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方正中期期货王骏

方正中期期货王骏

发布时间:2022-04-22 04:40:51

⑴ 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保险

从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到近日农业部和中国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的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座谈会,农业保险正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农业保险已不仅仅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是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坚持农险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但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我国农业保险深度仅0.56%,低于全球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7%的水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据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透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逐步从供给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农业保险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我国农业保险已经不仅仅是防范自然风险的管理手段,而且更多地融入到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各个环节,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多作用。”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石健表示。
因此,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根据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险产品的创新要做到超越传统产品“低保费、低保额”的局限,中央财政的补贴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从补贴传统农业保险,转而补贴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
“近年来,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我国农业产品价格竞争压力加大,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路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标价格指数保险作为农险产品创新的标杆,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虽然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蔬菜、生猪等,但未来随着逐步向更多大宗商品的扩展,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对农产品价格改革将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庹国柱认为保险公司还应积极研究开发各种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如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产品并积极试点,以探索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风险保障需求。
加快农险模式转变
记者注意到,相较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业保险的表述今年在延续此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首次提及的内容。其中,关于继续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的备受关注。
事实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就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鼓励“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从政策层面对“保险+期货”这一金融创新进行支持。
随着文件的下发与政策的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去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单期货机构参与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签约,标志着“保险+期货”的金融新模式正式起航。
据悉,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在去年8月推出国内首个玉米、鸡蛋期货价格保险,为锦州义县51家农户1000吨玉米提供了216万元风险保障,为大连普兰店、黄冈浠水4家农户的300吨鸡蛋提供了320万元风险保障,并与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利用期货市场转移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截至2015年底,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试点已结束,合计赔款24.11万元、赔付率达208.2%;鸡蛋期货价格保险首期赔款6.53万元、赔付率51.04%,有效提高了农户抗价格下跌风险能力;尽管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赔付率高达2倍,但上海新湖从期货市场上又挽回了损失,与保险公司合作态度更加积极主动。
对此,方正中期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王骏王骏认为:“农产品价格保险在我国如果能推广开来,将为广大农民、合作社和相关农业企业打造一个崭新的融资方式。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障了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稳定收入,其可以将价格保险保单在银行进行质押贷款,此前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贷款难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
但他提出,在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试点和推广过程中需要各地政府部门能参与进来,拨付一定费用以保险费补贴的形式补贴给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民,支持期货交易所、农业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三方共同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和金融创新的政策试点做下去。
新型经营主体受关注
项俊波认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天然对金融保险有迫切需求。然而,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风险需求。
据统计,我国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50万家,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力军。相比一般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是生计型或兼业型农户的简单再生产,而是走商品化经营、追求规模效益的扩大再生产,经营规模大、承担风险高、现代要素多。韩长赋认为,“他们更需要金融,更需要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生臣透露,去年该公司在河北、吉林、广东等15个省份开展了共计52个涉农“政银保”项目,并设立了50亿元额度的资管产品和投资基金,为参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资金
庹国柱坦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特点、新风险和新需求。“通过农业保险产品创新,超越传统产品"低保费、低保额"的局限,适应新型经营主体对风险分散水平和保障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满足其规避大规模和高投入生产方式下面临较高风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庹国柱认为,应当将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畴。目前中央财政主要对大宗作物保成本的传统“低保费、低保额”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这样,对于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其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超过现有传统产品部分的保费将得不到中央财政的补贴。
目前,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实行统一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与投保人的种植规模以及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都没有关系。“这种补贴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家对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发展政策导向是不配套的。”庹国柱认为,目前的保费补贴政策并没有体现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政策导向。规模化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商品化率高,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大,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理应向其倾斜。中央财政有必要适时将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高保障创新产品,比如收入保险产品或者覆盖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完全成本保险产品等纳入补贴范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为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保险都做了啥

从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到近日农业部和中国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的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座谈会,农业保险正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农业保险已不仅仅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是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坚持农险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但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我国农业保险深度仅0.56%,低于全球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7%的水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据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透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逐步从供给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农业保险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我国农业保险已经不仅仅是防范自然风险的管理手段,而且更多地融入到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各个环节,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多作用。”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石健表示。
因此,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根据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险产品的创新要做到超越传统产品“低保费、低保额”的局限,中央财政的补贴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从补贴传统农业保险,转而补贴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
“近年来,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我国农业产品价格竞争压力加大,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路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标价格指数保险作为农险产品创新的标杆,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虽然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蔬菜、生猪等,但未来随着逐步向更多大宗商品的扩展,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对农产品价格改革将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庹国柱认为保险公司还应积极研究开发各种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如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产品并积极试点,以探索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风险保障需求。
加快农险模式转变
记者注意到,相较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业保险的表述今年在延续此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首次提及的内容。其中,关于继续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的备受关注。
事实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就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鼓励“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从政策层面对“保险+期货”这一金融创新进行支持。
随着文件的下发与政策的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去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单期货机构参与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签约,标志着“保险+期货”的金融新模式正式起航。
据悉,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在去年8月推出国内首个玉米、鸡蛋期货价格保险,为锦州义县51家农户1000吨玉米提供了216万元风险保障,为大连普兰店、黄冈浠水4家农户的300吨鸡蛋提供了320万元风险保障,并与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利用期货市场转移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截至2015年底,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试点已结束,合计赔款24.11万元、赔付率达208.2%;鸡蛋期货价格保险首期赔款6.53万元、赔付率51.04%,有效提高了农户抗价格下跌风险能力;尽管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赔付率高达2倍,但上海新湖从期货市场上又挽回了损失,与保险公司合作态度更加积极主动。
对此,方正中期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王骏王骏认为:“农产品价格保险在我国如果能推广开来,将为广大农民、合作社和相关农业企业打造一个崭新的融资方式。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障了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稳定收入,其可以将价格保险保单在银行进行质押贷款,此前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贷款难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
但他提出,在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试点和推广过程中需要各地政府部门能参与进来,拨付一定费用以保险费补贴的形式补贴给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民,支持期货交易所、农业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三方共同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和金融创新的政策试点做下去。
新型经营主体受关注
项俊波认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天然对金融保险有迫切需求。然而,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风险需求。
据统计,我国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50万家,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力军。相比一般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是生计型或兼业型农户的简单再生产,而是走商品化经营、追求规模效益的扩大再生产,经营规模大、承担风险高、现代要素多。韩长赋认为,“他们更需要金融,更需要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生臣透露,去年该公司在河北、吉林、广东等15个省份开展了共计52个涉农“政银保”项目,并设立了50亿元额度的资管产品和投资基金,为参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资金。
庹国柱坦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特点、新风险和新需求。“通过农业保险产品创新,超越传统产品"低保费、低保额"的局限,适应新型经营主体对风险分散水平和保障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满足其规避大规模和高投入生产方式下面临较高风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庹国柱认为,应当将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畴。目前中央财政主要对大宗作物保成本的传统“低保费、低保额”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这样,对于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其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超过现有传统产品部分的保费将得不到中央财政的补贴。
目前,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实行统一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与投保人的种植规模以及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都没有关系。“这种补贴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家对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发展政策导向是不配套的。”庹国柱认为,目前的保费补贴政策并没有体现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政策导向。规模化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商品化率高,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大,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理应向其倾斜。中央财政有必要适时将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高保障创新产品,比如收入保险产品或者覆盖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完全成本保险产品等纳入补贴范畴。

⑶ 为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保险都做了啥

从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到近日农业部和中国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的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座谈会,农业保险正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农业保险已不仅仅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是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坚持农险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但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我国农业保险深度仅0.56%,低于全球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7%的水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据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透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逐步从供给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农业保险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我国农业保险已经不仅仅是防范自然风险的管理手段,而且更多地融入到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各个环节,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多作用。”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石健表示。
因此,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根据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险产品的创新要做到超越传统产品“低保费、低保额”的局限,中央财政的补贴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从补贴传统农业保险,转而补贴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
“近年来,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我国农业产品价格竞争压力加大,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路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标价格指数保险作为农险产品创新的标杆,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虽然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蔬菜、生猪等,但未来随着逐步向更多大宗商品的扩展,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对农产品价格改革将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庹国柱认为保险公司还应积极研究开发各种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如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产品并积极试点,以探索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风险保障需求。
加快农险模式转变
记者注意到,相较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业保险的表述今年在延续此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首次提及的内容。其中,关于继续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的备受关注。
事实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就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鼓励“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从政策层面对“保险+期货”这一金融创新进行支持。
随着文件的下发与政策的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去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单期货机构参与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签约,标志着“保险+期货”的金融新模式正式起航。
据悉,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在去年8月推出国内首个玉米、鸡蛋期货价格保险,为锦州义县51家农户1000吨玉米提供了216万元风险保障,为大连普兰店、黄冈浠水4家农户的300吨鸡蛋提供了320万元风险保障,并与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利用期货市场转移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截至2015年底,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试点已结束,合计赔款24.11万元、赔付率达208.2%;鸡蛋期货价格保险首期赔款6.53万元、赔付率51.04%,有效提高了农户抗价格下跌风险能力;尽管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赔付率高达2倍,但上海新湖从期货市场上又挽回了损失,与保险公司合作态度更加积极主动。
对此,方正中期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王骏王骏认为:“农产品价格保险在我国如果能推广开来,将为广大农民、合作社和相关农业企业打造一个崭新的融资方式。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障了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稳定收入,其可以将价格保险保单在银行进行质押贷款,此前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贷款难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
但他提出,在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试点和推广过程中需要各地政府部门能参与进来,拨付一定费用以保险费补贴的形式补贴给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民,支持期货交易所、农业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三方共同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和金融创新的政策试点做下去。
新型经营主体受关注
项俊波认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天然对金融保险有迫切需求。然而,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风险需求。
据统计,我国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50万家,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力军。相比一般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是生计型或兼业型农户的简单再生产,而是走商品化经营、追求规模效益的扩大再生产,经营规模大、承担风险高、现代要素多。韩长赋认为,“他们更需要金融,更需要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生臣透露,去年该公司在河北、吉林、广东等15个省份开展了共计52个涉农“政银保”项目,并设立了50亿元额度的资管产品和投资基金,为参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资金。
庹国柱坦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特点、新风险和新需求。“通过农业保险产品创新,超越传统产品"低保费、低保额"的局限,适应新型经营主体对风险分散水平和保障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满足其规避大规模和高投入生产方式下面临较高风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庹国柱认为,应当将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畴。目前中央财政主要对大宗作物保成本的传统“低保费、低保额”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这样,对于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其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超过现有传统产品部分的保费将得不到中央财政的补贴。
目前,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实行统一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与投保人的种植规模以及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都没有关系。“这种补贴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家对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发展政策导向是不配套的。”庹国柱认为,目前的保费补贴政策并没有体现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政策导向。规模化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商品化率高,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大,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理应向其倾斜。中央财政有必要适时将面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高保障创新产品,比如收入保险产品或者覆盖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完全成本保险产品等纳入补贴范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伦敦期货有没有涨停

有。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期货触及涨停,涨幅15%,为连续第二天涨停。
相关阅读
伦镍大幅波动方正中期提示谨慎参与
讯(记者马爽)伦镍期货自3月16日复牌后经历四连跌停,22日跌幅收窄,23日涨停,并带动24日沪镍期货涨停。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王骏、刘崇娜24日发布研报表示,当前地缘局势、伦镍多空博弈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且国内外供需格局存在差异,建议国内投资者谨慎参与伦镍交易。
从成本方面来看,在国际地缘局势升级前,欧洲能源价格便出现大幅攀升。上述分析师表示,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国,欧洲约40%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地缘局势加剧能源紧张格局,导致有色金属冶炼成本抬升,进而助推欧洲及全球有色金属价格走高。
进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累计进口精炼镍37573吨,同比增加90.53%。上述分析师表示,3月份受地缘冲突、伦镍暴涨等行情影响,多数时间内国内进口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调整规则和加强监管调控之后,伦镍价格相应地大幅回调,期间国内沪镍期货基本保持平稳震荡走势,商品市场内外盘倒挂程度不断收窄,沪伦比也逐渐向正常区间回归,3月23日我国镍进口再度转向盈利,预计进口窗口的再次打开将有利于后续镍进口量的回升。
交割方面,市场此前担忧俄罗斯镍板等有色金属实物无法在LME市场交割。不过,3月22日LME表示,目前不打算在欧美各国统一制裁范围之外采取独立行动,也无计划限制俄罗斯生产的有色金属在LME交易系统内流通。上述分析师表示,尽管如此,目前仍有部分产业链企业担心采购俄罗斯生产的有色金属实物,或面临被西方国家制裁的风险,导致实际对俄镍的采购量较为有限。考虑到目前镍市场整体处于低库存状态,在供应偏紧格局下,且西方对俄罗斯制裁未涉及有色金属领域,不排除后续俄镍恢复正常供应,甚至可以进行实物交割,进而有效补充市场供给,届时将对镍价形成较强打压。另外,俄镍若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国内镍市场供应短缺担忧可能也会被打消。
展望后市,上述分析师表示,短期国际镍市场有望延续高波动状态。一方面,地缘局势问题短时间尚未明朗,俄罗斯镍的国际供应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各方对镍市供应预期存在较大分歧。国际镍业研究组织(INSG)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球镍市场供应过剩6000吨,而去年同期为短缺5300吨,INSG还预计2022年全球镍市场将出现15.71万吨的供应短缺。而上海有色网(SMM)预计,全球原生镍供需将由2021年短缺转向2022年过剩,供需变化均存在结构性问题。预计镍生铁大概率转为节奏性过剩,并将主导原生镍走向过剩。硫酸镍及不锈钢其他原料因产能结构以及工艺问题,短期供需格局或相对偏紧,但中长期也将逐步走向过剩。
另一方面,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际局势动荡,国内原油、有色金属等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品种,博弈的核心逐步脱离基本面,地缘局势导致的供应、运输物流限制成为核心矛盾。伦镍3月上旬因暴涨被LME暂停交易之后,交割问题成为核心关注点。在重新开启交易之后,伦镍持续四个交易日跌停,导致本应于16日至22日之间交割的所有镍合同均推迟交割至3月23日。由于交割规则的调整,不排除空头平仓造成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过,中期来看,交割问题并不会是主导价格的核心因素。此外,根据LME调整后的规则,自3月16日伦镍复牌以来,仅22日报出了官方价格。官方价格是现货行业和金融机构用作当日贸易、产品权益结算等的计价基准,但目前下游购销停滞也反映出市场对LME产生价格的不认可。
上述分析师表示,伦镍在3月16日复牌后,多次出现无效交易。此外,在经历此轮剧烈波动后,伦镍市场成交量显著下降,同时低成交量又会加剧价格波动,目前来看多空博弈依然非常剧烈。参与国际镍交易,要合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实物商品具体型号、剧烈的市场波动性,以及汇率、时差、运费等众多因素,因此建议谨慎参与。另外,国内镍产业链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敞口加强风险管理操作,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两锁一降”避险交易,进而为企业自身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黄金价格怎么走

近期贵金属的走势特别是以黄金为代表的,虽然有波动,但是一直保持是上升的这样一个态势。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已经涨了30%了,那么后期黄金的走势是不是还会保持这样一个走势?另外它的空间有多大呢?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在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时表示:“今年到明年由于黄金的避险需求,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投资热点。”。

目前国际金价是在1400的下方,很接近1400美元每盎司。但是在这个位置,又开始回落了。回落了什么原因?主要是美国数据一下又好了,避险的资金可能就获利回吐了。但是资金是不是又撤离了?从目前我们数据观察,包括美国的贵金属的资金流向,今年仍然是大量的投资在贵金属、黄金、白银上面。另外我们说全球最大的一些ETF基金投资的黄金、白银的量也非常大,而且从去年年底开始持续在上涨。也就说不管是实物的黄金的投资,还是我们说期货,国际期货市场的贵金属投资,资金都在涌入。所以说短期的回调,是因为一些数据变好了,资金它了结,结清,落袋为安。但是等它回落之后,资金还会继续的增持。另外央行的黄金储备在去年年底到今年,也是大幅的增加,很多央行也增加了黄金储备。主要是说,央行也有避险的一种需求,各国央行,包括各个政府的一个态度,黄金,关键时刻还是能够避险的。

如果全球在未来十年,经济由目前的低迷走向了复苏和繁荣,我们说黄金投资的周期性也会发生变化。也不能一味着说,我们黄金这十年就是投资的一个热点,可能我们再过了三年、五年,全球经济复苏了,资金会流向一些我们说基建,包括投资的一些其他领域,而未必一直投在黄金,黄金也可能出现回落。但总体上短期来说,今年到明年由于黄金它的避险需求,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投资热点。另外当通胀率上升的时候,黄金可能还有抗通胀的需求,所以说我们说近两年我们看黄金,它投资的价值和可选择性是比较好的,未来还要看全球经济复苏的状况,再决定黄金是不是在未来十年、八年还是我们投资的热点。

⑹ 哪家期货公司服务器最好

服务器最好当然要选AA级期货公司
2015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20家期货公司获得AA级昨日,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公布了2015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分类评级结果显示,今年参加评级的期货公司共计151家,包括44家A类公司、89家B类公司和18家C类公司。
具体来看,中信、永安、银河、广发、国泰君安、光大、中粮、国信、华泰、申银万国、海通、浙商、招商、方正中期、南华、万达、鲁证、五矿、长江、国际期货共20家期货公司获评AA级,位列第一梯队,半数以上为券商系期货公司。较2014年多1家,其中格林大华及金瑞期货均由2014年的AA级下调至今年的A级,而万达期货、长江期货、五矿期货则由2014年的A级成功跻身AA级。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今年获得AA级评价的20家期货公司,近两年均保持着良好的业绩水平和合规经营状况,在整体公司经营范围、盈利能力、经营网点、人才优势、产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表现较好。
此外,瑞达期货(博客,微博)、新湖期货、中信建设、国投中谷、东海期货等24家期货公司获得A级。数据显示,2015年获评A级的期货公司数量较去年少了2家。
值得一提的是,20家AA级公司中有15家是券商系期货公司,24家A级公司中也有13家券商系期货公司。换句话说,在44家A类期货公司中,超半数为券商系期货公司。对此,王骏对此评价表示,“券商系期货公司成为今年评级结果中的最大赢家。”
在7月份公布的期货公司2014年度财务数据情况,也已提前反映出券商系期货公司所处的行业位置。数据显示,2014年度,期货公司整体盈利40.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其中,净利超过0.5亿元的公司有27家,合计盈利29亿元,占行业总盈利的72.15%。而在这27家公司中,券商系期货公司有18家,占67%。
此外,有89家、18家期货公司分别获得B类、C类期货公司评价,较2014年分别增加9家、减少9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华南期货及海南金海岸期货两家公司均获得E级评价。不过,今年这两家公司均未参与评价。整体来看,期货公司整体评价结果有提升趋势,且公司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
未来期货公司差异化经营和强弱差距将会进一步加大,处在行业前列的期货公司将会继续做大做强,加大创新业务投入和提高创新业务在利润中的比重,并在中后前台的均衡发展上将进一步优化。此外,实力强大的期货公司也会成为最早挂牌上市的期货公司,从而进一步良性循环推动上述公司更好地发展。

阅读全文

与方正中期期货王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万5日元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03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