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豌豆荚是什么公司的软件
豌豆荚手机精灵是李开复先生创新工场首个曝光投资项目,该产品是功能齐全、界面美观的 Android 手机管理软件。
2. 国内首家生鲜电商已申请破产重组,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易果生鲜的订单有九成来自天猫超市,呈现出高度的依赖性。阿里巴巴将2013年交给易果生鲜的天猫超市生鲜运营转交给盒马。失去C端天猫生鲜运营权之后,易果的“供应链”、“冷链物流”和“新零售赋能”三大定位面临严峻考验。
遭遇强劲盒马的易果生鲜选择转型做B端的决策成效不明显。尤其很重要的‘安鲜达’冷链物流也没扶起来。
(2)豌豆荚宣布获得高盛b轮追加投资扩展阅读
生鲜电商的发展随着2013年到2014年间资本市场的进入发展迅猛,经过的市场低迷期,洗牌期以及新零售探索期,不断有新玩家涌入,赛道逐渐拥挤变窄。
生鲜电商早在2016年就面临过一轮残酷的大洗牌,一米鲜,果食帮,青年菜等品牌相继倒闭。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除传统生鲜电商外,互联网公司、线下商超纷纷布局生鲜业务。
以京东生鲜、天猫生鲜、拼多多为代表的传统B2C自营模式、平台模式,以每日优鲜、京东到家、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到家”社区模式,以及以盒马鲜生、7Fresh为代表的“到店+到家”模式,生鲜电商行业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
在生鲜平台竞争淘汰的“加速期”日剧激烈的竞争中,易果生鲜是否能涅槃重生仍待市场给出答案。
3. 豌豆荚谁开发的
豌豆荚手机精灵是“李开复”先生创新工场首个曝光投资项目。
4. 豌豆荚和百度是什麼关系啊现在也属於百度系吗
网络旗下有很多产品,比如网络知道,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极速版都是网络旗下的。
5. 豌豆荚的发展历程
2009年
●2009年12月,豌豆荚的工程师写下了第一行代码。
2010年
豌豆荚破壳而出。
●2010年4月,豌豆荚1.0Beta版发布
●2010年8月,豌豆荚1.0正式版发布
豌豆荚以「手机助手」为起点,在电脑上做了豌豆荚Windows版,让用户可以通过电脑带宽不费手机流量的把内容下载到手机上。
2011年
豌豆荚一秒hold住应用搜索
●2011年2月,豌豆荚用户过1,000,000
●2011年4月,发布国内最早的「应用搜索」
中国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应用商店,豌豆荚做的「应用搜索」将应用商店的内容聚合在一起,帮助用户找到所有的应用。同年,豌豆荚率先发布「豌豆荚百宝袋」,在Windows端开始尝试接入海量内容站点。
●2011年9月,「豌豆荚设计奖」开始发布
「豌豆荚设计奖」每周评选1款优质Android应用,至今已经连续发布了122期。评选遵循严格的标准,要求应用具备创新、用心的交互设计,切实的功能和可用性,并在Android应用的某个领域获得了突破。「豌豆荚设计奖」希望创建Android端最佳的应用推荐平台,希望将更多好应用带给广大用户,也为Android领域带来更健康、更有价值的设计标准和审美标准。
2011年12月,发布「豌豆荚Windows版、网页版和豌豆荚Android版」全平台战略
豌豆荚公布了全平台战略,实现豌豆荚Windows版、网页端和豌豆荚Android版多方位的应用获取方式,网页版实现了云推送功能,让Android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以及平板等各种终端媒介获取应用,打通Android手机和海量应用之间的渠道。
2012年
豌豆荚Style
●2012年2月,豌豆荚2.0版发布
豌豆荚2.0版将设计与技术结合,并把大部分业务放到手机上,用户不仅可以在电脑上通过网络把内容下载到手机,还可以在路上、地铁上甚至吃饭间隙通过豌豆荚玩游戏、找应用,成为中国领先的应用分发平台。
●2012年11月,发布新版「应用搜索」
在新版「应用搜索」中,豌豆荚推出了「绿色标签」机制,增加对应用的安全性、是否包含广告插件、是否为正版以及对敏感权限的调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测,为用户提供最安全放心的应用下载体验。
●2012年11月28日,韩寒「One·一个」在豌豆荚独家发布
「One·一个」上线首日安装量335,337,最终获得了2012年度阅读类应用安装量Top10。
2013年
我是高大上的豌豆荚
●2013年初,第100位「豌豆」加入豌豆荚
●2013年1月,发布「豌豆洗白白」「豌豆洗白白」让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将手机中已有的山寨应用或广告应用替换为官方版或无广告版,并且能关闭应用的通知栏广告。
●2013年6月,发布豌豆荚Android3.0版
●2013年8月23日,发布豌豆荚Windows端新版欢迎页&「设计奖100期」活动
创新地使用了「融合式设计」的理念,将内容获取与管理巧妙混排,同时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的欢迎页面、独有的「卡片式」设计风格,进一步提升了手机管理及优质资源获取的PC端体验。
●2013年9月12日豌豆荚发布了「视频搜索」
「视频搜索」在「内容入口」战略上再进一步,这个产品可以为用户打造一站式视频消费服务,用户无需再为找到一个视频而要打开不同的客户端。
●2013年9月16日,豌豆荚举办「豌豆荚开放日」,展示「应用内搜索」
通过「豌豆荚开放日」向媒体介绍发展动向,表示正在研发「应用内搜索」功能。豌豆荚的「应用内搜索」,会优先搜索用户设备内的应用内容,在用户设备中没有能满足相似功能应用的情况下,为用户推荐下载相关应用,发挥了豌豆荚的应用商店和渠道分发优势。
●2013年11月24日,第200位「豌豆」加入豌豆荚
2014年
应用内搜索一周年
●2014年1月3日,豌豆荚收录不重复应用和游戏超100万,「视频搜索」累计用户突破千万
豌豆荚宣布已收录超过100万款不重复应用和游戏,收录数量超过国内其他所有安卓应用分发平台,同时豌豆荚「视频搜索」累计用户突破1000万。作为国内第一个战略进阶为「手机上内容获取和发现的入口」的产品,豌豆荚的第一「内容入口」初见规模。
●2014年1月13日,豌豆荚获软银领投1.2亿美金投资。
豌豆荚获软银领投1.2亿美金投资,是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大的一笔非并购类融资之一,相当于2013年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型上市的融资规模。
●2014年1月15日,豌豆荚「移动内容搜索」战略及新品发布会
豌豆荚公布以「移动内容搜索」为核心的新年策略,并推出全新的豌豆荚4.0版本,打造中国Android用户中最具人气、活跃度最高的移动内容搜索。并将将应用内搜索扩展到视频、电子书、壁纸等多个内容类别。
●2014年3月,豌豆荚公开发布了唯一全面支持移动独有内容的「应用内搜索技术协议」
即使没有配合移动应用的网站,开发者依然可以将自己的应用接入到豌豆荚应用内搜索。
●2014年7月,豌豆荚通过「应用内搜索」技术正式接入首个购票应用「猫眼电影」,允许直接调起应用进行流畅、安全的选座购票操作,帮助用户将内容消费从线上延展到线下,进一步拓宽应用内搜索场景。
●2014年9月初,豌豆荚通过「应用内搜索」技术接入「知乎」,在搜索结果中为用户带来优质内容推荐问答
●2014年10月,豌豆荚通过「应用内搜索」接入「穷游」「旅行攻略」,并整合资源上线旅行类主题搜索「万能旅行箱」,一站式提供用户旅行中可能使用的所有内容信息。
豌豆荚已经拥有4.2亿用户,「应用内搜索」已经接入了50多款应用,涉及视频、电子书、主题、电影票、旅行、问答等多个品类,未来还将持续接入动漫、公开课等更多类别。
2015年
●2015年1月,豌豆荚上线「关注」功能
已有超过100个关注源入驻豌豆荚,涉及应用、游戏、视频等多个领域。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豌豆荚内关注感兴趣的关注源并直接进行内容消费。
●2015年1月,豌豆荚发布全新独立产品「Snap效率锁屏」
Snap效率锁屏作为国内首个定位「效率」的锁屏,基于豌豆荚「应用内搜索」技术整合应用内的信息及能力,并能识别用户当前的状态,让用户无需解锁即可在手机的「第0屏」简单高效的处理当下关注的信息并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构建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最短距离。
6. 当应用分发也开始提升级 豌豆荚的新春天来了
虽然豌豆荚自2016年的夏天起,已不再是那个曾经王俊煜口中“追求长期独立”的豌豆荚,而与PP助手、UC应用商店等一起整合成为了阿里麾下应用分发体系的引擎之一,但其衍生产品、曾让王俊煜引以为傲的“豌豆荚设计奖”,依然秉持着关注小而美、设计驱动的产品的核心理念被继承下来,如今已经是第七届。
12月19日,由阿里大文娱组织举办的第七届豌豆荚设计奖在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从选址来看,阿里似乎依然在对外界传达自己想保持豌豆荚原本特质的决心。几年前,在不能开空调的民宅小屋里,一手打造了这个奖的王俊煜,如今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出现,在开启“年度设计奖项”之前,他再次重申着这个奖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开玩笑地抱怨着自己现在做的“轻芒”几次被拒(由于没有安卓版)。
有意思的是,最终获得这个奖项的4个应用:VUE、夸克浏览器、好好住、网易蜗牛读书中,VUE和好好住都是由豌豆荚的前员工打造的,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豌豆荚产品观和设计观的传承。
除此之外,颁奖环节的另一个看点是独立游戏。2017年,除了大厂出品的王者荣耀和各种吃鸡成为全民话题外,没有以特别的商业目的发行的独立游戏也在兴起,对于主流游戏玩家来说,独立游戏给他们留下的普遍印象是文艺,这正好和豌豆荚的气质相符,根据主办方给出的数据,在11月,这个通常游戏下载量进入低谷的时期,豌豆荚上独立游戏下载量却创下新高。
今年豌豆荚评选的游戏里有超过80%是独立游戏,最终,《纪念碑谷2》、《元气骑士》、《致命框架2》、《我在7年后等着你》四款游戏获得年度游戏奖。会后,有人对这个环节感触颇深,他发微博表示:“那些荣获了年度最佳游戏的团队,往往都是几个人,且上台领奖者大都不善言辞,但这并不妨碍这些沉默的天才可以花上一年时间默默的去打造出令人着迷的独立游戏……”
还有一个必须提到的数据。发布会上,阿里分发呈现的数据中,一个有关内容付费产品的数字非常有意思,数据显示,2017年下半年,火热的内容付费产品在下载增长上经历了不可思议的跌幅——从99%下降到了12%,这意味着,用户对于内容付费产品的热情已经从盲从进入了理性选择期。
从发布会的核心来看,阿里将“消费升级”的概念引入到应用分发行业,宣布将豌豆荚设计奖从栏目升级为独立频道,一方面是验证了阿里对豌豆荚品牌聚合、策划、分发优质内容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是他们意识到消费者在各色应用商店挑选新的应用、下载应用的需求已被很好的满足的现实背景下,过去的流量分发思维已经不够,现在需要通过有品质的内容来激活存量市场。
主要的做法是:
1、流量方面,豌豆荚设奖从栏目升级为独立频道,未来对获奖App以视频、图文报道等方式进行推荐,给产品带来更多曝光;
2、内容方面,将筛选有关App的UGC和PGC内容进行组合;
3、品牌方面,豌豆荚设计奖旗下“应用发布会”为优质App做定制化内容营销方案。
早在豌豆荚被阿里收购之际,王俊煜就曾表达过,这种选择并非被动,而自己选择阿里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豌豆荚注重设计驱动和传播美学价值的品牌,在与阿里分发体系的大数据、下沉市场和分发能力互补之后,能在硬件厂商的预装商店席卷中,稳固住自己的行业地位,甚至获得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力。
不过,阿里自去年成立阿里应用分发后,独立的豌豆荚怀抱“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下 Android 应用分发业务的最强品牌”的希望,在庞杂的矩阵中,对外的存在感似乎没有以往那么强了。
而如今,在以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为首的各平台应用商店都已经意识到精选、个性化内容的重要性,纷纷在今年加大编辑推荐的力度、弱化榜单,12月初,苹果也刚刚发布了自己评选出的各类年度应用,在这样的趋势下,豌豆荚的优势何在?阿里应用分发副总经理李啸宇表示,豌豆荚不是面向大众的,而是为具有特定特征的独立用户群体服务的。
此番注重美学精神豌豆荚再被提到重要位置,在手机厂商的粗放竞争中,老牌“小清新”豌豆荚能如自己所望重回应用分发行业的头部位置吗?
7. 豌豆荚是哪个公司开发的
豌豆荚是北京卓易讯畅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
豌豆荚诞生于 2009 年12月。豌豆荚专注于「移动内容搜索」领域的创新,并通过「应用内搜索」技术让用户搜索到千万量级的不重复应用、游戏、视频、电子书、主题、电影票、问答、旅游等内容,随时随地享受全面准确和直达行动的内容搜索消费体验 。
有媒体报道称相关部门检测并通知下架了90个恶意App,其中包括豌豆荚、应用宝等知名应用市场。对此,豌豆荚官方微博在晚间发布声明表示,实际情况是豌豆荚配合相关部门下架处理了7款恶意应用,并非豌豆荚有恶意行为被下架。
(7)豌豆荚宣布获得高盛b轮追加投资扩展阅读
豌豆荚主要功能
1、想到,就能下载到
豌豆荚收录了超过 45 万款优质 Android 应用和游戏,以及 130 多家内容提供商提供的音乐、视频、电子书、壁纸和主题。让您的手机比您想象中更强大更好玩。
2、要省心,更要放心
豌豆荚提供的应用都清晰标示了安全、隐私、广告和官方验证信息。特色的 豌豆洗白白 功能,可将山寨应用、广告应用替换成官方版或无广告版,让您使用更放心。
3、管理手机,得心应手
在手机上操作起来很繁琐的事情,在电脑上变得好高效。您可以使用豌豆荚收发短信,管理手机中的应用、联系人、图片和视频,备份手机数据到电脑和云端,管理手机就是这样得心应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豌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