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業銀行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一般不應高於( )
B
商業銀行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一般
不應高於20%.
『貳』 外匯交易名詞解釋:外匯交易中「頭寸」是什麼意思
外匯頭寸也稱外匯地位,又稱外匯持有額,是指銀行對客戶的外匯交易、不可避免地會內發生買入多於賣容出或者買賣大致相等的情況。外匯銀行在一定時間所持有的外匯差額。
外匯頭寸是指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帳戶上外幣收付的數額。在外匯業務中,用以表示各種外幣買進和賣出數額之餘缺狀況。銀行每天根據各種不同種類、不同期限外匯交易的情況,將當天可以收進或需要付出的各種外匯數額,編製成外匯頭寸表,以觀察收付是否平衡。若收大於支則為多頭寸,支大於收則為空頭寸。多頭寸是債權,空頭寸是債務。多頭寸和空頭寸都是「敞口頭寸」,亦稱「受險頭寸」,可能遭受匯率波動的損失。
『叄』 國內銀行的外匯頭寸是怎麼管理的存在國外的銀行嗎
國內銀行的外匯頭寸一般均有總行統一調度和管理。其業務原理是:
外匯回收入方面。現匯來源是答客戶出口收匯和私人匯款,統一收入總行在國外銀行的賬戶;國內解付只是分級記賬,客戶賬上的外匯只是數字;現鈔收入後留下備付的,需要立即集中總行送國外貨幣發行國商業銀行進賬生息。
外匯支出方面。各分支行的客戶需要的現匯,業務發生時統一從總行賬支出;現鈔則從備付現金中支。
因此,在統馭轄內外匯資金情況下,外匯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在總行層面實現的。總行會根據每日外匯收支軋差,運作外匯頭寸,當然也包括境內同業間外匯頭寸拆借。
『肆』 金融里的頭寸是什麼意思
融頭寸是金融行業常用到的一個詞,頭寸就是資金,指的是銀行當前所有可以運用的資金的總和。主要包括在央行的超額准備金、存放同業清算款項凈額、銀行存款以及現金等部分。
1、頭寸來源於中國的金融交易,是一個富有中國色彩的金融詞彙,舊時銀行、錢庄所擁有的款項被稱為「頭寸」。 民國時期,銀圓是流通貨幣,因為印著袁世凱的頭像,又被戲稱為「袁大頭」,把十個「袁大頭」摞在一起,剛好一寸,這就是「頭寸」。
2、頭寸(position)也稱為「頭襯」就是款項的意思,是金融界及商業界的流行用語。如果銀行在當日的全部收付款中收入大於支出款項,就稱為「多頭寸」,如果付出款項大於收入款項,就稱為「缺頭寸」。
3、對預計這一類頭寸的多與少的行為稱為「軋頭寸」。到處想方設法調進款項的行為稱為「調頭寸」。如果暫時未用的款項大於需用量時稱為「頭寸松」,如果資金需求量大於閑置量時就稱為「頭寸緊」。
『伍』 外匯頭寸是什麼意思
頭寸是一個金融術語,實際就是指款項,錢,一般分為收入方和付出方,兩方若是不平衡,有差額,就需要調撥資金來彌補,這就是頭寸調撥,也就是借錢。商業銀行在預測了超額准備金需要量的基礎上,應當及時地進行頭寸調撥,以保證超額准備金規模的適度性。
外匯頭寸有哪些表現形式?
(1)賣出外匯的總額超過買入總計的「超賣持有」(Oversold Position);
(2)相反情形的「超買持有」(Overbought Position);
(3)買入與賣出總額大致相等的「平衡持有」(Savare Position)。
前兩種將使外匯銀行因匯率變動而受到有利或不利的影響。為了避免匯率變動的風險,外匯銀行必須經營與其它外匯銀行進行外匯交易,即在「超賣持有」時予以買入,「超買持有」時予以賣出,而使外匯持有額盡可能軋平差額(Savare)。
『陸』 外匯中的頭寸是什麼意思啊
外匯頭寸也稱外匯地位,又稱外匯持有額,是指銀行對客戶的外幣交易、專不可避免地會發屬生買入多於賣出、賣出多於買入、或者買賣大致相等的情況。外匯銀行在一定時間所持有的外匯差額。
外匯頭寸的形式 :
(1)賣出外匯的總額超過買入總計的「超賣持有」(Oversolo Positon);
(2)相反情形的「超買持有」(Overbovght Positon);
(3)買入與賣出總額大致相等的「平衡持有」。
『柒』 外匯周轉余額與外匯頭寸有什麼區別
外匯周轉余額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是指各個商業銀行持有的外匯額。背景是國內規定商業銀行可以開展外匯兌換業務,但是得把外匯統一交給央行,不能持有。但是顯然一點都不持有總去找央行兌換很麻煩,於是就允許商業銀行為了周轉的需要持有一些外匯。
外匯頭寸則是個很大的概念,頭寸是指投資或者投機時候所開立的倉位,也指投資者擁有或借用的資金數量,就是position。
區別的話,商業銀行持有的外匯頭寸可以叫做外匯周轉余額,但是處於投資目的買入的遠期外匯合約顯然就不能叫做外匯周轉余額。
『捌』 什麼是外匯頭寸
外匯頭寸是指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帳戶上外幣收付的數額。「頭寸」一詞,為中國歷史上的商業用語,原指款項。在外匯業務中,用以表示各種外幣買進和賣出數額之餘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