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对冲基金是什么样的金融衍生品具体的盈利操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等金回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与答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exempt market)产品。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
② 安赛乐米塔尔的产品
作为在全球钢铁行业颇具影响力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尤为关注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研发和应用,目前正在参与和即将参与的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主要有:
1.“超低二氧化碳排放炼钢法”(ULCOS)。由于钢铁工业固有的工艺流程,安赛乐米塔尔在欧洲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在国际钢铁协会的协调下,安赛乐米塔尔在欧洲领导研发“超低二氧化碳排放(ULCOS)”攻关项目。这个项目旨在通过突破性的技术发展,比如回用高炉煤气,利用氢气和生物质能,开发分离二氧化碳的技术以及如何在适合的地理结构中贮存二氧化碳的技术,使钢铁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50%。
该项目吸引了48家精英钢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参加。第一阶段的研究为期5年,已经完成。此后将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再进行为期5年的工业化试验以检验其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可行性,最后再投放商业性应用。
2.“避免固体副产品和二氧化碳”。这是由安赛乐米塔尔、西门子奥钢联以及水泥等行业企业联合发起的技术合作项目。
3.“国际民用建筑用钢”(LivingSteel)。该项目由安赛乐米塔尔与上海宝钢、韩国浦项制铁等钢铁企业联合发起,通过技术和运作方式的研究与推广,进一步推进民用钢结构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4.“高能效建筑研究基金”。该项目由安赛乐米塔尔与法国电力、拉法基等公司合作成立,专注于改造现有建筑及设计新型节能建筑等。
5.“欧洲碳捕获与碳埋存联合研发试点项目(CCS)”。该项目旨在寻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技术研究项目,安赛乐米塔尔正在计划参与该项目。
6.“可持续建筑倡议”。该项目由安赛乐米塔尔发起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合作项目,旨在在建筑行业中促进环保措施的广泛采用 在中国,安赛乐米塔尔也将继续发挥其行业领头羊的作用,支持中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配合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各项开发进程,尤其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发合作项目”(以下简称MDGCarbon)的框架内,推动12个地方试点省的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支持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公共与私营合作伙伴机制在中国的实施。
该项目由安赛乐米塔尔提供项目资助。安赛乐米塔尔在项目执行管理过程中,寻找参与具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和技术合作的机会。MDGCarbon项目创新性地把清洁发展机制与联合国确定的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合作促发展等千年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相关活动,促进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MDGCarbon项目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体现其社会责任的舞台,同时,也在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双赢作用。
③ 如今、世界首富是
比尔.盖茨
天才的计算机专家, 微软公司 董事长,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财富560亿美元,并将其中一半捐入盖茨基金会,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
福布斯
B.C.福布斯“商业的目的是要创造幸福,而不仅仅是财富的堆积。”
——B.C.福布斯
富豪榜1
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
富豪榜2
1、 墨西哥 电信大亨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ú),净资产535亿美元
2、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美国 ),净资产530亿美元
3、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美国),净资产470亿美元
4、 穆克什·安巴尼 (Mukesh Ambani,印度),净资产290亿美元
5、 拉克希米·米塔尔 (Lakshmi Mittal,印度),净资产287亿美元
6、 劳伦斯·埃里森 (Lawrence Ellison,美国),净资产280亿美元
7、 伯纳德·阿诺特 (Bernard Arnault,法国),净资产275亿美元
8、 埃克·巴蒂斯塔 (Eike F.Batista,巴西),净资产270亿美元
9、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 Ortega,西班牙),净资产250亿美元
10、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Karl Albrecht,德国),净资产235亿美元
富豪榜3
1.微软董事长 比尔·盖茨 (Bill Gates),净资产400亿美元
2.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净资产370亿美元
3.墨西哥电信大亨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ú),净资产350亿美元
4.甲骨文CEO 劳伦斯·埃里森 (Lawrence Ellison),净资产225亿美元
5.宜家创始人 英格瓦尔·卡姆普拉德 (Ingvar Kamprad),净资产220亿美元
6.德国首富卡尔·阿尔巴切特(Karl Albrecht),净资产215亿美元
7.印度信诚工业集团董事总经理穆 穆凯什·阿姆巴尼 (Mukesh Ambani),净资产195亿美元
8.印度钢铁大王 拉克西米·米塔尔 (Lakshmi Mittal) ,净资产193亿美元
9.德国阿尔迪集团(Aldi Nord)董事长赛奥·阿尔 布莱希特 (Theo Albrecht ),净资产188亿美元
10.西班牙Inditex集团主席 阿曼西奥·奥特加 Amancio Ortega,净资产183亿美元
富豪榜4
1 沃伦·巴菲特 美国 77岁 620亿美元
2 卡洛斯-斯利姆·赫鲁家族 墨西哥 68岁 600亿美元
3 比尔·盖茨 美国 52岁 580亿美元
4 拉什米·米塔尔 印度 57岁 450亿美元
5 穆凯什·阿姆巴尼 印度 50岁 430亿美元
6阿尼尔·阿姆巴尼 印度 48岁 420亿美元
7 英瓦尔·坎普拉德 家族 瑞典81岁 310亿美元
8 KP-辛格 印度 76岁 300亿美元
9 奥莱格-德里 帕斯卡 俄罗斯 40岁 280亿美元
10 卡尔·阿尔布里特 德国 88岁 270亿美元
世界首富
1、比尔·盖茨:1995~2007和2009
2、沃伦·巴菲特:2008
3、卡洛斯·斯利姆·埃卢:2009~2013
从1995年至现在,只出现过以上三位世界首富。
④ 2008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名
2008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0名2008-03-09 21:15名 中文名 姓名 08年时年龄 资产净值(美元) 国籍 公司
1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77岁 620亿 美国 波克夏·哈萨威公司
2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ú 68岁 600亿 墨西哥 墨国电信公司
3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52岁 580亿 美国 微软
4 拉克希米·米塔尔 Lakshmi Mittal 57岁 450亿 印度/英国 米塔尔钢铁公司
5 穆克什·安巴尼 Mukesh Ambani 50岁 430亿 印度 信实工业
6 安尼尔·安巴尼 Anil Ambani 48岁 420亿 印度 安尼尔·德鲁拜·安巴尼集团
7 英瓦尔·坎普拉德家族 Ingvar Kamprad 81岁 310亿 瑞典/瑞士 宜家
8 辛哈 Kushal Pal Singh 76岁 300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商
9 奥列格·德里帕斯卡 Oleg Deripaska 40岁 280亿 俄罗斯 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
10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Karl Albrecht 88岁 27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1 李嘉诚 李嘉诚 79岁 265亿 中国香港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
12 谢尔登·阿德尔森 Sheldon Adelson 74岁 260亿 美国 拉斯维加斯金沙公司
13 贝尔纳·阿尔诺 Bernard Arnault 59岁 255亿 法国 路易威登
14 劳伦斯·埃里森 Lawrence Ellison 63岁 250亿 美国 甲骨文公司(Oracle)
15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Roman Abramovich 41岁 235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16 西奥·阿尔布雷希特 Theo Albrecht 85岁 23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7 利利雅娜·贝当古 Liliane Bettencourt 85岁 229亿 法国 欧莱雅(L'Oreal)
18 阿列克谢·莫尔达绍夫 Alexei Mordashov 42岁 212亿 俄罗斯 谢韦尔钢铁
19 阿勒瓦利德王子 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51岁 210亿 沙特阿拉伯 王国控股公司,花旗集团
20 米哈伊尔·弗里德曼 Mikhail Fridman 43岁 208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1 弗拉吉米尔·拉辛 Vladimir Lisin 51岁 203亿 俄罗斯 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
22 安曼西奥·奥特加 Amancio Ortega 72岁 202亿 西班牙 服装零售商Inditex公司
23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57岁 199亿 中国香港 新鸿基地产
24 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 Mikhail Prokhorov 42岁 195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5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Vladimir Potanin 47岁 195亿 俄罗斯 国家银行莫斯科Interros公司
26 克里斯蒂·沃尔顿家族 Christy Walton and family 53岁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7 吉姆·沃尔顿 Jim Walton 60岁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8 罗布森·沃尔顿 Robson Walton 64岁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9 李兆基 李兆基 80岁 170亿 中国香港 恒基兆业
30 爱丽丝·沃尔顿 Alice Walton 58岁 190亿 美国 沃尔玛
31 大卫·汤姆森家族 David Thomson 50岁 189亿 加拿大 汤姆森公司
32 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34岁 187亿 美国 Google
33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35岁 186亿 美国 Google
34 迈克尔·奥托家族 Michael Otto 64岁 182亿 德国 Otto邮购集团
35 史蒂芬·皮尔森 Stefan Persson 60岁 177亿 瑞典 服装连锁店H&M集团
36 苏莱曼·克里莫夫 Suleiman Kerimov 42岁 175亿 俄罗斯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37 查尔斯·科赫 Charles Koch 72岁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stries)
38 戴维·科赫 David Koch 67岁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
39 弗朗索瓦·皮诺 Francois Pinault & family 71岁 169亿 法国 古驰集团(Gucci)
40 麦可·戴尔 Michael Dell 43岁 164亿 美国 戴尔
41 保罗·艾伦 Paul Allen 55岁 160亿 美国 微软
42 柯克·科克莱恩 Kirk Kerkorian 90岁 160亿 美国 米高梅、特瑞新达企业
43 史蒂夫·巴尔默 Steven Ballmer 52岁 150亿 美国 微软
44 阿比盖尔·约翰逊 Abigail Johnson 46岁 150亿 美国 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富达
45 芮沙石 Shashi & Ravi Ruia NA 150亿 印度 爱沙(Essar)
46 纳赛尔·阿尔·卡拉菲家族 Nasser Al-Kharafi 64岁 140亿 科威特 M. A. Kharafi & Sons
47 格罗夫纳家族 Gerald Cavendish Grosvenor 56岁 140亿 英国 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
48 卡尔·爱康 Carl Icahn 72岁 140亿 美国 XO通讯公司
49 小弗雷斯特·玛尔斯 Forrest Mars Jr 76岁 140亿 美国 玛氏巧克力
50 杰奎琳·玛尔斯 Jacqueline Mars 68岁 140亿 美国 玛氏
51 约翰·玛尔斯 John Mars 71岁 140亿 美国 玛氏
52 波奇特·罗辛家族 Birgit Rausing 84岁 140亿 瑞典/瑞士 利乐包装公司(Tetra Pak)
53 杰克·泰勒家族 Jack Taylor 85岁 140亿 美国 恩特租车公司
54 戈尔曼·罕 German Khan 46岁 139亿 俄罗斯 Alfa Group
55 苏珊娜·克拉滕 Susanne Klatten 45岁 132亿 德国 宝马
56 瓦吉特·阿莱克波罗夫 Vagit Alekperov 57岁 130亿 俄罗斯 俄国LUKoil石油公司
57 勃仁 Donald Bren 75岁 130亿 美国 尔湾公司
58 阿兰·维德摩尔和吉拉德·维德摩尔 Alain & Gerard Wertheimer 58岁 129亿 法国/美国 香奈儿
59 迪米特 Dmitry Rybolovlev 41岁 128亿 俄罗斯 BPC钾肥公司
60 阿齐姆·普莱姆基 Azim Premji 62岁 127亿 印度 印度软件集团Wipro
61 纳吉布·萨维雷斯 Naguib Sawiris 53岁 127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62 安妮·科克斯·钱伯斯 Anne Cox Chambers 88岁 126亿 美国 美国媒体考克斯公司
63 马克穆多夫 Iskander Makhmudov 44岁 119亿 俄罗斯 乌拉尔矿业金属集团(UGMK)
64 苏尼尔·米塔尔家族 Sunil Mittal 50岁 118亿 印度 巴帝电信Bharti集团
65 阿布拉莫夫 Alexander Abramov 49岁 115亿 俄罗斯 钢铁矿Evraz集团
66 迈克尔·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66岁 115亿 美国 彭博通讯社
67 维克多·维克塞尔伯格 Viktor Vekselberg 50岁 112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
68 米切尔·费雷罗家族 Michele Ferrero 81岁 110亿 意大利/摩纳哥 佛列罗
69 乔治·凯泽 George Kaiser 65岁 110亿 美国 石油、天然气、银行、房地产
70 拉特西斯家族 Spiro Latsis 61岁 110亿 希腊/瑞士 EFG私人银行
71 萨维雷斯 Nassef Sawiris 46岁 110亿 埃及 OCI公司
72 阿列克谢 Alexei Kuzmichev 45岁 108亿 俄罗斯 阿尔法集团
73 菲尔·奈特 Philip Knight 70岁 104亿 美国 耐克
74 维克多·拉什尼科夫 Viktor Rashnikov 59岁 104亿 俄罗斯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MMK)钢铁厂
75 埃纳斯特·拜塔勒利 Ernesto Bertarelli 42岁 103亿 瑞士 雪兰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76 库玛·贝拉 Kumar Birla 40岁 102亿 印度 贝拉集团
77 莱昂多·德维克 Leonardo Del Vecchio 72岁 100亿 意大利 光学制造厂商Luxottica集团
78 安东尼奥·阿韦里诺家族 Antonio Ermirio de Moraes 79岁 100亿 巴西 Votorantim集团
79 伊里斯家族 Iris Fontbona NA 100亿 智利 矿业
80 爱德华·约翰逊 Edward Johnson III 77岁 100亿 美国 富达基金
81 汉斯·雷辛 Hans Rausing 82岁 100亿 瑞典/英国 爱克林集团
82 弗拉基米尔·叶夫图申科夫 Vladimir Yevtushenkov 59岁 100亿 俄罗斯 俄罗斯系统公司
83 伊戈尔·久津 Igor Zyuzin 47岁 100亿 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克钢铁集团
84 塞日尔·达索家族 Serge Dassault 82岁 99亿 法国 Dassault航空集团
85 阿尔贝托家族 Alberto Bailleres 75岁 98亿 墨西哥 Penoles公司
86 拉米什·钱德拉 Ramesh Chandra 68岁 96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公司Unitech
87 查尔斯· 厄根 Charles Ergen 55岁 95亿 美国 EchoStar公司
88 约翰·克鲁吉 John Kluge 93岁 95亿 美国 美国媒体国际集团公司
89 罗纳德·佩拉尔曼 Ronald Perelman 65岁 95亿 美国 Revlon金融公司
90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家族 Silvio Berlusconi 71岁 94亿 意大利 费宁韦斯特集团,传媒和电讯业
91 阿达尼 Gautam Adani 45岁 93亿 印度 阿达尼集团
92 克纳 Petr Kellner 43岁 93亿 捷克 保险
93 乌斯马诺夫 Alisher Usmanov 54岁 93亿 俄罗斯 Gazmetall公司
94 阿道夫·默克尔 Adolf Merckle 73岁 92亿 德国 Phoenix Pharmahandel药品贸易股份公司
95 芬克 August von Finck 78岁 92亿 德国/瑞士 能源
96 萨维雷斯 Onsi Sawiris 78岁 91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97 穆罕默德·阿毛迪 Mohammed Al Amoudi 62岁 90亿 沙特阿拉伯 Corral Petroleum Holdings
98 郭鹤年 郭鹤年 84岁 90亿 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
99 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 77岁 90亿 美国 量子基金
100 阿格艾尔家族 Abl Aziz Al Ghurair 54岁 89亿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马西瑞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⑤ 湖南高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事会
董事长:曹慧泉
董事:李效伟、龙建中、汪俊、戴佐军、易佐、郑柏平、张怡中、赵建辉、许平忠
党组
党委书记:曹慧泉
党委副书记:汪俊
党委成员:龙建中、谭久均、刘国忠、汤志宏、戴佐军、周应其集团主业立足细分市场,致力于开发国内外市场短缺的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娄底板、湘潭线、衡阳管”的专业化分工布局。在前瞻的发展规划下,集团依托资本市场有序扩张,着力推进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巩固产业位势,不断提升整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华菱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作为一家以基础原材料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2008年,公司钢产量达1069万吨,总资产达50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563亿元,利润总额为11.3亿元。华菱钢铁致力于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在追求产业位势和做钢材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的经营理念引导下,着重建设以客户为导向的技术、营销支撑体系,推进了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通过与安赛乐米塔尔的战略合作,拉启了华菱钢铁融入全球钢铁业和世界经济大循环,与合作伙伴共创辉煌未来的帷幕。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湘钢)、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涟钢)、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衡钢),分别由原湘潭钢铁公司、涟源钢铁集团公司、衡阳钢管厂改制而成。改制前,湘钢、涟钢是国家重点钢铁联合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300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衡钢是国内三大专业化钢管生产厂。
湘钢把技术创新变成重要的竞争资源,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力争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金属制品生产基地。涟钢实行主辅业同步发展战略,在抓好优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同时,环保产业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大型污水处理、钢渣综合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衡钢通过资本营运,以合资、参股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了资产价值最大化。
江苏锡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锡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72家重点钢铁企业和18家重点特钢企业之一。公司下属有无锡华润制钢有限公司、无锡西姆莱斯钢管有限公司、无锡西姆莱斯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江苏华菱锡钢特钢有限公司等企业。公司具备年产80万吨优特钢和90万吨优特钢材的生产能力,按照无锡市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统一部署,以建设“品质锡钢、创新锡钢、和谐锡钢”作为战略目标,积极推进移地搬迁改造,在靖江市新港工业园区建设新锡钢,努力成为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无缝钢管综合服务商。
湖南华菱矿业有限公司
湖南华菱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系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菱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3日,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华菱集团以现金方式出资。公司下设一子公司——湖南华菱洞口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出资4900万元人民币,占49%份额。华菱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华菱集团间接控股湖南华菱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菱信息),大步迈进信息技术产业。
北京中联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北京中联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内所有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等单位合资组建的。其建设和运营的中国联合钢铁网,主要从事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开拓国内钢铁电子商务市场,为中国钢铁企业提高竞争力,融入国际市场铺路搭桥。湖南华菱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顺应市场化要求,筹备组建湖南华菱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全面实施“财团”战略。组建的财务公司,运用其信贷、融资、投资等金融服务功能,促进集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为集团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华宸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宸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原内蒙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88年4月。2005年11月,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作为战略投资者正式进入。2007年9月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成为全国第20家获准转型的信托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5.72亿元人民币。
湖南华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通过收购湘财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股权,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华菱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华菱津杉(天津)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华菱津杉(天津)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华菱集团、华融公司、湖南迪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资,于2009年3月设立,注册资本总额5000万元,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钢铁行业并购基金管理的公司。
中国光大银行
参股中国光大银行,涉足银行业,开辟新的投资领域。涉足风险投资着眼未来,控股上海鼎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湖南迪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新经济中把握商机。进军房地产行业,组建湖南华菱置业有限公司、天和房地产有限公司,谋求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⑥ 彭博全球亿万富豪实时排行榜的具体情况
20大富豪身家合计6768亿美元
根据资料,截至2012年3月4日收市,已经73岁的墨西哥电讯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以685亿美元身家稳居世界首富,盖茨与“股神”巴菲特则分别排名第二及第三。数据显示,斯利姆的身家2013年已暴增11%。20大富豪身家合计则高达6768亿美元。
20大富豪榜上的亿万富豪其实都是各种富豪排行榜上的常客。其中,美国富豪占据九席,零售业龙头沃尔玛家族共有三人上榜。而宜家家居创办人坎普拉德则以425亿美元位列富豪榜第四,他也是欧洲首富。
EBX集团(主要从事矿业)创办人巴西首富巴蒂斯塔位列第十,落后斯利姆近390亿美元。巴蒂斯塔上周豪言要在2015年前成为全球首富,他称巴西向来崇尚美国梦,巴西当前发生的正是“巴西梦”,而他本人正是巴西梦的模范。
亚洲三人上榜,印能源大亨最富
亚洲共有三人上榜,印度能源大亨穆克什·安巴尼以268亿美元成为亚洲首富,比坐拥258亿美元的香港首富李嘉诚高一位。他的个人财富2012年上涨了25%。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董事长拉克希米·米塔尔以236亿美元净资产位列第三。在201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亚洲最富的三人也是他们,不过名次分别是米塔尔安巴尼和李嘉诚。
另据报道,瑞士信贷集团的一份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1年亚洲的亿万富豪数量达到351人,超越了欧洲和北美。
扎克伯格“未够格”上榜
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上月申请上市,创办人扎克伯格成为全球热门人物。尽管他在Facebook 上市后身家将暴涨,但却仍不足以晋身彭博通讯社的“亿万富豪榜”。
彭博估计扎克伯格身家约为210亿美元,仍未及得上第20位身家224亿美元的欧莱雅化妆品王国女继承人贝当古。 王健林成中国新首富
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未上市综合性企业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身家已达到142亿美元,成中国新科首富,他在娱乐、零售等非地产业务方面的权益价值高于彭博之前所估。较总部位于杭州的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财富高出32亿美元。宗庆后已经是中国的第二大富豪。大连万达集团2012年以26亿美元收购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 Inc.,成为全球最大的影院连锁集团。
而在彭博财富排行榜最新的每日申报富翁财富变化的文件中,显示王健林在非地产业务方面的权益价值高于先前所计值。
彭博富翁排行榜的相关负责人对此指出,上述资产的价值可能更高。他说,据总部位于伦敦的封闭式基金PacificAlliance China Land Ltd。的年报显示,该基金在2012年底将其所持万达商业地产的0.5%股权估价7180万美元。这将让万达商业地产的总估值达到144亿美元,王健林的持股则价值86亿美元。
彭博排行榜的数据显示,基于银泰商业、金鹰商贸集团以及百盛商业集团的企业价值/销售比率以及企业价值/Ebitda比率均值,万达百货的价值为56亿美元。该公司表示,计划到2015年将商店数量自目前的62家增至120家。AMC连锁影院加上王健林在中国的影院,就是万达娱乐业务的核心,这一业务成立于2012年,投资领域包括电影、实况表演、电影院以及卡拉OK厅。基于东宝、狮门娱乐以及Gaumont SA的企业价值/销售比率以及企业价/Ebitda比率均值,王健林在万达娱乐业务的持股价值13亿美元。
王健林股权股价或超过99亿美元 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排行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已经以218亿美元净资产称为中国内地首富,而位居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的,分别为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以及网络创始人李彦宏。
据《创投时报》数据统计,马云的净资产主要来自于阿里巴巴集团7.3%股票以及支付宝母公司近半数股权,前者正在筹备的IPO可能创下美国的历史之最,后者则是一项独立的网络支付资产,之前并没有计算在他的净资产内。
⑦ 福克斯排行榜现在第一名是谁
2008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0名2008-03-09 21:15名 中文名 姓名 08年时年龄 资产净值(美元) 国籍 公司 1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77岁 620亿 美国 波克夏·哈萨威公司 2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ú 68岁 600亿 墨西哥 墨国电信公司 3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52岁 580亿 美国 微软 4 拉克希米·米塔尔 Lakshmi Mittal 57岁 450亿 印度/英国 米塔尔钢铁公司 5 穆克什·安巴尼 Mukesh Ambani 50岁 430亿 印度 信实工业 6 安尼尔·安巴尼 Anil Ambani 48岁 420亿 印度 安尼尔·德鲁拜·安巴尼集团 7 英瓦尔·坎普拉德家族 Ingvar Kamprad 81岁 310亿 瑞典/瑞士 宜家 8 辛哈 Kushal Pal Singh 76岁 300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商 9 奥列格·德里帕斯卡 Oleg Deripaska 40岁 280亿 俄罗斯 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 10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Karl Albrecht 88岁 27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1 李嘉诚 李嘉诚 79岁 265亿 中国香港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 12 谢尔登·阿德尔森 Sheldon Adelson 74岁 260亿 美国 拉斯维加斯金沙公司 13 贝尔纳·阿尔诺 Bernard Arnault 59岁 255亿 法国 路易威登 14 劳伦斯·埃里森 Lawrence Ellison 63岁 250亿 美国 甲骨文公司(Oracle) 15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Roman Abramovich 41岁 235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16 西奥·阿尔布雷希特 Theo Albrecht 85岁 23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7 利利雅娜·贝当古 Liliane Bettencourt 85岁 229亿 法国 欧莱雅(L'Oreal) 18 阿列克谢·莫尔达绍夫 Alexei Mordashov 42岁 212亿 俄罗斯 谢韦尔钢铁 19 阿勒瓦利德王子 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51岁 210亿 沙特阿拉伯 王国控股公司,花旗集团 20 米哈伊尔·弗里德曼 Mikhail Fridman 43岁 208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1 弗拉吉米尔·拉辛 Vladimir Lisin 51岁 203亿 俄罗斯 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 22 安曼西奥·奥特加 Amancio Ortega 72岁 202亿 西班牙 服装零售商Inditex公司 23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57岁 199亿 中国香港 新鸿基地产 24 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 Mikhail Prokhorov 42岁 195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5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Vladimir Potanin 47岁 195亿 俄罗斯 国家银行莫斯科Interros公司 26 克里斯蒂·沃尔顿家族 Christy Walton and family 53岁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7 吉姆·沃尔顿 Jim Walton 60岁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8 罗布森·沃尔顿 Robson Walton 64岁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9 李兆基 李兆基 80岁 170亿 中国香港 恒基兆业 30 爱丽丝·沃尔顿 Alice Walton 58岁 190亿 美国 沃尔玛 31 大卫·汤姆森家族 David Thomson 50岁 189亿 加拿大 汤姆森公司 32 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34岁 187亿 美国 Google 33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35岁 186亿 美国 Google 34 迈克尔·奥托家族 Michael Otto 64岁 182亿 德国 Otto邮购集团 35 史蒂芬·皮尔森 Stefan Persson 60岁 177亿 瑞典 服装连锁店H&M集团 36 苏莱曼·克里莫夫 Suleiman Kerimov 42岁 175亿 俄罗斯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37 查尔斯·科赫 Charles Koch 72岁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stries) 38 戴维·科赫 David Koch 67岁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 39 弗朗索瓦·皮诺 Francois Pinault & family 71岁 169亿 法国 古驰集团(Gucci) 40 麦可·戴尔 Michael Dell 43岁 164亿 美国 戴尔 41 保罗·艾伦 Paul Allen 55岁 160亿 美国 微软 42 柯克·科克莱恩 Kirk Kerkorian 90岁 160亿 美国 米高梅、特瑞新达企业 43 史蒂夫·巴尔默 Steven Ballmer 52岁 150亿 美国 微软 44 阿比盖尔·约翰逊 Abigail Johnson 46岁 150亿 美国 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富达 45 芮沙石 Shashi & Ravi Ruia NA 150亿 印度 爱沙(Essar) 46 纳赛尔·阿尔·卡拉菲家族 Nasser Al-Kharafi 64岁 140亿 科威特 M. A. Kharafi & Sons 47 格罗夫纳家族 Gerald Cavendish Grosvenor 56岁 140亿 英国 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 48 卡尔·爱康 Carl Icahn 72岁 140亿 美国 XO通讯公司 49 小弗雷斯特·玛尔斯 Forrest Mars Jr 76岁 140亿 美国 玛氏巧克力 50 杰奎琳·玛尔斯 Jacqueline Mars 68岁 140亿 美国 玛氏 51 约翰·玛尔斯 John Mars 71岁 140亿 美国 玛氏 52 波奇特·罗辛家族 Birgit Rausing 84岁 140亿 瑞典/瑞士 利乐包装公司(Tetra Pak) 53 杰克·泰勒家族 Jack Taylor 85岁 140亿 美国 恩特租车公司 54 戈尔曼·罕 German Khan 46岁 139亿 俄罗斯 Alfa Group 55 苏珊娜·克拉滕 Susanne Klatten 45岁 132亿 德国 宝马 56 瓦吉特·阿莱克波罗夫 Vagit Alekperov 57岁 130亿 俄罗斯 俄国LUKoil石油公司 57 勃仁 Donald Bren 75岁 130亿 美国 尔湾公司 58 阿兰·维德摩尔和吉拉德·维德摩尔 Alain & Gerard Wertheimer 58岁 129亿 法国/美国 香奈儿 59 迪米特 Dmitry Rybolovlev 41岁 128亿 俄罗斯 BPC钾肥公司 60 阿齐姆·普莱姆基 Azim Premji 62岁 127亿 印度 印度软件集团Wipro 61 纳吉布·萨维雷斯 Naguib Sawiris 53岁 127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62 安妮·科克斯·钱伯斯 Anne Cox Chambers 88岁 126亿 美国 美国媒体考克斯公司 63 马克穆多夫 Iskander Makhmudov 44岁 119亿 俄罗斯 乌拉尔矿业金属集团(UGMK) 64 苏尼尔·米塔尔家族 Sunil Mittal 50岁 118亿 印度 巴帝电信Bharti集团 65 阿布拉莫夫 Alexander Abramov 49岁 115亿 俄罗斯 钢铁矿Evraz集团 66 迈克尔·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66岁 115亿 美国 彭博通讯社 67 维克多·维克塞尔伯格 Viktor Vekselberg 50岁 112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 68 米切尔·费雷罗家族 Michele Ferrero 81岁 110亿 意大利/摩纳哥 佛列罗 69 乔治·凯泽 George Kaiser 65岁 110亿 美国 石油、天然气、银行、房地产 70 拉特西斯家族 Spiro Latsis 61岁 110亿 希腊/瑞士 EFG私人银行 71 萨维雷斯 Nassef Sawiris 46岁 110亿 埃及 OCI公司 72 阿列克谢 Alexei Kuzmichev 45岁 108亿 俄罗斯 阿尔法集团 73 菲尔·奈特 Philip Knight 70岁 104亿 美国 耐克 74 维克多·拉什尼科夫 Viktor Rashnikov 59岁 104亿 俄罗斯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MMK)钢铁厂 75 埃纳斯特·拜塔勒利 Ernesto Bertarelli 42岁 103亿 瑞士 雪兰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76 库玛·贝拉 Kumar Birla 40岁 102亿 印度 贝拉集团 77 莱昂多·德维克 Leonardo Del Vecchio 72岁 100亿 意大利 光学制造厂商Luxottica集团 78 安东尼奥·阿韦里诺家族 Antonio Ermirio de Moraes 79岁 100亿 巴西 Votorantim集团 79 伊里斯家族 Iris Fontbona NA 100亿 智利 矿业 80 爱德华·约翰逊 Edward Johnson III 77岁 100亿 美国 富达基金 81 汉斯·雷辛 Hans Rausing 82岁 100亿 瑞典/英国 爱克林集团 82 弗拉基米尔·叶夫图申科夫 Vladimir Yevtushenkov 59岁 100亿 俄罗斯 俄罗斯系统公司 83 伊戈尔·久津 Igor Zyuzin 47岁 100亿 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克钢铁集团 84 塞日尔·达索家族 Serge Dassault 82岁 99亿 法国 Dassault航空集团 85 阿尔贝托家族 Alberto Bailleres 75岁 98亿 墨西哥 Penoles公司 86 拉米什·钱德拉 Ramesh Chandra 68岁 96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公司Unitech 87 查尔斯· 厄根 Charles Ergen 55岁 95亿 美国 EchoStar公司 88 约翰·克鲁吉 John Kluge 93岁 95亿 美国 美国媒体国际集团公司 89 罗纳德·佩拉尔曼 Ronald Perelman 65岁 95亿 美国 Revlon金融公司 90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家族 Silvio Berlusconi 71岁 94亿 意大利 费宁韦斯特集团,传媒和电讯业 91 阿达尼 Gautam Adani 45岁 93亿 印度 阿达尼集团 92 克纳 Petr Kellner 43岁 93亿 捷克 保险 93 乌斯马诺夫 Alisher Usmanov 54岁 93亿 俄罗斯 Gazmetall公司 94 阿道夫·默克尔 Adolf Merckle 73岁 92亿 德国 Phoenix Pharmahandel药品贸易股份公司 95 芬克 August von Finck 78岁 92亿 德国/瑞士 能源 96 萨维雷斯 Onsi Sawiris 78岁 91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97 穆罕默德·阿毛迪 Mohammed Al Amoudi 62岁 90亿 沙特阿拉伯 Corral Petroleum Holdings 98 郭鹤年 郭鹤年 84岁 90亿 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 99 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 77岁 90亿 美国 量子基金 100 阿格艾尔家族 Abl Aziz Al Ghurair 54岁 89亿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马西瑞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⑧ 请问股神巴菲特买股票后,会像股票基金一样运作股票的价格吗,还是等它随着大盘走势自己涨浮
在目前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大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很多富豪身价大为缩水,似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过,也有人躲过这场灾难,“股神”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这得益于这位投资家对风险的洞察和防范能力。
巴菲特身价依然增长
最近的一则消息非常有意思,美国《福布斯》杂志定于27日公布的“美国400富豪榜”上,“股神”沃伦·巴菲特超过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重登首富宝座。
《福布斯》杂志在评估了9月以来的金融危机对美国富豪的影响后更新了这一榜单。从8月29日至10月1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董事长巴菲特个人净资产增加80亿美元,达到了580亿美元,盖茨个人净资产同期减少15亿美元,降为555亿美元。盖茨曾连续15年成为美国首富。
这场危机对巴菲特的影响非常小,而有些富豪身价大为缩水,如英国首富钢铁大亨拉克希米·米塔尔从6月至今损失200亿英镑(约合340亿美元),是本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最大的亿万富豪。而巴菲特10月1日之前的33天里净资产增加了80亿美元。
早就抛光次贷产品
为什么巴菲特的股票好于大盘,原因就在于他的公司在这次危机中影响非常小。巴菲特敏锐的洞察力,早就发现了次贷的灾难性后果。
2003年巴菲特就清除了所有与次级债有关的金融产品。他说,弄懂一个次级债产品需要看15000字,而一个次贷方阵,则需要读75万字,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弄懂的产品。2006年股东大会上,针对这种次贷产品,巴菲特的搭档芒格说,金融业能亏损的品种已经够多了,但华尔街还要再发明一个。正是这种对风险一贯的防范意识,使得巴菲特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他从来不存侥幸心理,只投资可靠而稳健的公司。我们知道,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维50年来投资了许多公司股票,也包括很多金融公司,但是,这次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公司如雷曼兄弟、AIG等,巴菲特均没有投资,而他重仓持有的美国富国银行,是这次危机中影响最小的美国银行,最近还出手收购美联银行。巴菲特的眼光的确令人钦佩。
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巴菲特情愿持有现金,这几年巴菲特一直表示没有价格合适可投资的股票,因此手头现金一直超过300亿美元。现在,金融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困境,现金为王,巴菲特手头300多亿美元是多么珍贵,恐怕华尔街没有公司此时拥有这些现金。当股价大幅下跌,投资价值显现的时候,巴菲特毫不犹豫地出手了,今年以来他的投资已超过百亿美元,9月份以来,就出资50亿美元购买高盛优先股、出资30亿美元购买通用电气优先股,出资2.3亿美元购买中国比亚迪10%的股份……
巴菲特成为今年市场上最活跃的投资者,给人们以信心,以至于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都表示要请巴菲特当财长。当然,巴菲特财富有限,以目前金融危机巨大的窟窿,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拯救的,但他躲避市场风险的投资思路,值得每个投资者学习。
⑨ 十大首富
这是最新的。。。
2008年03月25日 17:56:49 作者: !悠悠思恋!
排名 姓 名 英文名 年龄 财富(美元) 国籍 公司
1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77 620亿 美国 波克夏·哈萨威公司
2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ú 68 600亿 墨西哥 墨国电信公司
3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52 580亿 美国 微软
4 拉克希米·米塔尔 Lakshmi Mittal 57 450亿 印度/英国 米塔尔钢铁公司
5 穆克什·安巴尼 Mukesh Ambani 50 430亿 印度 信实工业
6 安尼尔·安巴尼 Anil Ambani 48 420亿 印度 安尼尔·德鲁拜·安巴尼集团
7 英瓦尔·坎普拉德家族 Ingvar Kamprad 81 310亿 瑞典/瑞士 宜家
8 辛哈 Kushal Pal Singh 76 300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商
9 奥列格·德里帕斯卡 Oleg Deripaska 40 280亿 俄罗斯 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
10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Karl Albrecht 88 27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1 李嘉诚 李嘉诚 79 265亿 中国香港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
12 谢尔登·阿德尔森 Sheldon Adelson 74 260亿 美国 拉斯维加斯金沙公司
13 贝尔纳·阿尔诺 Bernard Arnault 59 255亿 法国 路易威登
14 劳伦斯·埃里森 Lawrence Ellison 63 250亿 美国 甲骨文公司(Oracle)
15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Roman Abramovich 41 235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16 西奥·阿尔布雷希特 Theo Albrecht 85 23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7 利利雅娜·贝当古 Liliane Bettencourt 85 229亿 法国 欧莱雅(L'Oreal)
18 阿列克谢·莫尔达绍夫 Alexei Mordashov 42 212亿 俄罗斯 谢韦尔钢铁
19 阿勒瓦利德王子 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51 210亿 沙特阿拉伯 王国控股公司,花旗集团
20 米哈伊尔·弗里德曼 Mikhail Fridman 43 208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1 弗拉吉米尔·拉辛 Vladimir Lisin 51 203亿 俄罗斯 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
22 安曼西奥·奥特加 Amancio Ortega 72 202亿 西班牙 服装零售商Inditex公司
23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57 199亿 中国香港 新鸿基地产
24 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 Mikhail Prokhorov 42 195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5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Vladimir Potanin 47 195亿 俄罗斯 国家银行莫斯科Interros公司
26 克里斯蒂·沃尔顿家族 Christy Walton and family 53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7 吉姆·沃尔顿 Jim Walton 60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8 罗布森·沃尔顿 Robson Walton 64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9 李兆基 李兆基 80 190亿 中国香港 恒基兆业
30 爱丽丝·沃尔顿 Alice Walton 58 190亿 美国 沃尔玛
31 大卫·汤姆森家族 David Thomson 50 189亿 加拿大 汤姆森公司
32 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34 187亿 美国 Google
33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35 186亿 美国 Google
34 迈克尔·奥托家族 Michael Otto 64 182亿 德国 Otto邮购集团
35 史蒂芬·皮尔森 Stefan Persson 60 177亿 瑞典 服装连锁店H&M集团
36 苏莱曼·克里莫夫 Suleiman Kerimov 42 175亿 俄罗斯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37 查尔斯·科赫 Charles Koch 72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stries)
38 戴维·科赫 David Koch 67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stries)
39 弗朗索瓦·皮诺 Francois Pinault & family 71 169亿 法国 古驰集团(Gucci)
40 麦可·戴尔 Michael 43 164亿 美国 戴尔
41 保罗·艾伦 Paul Allen 55 160亿 美国 微软
42 柯克·科克莱恩 Kirk Kerkorian 90 160亿 美国 米高梅、特瑞新达企业
43 史蒂夫·巴尔默 Steven Ballmer 52 150亿 美国 微软
44 阿比盖尔·约翰逊 Abigail Johnson 46 150亿 美国 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富达
45 芮沙石 Shashi & Ravi Ruia NA 150亿 印度 爱沙(Essar)
46 纳赛尔·阿尔·卡拉菲家族 Nasser Al-Kharafi 64 140亿 科威特 M. A. Kharafi & Sons
47 格罗夫纳家族 Gerald Cavendish Grosvenor 56 140亿 英国 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
48 卡尔·爱康 Carl Icahn 72 140亿 美国 XO通讯公司
49 小弗雷斯特·玛尔斯 Forrest Mars 76 140亿 美国 玛氏巧克力
50 杰奎琳·玛尔斯 Jacqueline Mars 68 140亿 美国 玛氏
51 约翰·玛尔斯 John Mars 71 140亿 美国 玛氏
52 波奇特·罗辛家族 Birgit Rausing 84 140亿 瑞典/瑞士 利乐包装公司(Tetra Pak)
53 杰克·泰勒家族 Jack Taylor 85 140亿 美国 恩特租车公司
54 戈尔曼·罕 German Khan 46 139亿 俄罗斯 Alfa Group
55 苏珊娜·克拉滕 Susanne Klatten 45 132亿 德国 宝马
56 瓦吉特·阿莱克波罗夫 Vagit Alekperov 57 130亿 俄罗斯 俄国LUKoil石油公司
57 勃仁 Donald Bren 75 130亿 美国 尔湾公司
58 阿兰·维德摩尔和吉拉德·维德摩尔 Alain & Gerard Wertheimer 58 129亿 法国/美国 香奈儿
59 迪米特 Dmitry Rybolovlev 41 128亿 俄罗斯 BPC钾肥公司
60 阿齐姆·普莱姆基 Azim Premji 62 127亿 印度 印度软件集团Wipro
61 纳吉布·萨维雷斯 Naguib Sawiris 53 127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62 安妮·科克斯·钱伯斯 Anne Cox Chambers 88 126亿 美国 美国媒体考克斯公司
63 马克穆多夫 Iskander Makhmudov 44 119亿 俄罗斯 乌拉尔矿业金属集团(UGMK)
64 苏尼尔·米塔尔家族 Sunil Mittal 50 118亿 印度 巴帝电信Bharti集团
65 阿布拉莫夫 Alexander Abramov 49 115亿 俄罗斯 钢铁矿Evraz集团
66 迈克尔·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66 115亿 美国 彭博通讯社
67 维克多·维克塞尔伯格 Viktor Vekselberg 50 112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
68 米切尔·费雷罗家族 Michele Ferrero 81 110亿 意大利/摩纳哥 佛列罗
69 乔治·凯泽 George Kaiser 65 110亿 美国 石油、天然气、银行、房地产
70 拉特西斯家族 Spiro Latsis 61 110亿 希腊/瑞士 EFG私人银行
71 萨维雷斯 Nassef Sawiris 46 110亿 埃及 OCI公司
72 阿列克谢 Alexei Kuzmichev 45 108亿 俄罗斯 阿尔法集团
73 菲尔·奈特 Philip Knight 70 104亿 美国 耐克
74 维克多·拉什尼科夫 Viktor Rashnikov 59 104亿 俄罗斯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MMK)钢铁厂
75 埃纳斯特·拜塔勒利 Ernesto Bertarelli 42 103亿 瑞士 雪兰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76 库玛·贝拉 Kumar Birla 40 102亿 印度 贝拉集团
77 莱昂多·德维克 Leonardo Del Vecchio 72 100亿 意大利 光学制造厂商Luxottica集团
78 安东尼奥·阿韦里诺家族 Antonio Ermirio de Moraes 79 100亿 巴西 Votorantim集团
79 伊里斯家族 Iris Fontbona NA 100亿 智利 矿业
80 爱德华·约翰逊 Edward Johnson III 77 100亿 美国 富达基金
81 汉斯·雷辛 Hans Rausing 82 100亿 瑞典/英国 爱克林集团
82 弗拉基米尔·叶夫图申科夫 Vladimir Yevtushenkov 59 100亿 俄罗斯 俄罗斯系统公司
83 伊戈尔·久津 Igor Zyuzin 47 100亿 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克钢铁集团
84 塞日尔·达索家族 Serge Dassault 82 99亿 法国 Dassault航空集团
85 阿尔贝托家族 Alberto Bailleres 75 98亿 墨西哥 Penoles公司
86 拉米什·钱德拉 Ramesh Chandra 68 96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公司Unitech
87 查尔斯· 厄根 Charles Ergen 55 95亿 美国 EchoStar公司
88 约翰·克鲁吉 John Kluge 93 95亿 美国 美国媒体国际集团公司
89 罗纳德·佩拉尔曼 Ronald Perelman 65 95亿 美国 Revlon金融公司
90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家族 Silvio Berlusconi 71 94亿 意大利 费宁韦斯特集团,传媒和电讯业
91 阿达尼 Gautam Adani 45 93亿 印度 阿达尼集团
92 克纳 Petr Kellner 43 93亿 捷克 保险
93 乌斯马诺夫 Alisher Usmanov 54 93亿 俄罗斯 Gazmetall公司
94 阿道夫·默克尔 Adolf Merckle 73 92亿 德国 Phoenix Pharmahandel药品贸易股份公司
95 芬克 August von Finck 78 92亿 德国/瑞士 能源
96 萨维雷斯 Onsi Sawiris 78 91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97 穆罕默德·阿毛迪 Mohammed Al Amoudi 62 90亿 沙特阿拉伯 Corral Petroleum Holdings
98 郭鹤年 郭鹤年 84 90亿 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
99 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 77 90亿 美国 量子基金
100 阿格艾尔家族 Abl Aziz Al Ghurair 54 89亿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马西瑞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⑩ 华尔街全过程、全对冲原则是什么概念
在2007年的金融行业大事记上,“对冲基金”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且往往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令人精疲力竭的荷兰银行(ABN AMRO)收购大战中,对冲基金TCI和Atticus在关键时刻阻止了巴克莱银行(Barclays)的收购企图,使荷兰银行落入了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手中;在今年7月到8月,贝尔斯登(Bear Stearns)、高盛(Goldman Sachs)和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几个对冲基金严重亏损,成为了次级按揭贷款崩盘的导火线;在次级贷款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对冲基金的表现呈现出两极分化,有的因为赌博成功而大赚一笔,有的则因为亏损过重而黯然退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冲基金行业在2007年的表现还算及格,在扣除管理费和利润分成之后,总体盈利12%左右(截止2007年10月31日,数据由Barclay Hedge提供),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股市和债市的回报率。
提到“对冲基金”,中国人会立即回忆起乔治-索罗斯,这个投机天才领导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曾经成功进行对英镑和泰铢的投机,引发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并且差一点使香港金融市场崩溃。不仅仅是中国人这么想,在许多国家的民众心目中,对冲基金经理是一群潜伏在黑暗中的野心家、阴谋家,是对政治经济局势进行超级豪赌的吸血鬼。但是,以上观点只适合于以索罗斯为首的一小撮“全球宏观对冲基金”(Global Macro Hedge Fund),这些基金紧紧盯着各国宏观经济局势,企图在全球财富创造与流动的大环境中进行激动人心的宏观投机;大部分对冲基金却并非如此。在对冲基金经理这个群体中,有人像巴菲特或彼得-林奇那样坚持基本面分析,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有人像索罗斯那样对政治脉搏和经济周期非常敏感,视投机为生命;还有人像数学家或物理学家那样醉心于数学公式和计算机模型,试图通过科学手段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近年来,又出现了类似于私人股权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的对冲基金,它们不仅满足于买卖股票和债券,还试图主动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与治理,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对冲基金都试图取得稳定的超额收益:它们希望在市场上升的时候能够赚钱,市场下跌的时候也能够照样赚钱,同时尽可能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
对冲基金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游戏,只适合机构投资者和大富翁玩。在美国,个人投资者想要投资于对冲基金,必须至少具备100万美元的金融资产(不包括土地、房屋等实物资产)以及20万美元以上的可支配年收入。事实上,为了做到分散投资,一个人至少要拥有上千万美元的金融资产才可能真正有效地投资于对冲基金,这就把99%的美国人排除在了投资群体之外。只要投资者总数控制在100人以下,对冲基金可以不在美国证交会注册,不进行信息披露,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作为限制条件,对冲基金不能进行广告宣传,其中许多甚至连网站都没有,完全依靠个人关系和经纪人的介绍来招揽投资者。投资者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每年2%的管理费和20%的利润提成,比传统的共同基金高的多。如果一个对冲基金经理足够天才,他可以在两三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例如著名数学家、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对冲基金的经理人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在2006年获得了高达14.6亿美元的管理费和利润分成,几乎相当于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CEO的薪酬之和。资历更老的对冲基金经理,例如索罗斯、罗杰斯(Rogers)和兰伯特(Lambert)之流,早就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常客了。在华尔街取得一定成就的交易员和分析师,往往会选择开设自己的对冲基金,虽然失败的几率很高,一旦成功却可以带来数不清的利益与荣誉。
由于对冲基金只向富人开放,往往被媒体谴责为“让富人更富的工具”。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拉美债务危机都有对冲基金的影子,今年的次级贷款危机也使某些对冲基金飞黄腾达,但这些成就都与中小投资者无关;恰恰相反,对冲基金的成功往往伴随着大部分投资者的失败,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过,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慈善捐赠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资金等涌入对冲基金,使平民百姓能够间接享受到它们的回报。此外,中小投资者还可以买进“对冲基金的基金”(Funds of Hedge Funds),这种基金投资于其他对冲基金,一般不设立最低投资限额,对投资者的净资产也没有限制,而且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即便如此,在对冲基金领导的全球财富再分配中,富人获得的份额总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有平民百姓无法比拟的信息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使自己的财富规模变得更大。2005年以来,美国和英国的贫富差距都接近了几十年来的最高点,其中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和其他贵宾理财工具的贡献很大,金融家们不停地帮助世界上最富裕的1%设计理财方案,99%的中小投资者却被边缘化了。
平心而论,对冲基金具备某些特殊风险,可能的确不太适合中小投资者。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持有空头仓位,持有金融衍生工具,并且采用很高的财务杠杆,以求尽可能提高风险收益比例。某些对冲基金还投资于流动性很差的证券(次级按揭贷款就是一个例子),甚至像私人股权公司那样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票,还有对冲基金专门投资破产公司的证券,这种风险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问题在于,对冲基金经理经常利用监管方面的漏洞,进行内幕交易、恶性投机,承担过于巨大的风险,这种行为实际上使金融市场变得更不稳定。一旦危机降临,那些赌博失败的对冲基金要么疯狂抛售,要么禁止投资者赎回,有的甚至伪造业绩,让投资者以为事情还没有变糟。这些行为都严重违法了法律和职业道德,不仅损害了对冲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利益。
今年的次级贷款危机,同时展示了对冲基金的优点和缺点: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可以利用市场危机获利,但糟糕的对冲基金经理却使得市场危机更加严重。危机的起点是贝尔斯登旗下的两个自称投资于“高级抵押证券”(High Grade Mortgage)的对冲基金遭受沉重打击,由于财务杠杆比例过高,投资者的钱几乎一分都没剩下,其中包括巴克莱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钱。贝尔斯登在历史上一直是最出色的抵押证券交易公司,既然它的基金都出了问题,那么谁还能独善其身呢?在恐惧之下,投资者纷纷抛售抵押证券,与房地产抵押贷款有关的股票也纷纷大跌。结果,第二个打击出现了——高盛旗下的一个自称“市场中性”的股票对冲基金在短短一个月内亏损26%,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当巴黎银行旗下的抵押证券对冲基金遇到问题时,这家银行宣布禁止投资者赎回投资,其他对冲基金管理机构争相仿效。很多遇到麻烦的对冲基金还拒绝披露具体的损失数字,借口“市场流动性不足,无法公允定价”,以避免投资者的指责。以上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投资者们几乎歇斯底里地抛售所有与次级贷款有关的证券,余波直到现在还未平息。当然,那些事先赌博次级贷款将要崩盘的对冲基金赚的盆满钵满,但总体来说这是一场负和游戏,绝大部分人都是输家。
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在次级贷款风暴中受到的打击颇深,原因之一就是对冲基金游戏玩过了火。几乎所有顶级投资银行都有强大的对冲基金管理部门,摩根大通、高盛和巴克莱旗下的对冲基金规模可以列入世界前十;而且投资银行还大量利用自有资本进行自营交易,这种交易的性质与对冲基金非常类似,采用的策略几乎一模一样。对冲基金经理们根据他们对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形势的判断,对房地产抵押证券进行投机,而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的交易员们也在这么做。有些投资银行还投资于自己经营的对冲基金,例如花旗就是自己旗下几个对冲基金的最大投资者。投资银行不满足于扮演传统的中间商角色,大胆投入对市场波动的赌博,固然能够在平时大幅度提高收入,却会在危机爆发时雪上加霜。根据今年华尔街各大巨头的财务报告,除了高盛因为赌博次级贷款即将下跌而逃过一劫,其他巨头都蒙受了几十亿到上百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这些损失基本上都来自自营交易和旗下的对冲基金。受损最严重的美林和花旗的CEO还因此丢掉了职位。对冲基金游戏导致如此严重的下场,恐怕是这些投行高管们完全没有想到的。
为什么很多历史业绩良好的对冲基金会在次级贷款危机中倾覆呢?如果你观察贝尔斯登、高盛和花旗的几个出了问题的对冲基金,你会发现过去几年它们的盈利都比较稳定,看不出有亏损的趋势;然而一旦亏损,后果就无法挽回。原因很简单:在债券领域,尤其是房地产抵押证券这种复杂的结构化债券领域,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高度依赖计算机模型,交易过程变成了一场数学游戏,由一大堆数学家、统计学家和金融工程学家制订游戏规则。计算机模型无法预测未来,只能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制订者的假设得出结论。如果假设出现错误,或者未来的市场环境出现显著变化,计算机模型就变成了废物,原先被认为价值连城的资产就将一钱不值。直到次级贷款危机蔓延开来,许多对冲基金仍然宣称自己采用的是“风险很低的策略”,几乎不可能出现大幅度贬值的情况。其实类似情况在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危机中就曾经出现,当时著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雇佣了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一大堆才华横溢的程序设计师,为其设计非常精巧的套利模型,试图捕捉政府债券交易中的微小获利机会;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俄罗斯政府债券会突然违约,结果这群伟大的科学家最终亏的血本无归。在今年夏天遭遇同样的灾难之后,华尔街痛定思痛,开始反省过去过于迷信数学推理和计算机模型的风格,“人脑取代电脑”成为了对冲基金改革的主题之一。至于这一改革能否持续下去,还很难预料。
依赖电脑的对冲基金大亏了一笔,依赖人脑的对冲基金却在2007年大出风头,尤其是那些依靠战略决策和人际关系取胜的所谓“行动主义”基金。传统的基金经理只对企业的财务价值感兴趣,对企业管理层面的问题并不关心;行动主义基金经理却喜欢主动影响企业的重大决策,通过资本运作、战略重组和管理层更替来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传统的基金只是在市场中发掘潜在的财富,行动主义基金却在主动地创造财富,所以它们的定位更像企业家,而不像投资家。在荷兰银行收购战中,它们的威力得到了集中体现。
荷兰银行是一家拥有1.5万亿美元总资产和7万员工的超级全能银行,其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业务上都颇具实力。但是,由于各项业务整合情况很差,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很缓慢,最近几年的股票回报率落后于欧洲同行。今年2月,位于伦敦的行动主义对冲基金TCI向董事会和股东写信,要求在股东大会上讨论将荷兰银行拆分并出售,引起了分析师和媒体的一致叫好。为了自救,荷兰银行董事会急忙请来了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担任“白衣骑士”,两家银行迅速展开了合并谈判,并于4月中旬敲定了细节,荷兰银行股价因此上涨超过30%。但是,对冲基金TCI对这一结局仍不满意,联合其他股东与苏格兰皇家银行、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和比利时富通银行(Fortis)接触,终于促使这三家银行提出了比巴克莱银行开价更高的收购方案。与此同时,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Atticus也对巴克莱银行施加了压力,使巴克莱管理层难以将收购进行到底。在两家对冲基金和其他行动主义投资者的默契配合下,巴克莱的收购方案以失败告终,荷兰银行于今年10月落入苏格兰皇家银行之手,股价至此累计上升50%。这桩惊天大收购给TCI带来的回报是丰厚的:它手中握有3%的荷兰银行股票,至少产生了15亿欧元的利润。
受到TCI的成功事迹鼓舞,对冲基金纷纷向欧洲其他大公司发起挑战。著名的行动主义基金Knight Vinke对汇丰银行(HSBC)董事会发出了制订重组计划的要求,董事会在多次抗拒之后,不得不与该基金举行圆桌会谈;世界最大的无线通信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也受到对冲基金的压力,开始考虑改变公司战略与资本结构。在美国,类似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著名的行动主义对冲基金ESL于几年前收购了美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凯马特(Kmart),接着又收购了历史悠久的西尔斯百货公司(Sears),通过出售资产和改良业务,使股价一飞冲天,基金经理兰伯特由此赢得了“巴菲特第二”的美誉。在人们心目中,收购公司多数股份并改变企业发展战略,似乎是私人股权公司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对冲基金的新舞台。有的媒体把行动主义基金经理称为“新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无论是荷兰银行这样的庞然大物,还是西尔斯这样的传统企业,都无法摆脱对冲基金资本家的魔掌。
对冲基金越来越多的卷入企业战略和并购决策,对财富创造与流动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基金经理们当然认为自己是财富的创造者,因为拆分和收购可以提高荷兰银行、凯马特这样的绩差企业的效率,发掘潜在的价值,最终扩大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不少企业高管和媒体认为,对冲基金是急功近利的投资者,它们希望的是短期利益最大化,没有耐心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例如荷兰银行的业务整合本来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假以时日很可能走出泥潭,但TCI等对冲基金没有给它这个机会。某些基金经理频繁地对企业管理层指手画脚,可能扰乱企业的发展战略,对长期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当对冲基金经理们为一次次成功的交易干杯时,企业员工、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却在为他们的成功买单。荷兰银行被收购之后,至少需要裁减2万到3万个职位,客户服务可能会受到影响,各国监管部门也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监督并购流程;ESL在收购凯马特和西尔斯的过程中,也大量裁减了员工,并关闭了许多历史悠久的业务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讲,行动主义对冲基金把大量财富从员工和客户手中,转移到了股东手中,这符合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却可能无助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
从宏观经济的层面上看,对冲基金通过对商品期货和外汇的投机,对全球范围的国家财富流动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力。全世界专门从事商品投机的对冲基金规模高达1830亿美元,考虑到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它们的实际能量超过1.8万亿美元。再加上可以投资商品期货的“多策略对冲基金”(Multi Strategy Hedge Fund),投机者对重要商品价格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著名基金经理罗杰斯发出“商品市场有十年大牛市”的预言之后,更多的基金经理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热门商品投机的浪潮。2007年,多种重要商品的价格达到或接近了历史最高点:石油突破每桶100美元,黄金突破每盎司800美元,铜价一度超过每吨10000美元,燃料油、天然气、铝、铅和其他工业金属的价格也出现剧烈波动。虽然商品价格上升受到了美元贬值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过热的影响,投机者的热情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以石油为例,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从2006年初的每桶60美元涨到2006年夏天的80美元,在2007年初暴跌至约55美元,此后缓慢回升到70美元,今年9月以来则暴涨到近100美元,如此剧烈的波动不可能完全由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解释。根据纽约能源对冲基金中心(Energy Hedge Fund Center)的统计,约有200家对冲基金对原油、燃料油和其他形式的能源产品进行大规模投机,对冲基金等投机者占据整个北美能源期货市场的28%,交易量则在过去五年内增长近200%。美国最大的石油精炼商之一——特索罗公司(Tesoro Corp.)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原油价格本来应该是每桶60美元,但对冲基金等投机者却利用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把它推到了90美元。在次级债危机爆发时,许多对冲基金不得不抛售原油以补充现金,现在它们纷纷返回市场继续进行投机,这使得原油价格的波动性更加剧烈。
长期暴涨的商品价格,是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各国等自然资源出口大国的福音,却使中国、日本等自然资源进口大国付出了沉重代价,美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商品价格上涨还带动了自然资源类企业的股价上涨,石油公司、钢铁公司、矿产开发公司成为了投资者的新宠儿,必和必拓、米塔尔乃至中国石油都是资本市场的受益者。此外,太阳能、风力能源、核能和清洁煤等“替代能源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仅仅中国大陆的太阳能企业就有十多家在美国上市成功。作为投资者,对冲基金经理的职责只是为客户谋取最大利益,但他们的交易行为却给全球财富流动带来了深远影响。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复苏,中东各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非洲投资热潮的兴起,乃至近年来自然资源类企业的兼并重组风潮,都是商品价格暴涨引起的连锁反应;当对冲基金经理们对能源、贵金属、基本金属和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合约进行投机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推动着一次全球经济体系的重新洗牌,也刺激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崛起,给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外汇产品方面,对冲基金活跃地进行现货、远期合约、互换合约和一系列其他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对各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进行各种赌博。美元汇率的暴跌,日元汇率的回升,以及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都有对冲基金的一份贡献。按照中国媒体的惯用词语,它们代表着所谓的“国际热钱”。当然,相对于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力量,对冲基金的实力仍然是薄弱的,它们只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或者顺从已经形成的趋势,以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任何对冲基金经理代表的都是客户资本的利益,与传说中的所谓“国际金融战争”有本质的区别。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冲基金产业已经变得过于庞大,过于难以驾驭,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监管者也不得不对其忌惮三分。对媒体公开的对冲基金资产接近2万亿美元,不公开的对冲基金至少有数千亿美元,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GDP。次级贷款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和欧洲都开始酝酿针对对冲基金的严厉监管措施,包括强迫其在证交会注册、扩大信息披露,甚至对交易策略进行限制等等。在政治与法律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开始转为“离岸基金”(Off Shore Fund),将注册和办公地点转移到监管力度比较薄弱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亚太地区的香港、新加坡等地。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大牛市,加剧了对冲基金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目前香港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外最大的对冲基金基地,有些国际对冲基金还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代表处。可以想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进一步开放,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不断推出,对冲基金在中国股市和债市的活动将越来越频繁。中国本土也必将诞生自己的对冲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创造财富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