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技术分析存在三个基本假定或者前提条件:第一,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第二,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第三,历史会重演。这不仅构成了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灵魂,也是一切运用技术分析方法的市场人士所普遍认同和相信的。即使有人对技术分析中的一些方法产生质疑,但却鲜见有人对这三个前提条件进行思辨。
首先,“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在约翰·墨菲的论述中,他认为价格变化必定反映供求关系。也就是说,投资者不用关心价格涨落的原因,只需顺势而为就行了,因为市场行为或价格变化已经包容了各种信息。但是,我们必须对此相应认识到:“市场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都是错误的。”如果以已发生的市场行为来解释价格变化的原因或作为我们实际操作的依据,那么,很大的可能性是——追随错误,并导致失败。这是一种悖论。
其次,“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趋势”作为技术分析的核心,被技术分析者奉为圭臬。“追随趋势”被认为是最佳的投资策略。但是,对于一波行情而言,趋势有许多不同形态:有所谓的长期趋势、短期趋势。而且对于“长期”、“短期”的时间界定是模糊的,所谓“长期”的跨度可以是一年、一月或一周,而“短期”则可能是几天、几小时或几分钟,而对于绝大多数散户而言,他们所能承受的浮亏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在追随趋势的过程中,往往是在一波大趋势中被一个相反的小趋势淹没。这也是一种悖论。
同样,“历史会重演”也存在一个相反的命题——“历史会刷新”。如果我们严格信守历史的重复,在投资活动中,在所谓的“顶部”、“底部”进行经验性操作,那么,一旦某次历史出现“改变”,即突破“顶部”或“底部”,则投资者将导致惨败。即便历史无数次重演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只要一次改变就足以“致命”。所以,每当我们面临“历史”时,也就是我们面对上述悖论时,辩证思考将使我们避开重大损失.
B. 怎样理解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宏观经济
就是一级市场股市
就是二级市场.两者变化成正比
C. 简单谈谈对证券行业的认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近现代社会,起作用不可小觑。
D. 谈谈 你对证券市场的认识
这是一个锻炼人的意志与耐力的地方。
E.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对证券投资风险的认识
1.利率风险。
这是指利率变动,出现货币供给量变化,从而导致证券需求变化而导致证券价格变动的一种风险。利率下调,人们觉得存银行不合算,就会把钱拿出来买证券,从而造成买证券者增多、证券价格便会随之上升;相反,利率上调,人们觉得存银行合算,买证券的人随之减少,价格也随之下跌。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变动频繁,因利率下降引起股价上升或因利率上调引起股价下跌的利率风险也就较大;而在以下不发达国家,利率较少变动,因利率变化所引起的风险也相应较低,人们承担这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也较差。例如1988年8、9月间,我国银行利率上调,对一些原来买债券的人来说,当初购买时就是因为看中债券比银行利率高,有的好不容易才通过各种关系购得,这时,债券利率反比银行利率下降了,而且还不能“保值”,故有不少债券投资者向银行、发行债券的企业以及新闻媒介呼吁,要求调高债券利率。实际上,这正是他们缺乏投资常识,不知道买证券还会遇上利率风险得一种反映。
2.物价风险。
也称通货膨胀风险,指的是物价变动影响证券价格变动得一种风险。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重要物品(如电、煤、油等)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大部分产品的成本和收益;另一种是那个物价指数的变动。一般来说,在物价指数上涨时,货币贬值,人们会觉得买债券吃亏了,而引起债券价格下降,1988年抢购风时100元面值的国库券以七八十元的价格抛出,就是受此影响。但是,股票却是一种保值手段,因为拥有企业资产的象征,物价上涨时企业资产也会随之增值,因此,物价上涨也常常引起股价上涨。另一方面,物价上涨,特别是煤、电、油的价格上涨,使企业成本增加,这时投资股票也不免会有风险。不过总的来说,物价上涨,债券价格下跌,股市则会兴旺。
3.市场风险。
这是指证券市场本身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直接影响供求关系,包括政治局势动荡、货币供应紧缩、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投资大众心理波动以及大投机者兴风作浪等,都可以使证券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就拿上海股市来说,1991年6月前疲跌不振,持股人眼看自己手中的股票价值不但没有增加,股票反而跌进票面以下,对股市毫无兴趣,泄气之至;拥有资金者面对行情持续处于跌势,也不愿贸然进场,造成进出均少,尽管上市股票不过区区几千万元,仍是供过于求。7月以后,在外地投资者的影响下,加之浦东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兴奋作用,上海股市大振,大众心理起了根本变化,几千万元股票变得大大供不应求。对这样畸冷畸热的股市,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在意料之外,因为其中有许多无法预测的偶然因素。换言之,投资者若在6月投资股市,尽管价格很低,却会碰到许多难以意料的风险,正因为风险大,获利机会也高。6月投资的人,到10月,股价就翻了两番。
4.企业风险。
指上市企业因为行业竞争、市场需求、原材料供给、成本费用的变化,以及管理等因素影响企业业绩所造成的风险。企业风险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营业风险,这里有市场上某种产品饱和滞销的因素,也有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是某一行业或产业受到限制。例如为防治污染,有污染性的企业或因此关门,或则迁移,或则必须花极大费用去整治污染,从而造成企业利润大大下降甚至亏损。二是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财务状况不良,包括财务管理不当,规划不善,扩充过失等,从而造成不应有的营业损失和资本损失。一个企业若发生营业性风险尚可调整方向,若遇财务风险,有时在其会计报告中会用不属实的财务数据来欺瞒股东,误导投资人,当财务报告中突然出现大额营业外收入或非常利益所得,看起来公司获利大为增加时,需特别引起注意,这很可能是一种假象,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对待。
F. 对证券.投资市场的认识、体会等
清楚自己到股市来的目的,即不是来预测而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证明自己正确与否而是来盈利的,而且是希望自己在平静而不是在烦恼中赚钱或赢利的。
我不预测股指还跌不跌,也不预测股指是涨还是不涨,对于别人猜谜似的种种预测也没有丝毫兴趣。自然,这些种种预测不会令我不安、恐惧或兴奋。道理很简单,你预测百分之百正确,但你可能不赚钱,亏钱甚至亏大钱。相反,你不去预测或不轻信任何预测,但你可能赚钱甚至于赚大钱,只要你牢牢守住手中的好股票。
似乎应该有所区别,甚至于应该严格区别开来:对于公司的估值与股指的预测。如果公司有持续成长性,而且公司的股价高得不是十分离谱,尽管该公司的股价也可能下跌甚至大幅下跌,你应该做的是买进、持有而不是卖出。相反,如果公司已经没有了持续成长性,或者公司的股价已经高得十分离谱,尽管该公司的股价还有可能上涨,你应该做的是卖出而不是买进或持有。这样做,与股指的预测没有关系,甚至与股指的预测丝毫没有关系。
股指下跌,好公司可能不跌甚至上涨,当然也可能下跌,不过,股指下跌50%,而该公司可能下跌的是20%、30%,当然,也可能是60%、70%。也就是说,这些都有可能。经验表明,关注这么多种可能往往使人心生迷乱,烦躁不安。其实,这些都不重要甚至是不值得关注的,重要的是当股市下跌或股市回升特别是在今后的大牛市到来时,该股票还在不在自己手中。
当然,对于公司的准确估值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持久的训练,甚至是终身训练。只要准确地掌握了一家公司的估值,就会离赚钱越来越近。而学习预测股指或学习让自己相信股指,则可能离赚钱越来越远。
在训练准确把握一家公司估值的过程当中,都需要时间和耐心、眼力和定力。
作为股民,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永远要清楚自己来股市的目的。
G. 如何理解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核心
资本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市场。
按照市场工具通内常划分成股票市场、容债券市场、投资基金。
证券市场是股份制企业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及证券流通交易的场所。股票、债券都属于证券吧。
所以资本市场包含了证券市场。
H. 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了解
我国证券来市场只有十年的历史,但源其发展速度却是罕见的。至2000年底,在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超过1000家,企业从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累计已超过4000亿元,上市企业市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50%。证券市场的作用愈来愈大,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十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对发展和改革功不可没。首先,企业从股票市场融入了大量资金,为企业缓解资金困难、特别是为国有企业脱困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次,企业上市融资毕竟促进了企业改革,促进了传统的国有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迈进。再次,出现了所谓的财富效应,一些证券投资者的财富因此而增加,特别是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前几年,不少人在证券投资中积累了财富。
但是,仅仅根据这些并不能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作一个全面的评价。问题的关键在于,证券市场的功能绝对不只是帮助企业融资、改制,也不是为了实现财富效应。尽管融资功能是证券市场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但决不是全部。事实上,与融资功能相联系的是,证券市场应该比传统的银行体系更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主要依赖于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投资变现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
I. 结合你股票投资的一次经历谈谈对证券投资的认识
证券投资不仅仅抄包括股票投资,还包括商业票据,政府票据等有价证券.
就给你说说股票的吧.
股票是上市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已投资入股的凭证.
股票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指公司上市时发行股票的市场,资金直接流入公司.二级市场是股民之间买卖股票的市场,股票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资金只在股民之间流动,不流入公司
证券投资的收益来自利息差,股票投资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种.也被称作"长线""短线",长期投资主要靠公司利润的分红,这部分收入与公司业绩直接相关.短期投资需要看准市场价格的趋势,利用价格差获得利益.
证券投资高风险,高收益.
证券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家GDP中的“投资”一项,对国民经济有重要贡献,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股市过热会导致泡沫经济,出现虚拟增长的现象,信用膨胀,潜在有经济危机。
只列出纲要,内容你自己理解着充实
J. 证券怎样理解
证券:是指发行人来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源、表示其持有人对发行人直接或间接享有股权或债权并可转让的书面凭证,是各类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通称。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通常所说的证券是指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权证、及其他各种派生的金融产品等。证券具有收益性、流通性和风险性。股票、债券、基金的投资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收益,买入或认购后,有获得股息、红利或债息的权利。在证券市场上自由地将持有的证券转让给其他人,流通性还起到了减少投资风险的作用。发行人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损甚至破产,则投资人的预期收益可能丧失。一般来说,风险大的投资收益相对也高,风险小的投资收益较小,股票的风险和收益一般比债券大和高,而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则介于股票和债券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