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7年中资对美并购为什么锐降八成
据汤森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中国对美国并购规模大降,截至11月2日,今年迄今已披露的中资在美国的并购规模为138.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603.6亿美元,降幅近8成。
“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包括中国政府对于境外投资加强监管,以及美国对于外国投资审查的加强。买卖双方都变得更为谨慎了。多种因素综合之下,导致交易量下跌。”摩根大通北亚区并购部联席主管连涟10月26日通过电话表示。
“在美国监管方面,我们建议客户无需过分担心,要区分具体项目的行业、业务、技术来看待具体项目可能存在的审批不通过的风险。半导体确实是一个敏感领域,无论是奥巴马叫停的爱思强(2016年12月,奥巴马政府施压阻止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还是特朗普叫停的莱迪思。对美国项目有兴趣的中方,如果项目里面有敏感的业务或者技术,首先要做好尽职调查,对情况做到充分的了解。接着要想好解决方案,很多情况下CFIUS并不会一刀切地否决交易,买卖双方是有机会联合向他们提交解决方案的。” 连涟说。
孙川建议称,应尽早启动对于CFIUS审查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尽早让相关专家对投资标的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资产组合、知识产权组合等,交易架构是控股还是整体收购、或是少数股权控制,还是仅仅是收购资产,尽早做这些分析,实际上是可以省钱的,因为你最不希望的情况就是交易进行到关键阶段,突然发现要面对CFIUS。”
“我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是睁大眼睛,清楚了解投资环境。要知道如果交易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尤其是外国国有企业,就将面临审批困境。除了担心国家安全因素外,越来越多的美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更加担心相对应的中国市场准入问题。美国近期出台的一项立法规定,涉及外国国有企业的交易如果超过5000万美元,以及其他所有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美国商务部长都有权对其经济影响进行评估。”Sapiro建议道。
“目前确实对我们做实务的人带来一些挑战,但我并没有看到断崖式的下跌,中长期来看,中美两国加强经济交流是大趋势,美国是全世界投资者的重点投资国,中国投资者对美国标的的兴趣长期存在,我还是非常看好中国对美投资的。”连涟说。
② 中美贸易战的开始与到现在为止的情况,最好有往期新闻
美国历史上曾5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基本都是同样的结果。但此次中美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了不同于往届美国政府的策略。
更多资讯,请下载Wind金融终端APP
来源:Wind金融终端APP
2010年美国曾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而此轮调查则始于2017年,恰逢“七年之痒”。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来自中国的600亿美元(约合3800亿元人民币)产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3月23日,商务部表态称拟对自美国进口的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回应称,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如果美方执意要打,我们将奉陪到底,并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301调查决定发表谈话表示,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害怕贸易战;任何情况下,中方都不会坐视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已做好充分准备,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希望美方悬崖勒马,慎重决策,不要把双边经贸关系拖入险境。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陈福利则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301调查有关进展,一旦美国有关措施实施,中国会坚决出手。
此外,中国商务部3月23日早间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其中计划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产水果、猪肉、葡萄酒、无缝钢管和另外100多种商品征收关税。
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一方面,美国本身也会遭到重大的经济打击,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即使发生短暂的贸易战,美国私营领域也将失去130万个工作岗位,占私营领域总工作人数的1%。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的最大权限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内,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不超过15%的关税,国会对于15%以上的关税提议具有否决权,而国会和商界的关系不可忽视。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可以凭借对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机电、航空器等行业的贸易反制,拥有与美国谈判的地位,这些贸易反制可能使得关税提议遭到来自美国商界的反对。
中美如果发生贸易战,其实都不是以单纯的贸易保护为目的,特朗普希望如果提高关税逼迫人民币升值或高端制造业回流,中国贸易反制也是希望拥有谈判的筹码换取中国深化改革的时间。正是因为各自的意图都不在贸易本身,发生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高,未来可能更常见的是中美之间局部、逐步发生的贸易摩擦。
对中国影响几何?
考虑到此次争端可能最终走向“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市场普遍谨慎乐观。
海通证券表示,无需太过恐慌,市场中期趋势取决于基本面。备忘录的焦点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近期累积了一定涨幅的科技类股压力偏大,借机去伪存真,2月以来回调盘整的价值类股,估值盈利匹配度较好。
中金公司同样认为,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中长期不必过于悲观。其报告分析称,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从净出口层面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尤其在近期对增长分歧较大的时点,对短期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中长期的具体影响程度还要视后续贸易战的广度和深度来判断,但考虑当前中国内需的韧性以及较为充裕的政策缓冲余地,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及资本市场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短期市场如若出现连续且幅度较大的过度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进入时机。
此外,国际权威评级机构也认为这场贸易战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发表最新观点认为,美国对中国500-600亿美元商品加关税的行动,不太可能对中国或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能够解决与美国的关税问题,但贸易风险将增加。
惠誉表示,6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对美商品出口总额的2.5%左右,或中国GDP的0.5%,但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小得多。由于缺乏替代品,这些货物最终还是会去美国,而其他商品可能会转移到不同的市场。美国对中国目前500-6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的措施,对中国GDP增速的拖累不会超过0.1%。
惠誉表示,零星的保护主义措施在近几个月已经升级为“更具破坏性的贸易战争”。目前更大的风险在于美国最终对中国全面征收关税。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五分之一,相当于中国GDP的3.6%,所以广泛的关税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也会因供应链的关系在亚洲其他地区造成连锁反应。此外中美贸易战也会破坏全球投资者信心。
穆迪则表示,中国企业的评级不会受贸易争端影响。根据初步评估,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宣布的措施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但如果有大范围的保护主义措施出台,对其评估就可能有变。
穆迪声明称,与10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下降;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比10年前低很多--2015-2016年平均为0.1个百分点,2005-2007年平均为3.4个百分点。
目前已宣布的行业性关税不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实质性伤害,因为这些行业对美国市场出口有限,包括对光伏面板、洗衣机、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如果美国大幅扩大关税范围并采取广泛的保护主义措施,负面影响将会更大。
穆迪称,提高对双边而非多边贸易安排的重视,将对亚洲经济体构成信用利空。
③ 某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怎么算
应该是宏观经济学里面的内容吧
总投资是存量,等于年初存量加上本年的内流量,那么
总投容资=10000+2500-2000=10500亿元
净投资属于流量,是投资总额中除去用以补偿所耗费的资本设备部分后剩下的份额,那么
净投资=2500-2000=500亿元
④ 外国净投资是本国投资外国的还是外国投资本国的呢
I表示总投资。原因: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版和,重置投资也就权是折旧。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⑤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关系也一直是世界的看点、热点
(1)《辛丑条约》(1分)
(2)二战中,中美两国是合作关系。史实说明: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兵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的较量;美国向日本投下2颗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等(符合题意的其它史实和说明也可)(2分) (3)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2分) (4)希望中美两国友好交流,合作共赢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 ⑥ 1、一国有以下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9600 总投资:1600 净投资:600 消费:6000 政府
放心,这个简单! ⑦ 美国纳税居民回中国发展,如何避免中美两国双重征税 对于许多早年来美国,事业有成的华裔,有一个词让他们魂牵梦萦,那就是“中国”。曾经的祖国,现在正以几年一个新产业的速度,不断地挑战他们的想象力。 A先生上世纪90年代来到美国,读书,工作,获得绿卡,成为美国公民,一路非常顺利。他在美国从事医疗保险行业已有十多个年头,在美国最大的几个医疗机构做过保险的数据分析与产品开发,在业界小有名气。近期,有国内大型保险机构老总亲自登门,邀请他携带美国经验,共赴中国市场。用A先生的话来说,医疗行业是唯一没有被改革碾压过的“净土”。换句话说,国内医疗行业未来整体改革所提供的市场机会,是我们难以想象的。A先生看到了机会,辞去了美国高薪工作,准备携妻带子,回国发展。 临行前,A先生想起了一件事:从一个美国纳税人,变成一个跨国纳税人,我是不是既要向中国交税,又要向美国交税呢?我的税收负担是不是变重了呢?这里有什么税收规划的空间呢? 我们知道,成为美国公民或纳税居民是要全球征税的。但美国税法用两种方式,使得在海外工作的美国纳税人,只需就海外收入向美国政府缴纳很少量的税金,甚至不需要交税。这两种方式是:海外收入免除(Foreign Income Exclusion)和海外税金抵扣(Foreign Tax Credit)。美国国会设立海外收入免除政策的初衷,是想通过降低在海外聘用美国纳税人的成本,来提升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竞争力,因为,过去美国跨国公司需要为员工报销大量因派驻海外而产生的额外税务开支。 1 海外收入第一道防线:海外收入免除 “海外收入免除”包括两部分:海外挣得收入免除(Foreign Earned Income Exclusion, FEIE),以及海外住房免除(Foreign Housing Exclusion)。 海外挣得收入免除 “海外挣得收入免除”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海外挣得”。首先,这个收入必须是挣得的,包括工资、奖金、提成、专业服务费等,而不是通过投资等手段取得的被动收入;其次,这个收入必须是海外挣得的,不论工资最后在那个国家发放,用哪个币种发放,即使是通过美金在美国发放,只要是在海外挣得的即可。以按2017年的数据为例,美国税法规定,美国纳税人在计算全球收入时,海外收入中有$102,100可以从美国纳税收入中免去。也就是说,如果A先生在中国的工资收入是$150,000,那么,在满足“海外收入免除”所规定条件的前提下,他只需要就收入中超出免税额的部分,即$47,900的海外收入,向美国政府缴纳税金。 海外住房免除 “海外住房免除”允许美国纳税人在“海外收入免除”的基础之上,再将海外住房费用,包括租金、水电费等,从海外收入中扣除。这个扣除是个夹心饼干,只有夹在FEIE的16%(2017年为$16,336)以及FEIE的30%(2017年为$30,630)之间的“奶油区间”才能做抵扣,低于16%或高于30%的部分,均不能抵扣。也就是说,2017年海外住房免除额,最大的抵扣金额为$14,294 ($30,630 – $16,336)。如果住房花费超出$30,630,超出部分不能抵扣,所以也只能享受“奶油区间”的最大抵扣金额$14,294。如果海外住房是公司提供的,能否抵扣呢?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拿房屋补贴的全部金额与“奶油区间”做比较,如果补贴金额落在了区间内,那么恭喜你可以获得“海外住房免除”。 假设A先生满足“海外收入免除”所规定条件的所有条件,并于2017年在中国取得收入$150,000,住房花费$40,000 ,那么他可以取得的海外收入抵扣最高金额会是多少呢? 首先,收入$150,000高于FEIE的最高值$102,100,A先生可以全额抵扣“海外挣得收入免除”金额$102,100;租金$40,000高于“海外住房免除”年度抵扣额的上限$30,630,可以抵扣“海外住房免除”的最高额,也即$14,294。因此,A先生的全部“海外收入免除额”为$116,394($102,100 + $14,294)。抵扣之后,他只需要就$33,606($150,000 – $116,394)的海外收入,向美国政府缴纳税金。 一道门槛两个测试 美国税收优惠,通常都有门槛,海外收入免除这么大力度的优惠,自然也不例外。该优惠有“一个道门槛两个测试”,跨越门槛,满足两个测试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进入税收免除的自由国度。 一道门槛:纳税住所(Tax Home) 是否拥有纳税住所,通常取决于海外工作的性质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果可以确定海外工作的时间会超过1年,那么,基本属于在海外拥有“纳税住所”。 测试一:真实居住测试(Bona Fide Residence Test) 真实居住测试,要同时满足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因为有软性条件,所以它是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测试。美国国税局通过纳税人申报2555表时所填写的基本情况,来判定是否满足了真实居住测试的以下条件: 1.纳税人必须是美国公民;或者,纳税人必须是美国纳税居民且是美国税收协定国的公民。 2.纳税人在海外的居住期间,必须包括一个完整的日历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3. 迁居海外的意图和目的。 第1点,要说的就是中国不属于该项税收协定国。因此中国人取得了绿卡还不够,必须获得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才能满足此条件。 第2点,仍以A先生为例:A先生于2017年9月回中国工作,2018年9月完工返美,在中国工作1整年,然而,因为这期间没有涵盖一个完整的日历年,A先生不满足真实居住测试。A先生于2017年9月回国工作,2019年3月回到美国,2018年整个日历年都在中国,A先生满足真实居住测试。同时,因为A先生满足真实居住测试,成为了“真实居民”,2017年9月到12月,以及2019年1月到3月期间在中国的收入,也可以按天数比例,计算海外收入免除额。另外,短期的外国出差、旅游,包括短期返美的旅行,不会影响真实居住测试的结果。 第3点,是软性条件,我们可以从真实性、合理性方面,做些文章。 测试二:居住天数测试(Physical Residence Test) 如果你在12个连续的月份内,在海外居住的时间超过330整天,那么你就顺利跨过了这道天数测试的门槛。 2 海外收入第二道防线:海外税金抵扣 如果你不满足以上提到的“海外住房免除”的条件,或者你的海外收入如此之高,以至于“海外收入免除”这道堤坝挡不住你纳税的水位,那么,你就用得到海外税金抵扣了。 美国纳税人在海外取得的收入,在海外已缴纳的税金,可以全额抵扣这部分收入在美国境内需要缴纳的税金。 比如,A先生只是短期回国做项目,不能满足“海外收入免除”的条件,但我们可以使用海外税金抵扣。假设他在中国每月收入是$6,000,简化起见,按25%税率计算,在中国缴纳所得税$1500($6,000×25%)。A先生的美国税率(加入其所有收入)为33%,也就是说,这笔收入在美国的纳税义务是$1980($6,000×33%)。在中国缴纳的$1500税金可在$1980的美国纳税义务中抵扣。因此,A先生每月$6,000海外收入的净美国纳税义务,是$480($1980 – $1500)。 当然,如果A先生满足了“海外收入免除”的条件,那么该免除部分在中国所缴纳的海外税金,就不能再享受海外税金抵扣的优惠了。在酒店圆桌聚餐,吃过小馒头蘸炼乳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人,先用小馒头蘸一下炼乳,咬一口,等桌子转回来了,又蘸一下,再咬一口。我们对这种做法暂不做评论,但这种“重复蘸酱”(Double Dipping)的行为,在美国税法中是不被容忍的。同样一笔收入,享受了一种政策的优惠,就不能再享受另一种优惠了。 ⑧ 2O17年中国和美国的GDP各是多少 中国827122亿元 美国19.363万亿美元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三季度增长6.8%,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8)2017年中美两国净国际投资值扩展阅读: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截止到2018年1月,中国GDP过去8年净增加量压制美国,相当于再造一个日本。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GDP大致经历几个阶段: 1956年突破1千亿元,1982年突破5千亿元 1986年中国GDP过万亿元,达到10,309亿元 2001年过10万亿元,达到110,270亿元 2012年过50万亿元,达到534,123亿元 2014年,中国GDP总量达到636,139亿元(初步核实数) 2015年,中国GDP总量达到676708亿元(初步核实数) 2016年,中国GDP总量达到744127亿元 2017年,中国GDP总量达到82.7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⑨ 中美两国投资和消费方面应如何改进 本世纪头十年以经济危机结束,发达国家绝望,发展中国家看到希望,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第二个十年,因为解决这次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激发泡沫也会在2015年破裂。美国为解决2000年危机的政策使之在2008年破裂,发展中国家也一样会在7-8年后泡沫破裂。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结局也是暗淡的。 还有环境危机的重大影响会越来越严重。 第二个十年,中国泡沫破裂,环境危机爆发, 新兴市 场也因泡沫破裂丧失了信心,美国政治僵化在经济危机之后难以振作,欧洲成为瑞士,印度停滞,. 日本经济最差到时相比之下可能最好,世界主要国家都不行, 如果这10年看到21世纪,是不是万马齐喑局面. 21世纪有真正的领导国家吗? 这些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后遗症. 这不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很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群龙无首, 英国不能领导世界, 美国不愿意领导世界,形成1918-1939年的20年危机和停滞.本世纪在2040年才有转机。 美19世纪是英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 21世纪头20年能否看出是 哪个国家能领导世界? 但是,各个国家之中,只有中国和美国鹤立鸡群, 不是因为自己强,而是竞争者弱,唐朝的竞争对手,有东西突厥.吐蕃等几个大国,战争上输赢互见,都是他们因为内部缺乏稳定性而很快衰落. 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看2/3看经济体自 身特点,1/3看政治领导,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中国仍然可以通过增加医疗和教育公共服务,增加内需,进行产业升级来缓冲泡沫破裂影响。 美国很像中国,比较稳定的制度和文化,足够大的国家. 主要是外在竞争者是否维持下去.美国20世纪的几个竞争者,英国,苏联先后衰落,而日本和德国则如同流星.欧盟,日本,印度,俄国和巴 西很难与中美竞争. 从哥本哈根会议上看,只有中美两国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本世纪世界是基本和平和稳定的。 经济危机之前美国维持以自己为核心的世界秩序,中国和谐 世界也是维持现在世界,美国拉 中国入伙维持现在世界秩序. 经济危机之后,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认为现代世界秩序可以改变,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到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世界秩序也要维持。中国又与美国保持距离,这是渐 进改变世界的道路,可能要到2040年才能看清楚本世纪. 2020年-2040年可能很像1918-1939年,是个技术文化变革得时代,前一阶段技术积累和文化积累终于结出果实。 ⑩ 中美贸易战将直接和间接影响中美两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哪些项目 大概就是大豆,猪肉 与2017年中美两国净国际投资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看股票的资金流入
浏览:18
中投届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8
合伙企业从事股权投资
浏览:177
一元人民币等于多少捷克钱币
浏览:66
贷款承诺函赎楼
浏览:764
32新加坡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59
新兴筹管股票
浏览:267
一百块钱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港币
浏览:328
005449基金赎回有费用吗
浏览:135
中国最可能上市的期货公司
浏览:87
天图资本投资骗局
浏览:487
外汇户头是
浏览:3
690捷克克朗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9
襄阳外汇控流出
浏览:542
指数基金一定拆分吗
浏览:897
公募基金年度报告披露要求
浏览:805
熊猫币福字币投资
浏览:1000
2014年北京92号汽油价格
浏览:717
2017年12月份长江铝锭价格
浏览:518
什么样的人做期货夜盘
浏览: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