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创新项目投资
一、平台
找靠谱的项目投资,首先需要找到正规的投融资平台,才能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在专业的融资信息服务平台上,有很多项目可供选择。
二、行业
找对平台后,需要确定投资的行业。可以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选择合适并且了解的行业,这样对市场和项目都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项目
项目是否有价值,这是判断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项目是否能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是否能够适应市场、怎样获得收益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察。
四、团队
团队是执行方,团队成员是否有思想、有能力、有执行力,这些都需要和他们亲自接触才能了解。
总的来说,找到一个靠谱的项目投资,需要投资者找对正规的平台,选择合适的行业,找到不错的项目和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往往有自己的亲身体会,从而衡量是否投资、投资多少以及如何退出等等。
❷ 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的风险投资
2008年是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大幅增长的业绩,无疑会稳定投资者、债权人等诸多利益方对行业下滑预期的担忧情绪。与2007年的“保守”经营相比,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积极进取,进军包头、大连等地,使异地扩张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在实施地区突围的扩张过程中,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也必然突出,销售和融资成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至于近期市场人士对其子公司巨额利润的质疑,系由于持股项目及合并报表的原因,不足为虑。
业绩增长 回报股东
尽管2008年遭遇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年报显示,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4.7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实现营业利润总额7.6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51亿元,比上年增长79%;每股收益0.88元。
利润分配方面,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计划采用实质上的派发现金股利,而非送股等拆细方式。据介绍,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8986万元(含税)。
考查近年来的情况,不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比例,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现金分红预案都达到最高水平,现金分红数额占当年净利润比率为23%。2005年与2007年的现金分红数额分别为2600万元和3130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比率分别为19%与8.7%。
客观上,大幅度增长的业绩无疑稳定了投资者、债权人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对行业预期下滑的担忧情绪。2008年5月,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完成配股运作,共募集资金26亿元,认购比例98%;同时,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40亿元。在房地产企业普遍因银根紧缩面临筹资难、资金面紧张的状况下,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的融资,不仅缓解了资金紧张局面,更增强了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为自身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借行业危机 并购发力
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获得巨额资金 的情况下,通过并购等方式,于2008年开始了外省市的拿地扩张之旅。这与2007年的“保守”经营形成了鲜明对照。
据年报介绍,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2007年房地产市场“过热”、高价拿地、住宅成交量价齐升的疯狂状态下,没有参加一宗高价土地的竞拍,坚持协议收购,以合理的价格,相对宽松、灵活的付款方式取得土地储备。而在2008年市场陷入低迷时,公司化“危”为“机”,抓住土地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机遇,根据公司资金结余情况,稳健地增加土地储备,并一举走出珠海、中山市场,进军包头、大连,异地扩张取得突破性进展。
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共新增约66.8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截至2008年末,拥有在建工程项目及土地储备项目的规划建筑面积合计超过500万平方米,为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持续稳健发展和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房地产行业开始深度调整的阶段,正是企业扩张的良机。这时,一些区域出现房价下跌、销售量下滑,购房者持币观望态度等现象。房地产公司面临业绩与资金的双重压力,尤其是融资渠道不通畅且近年来高价购地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就项目公司并购而言,资金充裕的大型公司与压力沉重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往往能够达成一致,各取所需,从而利于各自的发展。
考查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并购扩张的个案,透出的双赢安排也颇值得借鉴。2009年1月6日,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发布 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关于收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80%股权的议案》,收购标的是森垒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垒公司”)拥有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的股权及大股东孙继升拥有的大连华藤10%的股权。大连华藤的主要资产是两块房地产项目用地,规划用途为居住、商业。 据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介绍,本次投资是落实公司面向全国、适当开拓异地市场的战略,抓住市场机会收购异地土地储备和开发项目,为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应该强调的是,这次收购对原股东公司同样意义非凡。
首先,获得了巨额现金,或解决了自身的流动性问题,或变现了自身的收益。这表现在640万元股权转让款及向提供股东借款2.89亿元方面。其次,解除了原大股东及经营管理层开发项目的业绩与资金压力。就房地产项目而言,获取土地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资金筹措与实际开发更为重要。资产评估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高达96%,资金压力可想而知。第三,原大股东依然可以分享部分未来项目开发的成果。经过股权转让及相应股东借款偿付后,公司仍持20%股权;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80%股权。
❸ 什么是企业
企业指一切从事生产、流通或者服务活动,以谋取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
❹ 企业家他们是什么做生意的
1942年“创新主义经济学之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中,使“企业家”这一独特的生产力要素成为最重要要素。熊比特指出,所谓创新就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企业家被称为“创新的灵魂”。
熊比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是动态的,是对现存的均衡状况的改变。经济发展不是因为人口、欲望状态、经济和生产组织的变化这些被称为“生产扩张的外部因素”,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才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创新是增长的灵魂,创新是公司成长迅速的原因。特别是在今天,传统的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进步,创新精神十足的小公司发展超过传统的大公司,美国小企业局的统计表明,新公司创造的新产品比大企业多25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认为,新公司每一美元研究与发展费用所获得的创新利润是大企业的4倍,新公司创新进入市场平均是2.2年,而大企业是3.1年。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创新,对传统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使企业家成为企业的催生婆或者是走出困境的领路人。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巨额亏损,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科卡走马上任,一举扭亏为盈。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员工,仅仅是企业领导人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似乎在用实践说明企业家的真正价值。
判断说
卡森的“企业家判断(Entrepreneurial judgement)说”。卡森(Casson.Mark)对企业家和企业家职能的界定。卡森认为,企业家的功能是企业家判断(Entreprenurial judgement ),企业家就是专为稀缺资源协调做出判断的人。在企业家功能上,除肯定熊彼特的“创新功能”外,提出:1、套利功能;2、创造市场的功能。企业家通过中介和内部化两种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制度,促使市场的形成。
企业家精神[2] (Entrepreneurship)
企业家这个词来自法文,意思是从事。企业家是从事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对企业家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康蒂永·R将经济中承担风险的行为与企业家联系起来。在英国的同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演进,企业家在承担风险和自由的转化中扮演着显著的角色。
将企业家和经济联系起来很久以来已经被当作一种标准。事实上50年代以前对于企业家的大多数定义和引用都来自于经济学。康蒂永·R提出了上面的说法,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普蒂丝塔以及20世纪的经济学天才熊彼特都论述过企业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说“企业家”的概念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引进的,并且继续在20世纪吸引着经济学家的兴趣。当前,这个词已经成为自由企业和资本主义的同义词,或者至少是密切相关的词。同样,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家是带来改变的原动力,他们给企业带来创造性的想法,并帮助企业增长、盈利。
现代企业家精神
首先 企业家应该以事业为重,应该有为事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其次 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第三 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
制度经济学派的“技术结构阶层”。制度经济学派从“技术决定论”出发,认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决定社会权力转移和社会制度演进,在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在资本主义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当储蓄超过投资时,资本的决定力下降,步入后资本主义时代(现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变成“专门知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核心,成为决策的依靠,这时权力也从资本家转向“技术阶层”,技术阶层是指科技人员、管理阶层。美国经济学家小阿尔佛雷德·钱得勒称这是“经理革命”;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研究从公元900-1700的西方经济史,提出制度的产生是源于交易成本的节约,企业制度的设计成为经济学界的焦点。同一时期,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使我们可以从产权决定角度研究企业和企业家,我国国企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希望从产权关系下解决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监督等问题;根据产权理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家的角色就是资产的代理人,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家”这个词16世纪出现在法语中,即指挥军事远征的人。18世纪法国人用这个词定义其它种类冒险活动的人。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博龙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承担不确定性”;1815年,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次将企业家列入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尽管萨伊忽略了资本形成的创造性和责任心——企业家精神重要的两翼。
❺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管理团队
李万寿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李万寿先生,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总裁、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汉大学哲学学士,中山大学法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
作为我国第一代创业投资人,具有13年政府领导、宏观经济研究、规划经验,八年从事创业投资及基金管理经验。被深圳市政府第一批选送到美国CUNY作访问学者,有10多本经济类著作出版,发表文字超过100万字。
集团简介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1999年由深圳市政府牵头发起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本土创业投资机构。截止2011年7月,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公司自成立时由政府引导出资的5亿元人民币发展到管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创投基金,连续获得创业投资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并代表本土创投首次编入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进行全球案例教学。12年来,公司致力于培育民族产业,主要投资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及转型升级企业,投资金额逾90亿元,投资企业近400家(深圳本地企业约占投资总量和投资金额的三分之一),有80家企业在全球17个资本市场上市。2010年IPO上市24家,创造了一年内 IPO数量的创投世界记录。所投资的企业创造了逾百亿元税收、近400亿元利润和近20万人就业。率先建立了43个政府引导性创投基金,形成了全国性的投资和服务网络。截止2010年12月31日,创新投总资产115.19亿元,净资产90.91亿元,深圳市国资委占股28.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