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断路器”机制, 是从交易规则上防止股价剧烈波动,主要防止非理性的大幅下跌,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 保护中小投资的利益而设定的条款。
“断路器”机制首创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投资者来说,特别需注意的是“断路器”条款具有不干预上涨行情,只干预非理性暴跌的特点,所以中国股市交易规则上引进“断路器”条款,是历史性的突破。这标志着证券市场建设与监管已实质性地转向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本的轨道上.
股指期货,就是以股市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后的股市指数价格水平,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
股票指数期货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在具体交易时,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价值是用指数的点数乘以事先规定的单位金额来加以计算的,如标准·普尔指数规定每点代表250美元,香港恒生指数每点为50港元等。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一般以3月、6月、9月、12月为循环月份,也有全年各月都进行交易的,通常以最后交易日的收盘指数为准进行结算。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其风险是通过对股市走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操作来相互抵销的。它与股票期货交易一样都属于期货交易,只是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是以股票指数的变动为标准,以现金结算,交易双方都没有现实的股票,买卖的只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进卖出。
❷ 有知道期货做的最牛的是怎样的。
一句老话:天赋和努力。最后最牛了。
但是在期货上或许足够天赋就够了。呵呵
祝君好运了。
❸ 现货期权的现货期权与期货期权的差异
全世界在交易所交易的期权品种按照期权的相关产品分为商品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指数期权与股票期权。商品期权的基础产品是农牧林、能源与金属产品。其中,农牧林产品包括大麦、菜籽油、菜籽粕、活牛、玉米、棉花、奶制品、亚麻、燕麦、橙、活猪、稻米、大豆、葵花籽、小麦、羊毛、可可豆、咖啡豆、食糖、木材等。这些商品期权品种的合约单位无一例外都是商品期货合约;外汇期权、利率期权品种的合约单位大多数是金融期货合约,少数品种的合约单位是货币或者债券;指数期权品种的合约单位绝大多是指数(实际上是指数所对应的一揽子基础产品),极少数品种的合约单位是指数期货合约;而只有金融期权中的股票期权的合约单位无一例外是股票。不同类别的期权,其合约单位如此泾渭分明,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
在理论上,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衍生品的基础产品,但在实际上,衍生品的基础产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的吻合程度越好,就越会对合约交易有利。
条件之一是基础产品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性质,比如商品期货就要求基础商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同样道理,商品期权也要求基础产品的质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虽然很多商品现货(比如现货铜)也能够基本满足在质地稳定性上的要求,但比起无所谓保质期的商品期货合约而言要逊色一些。因此,商品期权应该首选期货合约作为基础产品。而外汇、利率、指数、股票等产品就基本上不存在保质期的问题,因此这些产品方面的期权也会考虑直接采用现货作为基础产品。
条件之二是基础产品的品质易于划分,质量可以评价。很多商品现货的品质是比较容易划分的且质量可以评价的(比如现货铜),但这些商品现货毕竟需要一个分割与质检的过程,而商品期货作为一种标准产品是不需要考虑分割与质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品期权还是应该首先考虑期货合约作为基础产品。外汇、利率、指数、股票相对商品而言,也是一种比较标准的产品,一般不需要考虑分割与质检的问题,因此在产品设计的时候也会考虑直接采用现货作为基础产品。
条件之三是基础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好。场内的商品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仅用少量的保证金通过期货市场来锁定风险或者进行投资。而通过商品现货买卖来锁定风险或者进行投资,既需要占据大量资金,又需要通过繁琐的买卖实际手续,交易中还存在信用风险。这就导致很多商品的期货市场流动性要高于现货市场,因此商品期权相应采用期货合约作为基础产品就顺理成章了。
外汇、利率的投资者更多是银行这样的专业金融机构,外汇期货与利率期货给予了这些专业金融机构更便捷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外汇期货市场与利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好,从而造成很多国家的外汇期权产品与利率期权产品采用期货合约作为基础产品。
指数、股票的投资者一般不再集中于专业金融机构,日常的流动性往往依靠普通投资者这样的散户支撑。而普通投资者倾向于简单易懂的产品,加之他们较少关注于指数期货市场与股票期货市场,因此指数期权、股票期权往往被设计成为直接以指数或者股票作为基础产品的形式。
条件之四是要求基础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一般而言,价格波动较大的现货,其期货价格波动也较大,反之亦然。但是,期货价格除了受到现货价格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利率等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利率等因素对商品现货价格影响较小,因此商品期货的价格波动往往比商品现货更为频繁。也是基于此原因,商品期权基本上选择商品期货作为基础产品。
现货期权的执行方式既有欧式也有美式,期货期权的执行方式同样既有欧式也有美式。但从经济意义上而言,欧式现货期权与美式现货期权的价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通常情况下的欧式期货期权与美式期货期权的价值基本上没有差异。比如,对于股票期权这一现货期权而言,如果期权到期前股票有红利派发,则在红利除权日之前提前执行股票期权可能比等到期权到期日执行更有利。而期货期权除非利率发生很大的突变,其提前执行行为从经济意义上而言是无利可图的。只是,在期货期权市场流动性低于期货市场的情况下,美式期权给予了期权持有者锁定收益的便利而已。
很多现货期权由于难以采集到统一而权威的结算价格,被迫采用现货交割方式。而采用现货交割方式的市场就难免有投资者利用现货需求或者供给有限的客观条件采用“多逼空”或者“空逼多”方式,从而导致市场风险增大。此外,这些难以采集到统一而权威的结算价格的现货期权,其产品形式也因此局限在基础期权产品形式上,难以拓展到亚式期权等奇异期权产品形式上。
期货期权在客观上允许现金交割方式,很多期货期权仍然采用基础期货合约交割方式往往是受到当地法律限制或者仅仅因为市场习惯而已。但是这些采用基础期货合约交割方式的期货期权市场,除了难以避免“多逼空”或者“空逼多”导致的市场风险之外,也不得不为期权执行转换成为期货头寸留出时间,导致期货期权的到期日要比基础期货合约到期日提前数周,影响了期货期权功能的充分发挥。
现货期权的基础产品是现货,欧式看涨现货期权允许买方在期权到期时有权利按照事先约定的执行价格买进现货,欧式看跌现货期权允许买方在期权到期时有权利按照事先约定的执行价格卖出现货。以ST 指代期权到期时的现货市场价格,以K 指代期权合约事先约定的执行价格,则欧式看涨现货期权的买方在期权到期日的收益是max[(ST − K),0] ,欧式看跌现货期权的买方在期权到期日的收益是
max[(K − ( < math > ST),0]</math> 。
❹ 期货逼仓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
期货逼仓是指期货交易所会员或客户利用资金优势,通过控制期货交易头寸或垄断可供交割的现货商品,故意抬高或压低期货市场价格,超量持仓、交割,迫使对方违约或以不利的价格平仓以牟取暴利的行为。根据操作手法不同,又可分为“多逼空“和“空逼多”两种方式。
逼仓是非法的,在美国,逼仓一般出现在可交割的现货量不大的情况下,逼仓者是市场中的买方,它既拥有大量的现货头寸又拥有大量的期货头寸,这样可以使没有现货的空方或卖方在进入交割月以后只好以较高价格平掉自己的部位,期货价格一般会偏离现货价格较远,这就是逼仓。逼仓大致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做多头实现、另一种是通过做空头实现。
空逼多:操纵市场者利用资金或实物优势,在期货市场上大量卖出某种期货合约,使其拥有的空头持仓大大超过多方能够承接实物的能力。从而使期货市场的价格急剧下跌,迫使投机多头以低价位卖出持有的合约认赔出局,或出于资金实力不能接货而受到违约罚款,从而牟取暴利。
多逼空:在一些小品种的期货交易中,当操纵市场者预期可供交割的现货商品不足时,即凭借资金优势在期货市场建立足够的多头持仓以拉高期货价格,同时大量收购和囤积可用于交割的实物,于是现货市场的价格同时升高。这样当合约临近交割时,迫使空头会员和客户要么以高价买回期货合约认赔平仓出局;要么以高价买入现货进行实物交割,甚至因无法交出实物而受到违约罚款,这样多头头寸持有者即可从中牟取暴利。
1.327国债
1、最著名的逼仓典型——327国债
国债期货最早由上海证券交易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推出,只向证券商自营开放,后来才向公众开放。进入一九九年、一九九五年达到其鼎盛期。也在其鼎盛期出现两个风险事件,“314”、 “ 327”国债期货事件,最引人注目的是“327”事件,有关当事人至今还在押中。
随“327”国债贴息消息明朗及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财政部新债发行量消息公开,全国各地国债期货市场出现向上突破行情,上证所327合约空方主力在封盘失败后蓄意违规,十六点二十二分开始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327合约暴跌3.8元,当日开仓多头全线爆仓。事后有关方面宣布这个时段交易无效,并将蓄意违规者管金生逮捕入狱。国债期货严重透支交易是期货市场违规操纵最极端表现,是对整个市场的愚弄,为市场各方不难容忍,有关人员为此失出了沉重代价。
助长327事件发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泛用保证金制度,国债期货收取的保证金率仅为1%,过低的保证金助长了投机气氛也使每日无负债制度难于维持,市场结算风险骤然增大。
二、国债市场不具备开发期货品种的条件,市场化程度不够,没有利率市场化使期货成为竞猜贴补率的游戏,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无从谈起。327事件直接触发监管者的神经,整个市场掀起加强风险管理之风,各项制度措施纷纷出台。
2.粳米
2. 顺势逼仓典型——粳米事件
粳米事件发生于一九九四年七月至十月间。当时粳米期货在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市场双方围绕国家宏观平抑粮价与自然灾害影响认识不同产生了严重的判断分歧,双方持仓不断扩大,出现期货价格上涨和多逼空迹象。
其间交易所出台过停市、限制持仓、强制性减仓等措施,但无法抑制因灾情加重带来的粮价上涨,当然交易所较宽松的最高价限制也助长了期价上涨。与其前采取措施带来的回落价相比,八月份粳米期货价格大多上涨200元/吨,以9503合约为例已上涨2400元/吨,而这年春节前后价格不过1900元/吨而已。九月初有关部门召开一系列平抑粮价会议,粳米期货曾出现价格连续四天跌板行情来,但上海粮交所公布缩小涨跌停板额至10元及取消最高限价消息下,粳米期价又出现连续涨停板现象。十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暂停粳米期货请示,粳米期价终于停盘,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粳米期货逼仓表面上看有基本面支持如灾情加重带来减产预期,但这种观点在当时并不得到认同,人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切实际的预期上涨心理,这种心理助涨期货价也助涨了现货价,为了抑制这种心理漫延保持粮价在宏观调控下的稳定,有关方面采取关停措施。
3.棕榈油
3、一个并非例外的逼仓事件——棕榈油空逼多
历史上中国风险事件大多以多逼空方式出现,现货供应紧张及投机资本庞大常促使多逼仓局面形成,但是多逼仓又多以失败方式出现,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国家,国家常运用其它手段对价格进行干预,使得多逼空容易遭遇政策风险。一九九五年发生的棕榈油事件却以空逼多的方式出现,决定这种逼仓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现货供应充足及投机资本过小。
一九九五年三月,某券商资金凭一已之力与力量庞大的进口商在中商M506合约上展开对峙。当时基本面条件对多头是十分不利的,先不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有所回落,国内期货监管工作也以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为重点,在政策风险及不利的现货市场面前,多头只有一条路——平仓离场,现货套利优势及投机打压使得多头离场之途难上加难,以连续跌和扩大跌停方式使市场价格很快从9300元/吨下跌至7200元/吨。棕榈油506是空逼多典型。
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基本面方面的,也有市场主体结构单一方面的,仅靠一个投机大户是难于承提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的,逆势操纵使风险累积加大,使自已不能全身而退,一个纯进口产品不利于期货市场正常运行也是重要原因。
4.籼米
4、开处罚市场操纵者先例——“籼米事件”
籼米事件也称“金创”事件,将风险事件与期货经纪公司联系在一起,正突出事件的特殊性。“籼米事件”发生于一九九五年广联交易所。受国家宏观调控、夏粮丰收及交易所临时保证金政策影响,九五年十月,广联籼米9511合约回落至2750元/吨附近,市场多头不甘于被套,10月中旬,以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为主的多头,利用注册仓单较少的消息,强拉籼米9511合约期价,三个涨停板之后,期价又重回到至3050元/吨附近,持仓量剧增,随后受现货保值商抛压,期货在高位振荡,十月十九日市场价格仍维持在相对高位,且持仓量巨大,当天收盘交易所作出处罚多头三家违规会员的决定,此后行情逆转。十月二十四日广联所协议平仓,十一月二十日9511合约摘牌,收盘价为2301元/吨。
这次籼米事件开创了中国期货交易所在合约仍在交易中对违规操纵者进行处罚的先例。十月十九日交易所作出处罚决定,十一月三日中国证监会吊销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营业资格,它表明人们对市场操纵行为已经深恶痛绝。在合约交易还在进行中对市场操纵作处罚,这对交易所的要求是很高的,既需要有勇气也需要有明确的判断方法,好在当时作出这种判断并不难,价格异动是一个重要指标,短时间上涨猛且缺乏基本面支持,其次多头持仓高度集中,有明目张胆操纵之表现。这次处罚正面影响是对市场操纵者造成威慑作用,整顿了市场秩序,但市场操纵也从显在走向隐蔽,集中操纵转向分仓操纵,查处难度有所加强。
5.“天津红”
5、成为逼仓经典的“天津红”
天津红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在天津联合交易所上市。逼仓事件发生于507合约上,当时乘价格回落至3800元/吨附近之时,多头策划一轮逼仓行情,一方面大量收购现货,另一方面在期货上大量买入,一九九五年五月中旬507合约成交量、持仓量明显放大,六月初多头主力强拉价格,出现两个涨停板,价格涨至5151元/吨,随即交易所提高保证金以抑制过度投机,但仍然难于控制局面,最后只有通过终端停机和停市方式要求双方平仓来解决问题。
“天津红507事件”其典型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逼仓事件与国际市场逼仓定义完全一致,国际市场定义逼仓在可交割的现货较少的情况下,市场主力控制了现货,又在期货市场上大量买入,从而达到操纵期货谋取暴利目的,这种逼仓行为在国际市场上是违法的。天律红小豆逼仓手法与国际市场逼仓是一样的,而天律红小豆属于小品种,逼仓很容易发生。二、逼仓行为造成的价格异动十分明显,不考虑基本面影响的情形下出现两个涨停板,时间短获利空间大,显示出时间与空间不对称性,“逼”的意义突出,人们称这种逼仓为硬逼仓。或者因为这个特征表现具有严重的负面性,交易所采取强硬措施加以制止,从而导致后来逼仓行为特征发生变化,后来的逼仓显得温和些,不急迫的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对称,人们把后来逼仓叫做软逼仓,近期沪胶0407事件市场就视其为软逼仓,而有关方面却因为没有出现连续涨跌停否定其逼仓性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论硬逼仓还是软逼仓,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市场操纵、扭曲价格、谋取暴利的行为,多以符合国际市场逼仓定义为基本特征。
小品种特征加上交割交易制度不完善使红小豆逼仓事件接连不断发生。苏州商品交易所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推出红小豆期货,现货市场低迷及交割标准过低原因致使期货市场连创新低。但在苏交所宣布严禁陈豆、新豆掺杂交割及公布实际库存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期货出现了大涨,以9602合约为例在十二月仅一个月时间期货从3690元/吨涨至5325元/吨,不少空头套保者遭遇了爆仓命运。一九九六年一月在中国证监会要求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新仓的政策干预下及苏交所强行平仓政策作用下,期货发生逆转。三月八日证监会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苏州红小豆事件使库存向天津转移。这时天联所却规定最大交割量为6万吨的政策。期价超跌和限量交割政策为另一轮逼仓行情创造了条件,九六年第一季度天津红小豆9609事件发生并立即受到中国证监会查处。
6.胶合板
6、奇异的协议平仓——“胶合板事件”
协议平仓是交易所经常采用的化解风险方式。由于这种平仓属于场外交易,已经背离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场内集中竞价精神,在什么价格上平仓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上海商品交易所在“胶合板事件”上协议平仓价上令人费解。
九六年六月七日经迅速探低后,9607合约多头将价格推至停板,之后又是三天连续涨停,空头离场面机会封死,暴仓风险顿增。出于化解风险考虑,六月十三日上海商品交易所主持协议平仓,空头以44.20元/张、多头按45.20元/张平仓,中间价差由交易所风险金补偿,该合约不实施交割,提前停牌。这样奇怪的协议平仓价格是交易所因监管无力而在市场中间求得双方满意的妥协结果,多头是最大且唯一的赢家,交易所和空头是受害方,谁让他们没有监管能力和没有资金实力,资金实力在这次事件中不仅决定了市场价格也决定了交易所政策取向。
7.豆粕
7、交易所短视加剧了事件发生—豆粕事件
广联所可视为当年风险事件发生的一个典型。风险事件接二连三发生于一个期货品种,也连续发生于一个交易所中,这种现象并非广联所所特有,它说明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逼仓行为蔚然成风,市场理性投资理念根本没有形成,同时也说明不少交易所对这种现象多少已习以为常或采取默认态度。期货是以逼仓方式运作的,没有逼仓就没有交易量,就没有价格波动,一句话没有逼仓就没有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观点。这种观点影响到交易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
豆粕期货于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在广联所上市至一九九八年,三年间豆粕期货出现了三次逼仓行情,如果不是遇上中国期货治理整顿,逼仓事件还会出现。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金创事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想,投资者的理信念仍然不变,交易所为活跃而活跃市场的一些做法也没有改变,直接助长着风险事件在豆粕品种上接二连三发生。“金创事件”使广联所籼米期货暂停,沉淀的资金却进一步激活了豆粕期货,强化了豆粕期货数次逼仓事件。一九九五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初,在广联所豆粕9601合约上,一轮逼仓行情开始酝酿,在2350-2450元/吨价格区域,成交活跃、持仓量不断扩大.随后价格上涨,拉大与现货距离为500元/吨;加上一些原空头反水,价格被推高至3600元/吨并在高价进入交割。
9601逼仓使大量现货进入交割,为了不让库存影响后续合约活跃,广联修改交割标准和公布新的仓单规定等利多政策,终于导致了9607和9608合约逼仓行情发生。
一九九六年六月离9607合约进入交割月仅有三天,多头抬拉期价至3600元/吨之上,投机空头斩仓、套保空头部分因库容被多头挤占斩仓,价格再度推高。最后交易日该合约价格见4465元/吨。当时有十几万吨库存,但只有3万进行交割,交割人为受限成为逼仓的重要手段,其中交易所政策变化和管理无力也应负重要责任。在9708合约上多头逼仓故技重演,不过交易所对其在交割月强拉价格举动有所抑制,特别进入交割月即八月五日采取强行平仓方式消除投机盘对峙。
广联所为活路市场而活路的做法,为逼仓风险发生埋下了隐患,这种做法在其它交易所也同样存在,数十家交易所形成恶性竞争局面,使各交易所将市场活跃工作放在第一位,即使出了问题再另想办法解决,这种缺乏预见性的做法,使交易所在多数情况下处于救火队的角色,而不完善的交易交割制度又使其变成谋种意义上的点火者。在那个年代限量交割制度被随意采用,或许是人们为通过逼仓活跃市场所想出来的办法,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交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对期货套期保值者的作用没有引起重视,在这种认识之下,人们看到交易所对多头挤占交割仓库现象并没有任何制止。比较近两年在天然胶期货上出现的事件,人们对如何活跃市场的方法确实需要改进,否则将难于找到抑制或杜绝风险事件之根源。
8.咖啡
8、—小品种及制度性缺陷—咖啡事件
限量交割和交割月最后交易日结算价强制平仓制度演释了咖啡多逼空和空逼多行情。中商所F605合约逼仓的结果结果是将价格推至主力4221元/百公,既引爆了空头投机者又带来了进口1.7万吨咖啡用于交割,这个量超出了中商规定的1万吨限量,而且接近全国一年的用量,它又直接导致F607、F609逼多行情的出现,F607品种从最高3340元/百公斤下跌至1814元。
自F712起中商所取消交割限量,F703再现多空大战,多头以资金及垄断实物为优势再逞逼仓之能,空头也不示弱,在短短时间内持仓量急增。九七年一月十日双方第一次协议平仓。平仓双方仍有争执,行情振荡,春节后争执加剧,一月二十四日F703合约持仓已达最高限额70万手。中商所宣布暂停交易,并采取保证金提高至100%和会员减仓措施,从而中止了F703合约大战,化解可能发生的风险。
咖啡期货是一个小品种,当年全国消费量仅有不足两万吨,且大都靠进口。中商所交割从象征性的1吨到1万吨以至放开限量的变化,皆不能起到抑制多逼空作用,品种规模过小是很关键的。但是小品种也出现逼空很值得人们玩味,大凡与逼多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关,较高的国内期货价引来大量进口抛售,期货中的库存因价格高或非保值性原因使之不能在消费市场消化,最终只能在期货市场上倾销,表现出资源浪费特征,即使是相对大品种也出现这种情况,中商所棕榈油事件就如此,纯进口品种出现多逼空结果是很可怕的,它可以产生报复性空逼多现象。但咖啡期货最终以多逼仓占主导,它取决于品种过小和持仓增加程度。
在咖啡事件中,人们看不到基本面对价格的影响,市场价格完全由操纵者控制,操纵行为达到了极致。与过去发生风险事件年代相比,期货市场已经得到规范,这对逼仓行为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要想使逼仓行为从此消逝则很不容易。因为逼仓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投机理性,只要市场监管方面思想上放松,对逼仓行为认识模糊,市场操纵者都会利用任何制度或合给设计上的漏洞,为获取暴利而逞逼仓之能,对这种行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相信对历史上逼仓事件的再认识会帮助我们了解当今市场出现的一切,坚定战胜市场操纵的信心
9.连玉米
9. 基本面配合的逼仓---连玉米
如果仅从基本面考虑,九五年连玉米C511合约上涨没有什么值得非议,但是当时市场环境对玉米期货的上涨是非常不利的,其它粮食期货的关停使大量投机资金云集玉米市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上涨预期也加剧了现货市场的紧张,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在现货供应不断紧张的同时,期货库存不断增加。九五年五月十五日C511合约创下2114元/吨的天价,高出当时现货价600元/吨。
玉米期价上涨及各地现货供应紧张引起有关方面关注。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国务院决定从东北调运100万吨玉米入关平抑价格,加上国家采取其它一系列措施规范期货市场,大连玉米涨势才得到抑遏。后来政府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玉米现货价格大幅回落,玉米期市涨势得到逆转。
综观连玉米C511合约价格变化过程,每一次波动不论涨跌都反映基本面变化,但在投机气氛浓厚、人们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以及一些管理措施手段不到位的特定背景下,即使具备发现价格意义的品种也不能幸免于风险事件,它作为风险事件的重要特征之一不是其是否上涨或下跌而是它的预期有过度的成份,招致政策方面风险以及交易结算方面风险。玉米C511事件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在那个年代风险事件发生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0.橡胶
10.多头不败顺势逼仓典型---橡胶
一九九七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引发了其后数年之久的橡胶熊市行情,这一年国际价格离开高价转而下行,而海南中商所却酝酿一轮多逼空行情。中商所橡胶市场上摆开以江浙一带投机大户和海南云南现货保值商相互对垒的架势,以R0708合约为例,双方争执于11200—11400元吨,持仓不断增加至20万手以上,进入七月期价拾级上涨,七月底价格曾上涨至12600元/吨。这时不少会员结算风险显现,交易所理事会为此主持讨论R708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最后于7月30日中商所公布单方面提高买方保证金即日起禁止在R708合约上开新仓(除批准其套期保值实物交割头寸尚未建仓者除外)的决定,这显然是一项抑制多头的政策,但是交易所为求得平衡,同日发文暂停农垦所属金龙和金环仓库的天然胶入库,在临时政策作用下,R708双方争执结束,市场以价格每日20元/吨跌停方式到达最后交易日。
这轮多逼空行情在交易所干预下失败,多头协议平仓惨重,空头却因为对方违约使自已的现货得不到保值,最后成为价格下跌风险的承担者,不少投资机构和期货经纪公司因操纵市场和风险控制不力而受到应有的处罚。逆势逼仓给人们留下触目惊心的印象,以致于人们在后来求图寻找另外一种方法解决逆势逼仓带来的风险问题,今年沪胶0407事件就属这样的努力之一,尽管得到普遍非议且后果难于意料。
在我国,期货市场是风险相对集中的市场之一:除与LME(伦敦金属交易所)联系紧密的期铜、期铝的走势以外,其他报价经常暴涨暴跌,出现大的波动。
其实期货并无绝对的避险功能。因为你要避险,前提首先是“对手盘”,以形成“零和游戏”。正常的期货避险合约,必须要有同等的“对手盘”,才能有人“埋单”(价格避险功能),否则不但不能避险,而且会造成“隐性穿仓”,也就是将市场送进一个永远无人承接的价格“死谷”。
❺ 刚买股票须知
着重4方面分折: 1 上市公司 2 基本面 3 技术面 4 投资目的
上市公司与基本面分折时一定要善于识别真伪,用火眼金晴来防止上当受骗。
股市中重视基本面和技术面是二大派别各有其词,其实应该是基本要好,一定要有技术面支撑(基本面+技术面)才是好股票。
技术面就是说要买入趋势向上的股票,因为趋势线是一切的一切,趋势
上就是股价在上升通道,可能受消息面等影响或主力震仓洗盘,使股票有回落,但总趋势向上。因为上升中的股票走势是上升、回裆再上升。
股价在下降中的股票受利好利多的冲击,股票会回升,或主力诱多骗钱,但股价还会继续下跌,因为走势决定它一切,那就是下跌、回升
再下跌。
注:盘子小容易炒,投资少容易被主力看中
在低位三线金叉才是好股票:均线 均价线 MACD
重要提示:
投资目的要十分清楚:化钱买个基本面(基本面给钱吗?) 还是 买上升通道能涨的股票.
参考要素:
回答如何学习炒股是很多股民所迫切关心的问题,可能还没有这样的专业学校,炒股流派很多很杂,短线、中线、长线、技术面、基本面,掌握何种武器,运用于股市很难很难。买卖谁都会,但是赚钱又有几个人。如何入门,我根据自己的学习思路,结合自己的实战,觉得1、现代人炒股应具备这样一个条件――电脑炒股。 2、现代人炒股应具备这样一个炒股思路:学习――研究――实战。满仓-空仓(每年最少四个月)。
一、学习
1、 了解股市知识:看《炒股必读》、《股市理论》。
2、 掌握炒股理论: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电脑炒股入门》、《精典技术图例》、《分析家筹码实战技法》、《陈浩先生筹码分布讲义》。
3、 看一看分析逻辑:如:《投资智慧》、《投资顾问》、《证券分析逻辑》。
4、 看看股市小说,培养心态:《大赢家》、《股民日记》、《风云人生》。
5、 阅读大师书籍:如:黄家坚的《股市倍增术》;唐能通的《短线是银》之一、之二、之三、之四;陈浩、杨新宇先生的《股市博奕论》、《无招胜有招》。
6、 看实战案例:推荐陈浩的《炒股一招先》百集VCD、唐能通的《破译股价密码》12集。
二、研究
1、 最少熟悉一种分析软件。推荐使用《分析家》或《指南针》。
2、 用时空隧道(分析家、指南针都有)运用技术指标分析历史,进行实战演习判段。
三、实战
1、 少量资金介入
2、 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炒股方略。
如果想要炒股,自己先要选择一家证券公司,如国泰君安,南方证券等,现在入市保证金很低,2000元左右就可以了。拥有自己的股东代码后,你方可以在证券公司开办网上炒股业务。你可以根据具体证券公司的软件进行下载,比如君安证券用的是大智慧,你只需到公司提供给你的网址上下载软件后就可以开始网上炒股了。
在网上炒股之前,公司会给你一个操作手册,其中会告诉你怎样看盘子,看消息,分析行情等,非常多也非常详细,你要自己钻研。当然如果自己感觉不太看懂,你可以每天关注各个地方电视台的股评,他们也会告诉你一些分析的方法。同时购买证券报或杂志什么的,早点入门。
炒股必须:
第一条:成功的投资=严格的心态控制+正确的资金管理+过硬的技术功力。
第二条:刻苦训练、深刻领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是成为专业短线高手的惟一途径。
除此之外绝对没有第二种方法。
第三条:专业短线高手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心理素质,正确的资金管理方法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功力这是专业选手赖以生存的根本!
第四条:操作的质量远远重要于操作的数量。炒股成功要有"四心"--耐心、细心、决心、狠心。
第五条:对股市经典的现象和本质的规律,多看、多练、多背是形成专业化条件反射操作本能的关键。
第六条:我们不能控制市场和他人,我们绝对要能够控制自己!我们不要求每次看准,但必须要求每次做对。
第七条:企图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是一种高级弱智。
专业选手只对必胜的机会展开捕捉,绝对不会随意去捕捉模棱两可的东西。
第八条:顶尖高手的短线操作铁律--短线出击非常态高速行进中的股票,其内部子浪运行结构安全且无破绽。
而绝对不是仅仅满足于买进能涨的股票这么简单。
第九条:衡量专业短线高手的好坏,并不以获利为惟一依据。更加重要的依据是,
能否坚持按正确的市场规律进退和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制定的操作计划并誓死捍卫自己的操作纪律。
第十条:短线或长线仅仅是一种投资获利的方法,绝对不是投资的目的。
短线操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参与股价走势中不确定因素太多的调整。
第十一条:只有在大盘处于高位或调整态势之中,短线操作战术才是专业选手的首选。
耐着性子等待时机和时机出现时的果断出击是专业短线高手最重要的基本功。
第十二条:买卖动作展开的犹豫、迟缓是实战操作者心态控制成熟度低下的标志,是实战操作者心灵意志力脆弱的表现,
也是妨碍投资者朝专业晋级的最大障碍。
第十三条:专业短线高手绝对不允许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受盘中股价涨跌波动的诱惑冲动地展开实战操作,
无论是在多大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级别上。
第十四条:资金管理原则--盲目地集中或分散都是对资金的滥用。
集中持仓,精心研判目标股票的做盘细节,用心来操作才是专业选手最为重要的资金管理和实战操作进出原则。
第十五条:不会使用绝对空仓的资金管理战术就绝对不是专业高手。高位看错必须立即止损,低位看错可以补仓。
第十六条:任何技术方法使用效果的好坏都与是否掌握了该种方法的各种使用限制条件有着绝对的关系。
第十七条:追涨,追的是已经确定无疑的涨势,绝对不是追高;杀跌,杀的是已经确定无疑的跌势,绝对不是杀低。
第十八条:对市场各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是快速看盘的关键。
利用市场要素的各种排序功能是最好、最快的专业化看盘方法。
第十九条: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是临盘实战操作的生命,也是只铁投资体系的灵魂。
第二十条:骗线就是骗心,套牢就是套心。胜负说明一时,意志决定一生。
第二十一条:战略永远制约着战术。任何战术动作都有苛刻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效果,不能偏废和极端。
第二十二条:实战交易系统必须做到--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独特性和完备性。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❻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8版)的序言
推荐序一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为创造财富展现了大量的智慧。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大量的衍生工具。目前的种类十分丰富,让人“眼花缭乱”。衍生工具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市场的空间和时间。从理论和技术上看,通过衍生工具可以将本地熟悉的产品与全球任何一个市场的产品进行连接,如果愿意付出足够的成本,可以使产品的交易延长数年或数十年。
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用8%的资本最多可以放大12倍的界限,放大了资金杠杆的倍数,可以将资金放大到几十倍以上,使交易更加灵活、便捷,更大程度上满足投资者和投机者的不同需要。然而,过高的杠杆倍数也加大了市场的风险,成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和全球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我国金融市场对采用衍生金融工具一直持谨慎的态度。近年来以人民币利率互换为代表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呈快速发展态势,不断满足企业和个人锁定利率和汇率风险的需要,为丰富我国金融市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衍生工具具有产品设计复杂性和交易缺乏透明度的特点。产品的设计往往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计算,交易往往是一对一的相对交易,缺乏流动性。因此,学习和认知衍生产品是正确使用的重要前提。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是约翰·赫尔教授的重要代表作,共有35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论和实际运用,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王勇博士和索吾林教授在国外银行和高等学府多年从事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和教学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王勇博士著有多部关于风险管理和衍生工具方面的著作,并多次为国内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授课;索吾林教授也著有多篇关于衍生产品的文章。由王勇博士和索吾林教授翻译《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可以准确地把握好原著的专业性。《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中文版的发行无疑将为国内金融从业人员和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一部优秀的教材,帮助金融从业人员加深对衍生产品的认识,从而推动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中国光大银行行长 郭 友
推荐序二
2007年以来的美国次级债风暴,特别是2008年9月中旬美国雷曼公司申请破产引发的美国以至全球金融危机为全球上了一堂难得的金融衍生产品知识的普及课,该课程目前仍在继续。即使在金融非常发达的北美和西欧,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银行间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都仅仅是少数专业人士才能够明白的专门知识。对于次级债风暴和金融危机中涉及的房产按揭抵押证券、债务抵押债券、信用违约互换等银行间或者场外交易的衍生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只是少数金融专才才能完全搞明白的产品。对于金融创新刚刚起步的我国,这些产品对绝大多数投资者,甚至众多金融从业人士都还是相对陌生的词语。
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使得国内外不少人士认为本次金融危机主要是美国金融创新过度以及衍生产品闯的祸。但是对金融衍生产品稍有研究的人士一定会认为,次级债和金融风暴涉及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皆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有了,那么为什么十几年前和几十年没有发生的金融危机在2007年却发生了呢?如果我们对一年多来的风暴到危机稍做研究,就会发现,引发本次风暴和危机的根源并不是这些产品,而是这些产品赖以存在的基础市场——“地基”发生了问题。如果地基没打好,上面盖的房子或楼房轻则发生倾斜,重则发生塌陷。美国本次从次级债到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产按揭贷款审慎原则没有坚持,同时相应的审慎监管也没有到位。所以,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地基”,问题在监管,问题在杠杆使用程度过高,而并不是产品本身。
孔夫子2 000多年前就说过“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里的“道”就是2 000多年来扎根于我国文化深层的“中庸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事物的发展总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分了,成为过错;与此同时,不到这个度就是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也是过错。从一年多的美国次级债风波到金融危机可以看出,美国金融业杠杆的应用过度了;但近年来我国虽然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市场和产品的发展明显不足,才刚刚起步,离最佳状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在金融危机持续和蔓延的今天,我们不仅不能因噎废食,减缓金融创新的步伐,而且还要继续努力推动。
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在西方经历了数十年的历史,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稳健地建立我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格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翰·赫尔教授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为我们学习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教材。约翰·赫尔教授是国际衍生产品领域著名专家,他的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著作数十年在国际上是大多数大学本科、研究生、MBA等方面主要的教材。《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经过数次更新,目前包括远期、期货、利率互换、外汇互换、信用互换、普通期权、奇异期权、互换期权等国际场内外市场上常用的衍生产品;除了这些产品外,《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抵押债券产品等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不仅有浅显易懂的实际例子,也有具体的数学模型和定价公式,不仅对于简单的股票、商品、外汇类产品有系统介绍,而且对各类主要利率类和信用类衍生产品也有相当的介绍和分析,对我们了解、熟悉和分析这些产品有相当的参考作用。不仅对产品设计和定价有系统深入的描述,而且对十几年来国际市场上的利率模型和信用模型也有详细的介绍和评论,很有参考意义。
除了对产品和定价有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外,作者还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金融风险对冲和管理的概念、计量、方法、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和分析,特别是对国际市场上20年来的主要重大风险事件,比如美国奥兰治县、英国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给予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对于我国金融业风险管控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总之,《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可以看成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大全书,对相关监管者、市场参与者、广大投资者、学校教授、学生都很有价值。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译者王勇博士和索吾林教授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领域有着多年的实战和教学经验。王勇博士是加拿大资深的风险管理专家,还是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和注册风险管理师(FRM)。王勇博士既有扎实的数学等学术背景,又有多年金融业从业经验,对十几年来国际市场上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有着直接的操作与管理经验。索吾林教授曾师从于约翰·赫尔教授,持有数学和金融专业两个博士头衔,对赫尔教授的作品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并在衍生产品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翻译约翰·赫尔教授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虽然没有仔细询问翻译工作的详细过程,但是我可以想象翻译原书800多页的巨著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耐心。相信《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对逐步建立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风险管控,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等方面皆有相当大的借鉴作用。王勇博士约我为《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中文版作序,在感到高兴的同时,觉得义不容辞。希望我们各界能够认真学习借鉴国外金融业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现状,努力推动我国金融创新,为提升我国金融竞争力、建立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 张光平博士
❼ 怎么确定期货分形的12345波
1 一个完整的循环包括八个波浪,五上三落。
2 波浪可合并为高一级的浪,亦可以再分割为低一级的小浪。
3 跟随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为低一级的五个小浪。
4 1、3、5三个波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个波浪。
5 假如三个推动浪中的任何一个浪成为延伸浪,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及幅度会趋一致。
6 调整浪通常以三个浪的形态运行。
7 黄金分割率理论奇异数字组合是波浪理论的数据基础。
8 经常遇见的回吐比率为0.382、0.5及0.618。
9 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于第一浪的顶。
10 艾略特波段理论包括三部分:型态、比率及时间,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后为序。
11 艾略特波段理论主要反映群众心理。越多人参与的市场,其准确性越高。这些是基本要点,
通常修正波会达到小一级别4浪低点附近。在强势行情中,只创新高不创新低,此时的小一级别4浪低点会是一个很好的阻力位,可以借此跟进止损
如果2浪出现了简单性调整,则4浪多以复杂的调整,如果2浪调整的时间很短,基本可以判断4浪调整的时间不会很短,如果2浪走出了很规则的形态,要注意4浪可以走出不太规则的形态。
这是前人总结的,跟我们遇到的总有出入,不可能完全重合,也不会时时都准,辩证着用啊。可以看看波浪理论的书。
❽ 期货波浪理论的公式是
波浪理论怎么去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波动都是高点低点形成的。点位数不可能精确。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一套结合方法。技术是死的,运用是活的。
❾ 目前国内常见的金融衍生品有哪些 简单易懂的阐述什么事金融衍生品
巧了,我刚好写完国际金融的作业就是这个。以下表示我整理的作业。
。
金融衍生产品种类介绍
金融衍生品,即衍生金融工具(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金融衍生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金融衍生品的分类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国际上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接连不断地推出新的衍生产品。 目前,金融衍生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一是金融期货;二是金融期权;三是金融互换;四是各种远期协议;五是信用衍生产品。
金融期货又可以分为如下五大类: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价指数期货、股票期货、互换期货。
其中,货币期货又可根据标的货币的种类,以及标的货币与结算货币的关系分为数十个品种。目前,在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市的货币期货多达数十种。除了传统的英镑期货、澳元期货、日元期货、瑞士法郎期货、加拿大元期货等品种之外,还有欧元期货、新西兰元期货、俄罗斯卢布期货、瑞典克朗期货、墨西哥比索期货、南非兰特期货、挪威克朗期货等其他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可分为短期利率期货和长期利率期货,二者都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具体的品种。在短期利率期货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3周的美国国库券期货及欧洲美元期货;在长期利率期货中最有代表性的事30年期的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及10年期的美国中期国债期货。
金融期权的种类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需要进行多种不同的划分。在现实的金融期权交易中,因出于分析和管理的需要,金融期权的种类通常有如下五种划分:(1)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2)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3)场内期权与场外期权;(4)现货期权与期货期权;(5)有担保期权与无担保期权。与金融期货相比,金融期权的产品要多得多,其中主要有:股票期权、股价指数期权、货币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奇异期权。奇异期权中较常见的有:打包合约、非标准化美式期权、复合期权、任选期权、障碍期权、回顾期权、呼叫期权、亚式期权、多标的资产期权等。
金融互换的种类可根据不同的标志进行不同的划分,通常会根据互换的结果进行分类。由此可将金融互换大致分为货币互换、利率互换、交叉货币利率互换。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互换产品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一些复合型产品,主要有互换期货和互换期权两种。
各种远期协议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上限协议、利率下限协议、利率期间协议等
信用衍生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其中最常见的、基本上被公认的信用衍生品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期权与信用价差期权、信用关联票据等。
另外,笔者还在搜索的资料中发现一些新兴的金融衍生品。远期市场主要新兴衍生品有:可变式远期外汇合约、分利式远期外汇合约、定幅式远期外汇合约。期货市场主要新兴衍生品有:灾难期货、死亡期货、垃圾期货。期权市场主要新兴衍生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上下限。互换市场主要新兴衍生品有:互换期货、远期互换、指数互换、零息票债券互换、可展式互换与可断式互换、多边互换。我国的两种新兴衍生品有:可转换债券和备兑权证。
参考文献:
《金融衍生产品》 施兵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金融知识手册第二版》 张令保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