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專攻一個指標的策略

專攻一個指標的策略

發布時間:2021-06-19 16:47:53

Ⅰ ()是衡量軍隊指揮自動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A.戰略指揮系統 B.戰術指揮系統 C.作戰平台與單兵指

首先你要弄懂軍隊指揮自動化的概念,再清楚戰術與戰略各自的含義,可以排除來作答。這一題在同類型題目中是偏容易,因為它是專業人士中的概念題,卻也是我們普通人能做的理解題。 覺得我的回答怎樣,給個看法,謝謝您!我是一名高三理科班的一名女生。

Ⅱ 哪幾個技術指標結合起來看最好

常用技術指標:MACD、RSI、KDJ、ASI、OBV等,這些指標為股市投資的輔助式工具,但選擇個股最好從基本面出發。

一、簡介: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又稱指數離差指標,是移動平均線原理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技術分析工具自1971年由查拉爾德拉徘爾創造出來之後,一直深受股市投資者的歡迎。 MACD的原理是運用短期(快速)和長期(慢速)移動平均線聚合和分散的徵兆加以雙重平滑運算,用來研判買進與賣出的時機,在股市中這一指標有較大的實際意義。根據移動平均線的特性,在一段持續的漲勢中短期移動平均線和長期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距離將愈拉愈遠,兩者間的乖離越來越大,漲勢如果趨向緩慢,兩者間的距離也必然縮小,甚至互相交叉,發出賣出信號。同樣,在持續的跌勢中,短期線在長期線之下,相互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如果跌勢減緩,兩者之間的距離也將縮小,最後交叉發出買入信號。

二、計算公式:

在一般的情況下,快速EMA一般選6日,慢速EMA一般選12日,此時差離值(DIF)的計算為:DIF=EMA6-EMA12

至於差離值(DIF)縮小到何種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轉的信號,一般情況下,MACD的反轉信號為差離值的9日移動平均值,「差離平均值」用DEA來表示.

計算得出的DIF與DEA為正值或負值,因而形成在0軸線上下移動的兩條快速與慢速線,為了方便判斷常用DIF減去DEA,並繪出柱狀圖。如果柱狀圖上正值不斷擴大說明上漲持續,負值不斷擴大說明下跌持續,只有柱狀在0軸線附近時才表明形勢有可能反轉。

三、使用原則:

1.差離值(DIF)向上突破MACD時為買進信號,差離值(DIF)向下跌破MACD時為賣出信號.

2.差離值(DIF)與MACD在0軸之上時,市場趨向為多頭市場,兩者在0軸之下時則應獲利了結。DIF和MACD在0軸以下時,入市策略應以賣出為主,DIF若向下跌破MACD時可向上突破,空頭宜暫時平倉。

3.股價處於上升的多頭形勢時,如DIF遠離MACD,造成兩線間乖離率加大,多頭應分批了結。

4.股價或指數盤整之時常會出現DIF與MACD交錯,可以不必理會,只有在乖離率加大時方可視為盤整局面的突破。

5.不管是從「差離值」的交叉還是從「差離值柱線」都可以發現背離信號的使用價值。所謂「背離」就是在K線圖或其他諸如條形圖、柱狀圖上出現一頭比一頭高的頭部,在MACD的圖形上卻出現一頭比一頭低的頭部;或相反,在K線圖或其它圖形上出現一底比一底低,在MACD的圖形上卻出現一底比一底高,出現這兩種背離時,前者一般為跌勢信號,後者則為上升信號。

四、缺陷:

1.由於MACD是一項長線指標,買進或賣出點和最高最低價之間的價差較大.當行情忽上忽下或盤整時,買賣信號會過於頻繁.

2.當出現急升急跌行情時,MACD來不及反映,信號滯後.
隨機指標KDJ使用入門

KDJ指標的中文名稱是隨機指數,最早起源於期貨市場。

KDJ指標的應用法則KDJ指標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第一,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KD的取值范圍都是0~100,將其劃分為幾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其餘為徘徊區。

根據這種劃分,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出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應該說明的是,上述劃分只是一個應用KD指標的初步過程,僅僅是信號,完全按這種方法進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損失。

第二,從KD指標曲線的形態方面考慮。當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了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採取行動的信號。注意,這些形態一定要在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出現,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

第三,從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與D的關系就如同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也有死亡交叉和黃金交叉的問題,不過這里交叉的應用是很復雜的,還附帶很多其他條件。

以K從下向上與D交叉為例: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但是出現了金叉是否應該買入,還要看別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個條件是與D相交的次數。有時在低位,K、D要來回交叉好幾次。交叉的次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個條件是交叉點相對於KD線低點的位置,這就是常說的「右側相交」原則。K是在D已經抬頭向上時才同D相交,比D還在下降時與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從KD指標的背離方面考慮。在KD處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現與股價走向的背離,則是採取行動的信號。

第五,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0為超賣。

綜合考察KDJ

強調技術指標的重要性,多是從技術分析這一理論的整體角度而言。實際操作中,投資者應該注意多種技術分析的運用和實踐。由於技術分析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林總總、紛繁復雜。每一個技術分析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掌握起來確實有較大困難。但是運用這些技術手段,心中必須明白,這些技術分析的理論和指標都有自身的弱點和缺陷。因此,單獨使用某一種指標會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直接的後果是引起判斷失誤,投資(投機)失敗,所以對於一個成熟的職業股民來說,應掌握多種技術分析的手段,綜合考察,多角度思考,發揮多種技術分析的優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分析KDJ這一指標過程中,筆者一直強調該指標的靈敏性,其實這種靈敏性在其它技術指標中也存在,只不過使用KDJ的股民太多了,加大了它的共振性。這導致該指標的敏感度越來越大。過去人們使用隨機指標一般通過一個特定周期(常常是9天)內出現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最後一天的收盤價及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來計算最後一天的未成熟隨機值,然而根據平滑移動平均線的方法來計算KDJ,往往隨機性很大,其中J值可靠性最差,因為它敏感性太強,K值次之,D值稍穩定些。由於KD是從威廉指標中脫胎而來,因此它也具有威廉指標提示超買超賣現象的能力。實踐中,當K線在低位向上穿過D線,被稱作「金叉」,是短線搶入信號;當K線在高位向下跌穿D線,又被稱作死叉,是拋籌信號。而在這一過程中,J線往往領先KD率先表現出漲與跌的趨勢,就像運動場上裁判員手中的發令槍,槍未響,運動員是不能起身奔跑的,否則就是違規,要受到處罰,但在槍舉起之機,運動員則必須保持一種爭先恐後的姿態。例如南玻科控於去年12月31日啟動前,KDJ在沉底的一瞬間,J線先觸底,而後勾頭向上,與K線一起穿過D線,形成「黃金之叉」,再查看威廉指標,此時也已觸底,兩者相交,一輪反彈便呼之欲出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體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著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體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體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真正有價值新創意的可謂鳳毛麟角,反不如傳統常用的幾個經典指標實用,當然要真正掌握其精髓妙用還需下一番功夫。三國趙雲的那桿大槍可以縱橫天下,靠的不是槍本身,而是那桿槍的使用者!
任何的技術指標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比如MACD對震盪走勢的盲區,KDJ對軋空單邊式鈍化的盲區,寶塔線對頂底的盲區,均線的壓力支撐是否有效調整到位的盲區,換手率對吸貨出貨無法辨別的盲區等等。我們可以其他指標來互相彌補其不足,比如用KDJ,CDP來彌補輔助MACD系統;CCI,DMI來彌補KDJ系統;KDJ,RSI來彌補均線系統;KDJ,RSI背離來彌補寶塔線系統;股價高低位及K線均線等來彌補換手率的盲區等等,當然有時一個指標也不能完全彌補另一個指標的缺陷,需要辨正地看待這個問題。
下面筆者就常見的KDJ指標,結合本人的一些使用經驗,發表一下個人的管見認識,僅供參考,拋磚引玉。
一,概念簡介:
KDJ全名為隨機指標(Stochastics),由美國的喬治*萊恩(George Lane)博士所創,其綜合動量觀念,強弱指標及移動平均線的優點,也是歐美證券期貨市場常用的一種技術分析工具。 隨機指標設計的思路與計算公式都起源於威廉(W%R)理論,但比W%R指標更具使用價值,W%R指標一般只限於用來判斷股票的超買和超賣現象,而隨機指標卻融合了移動平均線的思想,對買賣信號的判斷更加准確;它是波動於0—100之間的超買超賣指標,由K、D、J三條曲線組成,在設計中綜合了動量指標、強弱指數和移動平均線的一些優點,在計算過程中主要研究高低價位與收盤價的關系,即通過計算當日或最近數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收盤價等價格波動的真實波幅,充分考慮了價格波動的隨機振幅和中短期波動的測算,使其短期測市功能比移動平均線更准確有效,在市場短期超買超賣方面,又比相對強弱指標RSI敏感,總之KDJ是一個隨機波動的概念,反映了價格走勢的強弱和波段的趨勢,對於把握中短期的行情走勢十分敏感。
二,計算公式:
以9日周期的KDJ為例,首先算出最近9天的「未成熟隨機值」即RSV值,RSV的計算公式如下: RSVt=(Ct-L9)/(H9-L9)*100 式中: Ct-------當日收盤價 L9-------9天內最低價 H9-------9天內最高價 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RSV指標和%R計算很類似。事實上,同周期的RSV值與%R值之和等於100,因而RSV值也介於與100之間。得出RSV值後,便可求出K值與D值:K值為RSV值3日平滑移動平均線,而D值為K值的3日平滑移動平均線三倍K值減二倍D值所得的J線,其計算公式為: Kt=RSVt/3+2*Kt-1/3 Dt=Kt/3+2*Dt-1/3 Jt=3*Dt-2*Kt KD線中的RSV,隨著9日中高低價、收盤價的變動而變動。如果沒有KD的數值,就可以用當日的RSV值或50代替前一日的KD之值。經過平滑運算之後,起算基期不同的KD值將趨於一致,不會有任何差異,K值與K值永遠介於0至100之間。根據快、慢移動平均線的交叉原理,K線向上突破K線為買進信號,K線跌破D線為賣出信號,即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線(快速平均值)與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如果漲勢開始遲緩,便會慢慢反應到K值與D值,使K線跌破D線,此時中短期調整跌勢確立,這是一個常用的簡單應用原則。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二)

三,應用要則:KDJ指標隨機指標反應比較敏感快速,是一種進行短中長期趨勢波段分析研判的較佳的技術指標。一般對做大資金大波段的人來說,一般當月KDJ值在低位時逐步進場吸納;主力平時運作時偏重周KDJ所處的位置,對中線波段的循環高低點作出研判結果,所以往往出現單邊式造成日KDJ的屢屢鈍化現象;日KDJ對股價變化方向反應極為敏感,是日常買賣進出的重要方法;對於做小波段的短線客來說,30分鍾和60分鍾KDJ又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對於已指定買賣計劃即刻下單的投資者,5分鍾和15分鍾KDJ可以提供最佳的進出時間。 KDJ常用的默認的參數是9,就我個人的使用經驗而言,短線可以將參數改為5,不但反應更加敏捷迅速准確,而且可以減少降低鈍化現象,一般常用的KDJ參數有5,9,19,36,45,73等。實戰中還應將不同的周期綜合來分析,短中長趨勢便會一目瞭然,如出現不同周期共振現象,說明趨勢的可靠度加大。KDJ指標實戰研判的要則主要有以下四點:
(1) K線是快速確認線——數值在90以上為超買,數值在10以下為超賣;D線是慢速主幹線——數值在80以上為超買,數值在20以下為超賣;J線為方向敏感線,當J值大於100,特別是連續5天以上,股價至少會形成短期頭部,反之J值小於0時,特別是連續數天以上,股價至少會形成短期底部。
(2) 當K值由較小逐漸大於D值,在圖形上顯示K線從下方上穿D線,顯示目前趨勢是向上的,所以在圖形上K線向上突破D線時,即為買進的訊號。
實戰時當K,D線在20以下交叉向上,此時的短期買入的信號較為准確;如果K值在50以下,由下往上接連兩次上穿D值,形成右底比左底高的「W底」形態時,後市股價可能會有相當的漲幅。
(3) 當K值由較大逐漸小於D值,在圖形上顯示K線從上方下穿D線,顯示目前趨勢是向下的,所以在圖形上K線向下突破D線時,即為賣出的訊號。
實戰時當K,D線在80以上交叉向下,此時的短期賣出的信號較為准確;如果K值在50以上,由上往下接連兩次下穿D值,形成右頭比左頭低的「M頭」形態時,後市股價可能會有相當的跌幅。
(4) 通過KDJ與股價背離的走勢,判斷股價頂底也是頗為實用的方法:(A) 股價創新高,而KD值沒有創新高,為頂背離,應賣出;(B) 股價創新低,而KD值沒有創新低,為底背離,應買入;(C) 股價沒有創新高,而KD值創新高,為頂背離,應賣出;(D) 股價沒有創新低,而KD值創新低,為底背離,應買入;需要注意的是KDJ頂底背離判定的方法,只能和前一波高低點時KD值相比,不能跳過去相比較。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三)

四,應用經驗:
(1) 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做短平快的短線客常用分鍾指標,來判斷後市決定買賣時機,在T+0時代常用15分鍾和30分鍾KDJ指標,在T+0時代多用30分鍾和60分鍾KDJ來指導進出,幾條經驗規律總結如下:(A) 如果30分鍾KDJ在20以下盤整較長時間,60分鍾KDJ也是如此,則一旦30分鍾K值上穿D值並越過20,可能引發一輪持續在2天以上的反彈行情;若日線KDJ指標也在低位發生金叉,則可能是一輪中級行情。但需注意K值與D值金叉後只有K值大於D值20%以上,這種交叉才有效;(B) 如果30分鍾KDJ在80以上向下掉頭,K值下穿D值並跌破80,而60分鍾KDJ才剛剛越過20不到50,則說明行情會出現回檔,30分鍾KDJ探底後,可能繼續向上;(C) 如果30分鍾和60分鍾KDJ在80以上,盤整較長時間後K值同時向下死叉D值,則表明要開始至少2天的下跌調整行情;(D) 如果30分鍾KDJ跌至20以下掉頭向上,而60分鍾KDJ還在50以上,則要觀察60分鍾K值是否會有效穿過D值(K值大於D值20%),若有效表明將開始一輪新的上攻;若無效則表明僅是下跌過程中的反彈,反彈過後仍要繼續下跌;(E) 如果30分鍾KDJ在50之前止跌,而60分鍾KDJ才剛剛向上交叉,說明行情可能會再持續向上,目前僅屬於回檔;(F) 30分鍾或60分鍾KDJ出現背離現象,也可作為研判大市頂底的依據,詳見前面日線背離的論述;(G) 在超強市場中,30分鍾KDJ可以達到90以上,而且在高位屢次發生無效交叉,此時重點看60分鍾KDJ,當60分鍾KDJ出現向下交叉時,可能引發短線較深的回檔;(H) 在暴跌過程中30分鍾KDJ可以接近0值,而大勢依然跌勢不止,此時也應看60分鍾KDJ,當60分鍾KDJ向上發生有效交叉時,會引發極強的反彈。
(2) 當行情處在極強極弱單邊市場中,日KDJ出現屢屢鈍化,應改用MACD等中長指標;當股價短期波動劇烈,日KDJ反應滯後,應改用CCI,ROC等指標;或是使用SLOWKD慢速指標。
(3) KDJ在周線中參數一般用5,周KDJ指標見底和見頂有明顯的提示作用,據此波段操作可以免去許多辛勞,爭取利潤最大化,需提示的是一般周J值在超賣區V形單底上升,說明只是反彈行情,形成雙底才為可靠的中級行情;但J值在超買區單頂也會有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所以應該提高警惕,此時應結合其他指標綜合研判;但當股市處在牛市時,J值在超買區盤中一段時間後,股價仍會大幅上升。
RSI:相對強弱指標
RSI下限為0,上限為100,50是RSI的中軸線,即多、空雙方的分界線。50以上為強勢區(多方市場),50以下為弱勢區(空
方市場),20以下為超賣區,80以上為超買區。 RSI指標的買點:(1)W形或頭肩底 當RSI在低位或底部形成W形或頭
肩底形時,屬最佳買入時期。(2)20以下 當RSI運行到20以下時,即進入了超賣區,很容易產生返彈。(3)金叉 當短天
期的RSI向上穿越長天期的RSI時為買入信號。(4)牛背離 當股指或股價一波比一波低,而RSI卻一波比一波高,叫牛背
離,此時股指或股價很容易反轉上漲。RSI指標的賣點:(1)形態 M形、頭肩頂形 當RSI在高位或頂部形成M形或頭肩頂
形時,屬最佳賣出時機。(2)80以上 當RSI運行到80以上時,即進入了超買區,股價很容易下跌。(3)頂背離 當股指或
股價創新高時,而RSI卻不創新高,叫頂背離,將是最佳賣出時機。(4)死叉 當短天期RSI下穿長天期RSI時,叫死叉,
為賣出信號。

Ⅲ 如果你是一名產品經理,你認為用哪三個指標最能夠衡量一個需求的好壞,為什麼

作為一個公司,所分配的工作內容有很多,公司的利益,員工的收入,人員的管理等等,都是一定要考慮的方面。而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任務也是艱巨的,既要對公司負責,也要對下屬負責。


如果我是一名產品經理的話,首先我要考慮的是這個需求能帶來什麼?需求本身就是人或物所要求的基本條件,我覺得一件事或一個人一定有所價值,你可以為公司帶來什麼很重要。任何一個公司都不會養閑人,或者出一些沒有用的產品,都是因為其有所價值才被留下的。所以我覺得一個需求首先就是要有所價值。

當然這只是我的觀點,只是供大家參考,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這三個指標的答案也會有所不同。但是無論怎樣,努力工作,為公司著想總是沒錯的。

Ⅳ 尋求一個指標和三個變數之間的關系用什麼統計方法比較好

(1)相關分析,研究現象之間是否存在某種依存關系 (2)回歸分析,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

Ⅳ 測試一個交易策略,需要注重哪些指標

這個其實要看個人的交易系統了,畢竟技術指標那麼多,我們在交易的時候不可能全部都參考,因此尋找到自己喜歡的或者合適自己的才最重要。
這里推薦你幾個比較常用的,也對交易比較有幫助的幾個macd(雙線),均線組合(這個非常重要,也非常好用),斐波那契回調區間。
我個人在交易的時候,實際就是用這三個,在進場出場點的選擇上,達到技術指標的共振為好

Ⅵ 我想寫一個考核指標 主要是考核指標怎麼寫 在線等啊

其實就是把以上工作職責轉換為判定標準的過程,為了方便考核,最好是把指標量化,比如:
1、是否按照規定完成巡護任務:每日考勤(是否巡護)、每日巡護時間(小時)、每月總計巡護時間
2、是否按時提交巡護記錄(每周填寫記錄次數,上報數量)
3、發現並有效制止破壞自然資源的行為次數,具體還可以細分到每次發現破壞行為,採取制止措施所用的時間,有效制止破壞的次數。
4、設施維護狀況,每周/月/季度發現已損壞設施的數量,修復數量,修復完成比率。
5、發現病蟲害次數,協助治理病蟲害次數,治理情況(嚴重/輕微)
以上僅作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Ⅶ 如果只能用一個(或少數幾個)指標來評價一個交易策略,你會用哪個

那我認為,如果是真的這樣的話,我會用兩個指標來進行衡量了。下面我會闡述一下我如何進行衡量,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總結

所以如果你問我,我會告訴你從收益和風險的角度進行衡量,但是對於別人來說,可能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因此衡量的指標也就不一樣了,以上只是我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在這條道路上面走得更遠,謝謝。

Ⅷ 一個好的指標要具有哪些要素

對於一個好的設計,我們往往會說其應當具備可維護性,這是最為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要求,比如性能、資源的佔用等都應當在滿足可維護性的情況下再去考慮的。但可維護性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可以說一個詞包含了很多的東西,比如,可讀性、可擴展性等等,都可以當作是可維護性的內容。我在日常工作中,對於一個好的設計,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主要是體現在「四性一痛」。

第一,一個好的設計應當具有「一致性」。一致性就是對於相類似的問題採用同樣的方法去處理,而不是對於類似的情況,在case1中採用的是設計A,而在case2中採用的是設計B。對於這種設計,其往往很難維護。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一致性可以包括設計方法的一致性、函數命名的一致性、注釋書寫格式的一致性等等。在一致性上一個好的例子是:UNIX/LINUX中對於文件和設備的處理都是採用open()/close()/ioctl()/read()/write()這五個函數來實現的,當我們在UNIX/LINUX上編程時,只要說到打開設備或是文件,我們就知道應當如何做了。再來看看一致性不好的一個例子:比如CLIB中的malloc()/free(),這是一對用於分配和釋放內存(Heap)的函數,在函數的命名上應當說其一致性並不好,在我看來malloc()/mfree()就要比它好些,不同之處就是在free()函數名的前面加了一個m。一致性好的軟體,不論是維護或是閱讀都讓人覺得舒服和自然,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一個好的設計應當具有「完整性」。打一個比方,比如我們的程序需要寫一個模塊用於管理某種類型的資源,因此,我們寫了一個allocate()函數用於對這一資源進行分配。從完整性的角度來看有allocate()就應當有free()或是release()。因此,我們的設計應當包含free()或是release()。完整性好的設計往往給模塊的使用者帶來某種程度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第三,模塊之間的「正交性」。正交性體現在模塊之間不應當存在功能重疊的部分,對於模塊之間存在重疊的部分,往往表明我們需要抽象出另一個模塊,從而將重疊的部分轉移到這一新模塊中。

第四,設計的「簡單性」。這里的簡單不是指我們考慮欠缺,而是指在我們將問題考慮周全後,找出一種簡單的設計和實現方法。簡單性包括代碼邏輯的簡單性和代碼語句的簡單性。簡單意味著容易維護、理解,簡單本身就是一種美!

最後,我想對於一個好的設計,作者可以問問自己:我在設計這個模塊時「痛苦」過了嗎?如果沒有,那存在兩種可能;一是問題很簡單或是我們自己的水平很高,所以不需要更多的思考去實現它;另一種可能就是這一設計有可能是一個「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設計。好的設計,我們往往需要在很多方面進行權衡,在設計初期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但隨著設計的完善,我們會發現「這一設計就是我想要的、就應當是這個樣子的」,到時自己會覺得這個設計很舒服,真的體現了「苦盡甘來」。

對於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好的設計的特點,在我們的工作中可能不是一次性設計到位的,但是我們必須將這些特點記在心中,並隨著工作的進展最後實現它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Ⅸ 戰略指標和非戰略指標的區別

戰略指制標和非戰略指標的區別可簡要概述為:是否為關鍵績效指標。
企業戰略是對企業各種戰略的統稱,其中既包括競爭戰略,也包括營銷戰略、發展戰略、品牌戰略、融資戰略、技術開發戰略、人才開發戰略、資源開發戰略等等。這些戰略中的指標有很多,比如:人均產值增長率、製造費用率降低率、產品製造直通率、財經管理人員比例、管理費用率、產品庫存率等等。
非戰略指標即為與上術企業戰略關系不大,與業績增長無關鍵關系的指標。

Ⅹ 誰知道「幾個因素對同一個指標的影響」應該用什麼統計方法進行實證啊

通過多次觀察或試驗得到大量的統計數據,利用統計方法是可以探索出其內在的數量規律性的.統計數據作為客觀事物的一種數量表現,是事物必然性與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偶然性使得對同一事物的多次觀察得到的統計數據有差異,而必然性則隱含在統計數據本身,這正是我們要利用統計方法去尋找的.通過統計方法可以盡可能去掉數據所呈現的偶然性,找出統計數據中所隱含的內在規律性.
呵呵,具體的詳細的請一定要看:
http://cache..com/c?word=%CD%B3%BC%C6%3B%D1%A7%3B%B7%BD%B7%A8%3B%B5%C4%3B%CC%D8%B5%E3&url=http%3A//jjxy%2Ejlu%2Ee%2Ecn/benkejiaoxue/file/jiaoxuedagang/a3%2Edoc&b=0&a=41&user=
答案補充
在實際問題中,影響試驗結果的因素往往不止一個而有多個,這時就必須同時考察幾種因素對試驗指標的影響作用。本節僅考慮兩個因素的情形,即雙因素方差分析。
設有兩個因素A、B作用於試驗的指標。因素A有r個水平A1,A2,…Ar,因素B有S個水平B1,B2,…Bs。因素A,B不同水平的聯合稱為一個組合,記作(Ai,Bj),i=1,2,…,r,
j=1,2,…,s。研究A和B對Xij的的影響,除了需要了解A、B兩個因素各自的影響之外,還需要考慮兩個因素的不同水平結合在一起對試驗指標產生的聯合影響。這種各個因素的不同水平的搭配所產生的新的影響稱為交互作用。各因素間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是雙因素方差分析產生的新問題,這是它與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本質區別。
順便說一句,分不是解決問題的全部,我的分是你的兩倍,那怎麼辦,我只是盡我所能告訴你
答案補充
呵呵
用不了那麼多
有個三五十就很好了,我也希望有更好的答案
答案補充
我知道的也不多,大都忘記了,呵呵

閱讀全文

與專攻一個指標的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岩石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51
徵信信用貸款逾期13次 瀏覽:755
建行個人理財產品 瀏覽:85
中航機電股票代碼 瀏覽:804
熱軋卷板期貨行情1910 瀏覽:902
期貨研投公眾號有哪些 瀏覽:298
神龍理財公司 瀏覽:286
外匯雙頭低 瀏覽:102
銀行理財投資者穿透 瀏覽:839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