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混改、合并、收购……2019年车企按下变革“加速键”
2019年12月21日,双方注册成立合资公司——奇瑞商用车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此举,奇瑞商用车和淮海控股将发挥双方优势,为新公司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实现1+1>2。奇瑞商用车将其20年的研发体系和淮海集团现有3000家一级营销网络销售结合,分担资金压力的同时,进行优势互补,助力双方品牌的溢价。
合并也好,混改也罢,这无不意味着复杂的旧格局将被打破,企业发展动力将被重塑。在全球汽车产业合纵连横的大背景下,这对于车企们而言,均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良机。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年度观察丨车企抱团取暖成常态,2019年这些事或影响全球汽车格局
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巨额金钱与时间的投入,即便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依旧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在车市大环境普遍不好的情况下,巨额研发成本以及漫长的研发周期和回报期,越来越难以让车企们接受。相反,联合研发可以分摊成本,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资源。因此,在自动驾驶方面“抱团取暖”已当下最明智的选择,由自动驾驶引发的技术革命,也许才刚刚开始。
《车壹圈》认为,PSA和FCA合并,引发了传统燃油车格局的变化;T3出行成立,引领新一轮以共享出行等为引领的产业变革;丰田与比亚迪牵手以及自动驾驶白皮书发布,反映了新能源、自动驾驶浪潮来袭下,车企们如何破局。可以说,以上每一件事情对未来世界汽车的格局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国资收购造车新势力第一例,这是个值得投资的方向
以下为任亚辉接受汽车商业评论专访节录。他说:“目前这个阶段来讲仅仅是个开始,如果钱到位了,可以快速走下去,能够整合下来,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汽车商用评论:你们有没有松了一口气?
任亚辉:应该是会好一点。这个事还没有结束,仅仅完成了工商的变更。
汽车商业评论:目前企业想发展,不管是造车新势力的前几名也好,不抱政府的大腿现在都很难活下去。
任亚辉:是这样的。有地方政府支持,才能活得更好。
汽车商业评论:他们相当于控股了,要增资20亿?
任亚辉:控股了。河南省政府确实支持这个产业。会给绿驰增资,会支持绿驰扩展。目前我们的团队还都没有变。
汽车商业评论:地方政府支持造车新势力,总体上没错,现在特斯拉这么火,特斯拉股票跌了一小半了,但还七百多亿美金,比波音市值还高。
任亚辉:是的,大家觉得这还是一个值得投的方向。
汽车商业评论:接下去的运作很关键?
任亚辉:是的,目前这个阶段来讲仅仅是个开始,如果钱到位了,可以快速走下去,能够整合下来,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汽车商业评论:我觉得还是个好事情,现在又可以往前走,就看钱到账快慢了。
任亚辉:是的,到钱快,机会很大。其实之前还有更好的机会,只不过是时间关系,不得不放弃。等不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往前走,不管怎么样,我们在产业界里面不会乱搞,也不会把自己给陷进去。
汽车商业评论:跟企业内部怎么说?
任亚辉:一直沟通着呢,对这个企业来讲,这个阶段是很困难的,前期的资金一直很滞后,否则我们的车早就出来了。
汽车商业评论:我们充分能理解你的不容易,现在也要挺过去,挺过这一轮,还可能有机会。
任亚辉:是。3月2号我就复工了。目前把所有的东西重新评估一下,再升一下级,我们首款车的产品里还有很多很扎实的地方。
汽车商业评论:绿驰你操刀以后改变了很多,以前失去很多运作机会。
任亚辉:确实是不容易,但是很多员工一直愿意跟着去做,所以我感觉到这不是为了我个人的事情,这是为了大家的托付、追随和信任。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如果资金可以陆陆续续的来,继续运作应该没有问题吧?
任亚辉:运作是没有问题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整合,特别是2019年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在练内功,前期搞得很宏大的东西,不切实际的东西都砍了。因为有一些业务是需要千亿资金支持的。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任亚辉:光产品研发的核心人员还有三四百人,不算其它的,我讲的是研发人员。现在产业的人才是比较多的,只要有资本想做起来,还是很容易。整合的机会特别多。这个阶段人不是核心问题,加上这几年整合,还是有一帮人愿意跟随做事的。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疫情把很多事情整乱了。
任亚辉:确实是打乱之前所有的节奏和步伐。现在,先活着是首要要务。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这个团队还比较团结、强有力,决心各方面都在,投资某种意义就是投团队。
任亚辉:我们管理层的核心人员没有动,上层来讲还算是很稳定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2019汽车圈八大“联姻”,前七是双赢,最后一组是“拼了”!
在新旧交替之际,很多人回顾2019年,都少不得要用“南”来形容,生活难、工作难、社交难……作为一名汽车小编,我也见证了2019年国内汽车行业的各种难,卖老车难、推新车难、提振销量难,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部分车企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联合”成为不少车企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联姻”的剧情不断上演,都能“1+1>2”吗?
●吉利+戴姆勒
吉利真的很爱买买买,20亿美元收购沃尔沃,90亿美元入股戴姆勒,12亿美元收购了宝腾,又狂又让人服气!吉利入股戴姆勒,跟收购沃尔沃和宝腾不同,吉利与奔驰共享的是电动车技术,在未来的汽车领域电动车将为主打车型。
如此来看,一方有钱,一方有资产,谁有技术?两手空空的合作,不是“双赢”而是“搏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十亿美元投资蔚来广汽澄清:不实,最多不超1.5亿
昨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广汽集团计划注资10亿美元,入股蔚来汽车。1月16日,广汽集团发布澄清公告,直指消息不实。
“目前,双方就蔚来的融资计划有所探讨,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并未形成任何有约束力的协议。最终能否达成一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6日,广汽集团在接受试驾报告采访时回应称。
相关人士在回应中进一步称,广汽未来即使参与,预计也将会通过子公司,以部分自有资金对外募集基金的方式参与投资,预计自有资金及募集基金总额不超过1.5亿美元。
与此同时,据外媒报道,此事件的另一相关方蔚来汽车亦证实了与广汽接触但未达成协议。试驾报告就此对蔚来汽车进行了采访,但截至发稿前,暂未得到回复。
不过,受此消息刺激,蔚来汽车昨晚股价大涨,并触发熔断,致其在纽交所暂停交易,停牌前上涨17%左右,恢复交易后,涨幅有所回落。截至今日收盘,股价大涨14.1%至4.29美元,目前市值约为45.16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蔚来目前正不断通过提升销量和降本改善经营情况,若此番能得到广汽10亿美元的注资,将有助解决其2020年运作所需资金。蔚来也能借此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不过,目前相关进展和注资金额均被广汽、蔚来否认,后续蔚来在寻求融资之路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值得关注的是,广汽蔚来近日“互动”不少,双方合资成立的广汽蔚来被传出正进行新一轮15亿元规模的融资,此轮融资主要用于研发、用户运营品牌及渠道维护及营运等方面。试驾报告14日就此采访了广汽蔚来方面,相关人士不置可否,“具体融资情况请等待官方公布消息,以官方信息为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年终盘点丨2019汽车后市场:万亿级市场,“巨婴”待成长
[亿欧导读]?相比较于成熟的前端市场,汽车后市场却犹如“巨婴”,庞大有余,成熟不足。
2019年4月和10月,商务部等三部门分别发布《关于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从政策层面推进中国二手车出口的速度。
在2019年7月,就已经有企业开始试水二手车出口业务。当年7月8日,优信完成了中国首单二手车出口业务,一批二手出口车源在西安市港务区准备最后的装箱运输手续,发往波兰华沙。
当年7月底,现代首选二手车经营有限公司在北京顺义基地举行了二手车出口首发仪式。随后,长城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常有好车汽车进出口有限司完成其首单二手车出口业务,首批出口二手车辆将发往柬埔寨、尼日利亚、加纳等多个亚非国家。
从车企、二手车电商的纷纷响应不难看出,二手车出口的确存在市场机会。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二手车出口是又一个消化库存的方式;对于跨国车企来说,压力更小,他们已经拥有海外基地和渠道,二手车出口并不需要大量的额外投入;对于二手车电商,也可以借此吸引资本的加码。
二手车出口,需要热情,但同样需要冷静。
由于出口目的地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价格是当地二手车市场最关键的竞争力。日本拥有多年二手车出口经验,该国二手车已经形成“耐用低价”的形象。中国的二手车能否打破日本二手车“深入人心”的优势,还需要画一个问号。
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就是构建通畅和发达的售后系统。目前的两种做法分别是让代理商自费进口充足的零配件;另一种则需要出口商在海外自建仓库。但是不管哪一种,前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万亿级别的汽车后市场中,蓝海翻涌。2019年,汽车后市场中呈现出了一种聚合、重塑和开放的新姿态。资本的退烧给后市场带来了冷静,玩家们通过融合逐渐告别孤岛模式,也告别无意义的恶性竞争。重塑生态意味着后市场逐渐回归商业的本质,也更符合商业发展规律。
这个“巨婴”,正在成长。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