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手如何均衡配置基金新手配置基金的技巧
基金的均衡配置对于基金
投资来说有多么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做好基金的均衡配置,优化我们的基金投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在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投资体验感。
在牛市中,具有一定的进攻性,有机会大幅度跑赢大盘,获取市场超额收益。
在熊市中,具有一定的防守性,能够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保证资产的安全性。

基金的均衡配置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如果是对于新手投资者来说,可以把握哪些简单的方式进行基金的均衡配置呢?
方式一:从市值的角度入手,进行市值大小的平衡
股票市场根据市值的不同可以分为大盘股、小盘股、中盘股,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在不同的市值中进行搭配。
国内
股市具有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大小盘轮动,也就是市场中经常会出现一轮大盘的牛市,一轮小盘的牛市,通过均衡配置大小市值,可以更好的把握住行情,也不容易错过牛市行情。
在基金市场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投资风格去配置不同的市值的股票,比如说价值投资风格的基金一般投资大盘蓝筹股,成长投资风格的基金一般投资中小盘的成长股。
你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宽基指数基金去配置,比如跟踪上证50指数的基金就是投资大市值的蓝筹股,中证500指数就是偏向于中小盘的个股。
方式二:周期性行业的均衡配置
不同的行业都会有自己的周期性,有的周期性比较强,有的周期性比较弱。
有的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强,不能一直稳定地赚钱,盈利和
股价都会呈现周期性变化,我们称之为强周期行业,比如地产、钢铁、化工等。
有的行业的盈利基本不受经济周期影响,比较稳定,我们称之为弱周期行业,比如医药,消费等行业。
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在市场的时候业绩表现会非常不错,也很容易获取市场超额收益。再配置一部分周期性比较弱的行业,保障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平衡市场波动的风险。
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医药主题+金融地产主题+债券基金+货币基金这样的配置组合。
这一类均衡配置更适合对市场环境、行业特征、政策支撑有一定
分析能力的进阶级新手投资者进行操作。
② 买了基金组合之后还要管吗什么是基金的再平衡策略
很多投资者以为,在前期经过精挑细选,构建出一个完美得基金组合之后就可以什么都不管,真正实现躺赢了,投资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起初,在我们构建好基金投资组合之后,各大类资产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基金标的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市场的变化,标的基金的投资策略,仓位等等都会发生变化,各类资产的比例就会偏离原来的比例,变得不适合我们自己的风险偏好。
所以,在基金组合构建完成之后,需要保持跟进,对基金组合进行再平衡。

再平衡策略指的是确定股票与债券的资产配比,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将股票与债券资产的比值恢复到初始状态。
再平衡策略的理论逻辑
股票与债券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却存在显著的波动性差异。在特定时段内,相较债券资产,股票波动剧烈。尽管债券也有短时波动,但因能还本付息,表现出固定收益的特征。从长时段看债券资产整体上是一条斜率不高的曲线。
随着中短期股价的上涨,组合中股债比例就会打破,股票权重大,债券权重低。此时执行再平衡策略,卖出一部分上涨的股票,买入一部分涨跌不多的债券。如此一来,相当于锁定了一些股票上涨的收益,降低组合的风险。
反之,如果企业的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中短期之内股票
价格下跌,意味着股票变便宜,潜在收益率上升。此时组合中债券权重大,股票权重低。此时卖出一部分债券,买入一部分下跌幅度较大的股票资产。相当于在股票便宜时抄底。
通过这样的操作,使组合降低波动,始终保持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更容易穿越周期。
再平衡策略的方法要点
确定初始的股债投资比例: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初始的股债投资比例确定也不尽相同。从投资长期回报以及策略的有效性看,股3债7和股5债5是使用比较多的配置比例。
设置好再平衡的调整阈值:再平衡的调整阈值指的是股债比例的偏离度达到了该数值,就要将股债资产恢复为初始设定的比例。根据A股的波动性,股债资产的阈值设定为5%-10%比较合理。
严肃投资纪律,定期执行:有的投资者会对连续上涨的市场行情有所迷恋,认定此时再平衡会降低投资收益;反之在连续下跌时恐惧,认定此时再平衡会白白承受下跌之苦。如果缺失了投资纪律,再平衡策略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再平衡策略的优点和缺点
平衡策略能够在上涨时收割浮盈,锁定收益,下跌买入便宜资产。投资者只需要关注股债资产的偏离度,根据阈值的触发进行相应的资产调整,不需要过度关注市场,更不需要对行情进行主观研判,简单好执行。
但是,股债再平衡策略意味着投资者放弃了一部分市场择时,从而也放弃了择时收益。如果市场波动或趋势性行情超出预期,股票上涨而不断卖出股票买入债券,其收益率会逊于买入并持有策略。
另外,再平衡策略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验证。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