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贸易区简介
整个金融贸易区总面积共有2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开发地区为6.8平方公里,已有约100座大厦内落成。1990年,中容国国务院宣布开发浦东,并在陆家嘴成立全中国首个国家级金融开发区。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必须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设办事处,因此陆家嘴是不少外资银行的总部所在地。目前共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陆家嘴设立办事处,当中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星展银行、东亚银行等。
位于黄浦江畔的滨江大道,全长2.5公里,可遥望对岸的上海外滩建筑,吸引不少游客。
㈡ 上海金融贸易区有哪些
金融贸易来的具体地方很广很范,自一般来说划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对于上海来说,场内交易市场主要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场外市场一般指柜台市场,就是商业银行,一些外汇黄金公司。我在上海的金融中心工作过,上海的金融类公司一般在浦东,徐家汇等地的写字楼里边。还有一些信贷公司,典当行,保险公司是遍地开花。
㈢ 为什么在上海外滩对岸的陆家嘴设金融贸易区
这是浦东开发时抄的规划方袭案啊……
上层怎么想的我是不知道,只是觉得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浦西隔江相望,距离很近,方便浦西浦东之间的连接……
另外,黄浦江两岸的风景代表着旧上海与新上海的交融,也是旅游景观之一啊……
交通发达……购物便利……
㈣ 未来的上海金融贸易区的范围在哪里
你好,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城市向西的第一次发展上海第一次城市发展为向西发展,导致城市中心西移。以80年代虹桥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为依托,以上海对外经贸委搬迁虹桥开发区为标志,以金融经贸打响了城市向西发展的发令枪,美、日、韩、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领事馆迁至虹桥开发区,加之虹桥开发区的金融、商贸、旅游的定位,导入了大量的高端外事客户群体。同时,也为古北、金汇的日、韩、台、港等亚裔高端客户聚集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由此,沿着延安路、虹桥路产生了虹桥高端居住区,而后继续沿A9继续向西,产生了现在高级别墅区,完成城市向西的第一次发展。伴随着此次城市中心的西移,带动了延安路、虹桥路以及A9沪青平公路及高速的交通完善。更是带动了虹桥开发区大片区的繁荣与发展,由此,产生了后来的中山公园、虹桥商业商务圈,也诞生了古北、中山公园、金汇高级居住区。随着华漕片区的多个国际学校建造、赵巷的奥特莱斯(outlets)品牌折扣店,佘山的休闲度假酒店给娱乐配套,更是形成了以华漕、赵巷、佘山、徐泾为核心板块的上海西区高端别墅区。城市向东的第二次发展1992年浦东新区开发,标志着上海城市中心的东移,也标志着上海城市的平衡发展。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开发和建设,促进了上海向东的第二次发展。此次大规模的城市开发,不仅仅诞生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90年上海政府就已经蓄势建立了外高桥保税区和金桥进出口加工区,形成了以贸易、仓储、物流和进出口为核心职能,以电子、生物制药、汽车零部件等研发和制造的产业基地。尔后,浦东开发同期,建立了以信息产业、电子、通信以及生物制药为核心产业导向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上述产业园区和金融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欧美企业落户上海,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人士回国创业,这些都为区域提供了大量的高端外事人群和高科技人群。当然,此次的东进,也同样掀起了浦东的开发热潮,由此产生了欧美人群聚集的碧云国际社区,亚裔人群聚集的联洋国际社区,沿龙东大道,开辟出了国际别墅板块社区,一直延续到东海边的滨海高尔夫。经历了两次城市大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上海的两次城市发展都是以金融外事为根本,以重大规划为依托,以道路和交通及相关配套为基础进行的,由此,才可以支撑后来的金融贸易区,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也会促进以古北、碧云为代表的国际住区的形成。有人会问:第一二次城市发展,大家都看得到,那么第三次城市发展在哪里?未来的城市中心在哪里?接下来谈谈个人三个观点,供网友参考。观点一:与南汇合并,上海城市重心东南移随着世博会的召开,两个中心的核心地位确立,这些都与浦东密不可分,这些战略性的事件和规划,确立了浦东新区的核心地位,城市重心东移显而易见。加之不久前的行政区划改变,即浦东与南汇合并,更加奠定了上海城市重心移的决心。上述判断很简单,上海的城市重心东南移动已成为事实,而非猜测。但对于城市中心是否会产生变化,个人认为会在人民广场、陆家嘴以及世博会址形成的金三角之内,即使无法跨越浦江,将城市中心移至浦东,但也已经无比靠近浦江,也奠定浦东与浦西众多区域平起平坐的江湖地位。观点二:龙华嘴,下一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博会会址核心地读为龙耀路隧道与耀华路交界处,个人给个定义:龙华嘴国际金融贸易区。世博会召开,吸引全球关注,直接到场超越7000万人,如果说陆家嘴是利用浦东开发的17年时间不断口碑宣传的话,龙华嘴则是凭借世博会名声鹊起,一鸣惊人。这样地方想不火都难。我国政府的力度有目共睹,奥运会已将展示其威力,世博会也不示弱,世博会召开前,准确说2009年底,跨越世博的所有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改造建设完毕,轨道交通6、8、9、10、11号线等等多条轨道交通为大区域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世博大道上南路双向8车道,杨高南路双向8-10车道的超越世纪大道的道路交通改造标准更是空前,也为城市向南发展铺平了道路。两个中心,即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带动区域规划与发展,尤其是金融中心,众所周知,目前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基本无地可开发的状态,而面对金融中心的高定位,世博会场地则是提供了日后发展和建设的优质土壤。世博会后,可预见大部分场馆会拆除,保留部分场馆用于参观和旅游,这样,就会空出大量土地用于外事、金融、贸易等之用,可以看到,此区域距离浦西徐汇、卢湾、黄浦以及静安等多个核心区域的便利性甚至超越陆家嘴,其战略地段不言而喻。这些利好无疑成为浦东世博区域巨大的发展推动力,也将促进新的城市中心的形成。观点三:最后的滨江高端居住区——龙华嘴国际居住区从目前上海来看,高端公寓住宅基本有两类产品,一类中心区域豪宅,多为旧城改造项目,数量越来越,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高价,所以稀缺。另一类,则是滨江豪宅。从目前的上海滨江开发形势分析,北外滩、东外滩、南外滩、陆家嘴以及徐汇滨江可以作为滨江高端住宅开发的用地基本殆尽,下一步只有开发至宝山洖淞港和奉贤地段,中心区域无地可鉴。从这个角度,龙华嘴,即世博会址就显得格外珍贵,毫无疑问,如前所述,世博会后保留部分场馆外,中心部分必然开发建设办公用途写字楼和商业设施,而滨江,无疑作为稀缺珍贵的最后的滨江地块进行房产开发,其价值完全可以追赶当前的陆家嘴区域。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世博辐射板块的产品,极具投资价值。无论是老公房受商务概念带动的租赁收益还是一手别墅或者公寓楼盘,其资产增值,均指日可待。
㈤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贸易区周边
延安东来路两条车行越江隧道、源一条越江地铁2号线、南浦和杨浦两座大桥;年内建成的越江人行隧道;将要建设的明珠线二期越江有轨交通、大道路和复兴东路两条越江车行隧道,将在黄浦江上构筑成立体交通体系,使开发区与浦西保持畅通的交通联系,使开发区与全国和世界紧密相连。浦东国际机场和正在建设的外高桥深水港等又区内建造的楼宇(8层以上或总高24米以上)达399幢,其中229幢建成使用,以高468米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居世界第三高度的88层的金茂大厦为代表的高楼群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城区的新景观。有83家中外金融机构落户区内,其中外资金融机构42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六大要素市场已迁入区内;近300家有影响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如西门子、斯米克、阿尔卡特、汤臣、宝钢等进驻陆家嘴。2.5公里长的滨江大道、10万平方米的陆家嘴中心绿地、5公里长的景观道路世纪大道、连结浦西浦东的外滩观光隧道和现代化的大楼群,形成了都市旅游的独特景观。已成功举办'99财富论坛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金茂凯悦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新亚汤臣大酒店等,使区内的会展功能和“楼宇餐饮”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㈥ 上海的金融贸易区有几个
如今,在浦东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士,已由原来的8000余人增加到2万余人,现在每天进出浦东的各类海外籍商务人员有2至3万人次,每年来浦东旅游观光的境外游客高达55万人次,其中下榻于浦东宾馆的约26万人次。
开放度和外籍人口的居住密度,是衡量国际都市的主要指标之一。经过12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已初步形成了境外投资者、经营者、居住者多元聚集的环境和氛围。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商务楼是海外人士进出最集中之地,与这一区域相匹配的适宜外籍人士的生活小区,如林克斯休闲居住区、碧云国际社区和汤臣高尔夫别墅区等也相继建成,其中入住陆家嘴仁恒滨江园的业主已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集团和跨国机构的密集程度也是国际都市的衡量标准之一。目前云集浦东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达146家,跨国公司中国家或地区总部、营销分部已超过6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已有60家。世界上78个国际和地区在浦东投资,外商投资项目达7850个。与此同时,浦东正在成为“国际品牌”和世界顶级制造技术的汇集地之一。以通用、福特、英特尔、ibm、惠普、法雷奥等代表的成千家国际制造企业的进入,不仅使新区逐渐成为“国际品牌”产品的制造地和输出地,每年几十亿美元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且也给浦东现代制造业带来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由此大大提升了浦东的世界知名度,许多欧美国家新版地图标上了上海浦东的地名。
国际会议和国际会展举办的频率度是衡量国际都市的又一标志。继1999年《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之后,在浦东召开的国际会议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2001年apec会议、上海六国元首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在浦东召开,全年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浦东部分三星级以上宾馆共举办各类会议600多次,其中国际会议近100次。
㈦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92年5月19日,上海市建委沪建经(92)第430号文,批准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版区开发公司改制为权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71500万股。 1992年11月12日,沪府浦办(92)第145号文同意保留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建制,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的子公司。
1994年12月30日,上海市外资委颁发了外经沪股制字(1994)0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公司改名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㈧ 上海浦东陈家嘴金融贸易区邮票
是陆家嘴,不是陈家嘴。
1996—26T《上海浦东》,1996年9月21日发行。全套6枚,
㈨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荣誉
1994年11月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股份制企业评价中心评为中国最大300家股份制企业之一。 1995年由中国股份制企业评价中心和金融时报共同发起,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中国证监会等参加评判的中国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综合得分68分,名列百强第六,同时位列百强房地产类企业第一。本次评定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利润率、每股税后利润为指标。
1996年7月1日举行的“上证30指数”发布仪式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入围“上证30指数”。“上证3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多家上市公司的A股股票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30种样本股票为计算对象编制而成的指数体系,房地产企业被选中的除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外,还有广州珠江。
2001年7月1日,上海证交所推出了180指数,取代上证30指数。
2001年9月25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荣登《经济时刊》2000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
2003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2003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十强”第一。
2004年12月3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证券时报、中国住交会评为200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20强。
2006年5月,在上海万国股市测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大智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大智慧杯”2005投资者心目中最亲切的上市公司评选活动中,公司获得“大智慧杯”2005投资者心目中最亲切的上市公司称号。
2006年10月,公司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上市企业100排行榜”(位列第47)、“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B股30强”(位列第7)。
2007年5月,在上海万国股市测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大智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大智慧杯”2006年度中国证券投资者年度评选活动中,公司被评为“大智慧杯”2006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性的上市公司五十强。
2007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了200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研究报告,公司获200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其中:总市值排名第三;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十;利润总额排名第二;总资产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