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大姑娘到底是谁
“大姑娘”它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指所有参加地下党抗日的团体。
剧情简介——
1937年,日军的铁骑在中华大地上肆虐。中共地下党员成立组织“大姑娘”开始于日军作战,夏家河带着电台前往沦陷区大连,赴交通站接头时,意外碰见当年的初恋女友王大花,王的丈夫唐全礼误以为两人旧情复燃,打乱了夏的计划,两人同时被捕入狱,入狱前夏将电台托付于王大花。
王大花倾其家产欲救出两人,但丈夫却蒙冤而死,得救的只有夏家河。对夏抱有成见的王大花稀里糊涂将电台带至大连,引出重重危机,几经辗转终于成功交付共产党。王大花为谋生,在大连开起饭店,与夏家河所开的诊所共处一街,两人逐渐从冤家到相依相帮,历经磨难,屡次完成革命任务,立下奇功。在夏家河的引导下,王大花终于从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陕西文投银海投资有限公司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夏家河 演员张博
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大姑娘”组织队长,那个年代标准的热血青年,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注定了他要踏上东北抗联的征程,于是他选择了在和王大花结婚的当夜离开,投入革命。在一次将电台带往沦陷区大连的任务中恰逢昔日恋人王大花,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充满喜感的故事情节,最后带动和帮助王大花成为一名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2、江桂芬 演员辛芷蕾
长相美丽,性格坚强勇敢,身份十分的特殊,看是一名简单的女的,其真实身份竟然非常的神秘,屡次帮助王大花与恶势力作斗争,喜欢夏家河,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感觉,为追寻夏家河一路从哈尔滨追到花园口。
3、青木正二 演员木幡龙
一名日本高级军官,毕业于日本陆军军官大学,是当时日本派驻中国大连的最高长官,中国通,自信、聪明。视王大花,夏家河为一生的敌人,几个人之间经历一系列的争锋相斗。青木正二因为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放火团屡次烧毁日军的码头战备物资而一心想铲除潜伏在大连的“大姑娘”。
Ⅱ 穷追不舍 导演
李京 Jing Li
性别: 男
职业: 演员 / 导演
家庭成员: 江雨晨(妻)
Ⅲ 银海投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银海投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是2006-01-1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芝罘区北马路付75号。
银海投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602783498617M,企业法人张利民,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银海投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二)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三)按照监管规定、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银海投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3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银海投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是在哪个影视基地拍摄的
由陕西文投(影视)银海投资有限公司出品,吴毅担任总制片人,闫妮、张博等主演的谍战悬疑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正在上海热拍。该剧讲述了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村家庭主妇王大花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革命考验后成长为革命者的故事。谈及选择该剧的原因,闫妮坦言:“在电视剧方面,我还是想担当一部以女性为主的作品,《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从名字上就先吸引了我。”
由陕西文投(影视)银海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简川訸导演,郝岩编剧,闫妮、高峰、张博等主演的谍战悬疑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正在旅顺热拍。近日,该剧在旅顺举行媒体探班,导演简川訸携主演闫妮、高峰、张博等悉数亮相在媒体面前。
所以不是在一个地方拍的,望采纳
Ⅳ 北京银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银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3月1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等。
法定代表人:王永明
成立时间:2011-03-17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00001369621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11号泰兴大厦6层602
Ⅵ 陕西银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陕西银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1997-01-15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西安市新城区东新街2号。
陕西银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000294202854L,企业法人宋旄,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陕西银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及配套、销售服务;建筑装饰工程及配套服务;建筑场地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419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5家。
陕西银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陕西银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Ⅶ 我们光荣的日子的幕后花絮
《光荣的日子》杀青 金牌制作人三年磨剑
《我们光荣的日子》日前在北京灵水村正式杀青。
由陕西文投(影视)银海投资有限公司出品、吴毅担当总制片人的正能量大戏《我们光荣的日子》,日前在北京灵水村正式杀青。改编自刘醒龙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的该剧由刘淼淼执导,曾推出《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名作的金牌制作人吴毅再度出手,起用唐曾、柯蓝等实力派演员,投资数千万花费三年心血精心再制精品大戏。杀青之后,吴毅面对记者感慨良多,在一个多小时的专访里谈得最多的不仅仅是新作品的市场与投资收益,而更多的是对教育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关照以及对电视剧行业发展的深深思索与特殊情怀。
大制作:精品大戏再现时代风貌
《我们光荣的日子》改编自刘醒龙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是吴毅继《圣天门口》后与刘醒龙、刘淼淼的再次合作。吴毅告诉记者,在《天行者》出版之初就买下了它的版权,“实际上在买小说的时候它还没有获奖”。在各种抗日剧、家庭伦理剧、古装“雷剧”大行其道的市场上,“舍近求远”选择投资这部作品,吴毅承认没有过多考虑商业元素,而是被小说讲述的故事和传递的精神深深感动到了:“这是近几年少有的能把我看到感动的小说,我确实是带着很强烈的一种情感来看的,故事里所表现的视角、现实主义的方式,以及所关注的民办教师这个已经被人遗忘的群体,都是让我感兴趣的重要因素。”
据吴毅透露,从买小说到寻找改编者,再到筹建剧组开机拍摄,这期间历经了三年多的时间。从制作的角度上讲,吴毅认为《我们光荣的日子》没有《圣天门口》难度大,“但从表现现实主义题材上讲,《天行者》比《圣天门口》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它表现的是一个很现代但又很边缘化的群体,除了表现民办教师的坚守,还有乡村民众对教育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能承载很多民族精神的东西。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是现在真正反映乡村民办教师的影视作品又很少,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和深刻思考的更少,我认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作品,电视人也有这样一份责任。”吴毅相信,《我们光荣的日子》不是时下流行的商业剧题材,也没有采用“卖萌扮丑洒狗血”等手段吸引眼球,“但这部戏并不缺乏激烈的戏剧冲突和强大的剧情张力,也饱含相当精彩感人的表演,在情感上会给观众带来一种互动感,带来一种久违的纯真和美好。”
和原著相比,《我们光荣的日子》在剧本上做了很大的改动,“虽然基本上人物没有什么改动,但在具体的空间和它所反映的社会层面上更加宽广。”吴毅举了一个例子,“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湖北,剧中则改到了北方。因为从拍摄角度来考虑,北方的那种粗犷、贫瘠所带来的丰富性,对主题的表达更好;原著只讲了小学里的几个人,我们在剧中把他们延伸到了当地乡村里的各色人等,因为教育不仅仅是讲到师生的问题,还讲了一个乡村乃至整个社会环境对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受教育的人们对乡村的影响。我觉得它们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在剧中,主要人物的故事跨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风貌,以及社会变迁给剧中人物以及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乃至冲击,都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和演员的精彩演绎呈现给观众。
大情怀:对艺术与题材保持尊重
在观众的印象中,吴毅一直做军旅剧和历史剧比较拿手,此次选择《我们光荣的日子》这样一部反映社会变革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他坦言自己“一直比较喜欢题材拓展,也在不断挑战不同的题材类型。比如《士兵突击》,就是呈现出一种士兵成长,体现出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像拍军旅片《我的团长我的团》,选择了一部尘封的历史,不仅是回顾,也是对今天不该忘却历史的一个思考。而选择《我们光荣的日子》更多的是对现实的一种关照。”
《我们光荣的日子》在开机之前,剧组提前三个月斥巨资在拍摄地灵水村搭建了一所真实的小学,从操场到教室、办公室、宿舍一应俱全。就费用和制作水准而言,《我们光荣的日子》并不比一部电影大片差,而被问到如此大手笔是否担心风险问题,吴毅一再强调拍摄环境对影视剧创作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比较少涉猎到这样一个题材,还是本着对艺术、对题材的尊重,只有环境真实了,才能营造出想要的那种氛围。现在不少影视剧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故事虚假环境也不真,我觉得这是很要命的。”
经过三个半月的拍摄工作,本剧终于顺利杀青并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到目前为止,吴毅对出来的拍摄效果非常满意:“在五光十色的当下,我觉得我们这帮人还在坚守着认真做一件事,这个团队本身就非常有力量。现在已经很难得有剧组在条件不好、相对贫穷的环境中扎扎实实拍三个多月的戏,但我能够自豪地说,目前粗剪的样片质量就不输电影,无论是美术服装道具,还是画面质感。”谈到导演刘淼淼,吴毅更是赞不绝口:“我们在《圣天门口》已经合作过,那部作品口碑就很好,这次拍的是个情怀片,要有人文情怀、人文关照在里面。刘导是当今电视圈里面比较全面的导演,剪辑出身、独立导片,所以他对这部剧的形态、包括视听语言的解读很符合我的审美期待。”
大愿景:文艺作品应带正能量
打开电视机,荧屏上最常见的热播剧以婆媳关系、古装恶搞之类的题材较多,而像《我们光荣的日子》这样一部刻画人性、反映社会变革的严肃文艺作品,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观众的青睐呢?吴毅深信该剧自有吸引观众的法宝:“首先它所表现出的群体,人们并不陌生,同时它讲到的乡村小社会是个多元复合体,生活在这里面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包括他们的情爱,欲望,矛盾,挣扎,他们的奋斗和命运……我相信这些都是能够吸引观众的。”
谈起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吴毅表示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从呈现质感,这部剧给人们带来了一个以往没有看到过的农村景象,“既有生活化的东西,同时也呈现出一种浪漫的情调”。吴毅自豪地讲到,在农村题材的创作上,《我们光荣的日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给你的景物、人物以及剧情呈现都像一个第三方在诉说,我觉得这可能有点像我们看到的一些美剧日剧;它反映的乡村生活是真实的,但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既包括视觉上的也包括情感上的——都是我们心灵所渴望的。”另外,吴毅还希望这部剧可以给人提供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和交流,而不是像其他某些电视剧那种笑一笑、乐一乐的简单感官刺激,“文艺作品应该带来一种正能量,文艺工作者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电视人的成功不仅仅指他的创作在经济效益上的成功,一定也包括这个作品的口碑和社会效益的成功;电视产品既然仍是目前最具有群众基础和家庭影响力的大众文艺消费品,那么它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它必须在商业价值之外实现的正能量传播和对社会关系的真实反映、善意引导、美学包装,就是电视人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