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1900年上海

1900年上海

发布时间:2021-11-03 01:43:50

㈠ 1900年上海市人口总数是多少有这方面的资料吗不要大概的,精准数字。谢谢!

应该在两百多万人口。

㈡ 假如你生活在1900年的上海

有轨电车还没被发明出来

㈢ 上海外滩历史,要近代的,从1900之后直到现在的,谢谢

外滩是上海人最愿意讲述故事的地方,来上海不到外滩,就等于没真正的上海。过去人们管上海叫上海滩,上海人认为这个滩,指的就是外滩。外滩有各式各样的建筑,也有数不清的人在外滩发了财。

1880年的外滩

而一百多年前,当第一船外国人来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渔村,当时的外滩也只是一条便于纤夫行走的小道。184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这里的黄浦江岸也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属于黄浦江泛滥时的淤泥地带。

1842年的夏天,参加鸦片战争的英国舰队,终于开到了上海。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上海跟中国另外四个口岸,被迫开放。因当时住在上海的洋人常去这条纤夫行走的小道上散步,特意铺上了煤渣,取名为黄浦滩路。

法国冒险家描述当年的外滩:"不计其数的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殖民时期的外滩:美丽的"伤疤"
1928年的外滩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为通商口岸。第二年,英军上尉巴富尔作为英国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领事,来到上海并做好定居准备。1843年11月7日,一艘名叫"水怪"的三桅船驶入上海,甲板上站着英军上尉巴富尔和几名随员。

时有"小苏州"之称的上海县城有27万人口,大小街道60多条。上海道台宫慕久并没有到码头迎接巴富尔,只是派了几顶轿子把他们接到了道台的衙门里。正当巴富尔为租房的事大伤脑筋时,一个姓姚的商人找到了他,表示愿将他在城里的52间房租给他,这样,巴富尔和他的四名随员才有了安身之地。但当姚书平提出要同巴富尔独家贸易时,却被巴富尔一口回绝。

随后赶到上海的英商却没有巴富尔那么幸运,他们被拒之城外,只好在北门城墙外搭起简易的茅棚。巴富尔紧紧抓住《南京条约》中"寄居……贸易通商无碍"等字眼,不断对宫道台施加压力,要他划定一块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居留地,并选择黄浦江边的泥泞地作为租借地,这块泥泞地便是今日的外滩。

巴富尔之所以选择这块800多亩的泥泞地作为租借地,一是这里东靠黄浦江,北靠苏州河,水陆交通方便;二是外国商船兵船从长江口进入黄浦江,必须有一个停泊的地方;另外,东面的黄浦江上有英国军舰游弋,这令他们觉得把自己的居留地放在自己军舰的看护之下可以更安全。

1845年11月29日,在历时两年谈判之后,宫道台与巴富尔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它规定:英商居留地,北以李家场、东以黄浦江、南以洋泾浜、西以河南路为界限,这项居留地面积为830亩。这个章程曾被侵华外国人视为上海的根本大法。

上海租界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上海外滩成为了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多集中在这儿。《土地章程》签订当年,外滩建起11所房屋,开设23家洋行。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分之一。1845年起今天的外滩地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英国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军的保护。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无数的探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海滩。洋人喜欢在泥滩上跑马,跑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道,当时上海人称它为"马路"。英国人管这条马路叫外滩(Bund)。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这里原来驻有英国的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

自1846年上海辟为商埠以后,财富犹如神话般在这里堆积起来,一幢幢银行大楼拔地而起。经过约一个世纪的营建,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在这个仅有4公里长的一条弧线上,鳞次栉比地矗立起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希腊式、文艺复兴式、芝加哥学院派、巴洛克风格……洋洋大观。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那别具一格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到20世纪40年代,基本形成了今天上海外滩的格局。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谢谢请采纳

㈣ 1900年中国(清朝)发生了什么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光绪帝、慈禧太后等西迁逃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同年,李鸿章病逝。同年,清末新政开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沪宁铁路、平绥铁路兴工。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预备立宪改革。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驾崩。

(4)1900年上海扩展阅读:

庚子事变背景:

义和团起于山东,初以拜神练拳为主,后因发生教案,逐渐演变为仇教团体,自诩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红灯照、蓝灯照等法术。

戊戌政变后,慈禧以外人偏袒光绪,保护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分子,仇外情绪更烈,山东巡抚毓贤揣摩慈禧懿旨,暗中鼓励拳民,后毓贤调京,袁世凯署鲁抚,压制拳民活动,拳民遂转往直隶发展。

直隶总督裕禄最初反对义和团,认为拳民乃恃众戕官之乱贼,应严行剿捕,以免致巨患。然而慈禧不允,裕禄逢迎上意,改变态度,招拳民“大师兄”张德成、曹福田等人,待以上宾之礼,并向清廷保荐拳民可用,时义和团大批人马在涿洲、保定一带拆铁路、毁铁路,局势严重。

慈禧密召拳民入京,旬日之间,竟有十万之众入京,太后召见拳民首领,言多奖励,从此亲贵争相信从,庙宇府第,遍设坛场,拳民出入宫禁,横行无忌,大肆烧杀,北京陷入疯狂混乱中。

㈤ 1900年到1950年的上海发生了什么事件

1.工业革命是
使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领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西方国家开始加紧殖民侵略
2.解放战争的胜利
标志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改变了世界格局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3.孙中山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领导了辛亥革命 建立起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担任第一任大总统

㈥ 1800年、1900年 上海及北京的总人口分别是多少

1800年应该还没我们上海吧,1900年上海也还是个小县,100万人口的样子,北京人一直都不少,1800年和1900年都是清政府的首都人当然多了

㈦ 中国历史上在上海发生的事件

从光绪在位的1875年开始至建国后的1955年中国的历史事件:
公元1875年 ·8月,中国清廷以郭嵩焘为出使英国钦差大臣,为第一次正式派遣驻外使节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
1883年 12月,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 8月下旬,法舰突然袭击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清政府下诏对法国正式宣战。10月,刘铭传的清军击退进犯台北的法军。
1885年 3月,法舰进犯浙江镇海。刘永福黑旗军和越南人民配合,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十多个州县。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乘胜追击,收复谅山等要地。6月,《中法新约》签订
1888年 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要求变法。
1894年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占领汉城。7月,日军突然袭击在牙山附近的中国运输船和驻军,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左宝贵在平壤战役牺牲。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林永升等牺牲。日军侵入辽东半岛
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覆灭。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徐骧领导的台湾义军和刘永福配合,抗击日军。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预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1899年 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1900年 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4年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成立。陈天华著《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5年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
1906年 革命党在萍乡、醴陵、浏阳起义。
1907年 孙中山领导镇南关起义,旋败。徐锡麟在安徽起义,失败被害。秋瑾准备在浙江响应,被捕慷慨就义。
1911年 4月,孙中山和黄兴发动广州起义,失败。5月,保路运动爆发。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民国 (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 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6年 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总理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权。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追求进步,勇敢地创造青春的中国和世界。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 夏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
秋 毛泽东在湖南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 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 1月-3月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7月 中共“二大”召开
1923年 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
6月 中共“三大”召开
1924年 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 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发生“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罢工
1926年 3月 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
5月 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
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共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最后被蒋介石窃取了革命的成果。
1927年 1月 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
1927年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
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12月11日 广州起义
1928年 4月 朱毛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0年 冬- 1931年秋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1年 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
11月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1月28日 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3月 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 春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11月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于福建(蔡,李)
1934年 10月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二万五行千里的长征 。
1935年 1月 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召开
7月 “何梅协定”(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8月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0月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
12月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年 2月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
5月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10月 全国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2月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 7月7日 “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7月17日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8月13日 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
8月 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9月-11月 凇沪会战
太原会战-(忻口阻击战,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0月 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12月 南京失守,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
1938年 春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胜利
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0月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9年 底 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 3月 汪伪政权建立于南京
5月 枣宜会战
8-11月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1年 1月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1942年中共开始整风、大生产运动
1942年 中国共产党采取“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保卫解放区
1943年 治外法权被废除 、敌后根据地局部反攻
1944年 豫湘桂战役
1945年 4月 中共“七大”召开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9月9日 中国战区签字仪式
8月28日-10月10日 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 1月 政协会议开幕
夏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 -1947年 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2月 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6月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 9月-11月 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 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渡江军令,解放军渡过长江作战
4月23日 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10月1日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五、 现代史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革命开始
镇压反革命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年底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
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5年 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
同年参加了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㈧ 1900年那时候,北京和上海比起来,哪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更好

上海,因为那是北京打战陷入一片火海。。。

㈨ 关于民国时的上海

民国时期大上海的头牌交际花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美女明星云集,让这个城市如此香芬。而交际场上风头最足的交际花,非唐瑛莫属了。 那年,唐瑛与陆小曼被称为交际场上的明星,素有南唐北陆之说。早期小曼在北平,后来也到上海,还与唐瑛同台演出过。 唐瑛与陆小曼是两道不同的风景。后来,陆小曼被人熟知,与诗人徐志摩有关。但在当年,唐瑛的风采确实无人能及。 http://picture.travel.21cn.com/file/1800,1756487,20285618,0,20,1.shtml

旧上海素有“东方不夜城”之称,又被很多人唤作“东方的巴黎”。旧上海的舞厅,有中外之分,高低之别。除了舞厅中所给的工资外,舞女另一项主要收入就寄希望能得到“拖车”的施舍,让他们多在舞厅中消费。当时的舞厅规定,舞客每买一甁比较昂贵的香槟酒,舞女可以从中抽取一元二元。
http://tieba..com/f?kz=103395964

上海的赌场赌窟集中在沪西地区,那里称得上是真正的罪恶渊薮,所以有个名字叫做歹土或黑店区。当时在上海有个奥地利医生克努科博士,曾写到过赌窟的情况。可惜这部署名为《上海:海上的城市》的手稿至今还没有公开出版。根据他的叙述,赌场这种企业往往是由日本人控制的,而且在花样上是中西合璧,烟、赌俱全:

这里从中国的牌九到法国的比九点是无所不包。赌客也可以同那里的歌女一起玩。由于各路黑帮都垂涎这块肥肉,所以常常发生火拼。其结果是血流成河,尸陈赌窟。

再说到犯罪方式,那更是各显神通,无奇不有。其实,上海的高层人物也同时就是江洋大盗,不过罪恶手段和规模大大不同而已。有一次,上海的几个外国百万富翁集会,讨论对欧洲难民的救济问题。有一个纡尊降贵的主儿姗姗来迟,只在门口站着,不肯进来。有人问这位大人物为什么既然来了,却又不踏进门槛来。他的回答妙不可言,令人喷饭:今天我真的搞糊涂了,到底我是该站在,拐卖妇女,一帮的那边呢?还是站在,贩卖鸦片,一帮的那边呢?
http://club.news.sohu.com/r-oil000-14533-0-0-10.html

老上海的娱乐运动

男打女球

1940年前后,在法租界海格路西段大胜胡同(这是解放前上海建造的九千多条弄堂中惟一一条以“胡同”取名的弄堂),有六七名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自发组织起一支小型垒球队,课余经常在弄堂中练球。与此同时,在相距不远的静安寺路赫德路(今常德路)东首的金城别墅中,也有几名金科中学的学生经常在弄堂中练习垒球。这两拨大、中学生便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球队,起名为Pandas(熊猫),常去练球的场所便是圣约翰大学苏州河东那片大操场,那里有足够的地方可供足球、排球、篮球和垒球同时练习。约大文商学院学生中又成立起另一支垒球队,起名为“鲨峰”,成为在校内与“熊猫”对垒的一支球队。

抗战胜利后,上海的垒球运动出现了个空前兴盛的局面,从大、中学校的校园推向了公众场所。在当时刚改名为“复兴中路”的原法租界辣斐德路的西段有一片体育场地,是一个沙地足球场加上周围的一些泥地,场地南边是一堵围墙,东首两扇大门边钉着块只有一尺多长的木牌,牌上用油漆写着“东华球场”四字。这里是各支垒球队进行比赛的地方。

由于当时的垒球球员和观众大都是在校大、中学生,因此东华球场的赛事都放在星期日进行。这样的赛事通常每月有一两次,在寒暑假期间会多些。观众的人数将视参加比赛的球队是否有名而定,一些谈不上“名气”的“杂牌”队,便主要靠双方队员的家人和亲友来捧场了。

几所教会女中也成立了垒球队,队员大都是校内的活跃人物,有的是“校花”,有的是上海有名的“富室千金”,有的是家庭舞会中受人争夺的舞伴,其中有的还一人兼具以上“身份”中的两种以上……她们出场比赛,除掉真正来看球赛的外,还有不少是她们的追求者。

1952年,上海市体育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全市大、中学校垒球联赛,二十多支参赛队分高校男队、中学男队和中学女队三个组别,比赛结果,获得冠军的分别是圣约翰大学、圣方济中学和中西女中的球队。

尽管在全盛时期涌现过二十多支垒球队,却始终没有出现过一支棒球队。

棒球的英文是baseball,这应该是个统称,是指用棒(base)击球和争夺垒位的球类项目。用棒球所击打的球有两种,一种是体积小而质地坚硬的,称为hardball(硬球);另一种则体积较大而质地较软,称为softball(软球)。中国的体育界习惯把打硬球称为“棒球”,而把打软球称为“垒球”。

在棒球盛行的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垒球是女性运动项目。由此可知,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上海所有的男子垒球从有名的熊猫和鲨峰队到无名的“杂牌军”,所打的球都是女子队所打的,即男打女球,且无一例外。

摩托车手

我有个在香港当律师的世侄参加了个“Herley Davidson Club”,一些Harley Davidson牌摩托车的发烧友约定在每星期日上午到新界粉岭的一座山头上聚集,按照预定的路线翻山越岭,野游一番。

世侄告诉我,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只有三十多人,全是男性,大都是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专业人士,有医生、律师、建筑帅、大学教师和金融机构中的高级职员等。敌不过世侄的一再邀请,在一个星期天上午起了个早,跟他去了那个聚会场所。世侄向他的同伴们介绍我是UncleSun,便是他小时候给他留下深印象的哈雷车手……世侄把他那辆92年型1200哈雷车让我来开。几分钟后,我便能完全操纵自如,就像当时我在上海街头驾驶同样牌子、同样马力的摩托车一样。

我是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上海开始恢复汽油供应时,就开了哈雷摩托车的。当时,许多在1941年“珍珠港事变”之后停驶的私用汽车重新开动起来,但都是旧日款式,最新的是1941年型的,更多的是30年代中期的车型。到第二年,美英两国当年的新车大批销向中国,美国的福特、别克、克雷斯勒、司蒂贝克等汽车公司和英国的奥斯汀、海尔门等公司,都在上海有规模不小的代理行。

英国有一家摩托车制造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接受了陆军部的订货,制造一批军用摩托车,二战结束后,这批摩托成为战争剩余物资,便有商人把这批旧车全部以廉价买下,由货轮运送到上海,进行整修之后,换上新轮胎,再全部改漆成黑色,交给几家大的自行车行出售。虽是旧车,但质量挺好,价格也并不贵。投入市场之后,很快销售一空。

由于这批摩托车是单汽缸和单排汽管,因此引擎发动之后,发出的是“蓬蓬蓬”的响声,显得缓慢而沉重,就像来自远处的炮声。因此,这批摩托车便被上海人称为“大炮牌”。

紧随着大炮牌进入上海摩托车市场的是美国的哈雷牌和印第安人牌。两种都是进口开箱的1947年型新车,也同是大马力两轮摩托车。

在上海独家代理印第安人牌车的是当时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上的永海车行。这家车行的门面不大,规模和实力和代理哈雷车的同昌车行都无法相比。这家车行的老板是姓姚的兄弟俩,弟弟名叫姚德福,当时还不到三十岁,他自己便驾着一辆紫红和乳白两色相间的印第安人牌车经常在路上来回驰骋,这等于在做活动广告,而确实也有不少人被那种车的漂亮外型吸引了到那家车行去购买的。

我当时也是受到强烈吸引的一个。但父亲却不肯给我买这辆车,理由之一是价格太贵,太过奢侈;理由之二我才是个高中学生,体格不够强壮,不宜驾驶这么大马力的车,若是闯了祸那是非同小可。

经过几回“磋商”,父亲终于答应给我买一辆摩托车,但限定汽缸容量不能超过350CC。最后我在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上的一家车行里买了一辆“大炮牌”。

那几年里,我每天开着去上学下学,又开到各处游玩兜风,去过苏州、常熟、无锡、杭州……总计行程也有好几万公里。

1952年,我将母亲1948年去香港时留给我的一部分钱买了辆哈雷摩托车,终于圆了我的哈雷之梦。这辆车我开了六年。到1956年时,由于私人用机动车的汽油供应重又受到严格限制,我的那辆车每月最多只能开上六七天,其余的日子都得搁置在那里了。

1958年,上海停发私用摩托车牌照。一年后,市公安局找上门来,说他们已征集到三辆各部分机件完好,仍能正常行驶的1200CC的哈雷摩托车,另从交通处的车辆登记资料中看到我也有这么一辆车尚未报废拆卖,因此上门找我征购,他们将把这四辆车统一改漆成白色后,用作迎送外国贵宾车队的开道车。

猎枪的命运

我前后有过四支猎枪,但我从没拿这些枪去打过猎。两支散弹枪带给我的乐趣只是在休息日带了枪骑上摩托车开到青沪公路旁的那座北干山旁,登上那座无人荒山,对着岩石或枯树打上几枪。

另两支小口径来复枪带给我的乐趣比散弹枪更大些,由于在发射时的声音不大,不至会惊扰邻居,于是在屋后的花园中竖个稻草和棉花制成的圆环靶子,白天有空时便在那里练习射击。1952年之前在上海的几家渔猎用具店中还有这种子弹出售,都是解放前从国外进口的原装货。

这样的爱好和花费也并非全无收获。1958年“大跃进”那阵,号召要在大学和高中学生中开展民兵训练,当时我在一所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中当政治教师,我的小口径运动步枪卧、跪、立三姿速射夺了个全区冠军,并且得到国家体委授予的“一级射手”资格。

其实,当时像我这样买了猎枪而并不打猎的是大有人在。我认识上海一家中型机器制造厂的老板,他没有时间也不喜欢到上海的远郊或外地去打猎,但却把收集猎枪作为自己最大的爱好。

上海解放初期,市公安局发布公告,限期收缴私人持有的各种猎枪(后膛火药枪除外)。以后他们把收缴来的猎枪分别处理,属于来复枪的留存在市公安局,各种口径和规格的滑膛散弹枪经登记存案后全部发还,由市公安局治安处发给保管执照。自行保管的猎枪不得私自出售或毁坏,若要出售,必须送到由市公安局指定的有关商店寄售。经办人员同时给每人发了一份指定商店的名单。这份名单上有三家商店:

第一家是开设在淮海中路、重庆路口的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简称“淮国旧”),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起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买卖和寄售旧货的商店。

第二家是连长记体育器具商店。这家店底层有一长排柜台出售弓箭、汽枪和猎枪,全都是进口货。解放后,猎枪不再进口,连长记除卖掉剩下的新枪以外,也被市公安局列为寄售旧货猎枪的商店,当然买和卖都要凭公安部门的证明。

第三家是友乐宾渔猎用具店。

1949年之前,在当时被称为林森中路的淮海中路上共有四家出售猎枪的店家。上海解放初期,这些猎枪店都还开着,但按照军管会规定,禁止出售可用作狙击武器的大口径来复枪。到1950年之后,随着西方国家侨民相继离开上海,淮诲路上的渔猎用具店便只剩下了友乐宾渔猎用具店一家。虽然那里的生意也很清淡,主要是靠售卖渔具维持开支,可也支撑到1956年工商业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才从淮海路上消失。

专营猎枪的商店在上海绝迹了,但“淮国旧”中寄售旧货猎枪的柜台却还存在,而且由于成了独家经营,便不时会有非常珍贵而稀见的滑膛散弹枪在那里露面。我曾在那里看到一支人家送来寄售的十分名贵的猎枪。柜台里那位老营业员是个内行,他鼓动我买下这支猎枪。他说,他和各种旧猎枪前后打了近三十年交道,像这样名贵的猎枪只见过几支。“要是放在以前,这样一支枪就算拍卖,也至少要十根大条子,现在这价钱真可以算是十分便宜了。”

他说的“便宜价钱”是三千元人民币,等于我近四年的工资。几个月后,我再到“淮国旧”去时,听那位老营业员说,那支猎枪被买走了,买主是一个中年汉,操山东口音,穿着讲究,气宇轩昂。他由在上海的朋友陪同来看了两回,到第三回才带了一大包钱来买下这支枪。陪同来的朋友说那位买主是作家,平生最大的爱好是进山打猎。我猜测到那位买主有可能是当时一本畅销的抗日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作者。当时出版业中尚未取消版税制度,因此那本小说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1966年7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治安处向全市所有领有持枪证的市民发出通知,限三天内把保管的猎枪交到市局治安处。此时“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一个多月了,但上海的“红卫兵”才出现不久,打、砸、抢、抄还未全面展开。这无疑是市公安局的一个明智之举。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972098.htm
检举民国8~26 年是近代建筑业在上海发展到高峰的阶段。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高级影剧院,以及花园洋房、高层公寓。这一时期欧洲现代运动波及上海,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钢框架结构在高层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民国12年所建的汇丰银行大厦,民国14年所建的海关大楼标志着西方复古主义的顶峰。民国23年建成的国际饭店,保持远东最高建筑的纪录达48年之久,是现代派代表性建筑。这一阶段还有一批“大上海计划”建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自20年代筹划,民国20 年动工,民国23年初步完成。30年代还出现了诸如大新公司和外滩中国银行大楼等中西合璧的建筑。这类成功的建筑多为中国建筑师设计。

民国26~38年,近代建筑业在上海处于停滞阶段。日军炮火给上海建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内战争,上海重大的建筑工程处于停顿状态。

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形成了上海近代建筑分布的特点。沿黄浦江一带集中了近代行政、商业和金融业建筑;以跑马厅为中心形成了南京路、淮海路、福州路、金陵路和西藏路的商业建筑;向西沿苏州河、向东沿黄浦江汇集着许多工业建筑;高级住宅主要集中于西区,这是20年代后租界扩张的结果。上海的华界区域,如闸北、沪南和浦东等地有大量的棚户、简易木屋和平房。据民国36年统计,旧上海共有棚户5万余户,解放前夕,全市100户以上的棚户区有322处,13万间,18万户,居住着近100万人口。
著名住宅:

检举董家渡天主堂
清咸丰三年(1853年)建成
南市区董家渡路175号
1993年7月14日

圣三-基督堂
黄浦区政府礼堂
清同治八年(1869年)
黄浦区九江路江西中路口
1989年9月25日

杨树浦水厂
清光绪七年(1881年)
杨浦区杨树浦路许昌路口

盛宣怀住宅
日本驻沪领事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徐汇区淮海中路1517号

汾阳路79号住宅
工艺美术研究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徐汇区汾阳路79号

汇中饭店
和平饭店南楼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9号

徐家汇天主堂
清宣统二年(1910年)
徐汇区蒲西路158号

东方汇理银行
光大银行
清宣统三年(1911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9号

上海总会
东风饭店
清宣统三年(1911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号

亚细亚大楼
太平洋保险公司
1915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卫号

先施公司
上海时装公司、东亚饭店
1917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690号

瑞金二路住宅
瑞金宾馆一号楼
1917年
卢湾区瑞金二路18号

苏联领事馆
俄罗斯领事馆
1917年
虹口区黄浦路20号

公共租界工部局
1919年
汉口路193号

汇丰银行大楼
1923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0~12号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
市邮电管理局
1924年
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

--------------------------------------------------------------------------------

大世界
1924年
黄浦区西藏南路1号

嘉道理爵士住宅
市少年宫
1924年
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

尚贤坊
1924年
卢湾区淮海中路350弄

国际礼拜堂
1924年
徐汇区衡山路58号

多伦路250号住宅
1924年
虹口区多伦路250号

新新公司
第一食品商店
1925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720号

怡和洋行
市对外贸易局
1926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

宏恩医院
华东医院干部病房楼
1926年
黄浦区延安西路221号

金城银行大楼
交通银行
1927年
黄浦区江西中路200号

江海关大楼
1927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1号

沙逊大厦
和平饭店
1928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9号

华懋公寓
锦江宾馆北楼
1929年
卢湾区长乐路109号

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
1929年
黄浦区西藏南路123号

--------------------------------------------------------------------------------

南京大戏院
上海音乐厅
1930年
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

步高里
1930年
卢湾区陕西南路387弄

慕尔堂(沐恩堂)
1930年
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

虹桥路2310号住宅
上海置地集团
40年代初
长宁区虹桥路2310号

西侨青年会
体育俱乐部市体委
1932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50号

沙逊别墅
龙柏饭店1号楼
1932年
长宁区虹桥路2409号

汾阳路45号住宅
海关专科学校办公楼
1932年
徐汇区汾阳路45号

大光明大戏院
大光明电影院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216号

大上海大戏院
大上海电影院
1933年
黄浦区西藏中路520号

华安大楼
金门大酒店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04号

跑马总会
上海图书馆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

国际饭店
1934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70号

大新公司
市百一店
1934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830号

王伯群住宅
长宁区少年宫
1934年
长宁区愚园路1136弄引号

华业公寓
华业大楼
1934年
静安区陕西北路175号

百老汇大厦
上海大厦
1934年
虹口区北苏州路2号

--------------------------------------------------------------------------------

新康花园
上方花园
1934年
徐汇区淮海中路1273号

上海市政府
体育学院办公楼
1935年
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江湾体育场
1935年
杨浦区国和路346号

兴国路住宅
兴国宾馆1号楼
1935年
长宁区兴国路72号

峻岭公寓茂名公寓
锦江宾馆中、西楼
1935年
卢湾区茂名南路62-125号

佘山天主堂
1935年
松江佘山

马勒住宅
共青团上海市委
1936年
静安区陕西南路30号

涌泉坊
1936年
静安区愚园路395号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1937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3号

裕华新村
1938年
静安区富民路182弄

美琪大戏院
美琪影剧院
1941年
静安区江宁路66号

淮阴路姚宅
西郊宾馆4号楼
1948年
长宁区淮阴路200号

修道院公寓
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1948年
徐汇区复兴西路62号

泰安路115号住宅
1948年
长宁区泰安路11弄花园洋房

孙科住宅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948年
长宁区番禺路(延安西路1262号内)
以上是我胡乱复制的。你为了写小说吗

阅读全文

与1900年上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中国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浏览:886
股票双鸭头 浏览:500
多少钱可以炒股票 浏览:597
粘胶短仟股票 浏览:982
外汇分为那些 浏览:488
怎么发现一字板的股票 浏览:948
鼎誉融资租赁深圳 浏览:440
海航投资金控 浏览:469
澄西新荣股票 浏览:765
共青城乾和投资创始人 浏览:346
怎样学做贷款这行业 浏览:778
现货白银投资k线 浏览:200
大陆期货开户不入金可以吗 浏览:377
湖南信托官网 浏览:654
典典养车融资 浏览:132
邮政储蓄银行贷款解押 浏览:309
浙江国承信贵金属赔偿 浏览:555
外汇市场真正的起源 浏览:465
融资融卷套利 浏览:672
上海第八届投资理财金融博览会 浏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