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

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

发布时间:2021-08-01 00:46:26

❶ 什么是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

巴菲特投资策略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什么高端技术,而是运用常识、信息和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投资技巧。在《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中,理查德·西蒙斯深入分析了这些技巧,并向你展示如何在你的投资组合中予以运用。本书的核心部分是一系列深入剖析的案例,引领你感受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和巴菲特的投资决策过程。这种互动式的案例分析涉及的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吉列、迪斯尼、美国运通、富国银行,案例后还有练习题供你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和展现了巴菲特对公司及股票进行考察的主要因素,还介绍了非常实用的巴菲特进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计算方法。通过体验这些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你会逐渐领悟到投资大师的投资技巧和洞察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投资实践中。

❷ 巴菲特和索罗斯你更欣赏哪一位大师

对于投资大师的一些想法,我们需要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巴菲特和索罗斯们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的感悟。

1、投资大师的共同点:活的很长

下面这张图非常经典,里面涵盖了一些比较重要投资大师的长期回报收益率。里面涵盖了巴菲特基本面选股,宏观对冲,量化,交易等不同风格的投资大师。但是我们看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活的很长。

我们看到基本上平均可追溯业绩在30年左右,最少的也有10年以上的可追溯业绩,最长的就是我们的巴菲特,超过了55年的可追溯业绩。这一点是最近思考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无论什么投资风格,方法,甚至性格,能够成为真正影响到后人的投资大师必须有一个特点;活得足够长。

巴菲特

巴菲特是真正践行“活得足够长”这个真理的。一方面,他自己本人的寿命,身体状况也非常好。在接近90岁的高龄依然思维活跃,亲力亲为做投资。而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通过时间的玫瑰发扬光大。在他30岁之前,他的财富“只有”100万美元。越到后期,他财富的积累就越惊人。

活得足够长,是我过去半年对于投资大师最深刻的启发。表面上,这是一句废话,但背后却是所有伟大的投资者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我们不会记得那些一两年做的很优秀的人,甚至彼得林奇接班人比尔米勒也逐渐被大家遗忘,因为他在金融危机中的滑铁卢。无论你是什么投资风格,什么投资理念,最核心和共同的一点就是要在市场中活得足够长。

2、活得长靠什么?对于风险的剥离

过去我们一直拘泥于去对比索罗斯和巴菲特。这两位投资大师年龄一样,投资方法完全不同,的确有许多可以对比的地方:巴菲特出生国会议员之家,索罗斯是为了躲避战争去的美国。巴菲特生活朴素,甚至抠门,索罗斯喜欢捐款,致力于开放社会的伟大目标。巴菲特依靠股票投资赚钱,索罗斯擅长外汇期货。但其实我们忽视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投资中其实他们都是很“胆小”的,做的都是确定性投资。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对于索罗斯津津乐道的就是阻击英格兰银行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实背后的逻辑都是基于定价机制的非市场化。索罗斯相信的是market economy,当他看到planned economy和market economy发生冲突的时候,市场经济最终会大概率取胜。而且他熟读历史和哲学,从历史,哲学,人性的角度看,最终都会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向去走。本质上索罗斯做的是一种低风险投资。像当年英镑和泰铢的贬值,连其央行内部的成员都承认自己货币会贬值。索罗斯让人敬佩的是,在低风险投资的时候他敢重仓出击。

我们再看看巴菲特。关于巴菲特的投资案例非常非常多,其本质也是低风险投资,或者我们说的,去获取剥离风险后的收益。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巴菲特说了一句话:Buy AmeriCAn, I am。那我们看看巴菲特买了什么?那时候巴菲特重仓了高盛,他曾经说过,如果美国最终只有一家投资银行活下来,那必然是高盛。但是我们看,巴菲特买的其实是高盛的优先股,而不是正股。如果看过《大而不倒》就能理解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即使在金融危机这种大甩卖的时候,他做的也是低风险投资。不追求最大的回报,而是确保守住本金的前提下能有收益。

3、对冲基金的发展史,就是寻找“风险剥离后的收益”

我们再回到《富可敌国》这本书,从第一章的对冲基金创始人A.W.Jones,到后面的James Simons,其演变就是不断寻找风险剥离后的收益。A.W. Jones是对冲基金模式的创始人,虽然不是他开创了做空和杠杆,但却是最早运营这种对冲基金模式的。而这两个工具正是在纯多头思维的市场,有效剥离了部分风险,获取收益。

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假设两个投资者都从10000美元开始做。一个运用做空和杠杆工具。那么首先,他的杠杆就让他拥有20000美元的投资。他做多美元,放空70000美元。这样他暴露在市场的风险只有60000美元。而另一位投资做多80000美元,保留20000现金,在市场也暴露80000美元的风险。假设市场上涨20%,由于他们的选股能力一样强,看多的股票涨了30%,跑赢大市,而另一个做空的股票也只下跌了10%。那么运用杠杆的投资者的利润就是32000美元,而且市场风险还小。而普通投资者的利润只有24000美元,而且暴露了更多风险在市场上。

加杠杆不是赌博,核心逻辑也是基于更小风险暴露的投资,放大收益率。

在此之后,我们看到每一位投资大师都在通过研究方法,投资工具的创新,来获取剥离风险后的收益。比如第二章的Michael Steinhardt,其最核心的赚钱方法是通过大众交易来持续拿到打折的股票。因为大家都不懂怎么做大宗交易,应该给多少的折价。Steinhardt从中赚取了巨额的,没有风险的利润!再比如后面的老虎基金罗伯逊,他最初的成功也是来自于对于小市值股票的基本面挖掘。因为大部分券商那时候主要覆盖大市值,流动性好的股票。小市值股票本来估值就折价,风险很低。而一旦挖掘到好公司,收益率就会很高。再到最后的James Simons,通过程序化交易,量化模式来剥离风险,获得真正的alpha.

大奖章基金的数学模型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找出金融产品价格、宏观经济、市场指标、技术指标等各种指标间变化的数学关系,发现市场目前存在的微小获利机会,并通过杠杆比率进行快速而大规模的交易获利。

4、滚雪球的最核心要素:低风险投资

以前看巴菲特的滚雪球,仅仅理解表面因素,要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事实上,巴菲特能够滚雪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低风险投资。

今天如果我随便买入一个股票,其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可能都是50%。很多时候高收益伴随着的就是高风险。一个股票有上涨100%的可能,往往也会有下跌50%的可能。许多人在做投资时,就是不断追求高风险回报。比如去赌短期催化剂,去押宝某条赛道,或者去获取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方式都伴随着极大不确定性,最后逐渐会回归到50%的抛硬币概率,甚至很多时候因为人性的弱点,概率连50%也不到。那么长期来看,收益率就是均值回归。而巴菲特就是找到一种能够持续低风险,可持续的投资模式。

所以这么多年,其实巴菲特真正买入过的十倍股不是那么多,他也从来不推崇tenbegGEr.他的核心模式就是不断获取风险剥离后的收益,每年哪怕就那么一点点,但是这种模式可以持续,可以滚很多年。那么时间越长,巴菲特的雪球就越大。

以前有个朋友跟我说过一句话:坚信长期的力量。我认为背后也是这种思路,寻找长期可持续的模式,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时间越长,大家看到的差距越大。

5、可持续性,是所有投资方法最重要的一条

在看了那么多书,学习了那么多投资大师的理念后,我开始真正意识到:

个方法可能短期无法抓住最牛的股票,但是能够长期带来回报,而且是有效的。

最近债券市场波动很大,有人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做投资一年三倍不难,但是三年一倍却很难。背后也是反映了投资的可持续性有多么不容易。短期决定投资回报的是技能和运气,如果有足够的运气,一年要翻倍甚至几倍都是可能的。每一年,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人(抛硬币大赛冠军)。但是长期,决定投资回报的就是一个因素:技能。这个技能包括自身能力,包括投资方法的进化等。

巴菲特和索罗斯本质上在做同样的事情,低风险,可持续的投资。而且巴菲特一直强调一件事情“保住你的本金”。而索罗斯是基于人性的不变,从boom to burst,人性的贪婪和欲望是永远可持续的弱点。他在外汇市场的交易也是不断抓住高胜算,低风险的投资机会。

世界是不可预测的,而要相信我们个人能持续预测未来的可能性是很低很低的。所以许多人的错误来自于对自己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有持续预知未来的水晶球。这一点也是过去半年我自己进化的认知。过去我一直认为,挖掘牛股的核心能力是看到未来。但今天,我越来越发现世界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应该基于未知的世界,做风险剥离后的收益。

写在最后:我对奥马哈朝圣的一些感悟

每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都是全球投资者的一次奥马哈朝圣。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我一次也没去过。好在巴菲特是十分开明的人,每一个他的智慧都会展现在其致股东的信件中,他在奥马哈年会的发言也都会有公开的纪录。这些年也通过读书,学习他的投资理念,对于巴菲特,甚至对于许多海外投资大师的方法有了更加深一层次的理解。

投资越是到最后,对于风险的敬畏之心就越强。那些伟大投资者在每做一次投资的时候都会思考风险在哪里,巴菲特是最厌恶风险的。他总是希望能够不断获得剥离风险之后的收益。对于风险的厌恶,并不等于巴菲特不出手,而是耐心寻找最确定,风险最低的时候,再运用金融工具,做低风险确定性投资。他的搭档芒格说过,人一辈子不能富有两次。真正能够滚雪球的就是可持续的,剥离风险之后的收益。这些收益通过时间积累后,就变成了大雪球。时间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既然时间对于长期投资那么重要,这也是伟大投资者都在坚持的追求长期正确价值观。

来源:财经记者圈作者:朱昂,内容仅供参考。

❸ 投资界有哪些算得上是经典的投资案例

Yahoo!的例子,成功始于杨致远、戴维等人的创意,正是这种创意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功,也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风险投资的魅力则在于企业股票上市后的倍增效益。
巴菲特用了70年的时间去持续研究老牌汽车保险公司。该企业的超级明星经理人,杰克·伯恩在一个又一个的时刻挽狂澜于既倒。1美元的留存收益就创造了3·12美元的市值增长,这种超额盈利能力创造了超额的价值。因为GEICO公司在破产的风险下却迎来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在20年中,这个企业20年盈利23亿美元,增值50倍。
2015年5月29日,wifi万能钥匙在筹道股权众筹平台上线,项目上线不到一小时,浏览量即突破十万,截至6月10号众筹成功,浏览量已超过300万,共有5712人认购,认购金额达到70亿。

❹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那么他对一只股票的价值、价格是如何进行评估的,尽量详细点,最好能举例,谢谢!

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详见《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可到下面网址查看:
http://finance.sina.com.cn/nz/bftstory/index.shtml

美国资深金融记者安迪用一个证券投资者的目光,将巴菲特66年的传奇投资生涯,用200多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寓理于事地娓娓道来,在阅读时令你爱不释手的同时,使你倍感此书投资哲理的可读、可懂、可信、可学。该书深受广大读者的推崇,被美国广大投资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股票投资圣经”。巴菲特本人也非常喜爱此书,他读完全书后,曾让助手主动与安迪联系,亲自参加了该书的签名售书活动。

======================

摘录其中一节: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情况

就在巴菲特准备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从而创下股票市场又一历史记录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基奥(Don Keough)的一个电话。
圣母玛利亚(橄榄球队)理事会主席唐.基奥回忆说:“我问他一切可好,我说‘沃伦,你有没有买可口可乐股票?’”
“他满怀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基奥是一位备受欢迎的业余演讲者,并因此而名声在外。
唐.基奥接着说:“我们通话后不久,就有报道宣称说沃伦购买了股票。通过推理,我们也断定有人在买我们的股票。”话语之间暗示出,可口可乐公司的人们按照股票交易的模式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
“(自从1987年股灾之后)当股票市场从低谷开始回升时,一位来自中西部的不知姓名的证券经纪商开始了时不时地购买行动。1988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高泽塔(Robert Goizueta)和基奥正在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走势,突然间,基奥恍然大悟。他告诉高泽塔说:‘你知道吗,很可能就是沃伦.巴菲特。’”
“我们知道他对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都很感兴趣,”基奥一边说一边又提及到,“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樱桃可乐时,巴菲特成为美国樱桃可乐头号爱好者。”
“他确实清楚的了解我们。而且是一个极棒的董事会成员。他了解这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他是一位既了解情况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董事。他对全球注册商标的内在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在巴菲特先生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之后,基奥先生又有何举动呢?这位原本在30年前就有机会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而却拒绝巴菲特邀请的基奥说:“在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以后,我终于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名小股东了。”
基奥感慨道:“真希望那个时候我投资入股了。”如果当时他这样做了,巴菲特会把他当初让基奥投入的5000美元升值为6000万美元。你别不信,真是这样!
基奥,1958年出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父亲是一名牧牛人,母亲是爱尔兰籍美国人。他毕业于克莱顿大学,在校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辩论手。后全家迁居奥马哈的法纳姆大街,与巴菲特家正对门。
巴菲特说,基奥出色的个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原因。
基奥曾在奥马哈刚创办的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解说WOWT-TV的足球比赛节目,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约翰尼.卡森,后来结识了投资经纪人沃伦.巴菲特。此后,基奥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转而来到黄油-坚果咖啡制造商帕克斯顿-加拉弗公司从事广告工作。
斯旺森家族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其重新命名的“斯旺森食品”卖给后来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邓肯咖啡公司。
这个把可乐作为自己饮食结构一部分的可口可乐先生,也成为了巴菲特诚邀许多人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一个人。尽管基奥较晚时才与巴菲特共同投资,但他早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了。基奥解释说:“我和妻子米凯当初在奥马哈结婚时,曾购买过由布鲁姆金夫人经营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公司的家具,它是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而我们结婚到现在都40多年了。”
基奥说:“我已记不清当初我们彼此介绍时的情景了……那时巴菲特大约25岁,我大约30岁。”基奥已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他是如何认识巴菲特的,只记得他们曾做过邻居。
“他还是原来的他……就是你所看到的。他的价值没有变,他的故事并非是金钱,而是价值,人们应该了解他的价值所在……正如巴菲特在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上,当他被问及有关选择终生事业的问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你要热爱你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
销售碳酸饮料的基奥以及后来的化学工程师罗伯托.高泽塔,他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事的,并在管理层上迅速发展。高泽塔是在1954年看完一则招聘双语化学工程师的广告后加盟可口可乐公司的。
1980年2月14日的晚上,在曼哈顿的“四季饭店”,为可口可乐公司主席保罗.奥斯丁举办的生日晚会上,他们俩人作为竞争对手来给奥斯丁祝寿。
基奥对高泽塔说:“你我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晚上好好地休息,无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要鼓励对方迎头赶上。”
高泽塔后被提升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和基奥共同负责管理的团队现在成为美国商业界高级管理团队的楷模。1993年退休后,基奥担任了艾伦投资银行总裁。长期嗜烟如命的高泽塔于1997年10月18日死于肺癌并发症。高泽塔去世时,《亚特兰大宪章》(1997年10月19日)整版报道了他一生的经历。其中引用了巴菲特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他为公司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精心挑选和培育的公司未来的领导班子。”
高泽塔去世后不久,道格拉斯.伊威斯特接替了他的职务,领导公司度过了重重危机。两年后,由道格拉斯.戴福特接任。
可口可乐公司在2000年10月23日发布一个公告,基奥准备以高级管理部门顾问的身份重新加入公司。
戴福特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基奥于1993年退休了,但是,在许多重大决策上,我依然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如同公司董事会成员一样。”

(摘自《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 中国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筹委会供稿)
==================

❺ 巴菲特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

巴菲特最经典的一句话:

1、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2、那些最好的买卖,刚开始的时候,从数字上看,几乎都会告诉你不要买。

3、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4、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5、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这是所谓价值投资者决定买股票时要过的第一关。

(5)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扩展阅读:

巴菲特成就: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2018富豪榜发布,拥有840亿美元的沃伦·巴菲特跌至第三位。

2018年7月7日,扎克伯格超过巴菲特,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

2019年3月5日,福布斯发布第33期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榜,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身家净值降至825亿美元,排名第3位。

2019年10月,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位列第三名。

2020年1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9年最大慈善捐赠,沃伦·巴菲特以价值36亿美元的股票捐赠排名第2。

❻ 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的推荐理由

华尔街股神巴菲特创造了投资39年盈利2595倍,从100美元起家到获利429亿美元财富的投资神话。巴菲特将那些复杂的投资策略表达为简单易懂的普通常识。让我们向这位当代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学习:
牢记巴菲特的投资格言,像巴菲特一样富有智慧;
牢记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像巴菲特一样果断行动;
牢记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像巴菲特一样赢得成功。
本书整理了巴菲特大量精彩的投资智慧妙语,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了这些原则的实践应用,为中国投资者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参考和帮助。

❼ 有没有人知道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

======================
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详见《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可到下面网址查看:
http://finance.sina.com.cn/nz/bftstory/index.shtml

美国资深金融记者安迪用一个证券投资者的目光,将巴菲特66年的传奇投资生涯,用200多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寓理于事地娓娓道来,在阅读时令你爱不释手的同时,使你倍感此书投资哲理的可读、可懂、可信、可学。该书深受广大读者的推崇,被美国广大投资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股票投资圣经”。巴菲特本人也非常喜爱此书,他读完全书后,曾让助手主动与安迪联系,亲自参加了该书的签名售书活动。

======================

摘录其中一节: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情况

就在巴菲特准备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从而创下股票市场又一历史记录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基奥(Don Keough)的一个电话。
圣母玛利亚(橄榄球队)理事会主席唐.基奥回忆说:“我问他一切可好,我说‘沃伦,你有没有买可口可乐股票?’”
“他满怀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基奥是一位备受欢迎的业余演讲者,并因此而名声在外。
唐.基奥接着说:“我们通话后不久,就有报道宣称说沃伦购买了股票。通过推理,我们也断定有人在买我们的股票。”话语之间暗示出,可口可乐公司的人们按照股票交易的模式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
“(自从1987年股灾之后)当股票市场从低谷开始回升时,一位来自中西部的不知姓名的证券经纪商开始了时不时地购买行动。1988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高泽塔(Robert Goizueta)和基奥正在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走势,突然间,基奥恍然大悟。他告诉高泽塔说:‘你知道吗,很可能就是沃伦.巴菲特。’”
“我们知道他对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都很感兴趣,”基奥一边说一边又提及到,“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樱桃可乐时,巴菲特成为美国樱桃可乐头号爱好者。”
“他确实清楚的了解我们。而且是一个极棒的董事会成员。他了解这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他是一位既了解情况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董事。他对全球注册商标的内在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在巴菲特先生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之后,基奥先生又有何举动呢?这位原本在30年前就有机会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而却拒绝巴菲特邀请的基奥说:“在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以后,我终于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名小股东了。”
基奥感慨道:“真希望那个时候我投资入股了。”如果当时他这样做了,巴菲特会把他当初让基奥投入的5000美元升值为6000万美元。你别不信,真是这样!
基奥,1958年出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父亲是一名牧牛人,母亲是爱尔兰籍美国人。他毕业于克莱顿大学,在校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辩论手。后全家迁居奥马哈的法纳姆大街,与巴菲特家正对门。
巴菲特说,基奥出色的个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原因。
基奥曾在奥马哈刚创办的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解说WOWT-TV的足球比赛节目,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约翰尼.卡森,后来结识了投资经纪人沃伦.巴菲特。此后,基奥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转而来到黄油-坚果咖啡制造商帕克斯顿-加拉弗公司从事广告工作。
斯旺森家族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其重新命名的“斯旺森食品”卖给后来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邓肯咖啡公司。
这个把可乐作为自己饮食结构一部分的可口可乐先生,也成为了巴菲特诚邀许多人加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一个人。尽管基奥较晚时才与巴菲特共同投资,但他早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了。基奥解释说:“我和妻子米凯当初在奥马哈结婚时,曾购买过由布鲁姆金夫人经营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公司的家具,它是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而我们结婚到现在都40多年了。”
基奥说:“我已记不清当初我们彼此介绍时的情景了……那时巴菲特大约25岁,我大约30岁。”基奥已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他是如何认识巴菲特的,只记得他们曾做过邻居。
“他还是原来的他……就是你所看到的。他的价值没有变,他的故事并非是金钱,而是价值,人们应该了解他的价值所在……正如巴菲特在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上,当他被问及有关选择终生事业的问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你要热爱你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
销售碳酸饮料的基奥以及后来的化学工程师罗伯托.高泽塔,他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事的,并在管理层上迅速发展。高泽塔是在1954年看完一则招聘双语化学工程师的广告后加盟可口可乐公司的。
1980年2月14日的晚上,在曼哈顿的“四季饭店”,为可口可乐公司主席保罗.奥斯丁举办的生日晚会上,他们俩人作为竞争对手来给奥斯丁祝寿。
基奥对高泽塔说:“你我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晚上好好地休息,无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要鼓励对方迎头赶上。”
高泽塔后被提升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和基奥共同负责管理的团队现在成为美国商业界高级管理团队的楷模。1993年退休后,基奥担任了艾伦投资银行总裁。长期嗜烟如命的高泽塔于1997年10月18日死于肺癌并发症。高泽塔去世时,《亚特兰大宪章》(1997年10月19日)整版报道了他一生的经历。其中引用了巴菲特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他为公司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精心挑选和培育的公司未来的领导班子。”
高泽塔去世后不久,道格拉斯.伊威斯特接替了他的职务,领导公司度过了重重危机。两年后,由道格拉斯.戴福特接任。
可口可乐公司在2000年10月23日发布一个公告,基奥准备以高级管理部门顾问的身份重新加入公司。
戴福特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基奥于1993年退休了,但是,在许多重大决策上,我依然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如同公司董事会成员一样。”

(摘自《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 中国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筹委会供稿)
==================

阅读全文

与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恒指期货一个交易日是几点到几点 浏览:606
个人质押贷款期限一般为 浏览:862
欧元汇率人民币即期 浏览:328
25日人民币兑换澳元汇率 浏览:497
紫金银行理财 浏览:55
中泽股票 浏览:921
跃岭股票 浏览:326
2015年97号汽油价格 浏览:964
中证500指数天天基金净值查询 浏览:379
工行实物金条价格 浏览:497
股票账号注销后资金账户还在 浏览:45
历年理财规划师合格分数线 浏览:588
融资总额分界点 浏览:377
俄罗斯59转人民币 浏览:371
百福外汇 浏览:474
光大银行贷款最快放款时间 浏览:393
精工贵金属表 浏览:924
安置房装修按揭贷款 浏览:614
2019年3月19日期货黄金走势分析 浏览:187
开通能源期货 浏览: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