別特徵。
按第三個識別特徵,趙新先不是出資者,但他是在只能支配微不足道的資源條件下創業的。由於種種原因,他不像傳統企業家那樣,未能擁有企業的所有權。就此特徵而言,他有別於傳統的企業家,也有別於職業經理人。
按第四個識別特徵,趙新先承擔的風險大於職業經理人,但小於企業家。盡管他沒有出資,但其投入遠比職業經理人多。
按第五個識別特徵,趙新先對企業的控制力度比傳統企業家小,但因其創業者的資歷而要大於職業經理人。
按第六個識別特徵,趙新先與傳統的企業家相同,他一直擔任企業主管。
按第七個識別特徵,趙新先與傳統企業家相同,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與創新功能。
因為模型中第1、第3、第4、第5個識別特徵變數產生了模糊性,將趙稱之為經濟轉型期的企業家或許較為貼切。然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創業之初的趙新先在大學科研機構工作,具有技術職稱,也有若干科研成果。例如,趙新先是三九胃泰的發明人之一。因此,將趙稱之為經濟轉型期的「高科技」企業家或許更為貼切。

3. 釜山行的病毒從哪來的

是從野鹿身上開始傳播的。

劇情簡介:在一次偶然發生的交通事故後,被撞倒死掉的野鹿開始扭動著身體並突然站了起來。為了掩蓋這種聞所未聞病毒引起的事實,政府安撫市民,訛稱大家的安全不會有任何問題。

最近與妻子分居,看工作比女兒更優先的基金經理石宇(孔劉飾)。女兒秀安(金秀安飾)生日,石宇繁忙間竟然帶回來與兒童節重復一樣的生日禮物。在秀安生日這天,石宇抽出時間陪伴女兒登上開往釜山的特快列車。

而與此同時,城市四處出現了極為可疑的暴動事件。政府極力洗白無法掩蓋喪屍肆虐的事實,即便懵然無知的列車乘客也因為不速之客的到來而墮入恐慌絕望的地獄中。開車的剎那,一名感染者沖入車廂,而她很快屍變並對目光所及之處的健康人展開血腥屠殺。

未過多久,喪屍便呈幾何數爆發性地增長。石宇被迫和倖存者的乘客們在逼仄的空間中奮力求生。通往釜山的遙遙旅途布滿殺機,危難時刻每個倖存者的人性也承受巨大的考驗。

(3)車頭制葯股票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石宇

演員 孔劉

證券基金經紀人,工作忙碌,與妻分居並且無暇顧及女兒的單親爸爸;當知道女兒執意要前往釜山看望媽媽時,石宇還盤算著需要乘坐清晨開出的KTX列車,方好趕及午間回到首爾,是個著眼於生存為第一優先的小人物。

2、盛京

演員 鄭裕美

尚華妻子,快要臨盆的懷孕婦人,與丈夫一起乘坐列車到釜山,處事寬容並富有正義感,樂於分享,與小秀安一起在這起災難中散發出人性光輝。

3、秀安

演員 金秀安

石宇女兒,與父親疏離,計劃獨自到釜山看望媽媽。心靈純凈,充滿童真,尊老護弱,道德觀念清晰。看到懷孕姨姨時表現關愛,聽到大人奚落流浪漢時勇而發言,也為車上老姐妹們讓座,對人間一切懷抱希望。

4、金常務

演員 金義城

自私的高速巴士公司常務。災難發生起便以自己為先,在有足夠時間能救起更多倖存者的關口,仍然命令車長出發,拋棄眾人,最後亦是導致石宇犧牲的人。

5、尚華

演員 馬東錫

體格健碩,舉止略為莽撞的摔跤手。帶著懷孕妻子去釜山,快要當爸爸的他非常愛護妻子,在此災難中遏力保護弱小以及幫助他人逃出生天。

4. 浙江車頭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1984年12月1日,仙居縣有機化工二廠設立;1989年2月21日,仙居縣制葯廠同意仙居縣有機化工二廠變更為仙居縣制葯廠三分廠;1989年4月,仙居縣制葯廠三分廠成立。 1999年4月1日,仙居縣制葯廠三分廠申請更名為浙江仙居車頭制葯廠,獲批准。 2004年3月16日,浙江仙居車頭制葯廠申請改制為浙江車頭制葯有限公司,於2004年8月24日領取營業執照。 2011年11月28日,有限公司以整體凈資產變更為浙江車頭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恬
成立時間:2004-08-24
注冊資本:8437.499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1024000018082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仙居縣大戰鄉桐員溪

5. 乘法營銷的具體表述

不知有沒有用,借鑒一些
商理緣起
不少企業在進入了穩健期後,既有穩健的產業基礎,又有閑置的資金。為了能使企業進一步快速發展,企業的決策者往往不知所措,甚至舉重資進入陌生行業。這樣,風險往往很大而且發展緩慢。

企業要想快速發展,必須善於資本運營,做好乘法。只有良好的資本運營,企業的資產才能得以成倍增長。

核心內容
一.做乘法擴張原產業優勢,資本運營配置最佳企業資源;

二.滾雪球資本運營激活休克魚,重策劃戰略重組人才是根本;

三.法人結構創造資本運營機會,產權重組奠定入市收購基礎。

東方集團從20年前的小建築隊,發展成一個擁有35家下屬企業,經營范圍涉及金融、經貿、港口交通等多個行業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重要的一條就是成功地將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結合,進行資本運營。4年多的資本運營使東方集團規模迅速擴大,是15年前原始積累的20倍。

靠割竹子起家的華立集團,能夠在1998年後迅速騰飛,也在於成功的資本運營。1999年10月,華立成功收購ST重慶川儀,完成買殼上市,擴大了核心產業的市場份額。2000年9月,華立入主ST恆泰,獲得低成本融資渠道,為新的產業體系確定載體。第三次是收購青蒿素產業體系,實現公司向生物制葯領域的戰略調整。2001年,在收購了美國兩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基礎上,火速並購飛利浦集團CDMA全球研發中心,獲取了核心技術,完成產業結構調整。1998年以來,華立圍繞主業實施並購、聯合,實現了低成本、高速度的擴張,在國內電能表市場佔有40%的份額,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內同行業老大。

三九集團成立之初,便開始了資本運營。1992年和1994年,三九集團核心企業南方葯廠實行股權融資,先後共引進外資8000多萬美元。1994年集團以幾個醫葯公司的債權換股權,建立起自己遍布全國的銷售網路。從1993年以後,集團便開始了更高難度的資本運作——企業兼並,陸續兼並了寧波葯材公司等企業,到1997年底,三九集團以各種方式兼並葯業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共16家,並且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40多家。短短幾年,三九集團便通過混合兼並醫葯行業成功走出了一條資本經營、低成本擴張的道路,一舉發展成為橫跨八大行業的巨型企業集團。

20世紀90年代後期,市場已擺脫短缺經濟,轉向買方市場,這三個企業集團能依然屹立於市場不倒,並快速發展的原因在於其成功實施了資本運營,即遵循了企業發展乘法法則。

單純依靠生產經營,無論產品的科技含量有多高,發展的速度仍然是相當慢的,而企業如果學會了做乘法,學會了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來推動產業經營,把加法和乘法一起使用,企業發展將會更快更好。應該說,資本運營是企業做大、做強,進行規模擴張的必要手段。一個企業要想快速發展,必須善於資本運營,只有良好的資本運營,企業的資產才能得以成倍增長。

內容解析
一、做乘法擴張原產業優勢,資本運營配置最佳企業資源

什麼是乘法意識?首先,乘法不同於加法,例如6+6=12,而6×6=36,企業做乘法就是俗話說的「滾雪球」,雪球越大在滾動時粘上的新雪就會越多,因為它是按球體面積成倍增長的,但是,如果雪球在原地不向前滾動,它就會融化,不會快速增大。乘法意識即資本運營意識,它的主要特徵是把原有產業的擴張作為資本運營的目的,資本運營只是產業擴張,或者說是產業低成本擴張的手段。資本運營是為原有產業的擴張服務的,資本運營本質上是企業原有產業的優勢擴張,資本運營的過程就是優勢擴張的過程。

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宏偉曾被《華爾街日報》頭版贊譽為中國民營經濟20年發展的代表人物、中國民營投資產業的老大。張宏偉有句名言:「資本運作是加法,資本運營是乘法。」這就是說,乘法是以並購整合為核心的資本運營。

1996年3月,日本東京銀行和是三菱銀行合並,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銀行;1998年4月6日,美國第二大金融企業旅行者集團和第二大銀行花旗銀行宣布合並,兼並涉及金額超過了800億美元,其合並總資產達到6980億美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企業兼並,新成立的花旗銀行超過日本東京三菱銀行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企業。

汪力成說:「華立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時,我們就對它的職能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根據華立產業發展的整體戰略,利用資本經營的手段,在北美地區低成本收購兼並高科技企業,快速整合技術資源,形成研發基地在北美、產業化基地在中國的最佳資源配置,為華立快速進入高科技領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有效的介面。華立的戰略思路是:以資本運營為手段,通過企業並購,整合產業,並為產業引進新技術、新產品,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縱觀目前中國高速發展的大集團企業,絕大都數是通過做乘法發展起來的。但是,不少處於發展中企業的決策者,因為看到的多元化失敗案例太多了,思維空間打不開,為了穩健發展,死死抱著原有的產業艱難地擴張,死死守著閑置的資金不知怎麼用,喪失了發展機遇。事實證明,沒有資本運營意識的企業是不能快速發展的。
二、滾雪球資本運營激活休克魚,重策劃戰略重組人才是根本

1.人才問題

許多企業,雖然企業資產已有所積累,但是,沒有合理的人才結構,人才的局限已形成了企業發展的瓶頸,針對這種情況,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逐步全面培養人才隊伍,以後再求發展,而是應該著重在策劃和資本運營上管理人才。因發展的機會轉瞬即逝,而人才的培養又是長期的。

九十九分的資本加一分的智慧(知識)就可獲得成功!通過資本、文化、經營理念的輸入可使「休克魚」復活,可利用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專業人才去管理企業,不一定都要事必躬親,自己親自參與管理。

20世紀90年代,海爾靠激活「休克魚」組成「聯合艦隊」就是一個成功的範例。1995年,海爾以自己的企業文化「激活休克魚」——青島紅星電器廠,截至12月底,該廠1995年出口洗衣機8.2萬台,創匯1230萬美元,位居全國洗衣機行業首位。同樣,海爾還激活了黃山電視機廠、愛德洗衣機廠等一批「休克魚」。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海爾集團的模式不應是一列火車,加掛的車廂越多,車頭的負擔越重;而應是一支聯合艦隊,每一支艦隊都有一定的戰鬥力,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2.「謀子」和「謀勢」

把資本運營和「銷地產」的整體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是華立最成功、最閃光的一招。企業資本運營,不應該單純為上市而上市,為借殼而借殼,而是要把資本運營作為手段,與自己公司的整體戰略、發展方向結合起來。這就是圍棋上常說的「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 。很多在資本運營方面成功的企業,在「謀子」和「謀勢」方面都處理得很好,達到了具體操作和戰略布局完美統一。

三九集團對四川雅安葯廠的兼並就是一例。雅安葯廠始建於1958年,是我國最早研製生產中葯注射劑的廠家之一。他們在中葯注射劑生產方面具有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而且雅安地區也具有葯材資源優勢,但由於企業機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企業效益一直不好。三九集團一直對中葯針劑方面的業務很感興趣,並看好此類產品未來的前景,從戰略方面一直想投資此類產品,只是苦於自己投資建廠,各方面投入都很大,而且三九集團地處深圳,也不具備葯材資源優勢。1995年,三九運用資本運營手段兼並了雅安葯廠。1999年,雅安葯廠的利稅從兼並前不足100萬元飛躍到9000萬元。

三九和華立的具體情況雖然不同,但他們成功的共同之處都在於把資本運營納入了自己的戰略發展,把資本運營作為原有優勢產業擴張的手段,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把資本運營和優勢產業擴張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是其價值所在。

三、法人結構創造資本運營機會,產權重組奠定入市收購基礎

資本經營的成功不僅取決於企業家個人的努力和企業的實力,更取決於對機遇的把握。華立集團汪力成深有感觸的說,機遇往往是一閃即逝的,不可能再現。縱觀華立30年的成長歷史,經歷了許多艱難曲折,但每次在歷史關頭的進步和跨越,都是建立在對機遇的准確預見和把握基礎上的。

在東方集團的發展史上,也有許多第一,第一個上市的民營企業;第一個控股國家港口;第一個贏得世界銀行的巨額美元貸款等等。而這些都是由於東方集團善於抓住國際資本向發展中國家流動和國內產權重組改造的機遇,依靠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融合,實現了集團規模的迅速擴張與騰飛。1997年,東方集團決定收購一家中國香港上市公司時,亞洲金融危機襲擊中國香港,在千鈞一發之際,高層決策者作出判斷:危機也是一個機遇,可以大膽進入。結果由於市值大大縮水,東方集團的收購成本比預計低了很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機遇只會鍾情於有準備的人。東方集團敢為天下先,超前完成股份制改造,企業內部機制改革達到最高期望值,為東方快速成長奠定製度的基礎。在收購中國香港上市公司時,東方集團就精心准備,籌措到25億元資金,隨時准備入市收購。1994年,華立集團將電能表生產改組設立為杭州華立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他們又進行了兩次以職工持股為內容的產權改革,使華立集團的法人治理結構日趨完善。1995~1998年,集團在產業結構的調整中進行了資本結構的調整,通過各種形式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本結構。這些舉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使華立集團深刻地認識到資本的重要性。這些實踐,為華立日後買殼上市做好了內部准備。華立集團在收購上市公司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

成功收購一家公司的關鍵之處在於,本公司是否有規范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資本運作經驗,其次才是公司是否有經濟實力,去盤整啟動目標公司。應該說,華立收購川儀是偶然中的必然,重慶川儀公司由於沿襲了原國有企業的體制,機制不活,主業務贏利能力低,連續兩年虧損。其股票被特殊處理,簡稱ST重儀。華立抓住西部大開發和農網改造的良機,入主川儀,斥巨資對重慶電能表市場基地進行技術改造,大幅擴大生產規模,公司當年實現扭虧,一年時間,凈利潤由-468.71萬元上升到105.57萬元,相應地,每股收益由-0.03元上升到0.20元。

資本運營是企業做大做強,進行規模擴張的必要手段。企業在做乘法時,須把握上述三個原則。

商理應用
採用乘法發展法則,能使企業盡快駛入「高速公路」,跨越常規的「滾雪球」式的發展模式,有助於企業規模擴張,做大做強。

本文選自尚陽最新著作《商理——中國當代企業競爭方法》,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該書採用西方商理的思維模式,用簡練樸素的預言、規范縝密的文體,站在中國市場經濟的歷史高度,以獨特的視角歸納總結出自改革開發以來,中國數十家著名企業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對其中蘊藏的實力進行了科學的闡述,將其中最核心的、便於存取的、可以復制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商務理念和經營規則進行整理提煉,深刻揭示了中國當代企業精英的創業人生,感性再現了當代成功人士的創業歷程,理性地概括出當代企業成功的55則商理。該書無論對企業中高層管理者,還是對企業管理學習者或商務策劃師,都極具研讀價值。

6. 股票:金融、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哪些股票

如果想買股票賺錢的話, 必須選取熱門行業,然後再選取該行業裡面的龍頭股,但是每專個行業的龍屬頭股會有輪動,這點需要注意,例如:
1. 金融行業
銀行業近期的龍頭就是平安銀行,年前是民生銀行,其次是興業銀行。
券商近期的龍頭就是方正證券,多次拉出漲停。
2.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是達剛路機和黃海機械。

龍頭股的特徵是,在該行業裡面漲勢最早,漲幅最大;大盤下跌時最抗跌,反彈時漲幅最快最大,龍頭股率先起漲,然後帶動板塊內的其它個股, 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 打開你的股票軟體,找到金融行業或者機械行業的股票,然後再按照漲幅高低進行排序,你可以看到龍頭股在該行業裡面漲幅最大,最為強勢,正所謂強者衡強!

閱讀全文

與車頭制葯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