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宁财务转型情况是怎么回事
日前,苏宁云商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2014年该公司全年将实现不少于7.8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10%。此前,该公司在其2014年三季报中公告称,预计全年净利润约亏损逾10.41亿元。
从亏损超过10亿元到盈利7.8亿元,苏宁云商扭亏背后的原因何在?《投资时报》记者发现,2014年第四季度,苏宁云商曾将11个自有门店物业房产权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全部权益转让给中信华夏苏宁云创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此次交易实现税后净利润约为19.74亿元。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告诉《投资时报》记者,“苏宁通过盘活门店资产使得去年上市公司业绩扭亏为盈,但其固定资产却减少了,这样的盈利不完全属于经营性盈利。不过,通过对门店的资本运作,使大量资金向线上转移,将有望实现线上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苏宁云商方面则告诉《投资时报》记者,当下公司向互联网零售转型成效凸显,虽然尚未公布2014年全年财务数据,但从三季度以来经营持续向好的趋势,在四季度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财务手段VS创新模式
杭州易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陈晓虎认为,“苏宁云商扣除19.74亿元之后,预计2014年净利润为-11.93亿~-11.37亿元,和去年三季报预期的差不多。没什么超预期的东西。”
其实,苏宁云商长期通过自建或购买方式积累了相当数量核心优质门店物业。而现在则通过创新资产运营模式,切实盘活存量资产,有助于公司获得充沛的现金回笼,同时将其再次投入优质门店建设,从而建立起“门店资产购买—门店运营”的良性资产运营方式。
苏宁云商此前曾表示,后续可能会继续尝试类似的资产创新模式,包括门店及物流资产的处置等。据了解,苏宁云商去年发力物流建设,沉淀了超过600万平方米的自有物业和接近400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基地。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则认为,如果未来能继续以创新资产运营的模式挖掘其真正的潜在价值,将给苏宁云商带来可观的稳定现金收入,帮助其加速转型互联网零售。
记者了解后发现,随着REITs利润增厚及2015年起租金费用增加,苏宁沉淀超600万平方米自有物业,未来通过REITs盘活资产的空间巨大。
目前苏宁云商2014年的财报还没有发布,根据其2014年前三季度的财报,该公司线上业务去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52.26%。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0.41亿元,按照苏宁云商最新的业绩修正结果,若苏宁云商去年全年盈利8.36亿元,除去资产证券化的19.72亿元盈利,净利润亏损为11.36亿元,虽然仍为负数,但跌幅已进一步收窄。
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对于苏宁的股价走势也颇为关注。陈晓虎认为,当下苏宁市值超过800亿元,如果股价继续上涨,超过900亿元奔向1000亿元也存在可能性。不过他本人会按照自己的投资体系,先行减仓,待适当回调后再予加仓。
持续投入物流
展望2015年,苏宁在今年仍将大笔投入,特别是在物流领域。而物流领域也将成为苏宁未来盈利的关键点。
从张近东在苏宁春季部署会的表态来看,苏宁对物流基础建设和传统零售门店改造的确投入巨大,但这是转型的必须。张近东相信鲍勃迪伦的名言:“一个人如果不是在走向重生,就是在走向死亡。”
但就目前的情况,苏宁的传统零售O2O改造,物流基础建设的变革才是寻求成功的王道。随着分店不断增加,矛盾越发突出,致使苏宁下定决心自建物流,解决从供应商到平台再到消费者的供应链整合问题。
“公司经过2013下半年至2014上半年的组织和后台调整优化之后,战略聚焦于开展门店互联网化和产品专业化。同时,苏宁开始探索跨境电商、金融、REITs等创新业务,重新步入易购收入快速增长和整体亏损额收窄并逐步扭亏的轨道,基本确认经营拐点。”海通证券分析师汪立亭表示。
他认为,预计公司未来将聚焦于开展门店互联网化和产品专业化,夯实全渠道转型基础。
近几年,苏宁募集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入了物流建设,购置土地,建立仓储,搭建团队,不断优化运营体系和管理手段。
据了解,苏宁在全国拥有的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接近400万平方米,5000多名快递员,在全国164个城市握有国内快递业务资质,已有能力组建落地配、干线运输和大型仓储,建立“物流云”平台。
“当下苏宁在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对电子商务、采购、销售和物流配送等环节投入了巨大资金,但国内的大多数电商包括京东等企业也都要投入巨资,且收益需要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连京东的业绩都是亏损的。”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记者表示。
因此,目前苏宁的这种业绩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明显改善,未来其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投入还将是巨大的。张近东此前曾表示,未来几年苏宁将在全国建设7个大体量的仓库,其在全国的中心仓库数量将达8个,覆盖边界约1200公里,公路干线运输24小时内必达(新疆、青海除外),形成全国联动的干线体系。
“商品、物流、金融将是苏宁未来的三驾马车。公司坚持‘一体两翼’的互联网发展路径,将围绕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方面发展。”苏宁云商的副董事长孙为民此前曾公开表示。
据了解,苏宁物流已从成本中心逐渐变为利润中心,面向消费者、商户和供应商。在1月初,苏宁物流已经小范围的开放与测试,3月份左右会全面开放。未来苏宁物流将整合商品流通中的物流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这一变革也成为苏宁的希望所在
⑵ 国美苏宁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分析 给个方向就行 万分感激
过去国美和苏宁都是以连锁直营店为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现在二家公司则将主要盈利模式转为互联网营销。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苏宁电器发展轨迹
2004年7月,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优良的业绩,苏宁电器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61位。2013年胡润民营品牌榜,苏宁以956.86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九位。
围绕市场需求,按照专业化、标准化的原则,苏宁电器形成了旗舰店、社区店、专业店、专门店4大类,18种形态,旗舰店已发展到第七代。
开发方式上,苏宁电器采取“租、建、购、并”四位一体、同步开发的模式,保持稳健、快速的发展态势,每年新开200家连锁店,同时不断加大自建旗舰店的开发,以店面标准化为基础,通过自建开发、订单委托开发等方式,在全国数十个一、二级市场推进自建旗舰店开发。预计到2020年,网络规模将突破3000家,销售规模突破3500亿元。
2011年以来,苏宁持续推进新十年“科技转型、智慧服务”的发展战略,云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逐步探索出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零售模式将是“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称之为“云商”模式。
苏宁电器2013年2月19日公告称,基于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苏宁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更好的与企业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相适应。此次更名可看做是苏宁电器的科技转型战略迈出的又一大步,也宣告着苏宁“云商”新模式的正式面世。
一方面,苏宁不断拓展经营品类,实施超电器化战略。2009年,苏宁提出“营销变革”,尝试全品类经营、全渠道拓展,推进营销及服务创新;此后在苏宁易购和乐购仕中大力拓展非电器品类,延伸至百货、图书、母婴、虚拟产品等;2012年苏宁推出全新的主力型门店—Expo超级店,在门头上去掉“电器”两字,标志着苏宁线下实体门店超电器化经营步伐的加速。
另一方面,近几年,苏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转型云服务模式。2006年公司上线SAP/ERP系统,依托信息系统的支撑,建立内部共享服务平台,有效实现企业分散经营、集约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不断优化供应链,提升管理效率;多年经营积累,苏宁已经构建了面向内部员工的管理云、面向供应商的供应云以及面向消费者的消费云,并逐步推进“云服务”模式的全面市场化运作,2011年以来陆续推出苏宁私享家、云应用商店、云阅读等。
可以看出,经过前期的创新实践和积累铺垫,苏宁将在2013年迎来跨越式的发展。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工作部署会议中表示,苏宁要做“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苏宁,并将通过新模式服务全行业、全社会。未来十年苏宁电器将不再是传统家电连锁企业,而要做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6]据了解,在部署会议召开的同时,苏宁围绕云商模式,从组织架构、年度计划、经营策略、人员任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以确保“云商”模式的全面落地。
苏宁电器高调宣布更名苏宁云商,更改标识,大肆调整公司架构。所谓云商是指“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相结合的新零售业模式。苏宁此次变革,其电商平台苏宁易购地位也得到明显提升和重视,张近东的电商战略已经非常明显。在苏宁的变革背后,可以看到的是电商时代的崛起,网购规模逐年提升,网络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在大幅上升。此外,电商已经开始冲击传统零售业,导致百货、超市、家电连锁、家居建材等各行业都纷纷涉足电商。
⑶ 苏宁云商股票未来行情分析
苏宁云商15年行情会不错,政策热点结合不错的基本面,现在12元下方仍是不错的介入机会。合理防控风险,祝投资愉快。
⑷ 苏宁投资现状
苏宁投资现状苏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
1)苏宁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苏宁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苏宁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苏宁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3)苏宁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苏宁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4)苏宁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苏宁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苏宁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资及并购分析。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7)苏宁行业市场营销。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苏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苏宁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苏宁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苏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⑸ 苏宁易购作为电商企业存在哪些经营风险
摘要 苏宁易购融资风险分析
⑹ 求高手帮忙从技术面分析苏宁云商这只股票
月线上,在前期利好消息冲高之后迅速回落,在这个月成功迎来反弹,本月收大阳表现良好;
周线上,均线呈现出金叉走势实现三连阳的格局,本周在16.6附近连续上行受阻,这是行情想要继续上行必须突破的一道难关;
日线上,从10月22日以来价格持续在14.9-16.7之间震荡整理,均线走势粘合,后市走势依然以区间震荡为主。价格如果成功的突破了上方的阻力位置,价格将进一步试探17.4附近的压制。短期内如果没有重大利好消息,我们依然需要关注上述区间内的变化。
⑺ 为什么选苏宁云商财务分析做论文题目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专方法,对企业等经属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关于财务分析的定义,还有多种表达,[2]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Water 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技术。
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工具众多,具体应用应根据分析者的目的而定。最经常用到的还是围绕财务指标进行单指标、多指标综合分析、再加上借用一些参照值(如预算、目标等),运用一些分析方法(比率、趋势、结构、因素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直观、人性化的格式(报表、图文报告等)展现给用户。
⑻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方向
苏宁云商计划三年投资180-220亿元发展物流
2013年2月21日,中国两大家电零售商之一的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新运营模式和组织架构,融合其线上线下平台。 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还说,未来三年公司将投资180-220亿元人民币发展物流项目。在大数据中心驱动下,整合本季度商品,统一发送。未来征召250队伍应附消费者投诉。
苏宁:云商模式下更关注消费者门店体验
前不久,苏宁创新性地推出“云商”模式,在此基础上又新成立了商品经营总部、连锁平台经营总部、电子商务经营总部,线上线下融合进入全面实操阶段。据苏宁连锁平台经营总部执行总裁田睿介绍,在全新的连锁平台下,苏宁门店将全面提升经营能力,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消费者的服务上,从单独的商品售卖上转变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上。换言之,苏宁门店的综合服务能力将被放大。
在苏宁“2013新模式、新组织、新形象”发布会上,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表示, “云商”模式可概括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它的核心是以云技术为基础,整合苏宁前台后台、融合苏宁线上线下,服务全产业、服务全客群。云商模式不仅是苏宁跨越发展的新方向,也必将成为中国零售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
苏宁的云商模式的核心架构在于“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组合,其中线下店商与线上电商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线下的直接服务能力,线下可以让消费者有更直观、更全面、更多样的服务体验。
2012年,苏宁先后推出了2大全新实体零售业态——苏宁Expo超级店和地区旗舰店,开始对一二三级市场的线下门店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升级之后的苏宁超级店和旗舰店的服务职能大大增强。
与之前传统卖场模式不同,苏宁超级店更类似于购物广场,偏向于消费者商品体验和购物环境的营造,在商品体验方面,消费者可随意体验苏宁超级店内的体感游戏、3D电视、按摩椅等等各类商品。而对于带孩子的消费者来讲,超级店内还提供儿童游戏区,消费者可以将孩子送到儿童娱乐专区之后安心选购。
苏宁地区旗舰店作为面向二三级市场的全新店面形态,无论是产品丰富度还是店面环境上,均是当地家电连锁业态的标杆,3米宽的购物主通道,多层次的系统标识,整体视觉通透,符合消费者最佳的购物体验。店内设立客户服务中心、3C服务中心等功能区,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
苏宁超级店和地区旗舰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在苏宁云商模式下被放大,消费者的用户体验需求被进一步挖掘,苏宁线上线下各自发挥其做大的优势,苏宁云商模式的优越性正在凸显。
田睿表示,2013年,苏宁在服务产品的开发上,以电子商务平台及实体店面为载体,重点围绕消费者日常生活展开,范围涵盖购物、资讯及生活服务等方面,打造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消费者不仅可以在苏宁易购上享受生活服务,还可以在苏宁店面进行现场体验,例如生活设施缴费、充值、票务预订等。这是苏宁线上线下融合的又一重大举措。
获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
2014年2月7日,苏宁宣布已经通过国家邮政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核,获得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苏宁由此成为国内电商企业中第一家取得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今后将可以与FedEx、DHL、UPS、TNT四大国际快递公司一样从事国际快递业务。
快递牌照最多的电商
此次国家邮政局批复了12家企业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只有苏宁获得了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也成为国内电商企业中第一家取得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门到门服务的国际快递公司主要是EMS和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其中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占据了国际快递70%的业务量。
苏宁已经获得一张全国性快递牌照及国内150多个区域性的快递牌照,是行业内拥有快递牌照最多的电商企业。
云台招商的有利筹码
苏宁物流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宁取得国际快递业务牌照之后可以受理世界范围的快递业务,对于自身零售在国际范围内业务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际快递牌照对于苏宁云台在全球范围内的招商是极为有利的筹码。
有分析人士称,获得国际快递经营许可后,苏宁或将从事国际快递转运业务。虽然通过物流盈利时机尚未成熟,但从长远看来,苏宁物流系统全面升级之后,其电商平台上的第三方商户的商品可直接入库,并可使用苏宁物流快递服务,后期苏宁快递业务可能将逐步向商户和个人开放。 2013年8月21日,苏宁云商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设立“苏宁银行”,并注册了域名。
3月份,经苏宁一位内部人士证实说,“如今政策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设立民营银行,确实有意筹备建立一家民营银行。苏宁云商正在筹办的民营银行名称为“苏宁银行”,并非市场上热传的“苏南银行”。
2013年8月15日发布的《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核准公告》显示,“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已被预核准通过。受苏宁云商筹办民营银行的消息影响,8月21日收盘,苏宁云商大幅上涨8.43%。
2013年9月,包括苏宁银行在内的9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民营企业向民营银行进军的步伐再进一步。
2013年10月28日,苏宁宣布,联合弘毅投资斥资4.2亿美元战略投资PPTV,收购后者约74%的股权,其中苏宁占到44%的股权,将成为PPTV第一大股东,苏宁也借此进军网络视频行业。
截至2013年12月31日,苏宁云商已通过子公司Great Universe Limited向PPLive Corporation支付对价款21,777.62万美元,该对价款以自有资金及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的并购贷款支付。剩余对价款依据协议规定,将在交割后一年内支付完成。在本次交易完成后,Great Universe Limited将持有PPTV 44%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13年5月15日,苏宁拉萨店铺是收官之作,但并不意味着苏宁由此不再开设新店铺,相反,苏宁对全国的店铺版图正在进行一个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苏宁实体店铺将由2013年的1700家增加到3000家。
苏宁乐购仕南京银河超级店2013年12月21日重装开业 面积近2万㎡。 2015年8月10日,阿里宣布将以约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双方将打通线上线下全面提升效率,为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商业服务。
苏宁云商辐射全国的1600多家线下门店、3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5000个加盟服务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将与阿里巴巴强大的线上体系实现无缝对接。 2015年9月6日上午,万达与苏宁将发布重大战略合作。王健林和张近东将正式携手,双方将在商业业态和商管层面进行深度合作。这次合作间接让阿里、腾讯、网络凑在了同一张桌子上,线下线上商业竞争格局将迎来重大调整。
⑼ 苏宁是怎样在激烈的市场营销中生存与发展的
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未来零售发展商业模式
截和腾讯、永辉,半路杀出的苏宁成为家乐福的最终买家,其背后的全零售图景也清晰展露。回顾互联网转型十年,正如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所说,这即将过去的第三个十年,苏宁积累的经验教训、取得的收获,超过了过往的任何一个阶段。可喜的是,苏宁没有盲目地舍弃线下,也没有偏执于线上,而是坚持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坚持零售本源,顺应时代趋势,并成功打造了引领未来零售发展的商业模式。
1、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
继年初拿下万达百货后,苏宁易购又出手将家乐福收入麾下。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作为国内首家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发展的零售巨头,苏宁在中国零售市场上凭借其完整的智慧零售生态系统,可以将线上与线下资源通过平台、技术、供应链等渠道和手段进行全面打通,而将家乐福中国收入囊中,无疑进一步丰富了其场景业态。
张近东指出,家乐福专业的快消品运营经验以及供应链能力,可以与苏宁全场景零售模式、立体物流配送网络以及强大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苏宁通过输出智慧零售场景塑造能力,可以将家乐福门店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构筑线上线下融合的超市消费场景,更好地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商务部也对此做出回应。“这是包括外资在内的商业零售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能够实现不同业态的优势互补,拓展供应链的综合服务空间,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更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消费体验。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推动我国消费转型升级。”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零售行业现状。苏宁走在了前列,但也并非一日促成,而是经过长久的转型和布局。“早在2013年,我就曾说过,未来零售不只在线上,也不只在线下,一定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线下要拥抱线上,线上要走向线下。今天,我们对这一趋势看得更加清晰了。”张近东表示。
2、2019年前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超16万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295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694亿元,增长5.1%。
2019年1-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1332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7924亿元,增长3.9%。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19年5月中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28304亿元,同比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52亿元,增长9.0%。2019年1-5月中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37965亿元,同比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367亿元,增长8.9%。
按消费类型分,2019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为3631亿元,同比增长9.4%;商品零售29324亿元,增长8.5%。2019年1-5月全国餐饮收入达到17556亿元,同比增长9.3%;商品零售143775亿元,增长8.0%。
2019年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38641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30415亿元,增长21.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5%、21.2%和21.2%。
2018-2019年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完善智慧零售版图
事实上,从转型最开始提出“沃尔玛+亚马逊”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发展,到2013年正式推出“云商”发展规划,全面地用技术赋能实体零售,再到后来进一步归纳为“一体两翼三云四端”的发展架构,到2017年系统化地明确了智慧零售的发展模式,苏宁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全渠道融合、全产品运营、全客群服务的转型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这十年里,苏宁以零售为主业顺势而为,已经形成了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版图。零售、金融、物流、科技、置业、文化、体育、投资等业务也快速发展。如今,苏宁已经初步建立并形成了国内领先的产业生态集群。
其中,作为家电品类外更接近用户高频消费的品类,快消领域成为苏宁近年来布局的重点,苏宁快消
“后来者居上”的发展速度也令业内刮目相看。五年前,线上快消平台“苏宁超市”成立;三年前,首家苏宁小店开业;2017年,首家苏鲜生精品超市开业;2018年以来,苏宁快消供应链进一步建设加速,线下场景开始爆发,仅2018年就新增4000多家苏宁小店;2019年初,苏宁再度加码,宣布成立快消集团,融合商品规划、供应链管理、双线运营、市场、服务等统一职能,进一步集约,2019年中,苏宁收购家乐福,再一次实现了在大快消领域的跨越式增长。
如今,大快消已成为苏宁产业布局中最重要的一极。在刚刚过去的“6·18”,苏宁易购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3%,其中大快消订单量同比增长245%。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商超、传统电商线上线下各自为战,苏宁快消依托苏宁的整体智慧零售战略,O2O融合成为其与生俱来的基因。在线上,集合了苏宁易购主站、“苏宁超市”、“苏宁拼购”、“红孩子”入口、苏宁小店独立App等,形成体系化的线上流量入口矩阵,同时纳入苏宁推客、苏小团的社交玩法,调动零售达人、社区KOL的能动性,将穹顶渐现的流量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在线下,集合苏宁小店、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零售云等业态,通过场景的下沉和再造,实现服务体验的提升和用户黏性的保证,同时利用实体门店的不可替代性,大幅降低履单成本,提升快消供应链效率。据了解,目前苏宁小店已达6000多家,覆盖70多座城市、3.5万多个社区,服务超1.2亿消费者;苏宁红孩子已近200家,并拥有超过70万的妈妈社群及1000多家母婴室;3000多家苏宁零售云店也在逐步拓展快消品类销售。
4、互联网转型
苏宁已经实施多年的互联网转型行动也有所收效。2009年,本已荣登家电零售第一宝座的苏宁展开了线上互联网转型。在2010年推出线上平台苏宁易购,2013年又率先确立了O2O的发展战略。十年里,苏宁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自主IP“智慧零售”的确立,一路摸爬滚打,同时也为行业创出一套突破理论实践的零售创新模式。
尤其从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提出的2017年开始,苏宁门店从2017年底不到4000家,到2019年一季度超过1.2万家。这是苏宁历史上,乃至世界零售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扩张之一。
在张近东看来,传统实体零售的人、货、场是真实物质的,电子商务的人、货、场是虚拟数字的,而未来场景互联网是两者的叠加,是用数字技术把场景中的顾客、商品、支付、位置、时序连接起来,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各种人货交易的过程。“当零售回归商品经营和用户服务的本质,当互联网回归有效连接、高效连接的技术工具本源,未来零售必将是差异化商品、人性化服务、智能化运营的智慧零售,是场景互联网、本地互联网的零售。”
张近东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渗透,各行各业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资料的数字化连接也正在从企业运营管理的顶层设计逐渐变成基础配置,电子商务不再是零售行业的新渠道、新模式,所有零售企业都要在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趋势下,探索各自业态、各自企业零售业务数字化的实施路径。线上、线下不再是划分渠道的界限,未来零售是全面数字化零售、全面在线零售,不同渠道的差异将体现于在线的时长、在线的位置;到店、到家、到人不再是区隔零售模式的标准,各种业态都要配置三种服务模式。
5、O2O融合成未来趋势
伴随线上流量见顶已成行业现状,苏宁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就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收购家乐福也是适应这一趋势和布局。
之前,苏宁虽然有“两大两小多专”全业态,但对于覆盖城市中心的“两大”场景,数量上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非电器品类的全品类大场景。此次拿下万达百货和家乐福,尤其是家乐福,收编其200多家大多位于市中心的大型综合超市,对苏宁线下场景来说,实现了差异化资源的集聚。至此,苏宁的全场景零售覆盖从市中心到社区、从一线城市到乡镇零售云的全场景布局。
从行业来看,阿里、腾讯等巨头也一直在进行O2O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正成为未来标配。而在O2O领域,目前在各大零售巨头中,苏宁已经成为实践得最深入的一位,在线上渠道有苏宁易购主站、苏宁超市、苏宁拼购、苏宁小店App、苏小团、苏宁推客等凝聚流量,线下渠道也相当完备和密集,包括两大两小多专1.2万多家门店,如今又有万达百货、家乐福,如虎添翼。
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实现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近年来,苏宁在夯实供应链基础方面也下了苦功夫。包括快消供应链极速拓展。力推苏宁拼购、拼基地、拼品牌,大力拓展生鲜、农副产等供应链。收购万达百货,大手笔拓宽时尚百货供应链等。为加快自身供应链建设,同时为确保品质和价格优势,苏宁制定体系化的原产地直采战略,通过海外直采、国内布点的方式打通全球供应链渠道,尤其是生鲜供应链渠道,第一时间将最好的产品带给消费者。截至目前,苏宁在海外共有100多个直采基地,买手团队遍布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果蔬、海鲜水产等众多品类。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