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巴菲特从不投资房地产
楼市其实跟股市有相似性,在经济长期来讲保持增长的地区,房价总是螺旋式上生的。那为什么巴老不投资房产呢?
我个人分析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巴老所投资的公司都要能够产生大量的现金流,而房地产行业的产生能力并不是最好的。
二、房地产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这并不十分符合巴菲特的稳定性要求。
三、房地产行业的“护城河”并不强,也就是消费垄断性并不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不会转化为可观的利润。
四、长期来讲,房价的涨幅要小于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往往跨国发展,比如可口可乐,沃尔玛,而房产的区域性太强,这样往往就会受制于区域市经济的发展水平。
2. 巴菲特为什么被称为股神
他的主要抄投资策略是价袭值投资,也就是说从公司和行业前景来分析其股票的价值,如果觉得该公司在未来将有大的发展,那么就大资金买入并持有,待时机成熟时卖出。
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一是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二是信息肯定是跟不上,一般散户如果像巴菲特那样到某家知名企业去考察,不被哄出来才怪呢!所以成功人士的方法只能参考,不能照搬,最好摸索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3. 金融危机爆发时,巴菲特为什么选择投资高盛优先股而不是普通股股票
1.累计优先股
2.不参加分配的优先股
3.可转换的优先股
4.固定股息10%,就是说无论发生回什么情况(除了破产答),那么必须支付投资额的10%的利息,50亿美元就是每年可以获得5亿美元的股息,相当于固定10%利率的无期债券了
补充:
这个就好像债券一样,不是说你亏了就可以不支付利息的,巴菲特就是看重这点和可转换股票的条件才会出手的
4. 巴菲特什么时候开始做外汇、债券等非股票投资的投资的
做过一个阶段,发现外汇市场不可操控就退出了。
5. 巴菲特投资模式需要什么条件
巴菲特的投资模式,我理解为通过经营自己拥有的企业创造价值,然后伺机出击普通股中他认为有吸引力的股票。他管理的伯克希尔以及伯克希尔旗下的很多保险公司,大多资金都是用来套利、购买免税中期债券和伺机购买普通股的。他每年所谓的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并非是纯粹买股票的增长率,而是包括他拥有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也算进去的,实际上,这是他20%复合增长率的大头。
2.巴菲特做空吗?做商品吗?做外汇吗?他的投资生涯中是做过空的,比如他就主动做空过美元
。2005年他买过白银、石油。巴菲特买过很多外汇。但这些都不是他投资配比中的主流。除非他非常有把握的时候才会购买。商品、外汇都是有价值规律可遵循的。只要是能用价值去衡量的东西,他都会感兴趣,尤其是他认为非常有吸引力的时候。
巴菲特是一流的趋势把握大师,只是和我们理解的趋势不同。他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不是趋势投机者,但是如果股价远远高于其内在价值时,他会选择卖出。比如中国石油在他购买后很快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他就充当了一次趋势交易者。但他是站在价值的角度去做的选择。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当他认为股价严重高估时,他肯定会卖的。当然,自己喜欢的并想一直拥有的企业除外。另外,持币是他作为应对不时之需甚至是避险需要而做的配置,在他的资产中占的比例并不低。
所得税的问题的确是影响他交易频率的一个因素,他对税的问题,几乎可以用小气来形容。他是一个避税高手。但是,作为他的核心思想即价值投资来说,即使没有所得税,他的基本投资策略不会太大变化。他买的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管理层的优秀,但是这样的企业并不多。
首先,你要有做价值投资的决心和品质;其次,你要真正理解价值投资的内涵,尤其是安全边际的理解;然后就是资金配置的能力和善于发现优秀的眼光。
6. 巴菲特的公司叫什么名字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沃伦·巴菲特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主营保险业务,在其他许多领域也有商业活动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业务是以直接的保险金和再保险金额为基础财产及灾害保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设有许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公司,是美国第六大汽车保险公司;General 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险公司之一。
(6)巴菲特债券投资扩展阅读:
公司历史: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开始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在沃伦·巴菲特的精心运作下,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元;股价从每股7美元一度上涨到9万美元。
2014年12月9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获得在新加坡销售非人寿类保险的牌照。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首次在亚洲获得此类牌照,目前该公司正大举进军亚洲保险市场。
2018年4月22日,2017年全球最赚钱企业排行榜发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排第三。
7. 巴菲特在计算内在价值时为什么使用9%的贴现率如果用低于9%的贴现率那么风险会更低而内在价值会更大
我们先看一下巴菲特选择贴现率的思路:
在1994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道:
“在一个长期债券利率为7%的世界里,我们当然希望我们把税后的现金流至少用10%的折现率折现。但是,这也取决于我们对业务的确信程度。我们对业务越确信,就越愿意投资。我们必须对任何业务感觉相当确信才会对之产生兴趣。但是,确信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如果我们相信我们会取得30年极为确定的现金流,我们就会用较低的折现率,低于我们用于折现预期会有意外或者有很大的可能有意外的业务的折现率。”
在1998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又说道:
“为了计算内在价值,你需要把预期产生的现金流折现为现值——我们用的是长期国债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并不能提供所需的足够高的回报率。但是,你能用长期国债收益率折现所得出的现值作为一个通用标尺来衡量所有的业务。”
关于折现率,巴菲特特意做了说明:
“别担心沃顿商学院所教的风险。风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通过/不通过的信号。如果有风险,我们就不会继续。我们不用9%或者10%的折现率来折现未来的现金流。我们用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我们只做我们非常确定的业务。你无法用高的折现率来弥补风险。”
所以,与其找到巴菲特所用的折现率,倒不如理解他的整体思路。他是通过对现金流的确定来控制风险。而折现率则是作为衡量不同业务的通用标尺。折现率并不是为了平衡风险。“高的折现率并不能弥补风险”,这在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中早就有非常明确的解释。
理解了巴菲特的思路,就不会舍本逐末,纠结于巴菲特到底用的是10%还是6%的折现率,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尽量确定未来的现金流上。如果现金流确定了,你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国债收益率来衡量所有的投资。
当然,千万不要忘记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安全。针对不同企业的不确定性或者风险程度,确定不同的安全边际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
欢迎到我的博客或者微博交流,网络廖寒星即可。
8. 巴菲特起始阶段的钱是如何积累到的
巴菲特11岁时,他鼓动姐姐与自己共同购买股票,他们合资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满怀信心地等待出手赚钱。然而,该股不断下跌,姐姐很气愤,不断埋怨他选错了股。值得庆幸的是,该股价格很快反弹,上涨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气了,将股票全部出手,赚了6美元。正当他得意的时候,该股价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卖早了。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赚得不多,收获了教训:在股市中一定要不为震荡所动,相信自己的判断,持之以恒。巴菲特不断地在股市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加上父母的指点,小获成果。初中刚毕业,他就用炒股赚的钱在拉斯维加斯州购置了一块40亩的农场,成为一个“小地主”。正因为小时候的炒股经验,锻造出巴菲特决定长线投资的心态。巴菲特选择投资标的物时,从来不会把自己当做市场分析师去预测,而是把自己视为企业经营者。巴菲特非常反对短线交易,认为那只是浪费时间及金钱的行为而已,而且会影响到操作绩效。巴菲特曾说:“我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又重新打开,恢复交易。”并且告诫投资人,任何一档股票,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够持有10年的话,那就连 10 分钟都不必考虑持有。 进入高中,巴菲特一边学习,一边炒股,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倾向到大学攻读金融学。21岁时,巴菲特在股市获利达9800美元,这笔钱是他日后赚钱的“种子”,是致富的孵化器。 大学期间,巴菲特特别醉心投资之道,成为“金融教父”——本杰明·格兰姆教授的得意门生。大学毕业后,格兰姆邀请巴菲特到自己的公司——“纽约投资” 公司共事,巴菲特自然大喜过望。他仔细研究《股市导向》杂志,以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来寻找那些被格兰姆称作“烟蒂股”的股票,所谓“烟蒂股”即股价十分低廉,花很少钱就可以买到的股票(就是我们经常称谓的“垃圾股”)。当他确定下股票后,会向格兰姆请教,然后,就力所能及地购买。4年后,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万美元变成了4万美元。因此,有人认定巴菲特只买绩优股,不买垃圾股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烟蒂股”上赚取的。 巴菲特大学毕业,跟着格兰姆教授一段时间后,感到自己已经能够独立行事了,他决心开创自己的事业,谢绝了格兰姆教授挽留,辞职后开了一家“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资产是炒股得来的4万美元,股东是他们夫妻俩。创业之初,纽约证券市场处于熊市,巴菲特将主要精力用来创办实体,开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积累,但是没有富起来。一段时间后,他果断地回到股市中,因为他的天才与兴趣是金融投资。他密切关注股市的发展,精心挑选“垃圾”股,同时经常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比较。巴菲特有敏锐的市场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题材。 当时,美国的传播业处于低潮,许多报刊与广播公司亏损,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状况将继续低迷,股价会不断走低。而巴菲特认为,它们是成长性企业,后期看好,其股市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在股市上人家抛出,他偏吃进,巴菲特尽一切可能大量吃进包括《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在内的多种传媒业的股票。很快,这些企业因业绩前景好而止跌上涨,巴菲特再度高价位出手,赚到上百万美元。巴菲特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勤奋耕作,创业2年后,他的投资公司市值达到 2200万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原来是一家不错的投资公司,规模不大,但有较好的声誉,1965年,因经营不善,该公司濒临破产,每股价格仅12美元。通过反复调查比较后,巴菲特力排众议,甚至对亲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购下该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沃伦·巴菲特是世界公认的股神,被喻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和最优秀、最富有的证券投资家,他以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投资策略,为自己也为其投资人创造了巨额财富。他赢得胜利的秘诀,是在这个容易让人大脑发热的证券世界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理智,这也正是他的非凡之处。
巴菲特说:“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个投票机,而从长期来看,市场是一个称重计。”
巴菲特的智慧结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元,增长到2001年底的1620亿美元;股价从每股7美元一度上涨到9万美元。现在,伯克希尔集团已发展成为集银行、基金、保险业、新闻传媒;大型控股经营公司集团及由证券投资参股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迪斯尼、时代·华纳、所罗门公司等大型企业和各种债券组合投资三大产业,跻身《财富》全球500强的知名企业行列。在全球100家资金最雄厚100家公司的第13位
9. 债券投资方式有那几种
债券投资组合有三种方式
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的基本套路是一样的,即先通过对整体市场走势的判断来决定是否积极介入,然后在总体方向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特定的市场情形选取个券。不过这中间还可以加上一个中观的组合策略,即在大方向既定的情况下,选取不同期限的债券组合成资产池。
收益率曲线的整体变动趋势是我们判断整体市场走向的依据,所以一旦我们认为宏观经济出现过热,央行有可能通过升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时,这就意味着收益率曲线将整体上移,其对应的就是债券市场的整体下滑,所以这个时候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缩短债券组合久期,把投资重点选在短期品种上就十分必要,反之则相反。
为什么我们在这中间还要加入一个组合的概念呢,因为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并不是整体平行移动的,曲线的局部变动较为突出,带动整体收益率曲线变动是收益率曲线变化的常态。而这种常态造成了曲线的某些部位和其他部分经常会出现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就为我们集中投资于某几个期限段的债券提供了条件。
主要可以用哑铃型、子弹型或阶梯型三种方式进行债券组合。所谓哑铃型组合就是重点投资于期限较短的债券和期限较长的债券,弱化中期债的投资,形状像一个哑铃。而子弹型组合就是集中投资中等期限的债券,由于中间突出,所以叫子弹型。阶梯型组合就是当收益率曲线的凸起部分是均匀分布时,集中投资于这几个凸起部分所在年期的债券,由于其剩余年限呈等差分布,恰好就构成了阶梯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