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股刚有起色,管理层就给股市降温,原因为何
我们都知道A股在前不久刚刚有点起色,让很多A股股民看到了希望。但是最近就好像没有一点防备一样,A股又开始猝不及防地下跌了,有管理层给股市进行了降温,让很多投资者摸不着头脑。对股市进行降温,只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股市降温。
由于最近国家队减持,管理层给股市降温,是让大家明白,国家队都减持了,会有一些股民可能也会跟风减持。国家队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降温呢?为了控制涨速,这样才能使牛市变得健康和长久。接下来银保监会为了强化资金流向监管,会对一些违规配置进行严厉查处,因为借助违规配资进来的资金,存在的风险性很高,为应对股市可能会出现泡沫的风险,如果在这时管理层还不对股市进行降温,就会导致那些违规配置,扰乱股市的正常发展,给股市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7月份来看,从7月初开始,指数一天比一天高,只用了没有多久的时间,一下子涨到3458个点,所以已经明显可以看出,指数一直在不断的变长。按正常逻辑分析,这样的涨速有点过快,按照这样的涨幅下去,速度会越来越快。管理层是不希望股市的涨速太快的,他们希望的是,股市一点一点的长这样是最好。所以面对这样的涨幅,管理层需要给股市降温。
由于指数涨幅太快,这会导致指数受阻,所以管理层会根据需求给股市降温,以此来缓解这个问题,才能营造一个更健康的股市。因为要是股民不断涌入的时候,股市市场往往容易变得扭曲,管理层为了让行情慢一些,防止不出现大的风险,会选择降温,这样才能使行情变得更健康。股市发展过快,容易让很多股民盲目地跟风投资,这不是股市的健康走势,管理层出来调整一下,才能使后面的股市进展更好。
B. 股市什么时候才能有起色啊
快了,你要忍得!才能修成正果
C. 股市什么时候才会有起色
从A股的日线、周线和月线来看,目前股市的情况不太乐观,整体还版是比较弱势。
价格运行在前权低和前高中间位置,成交量也不大。
什么时候会有起色呢?当日线、周线或月线的收盘价,高于前高点价格,并且伴随着较之前大很多的成交量,那股市就可能会有起色。
周线、月线上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有起色的可能性较大,日线上出现这种情况,有起色的可能性稍微小一些。
D. 感觉目前股市很难有大的起色,还有什么其他理财选择
看了上面一溜的回答,我很无语,为什么就没有愿意坚持下去意见的呢!回或者说,他们到底有没有答搞懂什么是好投资?
埃及法老约瑟夫发现每七年会发生一次灾荒,便在丰年储存粮食,灾年卖出,以此获利!你有没有逆向思维想过,现在股市不景气有可能恰恰是未来超额回报最好投资机会!
当然你可以选择其他很多投资方式,实际上现在整个市场很多人就是那么做的,为了短期多赚几个百分点,大众总会这么干,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长期投资未来的非凡价值。
E. 深港通了,为啥股市大盘没有任何起色呢
影响股市大盘走势的因素有很多,政策导向、经济环境、市场情绪等都会对大盘产生回扰动,但答有主有次、有急有缓,同时还有不可预料的波动因素。
个人认为,对股市大盘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实体经济,毕竟人们购买股票是希望买到一支能够下金蛋的鸡,而不只是一枚鸡蛋。当社会上的实体企业普遍向好,生产能力处于强势阶段,大盘走势自然会上升。如果此时再辅之以适当的政策利好和市场热情,那么,大盘以火箭的速度上升也是可能的。
而深港通的开通只不过实在操作方式上给予了放开,但并未在实体经济层面引起变化,所以,并不能对大盘有实质的影响,因此,大盘没有积极响应实属正常。
F. A股刚有起色,管理层就给股市降温,原因为何
原因是因为现在的股市行情不是很好,需要管理层来调整一下,才能是的后面的进展更好。
G.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会有起色
07年的大牛市,现在是看不到呢。不过最近大盘行情走的还算比较好,重个股,轻大盘!大盘涨不代表自己的股票也涨。
H. 股票价格是否会跌到不足一块钱
股票价格是否会跌到不足一块钱,严重的跌到几分都是有可能的。
股票本身没回有价值答,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Stock Price)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分为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股票的理论价格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两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论价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I. 利益集团这帮灰孙子股市有起色了就乱发股票了。
A股屡现暴涨暴跌 透视三大深层原因
最近十个交易日沪指最大跌幅达17.5%
经过前期实现翻番的暴涨后,上证综指最近迅速调头持续暴跌。截至昨日,仅十个交易日,沪指最大跌幅近600点,三千点关口被轻松洞穿,并且下跌速率仍没有收敛的迹象,A股惯有的“暴涨暴跌”特征再次凸显。
回顾历史,无论是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上证综指从2245.44点一路下跌至998.23点,跌幅达到55.54%,四年大熊市不堪回首,还是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上证指数从千点起步,一路飙升,创造了6124.06点的历史性辉煌,两年间暴涨513.49%,当数世界第一涨幅!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短短一年时间,上证综指从6124.06点再次回归至1664.93点,以暴跌72.81%的幅度,完成了“六千一”到“一千六”的轮回,堪称全球第一跌幅!这种“跌过头”对“涨过头”的非理性对称,赋予了中国式A股运行的典型特征。
由此,人们不禁要问:为何A股无法展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与中国经济一起持续增长?为何中国股市涨起来雄风无限,跌起来也一泻千里,甚至多次被打回原形?
单边交易暴露机制不健全
综观A股的“暴涨”或“暴跌”,实际上是单边式一步到位的涨或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来自“做空机制”的缺乏。
众所周知,一个只有单边做多的市场,除了一味做多外,没有与之匹配的涨跌稳定机制,这样势必会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股市上涨时大家都可以赚钱,形成巨大的财富效应和不断的跟风效应,导致股市出现长期持续上涨而无法抑制,当股市涨无可涨,或是涨过头后,又容易形成疯狂的“杀跌”,直到跌出足够的上涨空间,才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反弹或反转。这种频繁暴涨暴跌,尤其是“打回原形”之后的反弹或反转,将更具有一步到位涨或一步到位跌的力量,股指的大起大落,就会成为市场的不二选择。
如果说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价值发现或准确定价,那么做空机制的推出,对证券市场本身的意义就是让这个市场的“生命”能够畅通的“呼吸”,有“呼吸”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活力,才能追寻证券市场的价值和意义。
不成熟理念导致非理性涨跌
中登公司发布的统计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已上市A股流通市值占比为54.62%,这也是有统计以来机构投资者持有量首次超过五成。然而,在机构投资者主导下,A股重陷暴涨暴跌的怪圈,充分暴露出市场投资理念的稚嫩或不成熟。
不要说6124点到1664点的大熊市,就对最近盘面的观察来说,无论是上证50指数,还是上证180指数,乃至沪深300指数,十个交易日禁收出9根大小不等的阴线,恶劣的技术形态更甚两市大盘。进一步盘中个股表现,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交通银行(601328)、中国人寿(601628)、宝钢股份(600019)、武钢股份(600005)、马钢股份(600808)、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神华(601088)、中国中铁(601390)、国电电力(600795)等机构重仓的权重股无不是阴雨绵绵,哀鸿遍野。由此不难发现:机构投资买卖存在相当严重的短线思维,涨时追涨,跌时杀跌的现象突出。这与管理层对机构稳定大市的要求相距甚远。
另外,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大小非作为后股改时期的庞大群体,他们的持股意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的投资信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底累计解禁的“大小非”数量已经占到了累计产生的“大小非”数量的47.5%。可见,随着股指的上升,意味着限售股(特别是小非)的解禁意愿越来越大,势必给市场带来资金面和信心面的双重压力。
政策依赖症强化股指暴涨暴跌
从过去十几年的市场演绎看,投资者对政策的过分依赖,强化了股指的暴涨暴跌。特别是,每当牛市“涨过头”时,只要政府不干预,投资者就会错觉“市场还没到顶”;相反,每当熊市“跌过头”时,只要政府不表态,投资者就会错觉“市场还没跌到底”。
当然,政策依赖症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中国股市处在政策法规及执行不完善的阶段,新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而老的政策法规又在不断调整之中,每一项新政策法规出台和执行难免会使市场产生阶段性的波动。
总之,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热钱的涌入、货币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资产溢价等诸多外部因素外,市场制度不健全因素是本轮股市先暴涨而后又暴跌的主要的内在原因。因此,深入分析A股市场本轮暴涨暴跌的内在性原因,对A股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