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私募牛市中为什么跑不赢公募
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例如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属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们的健康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得到法律认可的只有公募基金,市场的需要远远得不到满足。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贰』 我现在买基金,一直持有,直到等到股市大牛市的到来,然后卖掉,岂不是稳赚
只要你不是在顶点买的就是。定投更稳
所谓基金“定额定投”指的是投资者在每专月固定的时间属(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额(如1000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于基金“定额定投”起点低、方式简单,所以它也被称为“小额投资计划”或“懒人理财”。
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
投资股票型基金做定投永远是机会,但有决心坚持到底才能见功效。
『叁』 中国投资基金为什么跑不赢股票大市
也不是全部跑不赢大市,还是有跑过市场指数的,比如华夏大盘,比如跟踪指数的基金或分级基金;当然,大部分的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都跑不过大市,主要是管理能力较差。因此,投资基金,一般来说,指数型基金也是一个相对稳妥的选择。
『肆』 为什么在牛市中主动型基金跑不过指数型基金
我认为这个问题细想就不难:不管在牛市还是熊市中,人性都是最关内键因素。
牛市的最容高点和熊市的最低点,都是人心的最后疯狂铸就的。所以都是超过正常理智的界限。
在牛市中,主动性基金在指数到达一定位置时,就会从理智和谨慎出发,逐步降低仓位,这样就失去了比较大的涨幅,造成不如指数型基金的结果。
在平衡市和熊市中,只要基金经理不犯大错,应该能战胜指数型基金。 在牛市中,就比较难一些了。
『伍』 [高分]股票中基金的问题
ETF是完全被动跟踪标的指数的基金品种,因此标的指数的特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ETF基金未来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中小企业板内的公司普遍收入增长快、盈利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据统计,2005年加权每股收益为0.404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0.89%,加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37.71%,加权税后利润增长率为12.83%。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的盈利指标进一步提升,加权每股收益为0.08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2.13%,加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37.37%,加权税后利润增长率为19.95%。而沪深股市整体2005年加权每股收益为0.219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8.08%,加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1.18%,加权税后利润增长率为-1.45%。从2006年一季度报告看,整体的盈利状况、增长状况仍然下滑,加权每股收益为0.0567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2.06%,加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16.42%,加权税后利润增长率为-13.2%。鲜明的对比使得中小板上市公司表现突出,反映到股价指数的走势上,中小板指数具有高成长、高回报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小板指数的波动性较强,其阶段标准差明显高于同期上证50、上证180以及深证100等大盘蓝筹指数,显示该指数具有较高的风险特征。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完全被动跟踪中小板指数的ETF产品同样将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此外,中小板指数成分股权重分布不甚均衡,如苏宁电器的市值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如此以来个股的个别风险将加大整个指数的波动,进而对完全跟踪指数的ETF产品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同时,目前来看中小板的上市公司数量偏少、总体规模较小,如果中小板ETF的募集规模过大,有限的市场深度也将对指数及ETF产生影响。当然,我们相信随着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市值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跟踪中小板指数的ETF产品面临的上述额外风险也将不断减小。实际上,特别爱好且能承受风险的投资者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投资者虽对高收益投资非常向往,但仍非常看重资金的安全性,针对投资者的此种心理,建议投资者在现有的ETF产品中构建组合,实现稳健且进取的投资风格,在已进入牛市期的市场环境中争取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较高收益。对于偏好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建议八成资金可配置中小板ETF,其余两成资金可分别配置上证50ETF或上证180ETF及深证100ETF;对于风险中性、同时追求安全和收益的投资者,建议六成资金配置上证50ETF或上证180ETF及深证100ETF,其余四成资金配置中小板ETF;对于风险厌恶、强调稳健的投资者,建议六成资金配置上证50ETF或上证180ETF,三成资金配置深证100ETF,其余少量资金配置中小板ETF。 ,。
『陆』 最近为什么基金跑不过大盘
你这问题不是很正确。
基金有很多种,就国内市场来说,包括一般内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债券容基金、还有海外的QDII基金,很多人爱用的余额宝,其实就是货币基金。
如果说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跑不过大盘,这个本身就不准确,这些是固定收益的,在熊市,稳稳超越大盘,在牛市,那是没法比。
然后你说大盘,这里我认为你说的是国内的大盘,为简化问题,我们认为是上证指数吧。
以2017年来看,很多股票基金是远远跑过上证指数的,你可以看看去年的消费类基金,只要有茅台酒的,都是大幅度跑过上证指数。
去年又是50指数风光的一年,各种以此为模板的50指数基金,都是跑过大盘的。
我猜你问这个问题,是来源于网上或者书上的那个看法:长期来看,股票基金难以超越指数。
这个问题在国外证券上长期看确实如此,但是国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我之前就做过基金的统计,实际上跑赢指数的股票基金,比比皆是。可能是国内股市的一些特有属性造成的吧。
祝投资顺利。
『柒』 是不是只要是牛市,买基金一定赚钱
不是。牛市有不赚的股票就有不赚的基金。
『捌』 为什么很多股票基金跑不赢大盘
中国的大盘指数主要是大盘股组成的,中小板块股票的份额很少。
如果大盘股涨,中小板块不涨,有的基金就跑不赢大盘。
『玖』 买的股票连大盘都跑不赢,是不是很丢脸
不丢脸,吸取经验,你会越来越成长,祝你好运。
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格局很难见到满盘普涨的单边牛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指数牛市,但是,个股牛市会贯穿牛熊风格演变的不同时期,那么,哪些个股容易走出独立于大盘的个股牛市行情呢?
第一:政策鼓励、扶植的行业,其核心地位的优质公司受益最大,个股长期牛市格局最值得期待;
第二:大股东背景实力强大,有明确的资产注入,行业转轨,企业资产有望实现脱胎换骨变化的重组股票;
第三:汇集热门题材、主流概念以及良好的成长性的中小盘、20亿左右中等流通市值的“三低”个股,一是筹码容易被主力快速收集,二是市场想象力丰富,三是股本扩张能力强,只要稍做煽风点火,个股行情应运而生。
『拾』 200分请专家:指数跑不赢基金
事实上,与其说是债券基金做得太好,不如说是指数基金太不适应中国市场。晨星的数据显示,2003年底到今年11月初,股票型基金(积极投资类)的平均收益率为122%,远高于同期成立的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之所以表现如此之差,与中国股市指数“轮回”的特性有关,更与指数基金长期保持高比例持仓的特性有关。这引发出一个思考:现阶段的中国股市是否更适合配置型基金的生存。
银河证券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年初到2008年11月初,沪深300经历了从终点回到起点的轮回,此间,标准股票基金(契约规定至少持有60%股票资产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66%。而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股债平衡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是3.84%、8.89%和20.53%。也就是资产配置政策越灵活的基金,在这个从暴涨到暴跌的周期中收益越高。
长久以来,关于基金产品的设计一直存在一个争论:有观点认为,基金应该有明显的风险收益,以便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能够进行理性的资产配置。而另一种观点是,中国老百姓并没有进行资产配置的能力,他们只需要将钱交给基金管理人,由基金管理人根据市场进行资产配置。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两种产品设计思路,前者设计出来将股票投资比例固定的基金,比如,无论股市牛熊,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而后者则表现出“进可攻退可守”,股票投资比例从30%至90%,也就是随时可以从一只股票基金变为一只偏债基金。
虽然两种观点各有利弊,但从现实情况看、从长期来看,灵活的进退确实战胜了长期高比例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