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3月基建投资增速

3月基建投资增速

发布时间:2021-06-06 19:22:51

Ⅰ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如何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至6.0%,其回中答2季度增速从1季度的7.5%回落至5.2%,虽然6月单月增速小幅反弹至5.7%,但依然偏低。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小幅回升,基建继续走弱,房地产小幅回落。

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回落。1-6月基建投资增速回落至3.3%,其中6月单月增速-1.0%。基建投资疲软是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具体看,1-6月,三大类基建投资增速涨少跌多,电力热力燃气水、交运仓储邮政均降至6.3%。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偏弱,2季度财政支出增速从1季度的10.9%下滑至5.3%,对基建投资扩张形成制约。

Ⅱ 二季度增速保持稳定的可能性大不大

首先,从投资来看,受以下因素驱动,有望保持小幅回升的态势。去年以来中央政府稳增长的措施及今年各地掀起的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已经激发了地方基建投资的热情,今年一季度增速同比增长26.9%,比去年末增速提高13.6个百分点,一季度无论是社会融资总量还是中长期贷款增速都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基建投资增速仍有望在二季度维持高位;虽然受多种条件制约,地方投资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但在今年3月地方完成政府换届后,且又面临“十二五”中期规划落实检验时期,仍会有较强的投资冲动,而这也会推动投资项目的增加,如1-3月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为14%,比1-2月提高3.9个百分点;虽然以国五条为代表的调控政策使得未来几个月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将下滑,但房地产投资增速一旦企稳后具有较强的惯性,且目前开发商的资金面也比较充裕,如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速为29.3%,远超过投资增速,因此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仍有望稳定保持在20%的水平。

Ⅲ (二)基础设施用地仍将持续增长

基本判断: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我国经济也处于转型的新阶段,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回落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都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应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时,各级政府均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我国经济也处于转型的新阶段,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回落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都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自2009年起步入快速增长通道,2009年供应超过10万公顷,同比增长110.7%。在保持连续两年增长的情况下,2011年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再次出现高速增长,供应面积超过20万公顷,增幅高达80%。

交通运输用地供应增长最快。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和其他土地等五类,2011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的98.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增长较快,增速都超过了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增长最快的是交通运输用地,其次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中交通运输用地同比增加了127.2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同比增加了100.23%。尽管高铁建设放慢脚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势头强劲,以公路建设为例,据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2015年高速公路将达到10.8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将达到65万公里,均超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速度,尤其二级以上公路年均建设里程数是“十一五”的1.7倍。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自2010年起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2012年第一季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更是同比下降2.1%,第二季度出现好转,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同比增长10.2%,全年增长13.3%(图3-1)。从2010年开始各地部署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从目前的投资情况看,资金的增速滞后于供地的增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201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比重为35.6%,2006年中央财政所占比例15%左右。近两年,地方政府深陷债务危机,同时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11年以来,建设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密切关注,加强分析,避免用地的无序扩张,保证用地的节约集约。

图3-1 基础设施用地供应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情况

Ⅳ 基础设施投资的介绍

随着专项债和资本金管理两项财政逆周期政策的落实,基建项目融资能力将显著提高,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在政策多措并举打破基建投资瓶颈的宏观环境下,市场热情也将持续高涨,当前市场对周期板块的高度关注便是最好例证。


展望2020,基建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以及“基建补短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都有望提振经济。当然,在大幅“加力”之外,继续“提效”仍然是基建发展重点,补齐投资短板、提高投资效益,应是下一阶段逆周期调节加力的重点。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当前基建投资受地方财力不足和严控隐性债务制约较大。提前下发专项债和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助于基建项目扩大投资规模,强化逆周期调节。当然,被寄予厚望的基建投资能否赢回市场期望,仍有待政策及时落地、配套措施精准实施。

Ⅳ 为什么靠基建投资拉动GDP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这个观点有局限性。应当区分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当然无法依靠基回建投资拉动答GDP,因为该建设的基础设施都建设完了,但在发展中国家就完全不同,这些落后国家的基础设施欠账太多,不夸张说,再投资建设20年,也不一定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连续20年都可以起到拉动GDP增长的作用,还能说是“不可持续”吗?当然是持续拉动经济了。所以,以我曾经在省级工业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体会,全球多数发展中国家,若干年内,依靠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依然是合理的选择。即使是我们中国,在74万亿元的GDP成果的背后,一年基建投资60万亿元绝对“功不可没”。而且现在每年基建投资的增值率还保持在5%左右,说明有相当的可持续性。

Ⅵ 基建需投入多少才能支撑6.5%的GDP增速

2015年,陕西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稳增长”强力政策措施,全省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初步核算,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成绩全年经济总量前移至第15位2015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6.9%,近20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增速。陕西采取一系列举措追赶超越,全年实现了8%的增长速度。同时,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如工业、投资等增速出现大幅回落。2015年我省GDP增速较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加快0.4、0.7和1.1个百分点,呈逐季回升态势。总量超过内蒙古,位次前移至全国第15位。亮点第三产业增速赶超GDP增速记者昨日获悉,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成为2015年全省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支撑力量。“十二五”前四年,我省第三产业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2015年第三产业增速开始高出GDP增速1.6个百分点。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7%,较2014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的最高值。走势今年经济发展将呈良好开局昨日,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张晓光表示,因为服务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与全国一样,融入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大格局中,因此“今年陕西经济发展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局”。记者了解到,因为陕西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工业体系完善,陕西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得机遇。此外,陕西科技力量、教育资源在全国雄踞前列,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机遇。但是经济发展中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国际大宗产品、能源价格还在波动;农村脱贫任务依然繁重;煤炭、水泥、钢材等产业产能过剩,去产能对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农业:实现“十二连丰”农业稳定增长,连续12年稳定在千万吨以上,属丰产,苹果、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12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实现“十二连丰”。其中,夏粮产量491.7万吨,秋粮产量735.1万吨。全年生猪存栏845.99万头、牛存栏146.75万头,比上年分别下降3.8%和2.6%;家禽存栏6733.62万只、羊存栏701.93万只,分别增长1.7%和0.3%;猪牛羊禽肉类产量114.68万吨,下降0.4%;牛奶产量141.19万吨,下降2.4%。工业:走出低谷工业缓中企稳。主要支柱产业能源工业逐步走出低谷,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1.3%转为全年增长1.5%。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其中,轻工业增长13.5%,重工业增长5.8%。分能源和非能源工业看,能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非能源工业增长13%,增速高于能源工业11.5个百分点。从高技术产业看,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9%,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7%。投资:稳步增长2015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8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民间投资9066.37亿元,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5.7%。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2.8%,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494.2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商品房销售面积2978.94万平方米,下降3.7%。消费:稳中趋好全省社会消费品市场稳中趋缓、缓中向好。201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055.06亿元,增长7.7%。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3855.55亿元,比上年增长7.8%。按用途分,吃类商品零售469.33亿元,增长16.8%;穿类524.77亿元,增长9.7%;用类2861.45亿元,增长6.2%。外贸:高速增长2015年,金融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760.61亿元,较年初新增2913.23亿元。其中,新增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460.4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84.5%。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415.24亿元,较年初新增3996.96亿元。同时,对外贸易高速增长。2015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89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出口918.52亿元,增长7.4%;进口977.14亿元,增长18.4%。

Ⅶ 中国基建投资还有多少空间

随着专项债和资本金管理两项财政逆周期政策的落实,基建项目融资能力将显著提高,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在政策多措并举打破基建投资瓶颈的宏观环境下,市场热情也将持续高涨,当前市场对周期板块的高度关注便是最好例证。


展望2020,基建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以及“基建补短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都有望提振经济。当然,在大幅“加力”之外,继续“提效”仍然是基建发展重点,补齐投资短板、提高投资效益,应是下一阶段逆周期调节加力的重点。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当前基建投资受地方财力不足和严控隐性债务制约较大。提前下发专项债和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助于基建项目扩大投资规模,强化逆周期调节。当然,被寄予厚望的基建投资能否赢回市场期望,仍有待政策及时落地、配套措施精准实施。

Ⅷ 什么是基建投资

广义的基建投资是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狭义的基建投资是指企业或地方政府对项目的建筑物投资部分

阅读全文

与3月基建投资增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兼职讲师 浏览:856
期货刘福厚 浏览:914
节能建材股票 浏览:403
股票下跌英文 浏览:3
4月末外汇储备 浏览:448
卢映融资料 浏览:644
股票上压下托 浏览:290
米庄理财官网 浏览:164
哪种贵金属在最低谷 浏览:995
外汇保证金计算题目 浏览:815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净值上证指数 浏览:325
苏宁易购投资方向 浏览:41
百洋股份有投资价值吗 浏览:627
养老目标基金什么时候发布的 浏览:459
博通集成直的投资吗 浏览:700
融资平台网 浏览:442
草甘膦原粉价格 浏览:460
期货指数里面没有多开吗 浏览:895
5千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637
证券投资二十四堂课在线阅读 浏览: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