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

发布时间:2020-12-25 13:14:19

A. 中国石油天然气安全面临严峻形势的特点

一、石油供需矛盾加剧

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石油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石化产品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对产品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目前,成品油市场需求旺盛,炼厂开工率已达到90%,但供应仍然趋紧。预计到2020年,国内汽油、煤油、柴油需求量将达到2.6亿吨,乙烯需求量将达到2300万吨,三大合成材料需求量将达到9200万吨,均比2003年增长一倍以上。届时,乙烯等化工产品将有40%左右需从国外进口。

二、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增高

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分别高达50%和60%;而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的数字更高,分别为65%和76%。根据国内有关分析和预测,21世纪前半叶,中国油气特别是天然气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日本综合能源调查会下属的国际能源小组委员会则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超过日本居亚洲第一位。曾以《石油风云》力作闻名于世、现为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美国战略能源研究与开发特别研究组主席的丹尼尔·耶金也十分关注亚洲新的能源消费大国特别是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态势。他说:“世界总体石油生产能力的增长,必须满足来自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主导的需求增长。”尽管国内外有关的预测数据有一定的出入,但对中国石油安全变化趋势的估计却是一致的:国内原油自给率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石油供应安全越可能具有脆弱性。有人说,中国未来石油安全问题的出路在“海外”。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观点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它却道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石油对外战略或石油国际战略。

三、受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影响大,石油进口渠道存在风险和隐患

中国对海外能源运输安全保障的能力严重不足。能源安全,说到底是国家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与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政治、军事参与和控制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一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大,而对外军事外交参与能力越小,则该国石油安全系数就越低,不安全的风险就越大。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国家参与和控制世界事务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海军在世界范围自由行动的能力。目前在世界各大国中,中国海上政治军事参与控制能力相应也较弱。

2006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如图2-4所示。

图2-4 2006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资料来源:中俄哈石油论坛论文集,2007)

图2-5 我国原油主要进口来源地(资源来源:中俄哈石油论坛论文集,2007)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图2-5),2004年从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的46%和29%。除此之外,从俄罗斯和中亚及东南亚地区也分别有10%左右的进口量。其中,中东、非洲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主要地区,局部冲突持续不断,恐怖事件频频发生。两次伊拉克战争之后,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更易受制于人。2004年,中国进口的原油有超过七成是途经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运抵国内,有90%的进口原油经海上运输,一旦出现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我国的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将受到严峻威胁。

四、缺乏良好的石油战略储备保障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包括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通过参与国际原油市场操作,达到套期保值的储备。美国、日本等能源消费大国,石油基地储备量约是本国3个月的消费量。按照这样的标准,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目前应储备3750万吨,10年后应储备7500万吨。而目前我国才刚刚着手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五、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低和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浪费,是威胁我国石油安全的首要因素

以单位产值能耗来衡量,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远远低于同等发展程度国家。2000年,以当时的名义汇率计算,中国是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1274吨标煤,是美国(364吨标煤)的3.5倍、欧盟(214吨标煤)的6倍、日本(131吨标煤)的9.7倍。我们的能耗指标甚至高于印度(889吨标煤)。除了由于技术水平低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而造成浪费之外,人为原因造成的浪费尤为让人痛心。

六、国际政治、军事因素威胁石油安全

我国的台湾问题、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可能使所处的国际政治、军事环境在一定时期恶化,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石油安全。从国际战略和地缘政治战略来看,美国供养着庞大的进攻性军事力量,控制着全球16条最主要的海上航线,其主要目标就是控制石油资源。对超级大国利用石油资源遏制中国的企图不能掉以轻心。今后世界石油供需的矛盾错综复杂,引发政治、军事、外交矛盾和冲突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直接对世界或区域石油市场造成重要影响。国际环境虽然有利于我国利用两种资源、两种资金加快发展,但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明确石油安全的战略方针,并加以全面实施。

七、海外投资难度大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难度大,主要体现在海外投资政策性保险体制不完善,资金不足,投资成本过高,海外投资管理体制限制等几个方面。

1.海外投资政策性保险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很多石油项目投资于一些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石油海外投资面临战争、动乱、财产没收、国有化、外汇管制等造成的风险,如中东战争。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有关海外投资保险的政策。为了防范这些政治风险,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海外投资政策性风险政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也开展了担保业务。

2.资金不足制约海外投资发展

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的油田规模一般都不太大。即使像苏丹这样比较成规模的油田,也是由多方共同投资,因而获得的份额油和收益也比较少。同时,由于缺少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企业在承包海外石油工程贷款及开具保函等方面存在困难,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很好的项目。

3.投资成本过高

近年来,中国企业为了中标海外石油项目,普遍报价偏低,个别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似乎一旦中标就意味着一切都成功了。但当他们履行完若干合同后,才发现经过激烈价格竞争到手的项目利润实在太少,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案例。1997年中石油出资35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某石油公司的部分原油储量,并计划建设一条长3000千米的输油管线,直通中国西部。公司中标以后,才发现项目投入资金太大,而依靠开采当地原油的收入,根本无法弥补巨额的支出,最后终因成本过高而被迫搁浅,使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4.海外投资管理体制制约海外石油投资事业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对海外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度。在审批限额上,其主要内容是中方投资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海外投资项目,以及3000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再投资项目,需经过国家审批。在审批程序上,规定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两道程序。上述审批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目前,已经不适应海外投资项目时效性强和投资强度高的特点。从投资限额看,100万美元的项目多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招标的突出特点是时效性强,如果因为审批来不及参与招投标,可能会贻误时机。

另外,在外汇管理方面,由于中国尚未实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海外投资企业的用汇额度仍受到一定限制。

八、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国际油价高涨,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在国际油价的变化中遭受极大风险。

1.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上涨会抑制经济增速,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油价将会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抑制经济活力,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因而将会增大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

国际油价上涨,会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2009年,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5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幅度加大。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国际油价上涨会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扩张期,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3.3,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很大冲击。石油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成本,近年来交通运输业耗油快速上升,因而交通运输业首当其冲受到高油价的影响;同时,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以及农用机械等,也因石油价格上涨使生产成本上升。

2.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给石油安全带来风险

我国当前的油价虽然采用国际油价,但接轨的时机仍由政府有关部门调控,尤其是成品油是否与国际油价接轨,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这说明价格的决定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由于国际油价波动有时并不能反映国内的供求关系,因而政府没有明确规定原油与成品油的价差和调整标准,只是含糊地说油价波动到“一定幅度”“适当调整”。这是我国目前油价机制不够灵活的表现。由于我国石油定价机制不够灵活,导致我国在国际油价出现大的波动时极为被动,不能很好地规避风险,给我国石油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九、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国外能源研究机构预测,未来20~30年内,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有可能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由目前的340亿立方米增长到1200亿立方米,天然气需求量将由300多亿立方米增长到2000亿立方米左右,供给缺口大约为800亿立方米。届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重将由3%上升到10%左右,成为我国仅次于煤炭和石油的第三大能源。

十、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很大,但分布不均衡

目前,全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探明率分别为60%和40%,待探明的油气储存量分别为1700亿吨和225万亿立方米,资源潜力仍然很大,世界油气勘探仍然处于比较活跃的时期。世界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东亚、俄罗斯等少数地区和国家。目前,这些地区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国外大型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和重组,为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利用地缘政治优势和外交政策优势进行国外资源开发提供了机遇。此外,石油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形势相关度越来越高。尽管世界石油生产总体将保持持续增长,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的态势,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可预见性更加明显,国际油价仍将起伏跌宕。

十一、我国石油运输的能力与需求有较大差距

中国船东协会仅承运了10%的海上石油进口,特别是在中东东行和西非东行航线上,中国船东协会所承运的份额更少。究其原因,首先是与中国船东协会的承载能力不足相关。相对于集装箱和散货船航运,中国的油轮运输规模不大。目前,由中国船东控制的大型油轮VLCC20万~30万载重吨和AFRAMAX8万~12万载重吨分别只有10条左右。即使全部服务于中国的原油进口,充其量每年的承运能力也只有3000万~4000万吨。

其次,中国船东协会所承运的进口石油份额偏低,也是与石油公司和油轮公司缺乏合作,没有建立起长期的策略伙伴关系相关的。以招商局为例,自从1990年开始经营油轮船队,其一直以服务国际油轮运输市场为主。2002年招商局油轮船队共为世界各国客户承运了3106.8万吨石油,其中承运中国进口石油仅为227.3万吨,占船队总运量的7.32%。换言之,招商局油轮船队总运力的92.68%是服务于国际市场的。

目前,中国从事进口原油海运业务的,主要有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和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等国有企业,以及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和大连海昌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随着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海运企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截至2006年,我国海运企业油运能力已超过1200万载重吨,但我国进口原油大部分由国际油轮运输企业承运,国内企业的承运比例只有10%~20%。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油轮数量有限,难以与我国进口原油的航期匹配。而且中国油轮总体装备水平较低,船队结构不合理,管理相对落后,在国际市场上认知度较低。此外,我国尚未加入《73/78MARPOL公约1997年议定书》,因而无权给入中国籍的船舶签发有关证书,同时中国籍的船舶进入97缔约国港口时要受到严格的检查,甚至有被拒绝入港或者被滞留的可能。上述情况表明,中国的石油公司与中国的油轮船东之间,缺乏长期的策略合作,在能力和需求上出现严重的“错配”:一方面,中国90%的石油进口是由外国船东承运的;另一方面,中国船东以招商局为例,90%的运力却是为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社会政治动荡,资源国(地区)政局不稳或突发事件,我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B. 外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广东)的投资概况

石油经济和信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廖钦对“国外石油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状况与
发展战略”做了简练而准确的分析。

投资情况

BP:是投资于中国能源业最多的外国公司,它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近40亿美元
(包括10亿美元认购中石袖、中石化股票)。其业务是从海上油气田开发开始,现
在已经扩展到液化气的进口和销售(获得第一个LNG项目)、航空燃料供应、润滑
油调和与销售、中石化珠海PTA项目等。

壳牌:在中国的投资已达到16亿美元,分别是上游勘探和开发,约占6亿美元
;下游项目(3个润滑油厂、2个沥青厂)3亿美元;另有7亿美元用于购买中石化
和中海油股票。壳牌五大核心业务在中国都有发展,目前有16家独资或合资公司,
员工超过1000人。

埃克森美孚:其是中国润滑油市场上份额最大的外国公司,它在中国的投资主要
是煤油和化工领域。目前,其在中国投资的最大项目就是将与沙特阿美、中石化合资
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另外,它还认购了中石化19%的股票,有数家独合资石化
厂。其计划今后5年内向中国投资40亿美元,主要用于建造炼厂和化工厂。

道达尔菲纳埃尔夫: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外国公司之一,在中国的投资有5亿
美元左右,有4家独资工厂、十余家合资公司,员工达2500人。目前的投资重点
为化工项目,但对天然气相关项目、加油站零售网络也感兴趣。它最大的手笔就是在
1992年合资参股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目前,它计划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拟新建15个公司,使在华员工达到4000人。

据中石化集团的统计数据,国外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是成品油和润滑油的
20%,合成树脂的52%、合成纤维和化纤市场的53%、合成橡胶市场的44%
。有消息说,国外大的石油公司还拟在中国沿海三省(江苏、浙江、广东)建加油站
,局部建立起销售网络。

发展战略

廖钦说,BP公司的中国发展战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扩大投资规模,并实
现投资多元化。BP公司十分注重在中国的长期战略投资,这个公司获得了中石化2
.2%的股权。2000年4月,BP同样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2
%的股权。二是业务重点侧重于下游的石油化工、油品销售和润滑油生产与销售。据
称,BP将拿出巨资分别与中石化和中石油合作开发中国油品终端市场,计划在20
02年建150座加油站,2003年建500座加油站,2007年建1000座
加油站。此外,收购实嘉公司后,润滑油的市场份额也将大大提高。三是大力开拓L
PG和LNG市场,力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四是探索挖掘天然气与电力的市场潜力
,并关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廖钦说,埃克森美孚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也有三个重点:一是尽快加大投资力
度,建立起与其公司规模相适应的在华业务。二是将投资重点向煤油和化工领域倾斜
。它是中国润滑油市场中份额最大的外国公司。三是积极在中国寻求战略投资机会,
立足长远发展。埃克森美孚通过参股中石油的西气东输项目和购买中国石化的股份,
换取了进入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以及下游炼化业务的合作机会。

壳牌集团的中国发展战略则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立足长远发展,扩大投资规模
。二是加强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并与下游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是努力开拓油品销售网络,参与市场竞争。四是努力改善在化工领域的竞争地位,
开拓再生能源的消费市场。

廖钦说,中国石油市场对外国石油公司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排名世界第四的法国
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集团是进入中国最早的外国公司之一。它认为,中国是吸引国外直
接投资的首选地区。目前,它计划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拟新建15个分公司,使
在华员工达到4000人。据了解,目前它还有多个项目正在与中方洽谈,预计在两
年内,这个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增加到5亿至6亿美元。

C. 一带一路有哪些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三大战略意义。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

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

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3)中国石油海外投资扩展阅读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D. 中国在全球油气资源投资地位和面临问题

中国国外油气资源投资开始于1992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石内油、中石化和中海容油为核心的中国石油公司体系。它们在全世界参与了50多个国家的70多个油气项目的勘探和开发。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和规模扩张的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资源竞争中逐渐变得积极主动。目前获得的国外份额油数量不多,效益不明显,但它的增长势头迅猛。近年来,中国石油公司主要以国外并购作为参与国际石油竞争的主要途径,与以往相比,中国石油公司更加积极地收购国外的油田、气田等石油资产。

同时,中国在国外油气投资上有政策上的优势。我们的祖国是支持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坚强后盾;国外油气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有国家的外汇储备作保证;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影响其他企业的同时,也影响着石油企业,会引起新一轮整合;中国石油企业通过这些年的国外投资,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当然,中国国外油气资源投资还面临诸多方面问题,包括国外优质石油资源少,不能满足国内石油需求;有时国外投资的资金相对短缺;起步晚,成本高,竞争激烈。

E. 中国石油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石油的消耗量逐年加大,油气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版。中国石油权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保障国家的石油供给安全,也为了抓住金融危机后期资源国准入门槛降低的投资机遇提高自身的跨国经营竞争力,必须“走出去”。
截至2012年的20年,中国海外石油企业的油气并购投资1318亿美元,其中三大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并购支出1182亿美元,占全部的89.68%,中化集团54亿美元,中投和中信82亿美元。2013年我国海外石油企业的并购交易300亿美元,2014年52亿美元,估计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累计在1800亿美元左右。

F. 尽快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国油气国外投资

国外油抄气勘探开发专项基金应尽早设立。完全用自有资金进行大规模国外石油投资超出了目前中国石油企业的实力,但是国外油气投资恰恰属于高风险的活动,在这方面需要国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国外石油勘探开发的资金可以从以下渠道筹集:①从石油地质事业费和储量有偿使用费中划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国外石油投资。②从中央对外贸易发展基金和对外合资合作援助基金中划出部分资金。③全部的石油进口关税和增值税。④从巨额外汇储备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外汇储备用于建立国外能源勘探开发专项基金。

中国的石油企业可以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专项基金中获得较稳定的资金来源,能够帮助它们实现“走出去”的战略,获取国外油气田的勘测和开发,满足国内需求。这样既能够保障中国国家能源安全,又能避免外汇贬值。

关于国外油气勘探开发专项基金用途,有如下建议:①部分或全部无偿资助国外石油投资项目的风险勘探。②无息贷款可以在开发投资和操作费用当中使用,或仅收取使用费(费率与同期商业贷款利率相比很低)。

G. 中国石油在国外的投资项目有哪些

中国石油股票不行啊!!!

H. 切尔西的老板是就搞石油的,中国老板可以去国外投资石油吗 所谓的投资,是不是买下油田的储量,进行开采 急

不是,只是合作关系,会分到红利吧,相当于入股

I. 我国各石油公司在国外的投资项目,越详细越好.谢谢各位啦!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管理——以河南油田为例
人人网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内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容逐年增加。2004年已经超过8000万吨,约占国内石油消费总量的30%。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届时中国石油需求将有80%依赖进口,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石油供需矛盾在2020年后还将更加严峻。我国石油供应格局正在由国内为主逐步转变为国外为主。目前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60%,考虑到2030年乃至2040年石油消费还要持续增长,国内的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甚至还有可能下降,对外石油的资源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石油消费对国际市...

阅读全文

与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
社保基金怎么进了盐湖股份 浏览:567
560002基金发行价 浏览:241
贵金属深加工流程 浏览:395
债券价格表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