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阶段经济形势及有色金属市场走势有何分析
近30年来,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大幅震荡,每8年左右要经历一次大涨,尤其是2004至2006年间的涨幅最为突出,宽幅波动已经成为其走势的新特征,目前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整体处在2008年中后期大幅下跌后的价位波动。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最近国务院公布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因此深入分析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变化的原因,把握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变化特点
纵观近30年来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有色金属价格高幅波动,自1982年以来出现过3次大幅上升,分别是1988年、1996年和2004年,即每8年左右,有色金属价格要经历一次大涨,其中尤以2004年以来涨幅最为突出。而最近几年以来,宽幅波动已经成为其走势的新特征。
1.1988年有色金属价格突破性上升。1984至1988年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连续5年供货不足,1987年底开始,秘鲁、加拿大出现罢工浪潮,以及智利、赞比亚铜生产出现问题,1987年底开始世界性库存急剧下降,导致1988年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突破前期平稳走势,大幅上升,伦敦市场铜现货价格在1988年12月12日达到3562美元/t的空前高峰。1988年铜价比上年上涨了45%,铅、镍年均价分别达每t813英镑、14256美元,铝、锌价也一度上升到每t4290美元、660美元,锡价亦猛涨到8149.69美元。
2.1995~1996年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衰退,加上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成员国经济恶化,进出口贸易秩序混乱,不法出口商大量廉价对外抛售有色金属,冲击了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经历连续4年下滑。1994年开始世界经济摆脱连续3年在2%上下徘徊的局面,增速提升至3%以上,伴随着粮食价格大幅上扬和原油价格从16美元/桶上升到21美元/桶,有色金属出现一轮中级程度的上涨,6种金属价格均达到阶段性高位,其中铜年平均价比上年度上涨了27%,最高时达到每t3150美元。
3.2004~2006年有色金属价格持续性高幅攀升。2004年,世界经济从“9·11”事件中强劲复苏,伴随着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和国际粮价大幅上涨,2004年初开始,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也持续性高幅攀升,至2006年中达到历史性高位。2004~2006年,铜价年涨幅分别达到61%、28%、83%。而随后的两年中,6种基本金属价格在这一高位持续徘徊。期间,铜、铝、铅、锌、锡、镍分别达到每t8900美元、3272美元、3989美元、4570美元、25331美元、54025美元的历史最高价。
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增长受限,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直线下滑,半年时间国际铜价从历史高位跌至2810美元,跌幅达到68%,铝价跌至近10年来最低水平。铅、锌、锡、镍价格分别跌至961美元、1080美元、10165美元、9374美元的阶段低位,均低于1988年时的价格,比历史高位跌幅分别达到75%、76%、60%、83%。近几个月来,有色金属价格在低位有所反弹,但基本处于2005年、2006年水平(见图1)。
纵观这几次金属价格波动,后两次价格上升与国际粮价、油价上涨同时出现,但持续时间不同,较粮价持续时间长而比油价持续时间短。2004年以前,前两次上涨明显,下跌并不迅速,而较之粮食、钢材等其他商品,金属价格波动幅度相差不大,2004年开始无论是从日交易价格还是年度价格来看,上涨和下跌的幅度明显扩大,宽幅波动已经成为其走势的新特征。有色金属已经与原油一样,成为新的最易出现“过山车”行情的商品,而金属价格尤其是铜价波动,已经成为市场判断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近几十年来,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供需变化频繁,特别是2004年以来,随着期货市场的逐步发达,资本市场的充裕,影响金属价格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总体来看,有色金属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供求关系是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
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循环变化。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当供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推动价格下降。1988年有色金属价格突破性上升起因为秘鲁、加拿大工人出现罢工浪潮,智利、赞比亚铜生产不足,全球铜供应缺口达到17万t,但随着全球产能的增加,1989年、1990年铜供应过剩27.5万t、51.5万t,铜价连续4年走低;1994年全球经济向好,铜需求增长2.1%,铝、铅、锌需求均增长3%左右,出现10万t、11万t、7万t的供应短缺,供需关系逆转;而2003年至2005年,全球铜年平均供应缺口达到125万t,铝连续3年缺口在40万~80万t。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导致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
就有色金属而言,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供求关系紧张,容易导致库存下降;反之,上升。利用1998~2009年9月份的每个交易日的数据分析,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与铜价的相关系数为-0.67,在统计的2948个数据中,有57.6%的交易日库存与价格反向变化,铝、铅、锌、锡、镍库存与价格反向变化的概率分别为56.2%、55.3%、53.9%、56.8%、55.1%,这表明库存变化与价格波动具备明显的负相关性。
2.价格走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全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价格上升,经济萧条时,需求萎缩从而促使价格下跌,尤其是最近几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变化对金属价格影响较大。通过分析1982~2008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46,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变化对有色金属需求影响很大,经济发展与国际铜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见图2)。
3.六种基本金属产品以及国内外市场之间的价格关联性很强,金属价格的金融属性明显增加。
长期以来,六种基本金属产品之间的价格走势密切相关,尤其是铜与其他几个品种。1998年至2009年8月,除锌锡之间价格关系相对较弱外,其他几个品种之间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而伦敦市场铜价与铝、铅、锌、锡、镍价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4、0.887、0.873、0.860、0.876,均为高度相关(见表)。
与此同时,我国开始铜、铝期货交易以来,国内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据统计,目前上海金属交易所铜价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的相关系数在0.95以上,是目前相关性和联动性最强的一组合约,铝的相关系数也达到0.90,两个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近几年来,两个市场价格同涨同跌的局面已经成为自然。伦敦市场交易所价格具有国际权威性,主导了金属的定价权。
而随着期货市场的发达,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有色金属的比重大大增加。以铜为代表的金属价格的金融属性明显提高。在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已经显得不可逆转。例如2004年以来铜价的大涨大跌,除了需求因素推动外,美国基金大举入市,也是放大金属价格波动幅度的重要因素。
此外,由于以伦敦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世界金属价格以美元计价,因此金属价格受美元汇率变化影响较大。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长期走势分析
从长期来看,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商品,基本金属亦是如此。有色金属价格长期走势将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供应变化成为影响价格的短期因素,需求因素将成为影响中长期价格的主要因素。
有色金属属于资源性产品,但是对比原油、粮食等而言,全球市场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充裕,分布相对广泛。几十年来除1988年由于供应短缺导致价格突破上涨外,并未出现持续供应短缺而导致价格大幅上升的情况。反而随着科技进步及采掘技术发达,供应存在明显增加及多元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供应经历着从价格上涨-增产-到价格下降-减产-再到价格上涨-增产的循环,但是,由于金属工业的投资特性决定其减产的暂时性,减产只是暂时压缩产能,目前全球金属产量产能利用率在70%~80%左右,只要需求提高,产能就会释放。长期来看,产量是处于持续增加的。2008年全球除锡的产量低于需求量2万t(5%)左右外,铜、铝、铅、锌、镍产量分别比需求量高76%、97%、67%、65%、194%。出口国出现的战争、罢工等导致的局部供应中断,仅会在短期内推高价格,但是难以对全球金属供应形成长期重大影响。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短期走势的因素复杂,但中长期价格波动将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变化。
2.全球经济发展变化是判断和决定金属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在影响需求的因素中,全球经济情况又是决定性因素。有色金属是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材料,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较高。经济发展影响交通运输、房地产业、航空航天业、汽车业、钢铁业,这些都直接影响有色金属的需求。
3.有色金属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时期存在。
经济波动可以通过供应和需求双方面对价格产生影响,但是对不同品种,影响程度亦不同,例如,粮食产品由于刚性需求的存在,产量变数相对较小,国际粮价的波动与经济周期变化相对独立。而从有色金属来看,如前所言,经济发展决定了需求状况,而后者又主导着价格变化。因此,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成为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全球经济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关于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每60年一个长周期,7~8年一次中周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决定了金属需求的变化,只要经济周期存在,有色金属价格的周期性变化也将继续,但其周期可能发生变化。事实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8年对1957年至1996年世界铜价的统计,国际铜价运行周期为84个月,即每7年出现一次大涨。
4.关注相关商品及股票市场对金属价格的影响。
目前,相关商品如石油、黄金等价格的波动,也对金属产生影响。石油与铜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黄金与铜都属于金属类商品,因而石油与铜、黄金与铜价格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色金属期货特别是铜期货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也成为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有效工具。在期货市场对金属定价权逐步增加的同时,今后相关品种之间的价格影响也将更大。
几年以前,期货市场金属价格变化对股票市场中金属价格指数影响甚微,但近年来二者的关联性逐步提高,其主要体现在期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影响主要股票市场金属板块价格。从今后看,这种单向影响将转变为相互影响。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都根源于资金的变化,随着今后资金规模的逐步增大及期货市场进入门槛的降低,可以预见,在资金趋利的本性影响下,股票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将会提高,金属价格指数的变化将逐步影响到期货市场,进而影响现货价格的波动。
综合以上判断,影响未来金属价格的因素将更为复杂,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而其价格仍将呈现周期性变化。政策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有色金属工业也将面临国内外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也存在着一些如定价权缺失、贸易摩擦增多等问题。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加强金属行业宏观调控工作,改善出口环境,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目前,全球有色金属基本处于需大于供的格局,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当前我国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公布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重组,调整产业布局。同时,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加快转变出口方式。
2.警惕“中国因素”说辞,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等贸易摩擦。近两年来我国对全球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同时“中国因素”也屡屡被西方发达国家作为金属价格高幅波动的说辞。为此,应警惕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等贸易摩擦。同时,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利用境外矿产资源。
3.发展期货市场,争夺定价话语权。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定价基本上是采用期货定价方式。目前我国已经开展铜、铝、锌期货交易,今后要择机开展其他品种期货交易,为实体经济提供“定价话语权”。
4.加强对有色金属价格的监测、预测、预警工作。健全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变化,拓展金属信息收集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将价格监测、预测、预警机制法制化、规范化,更好地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
『贰』 谁有2009-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给我发一份[email protected]确认后再加分!
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09版)
报告摘要
《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09版,共有专业版和资深版两个版本。报告通过对有色金属产品全国市场全面、深入的调查,结合国家统计数据和业内专家观点,运用专业科学的市场分析模型,以“数据图表+分析论述”的形式,详细阐述了有色金属产品2005-2008年的的市场状况、竞争格局、重点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和供给、进出口状况、渠道结构、客户行为等内容(更多内容请参看下面的报告目录),同时分析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有色金属市场的影响和现阶段扩大内需促发展的国家政策对有色金属市场的积极推动作用。进而对2009年以及未来3-5年有色金属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层次、多角度的详细分析和缜密论证。报告最后还对有色金属产品的营销、投资和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权威的专家意见。
本报告有助于企业主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准确掌握有色金属市场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发展状况、竞争对手情报和市场发展前景,是企业投资有色金属产品、代理有色金属产品、或对现有有色金属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及市场战略规划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决策依据。以下是报告的详细目录:
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09资深版)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有色金属产品界定及分类
第一章 有色金属市场主要经济特性
—、有色金属产品特性
1.有色金属产品概述
2.有色金属产品发展环境
二、有色金属市场特性
三、有色金属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1.有色金属产品生命周期位置
2.有色金属产品把握市场时机的关键
四、有色金属市场进入/退出难度
......
『叁』 有色金属钛的市场前景以及价格变化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消费市场,中国有色金属的需求占全球需求内18%的市场份额。铜价的上容涨直接带动了整个有色金属价格的活跃,包括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状态的铝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汽车工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钢、铅、铝等一系列有色金属的消费,这也是这些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1.黄金后市看弱,铝不确定性较大。
2.铜业绩改善,铅锌全球都在复苏。3.锡供给缺口增大,铬价格仍有上升空间。看来有色金属方面还是值得投资的。
你是应届毕业生,刚去到待遇肯定不会很好的,现在的工作经验很重要,学校学的只能用到很少一部分知识,你先去网络上调查下那市场(公司)的潜力,是否有发展空间,一个企业都没有发展空间了,那也就没必要去了,有无领先技术或者强大的人力关系网等。
『肆』 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的因素
有色金属板块在经历狂飙之后,按其一贯的规律,理应会面临局部调整,很有可能引发震荡与回落,上涨势头有待观察。但从中长期上来看,资源价格的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基于流动性宽裕和通胀预期上升的推动,且在弱势美元以及制造业复苏逐步稳固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望继续震荡走高,上行趋势不变。
近期以来,国内股市整体表现不错,虽然近几日有冲高回落的现象,但上证指数仍由10月8日开盘时的2681.25点,上涨至目前的3000余点。在这一轮股市的上升中,有色金属板块整体表现不俗,有色金属价格与有色金属股共同经历了一个上扬的过程。整个10月份,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指数上涨达 28.43%。
上涨原因:稀缺+产品价格上升
由于近期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出台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涌入,使得股市资金面流动性过剩,产品价格上升成为有色金属行业股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仍以10月份来说,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铜价格上涨10.63%,铝价格上涨4.19%,铅价格上涨6.38%,锌价格上涨17.53%,锡价上涨 6.21%,镍价上涨4.44%。而自年初以来,铜价上涨7.59%,铝价下跌了2.65%,铅价格上涨0.74%,锌价格上涨9.79%,镍价格上涨 28.53%,锡价格上涨25.85%。除了通胀因素作用之外,近期国家对矿产行业资源采取整合、进行保护性开采政策措施,也助长了有色金属板块的狂飙。
从国际方面来讲,全球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充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大规模增发货币,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目前市场上对美国11月份实施二次定量宽松政策的预期无限加大,使得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而在日本等国家,为了减轻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同样加大了本国货币的投放量,日本甚至实施零利率,这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货币的流动性过剩,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与全球股市。
业界分析:短期有可能调整
有色金属市场表现强劲,在大幅上涨后,铜、铝、铅、锌等传统工业金属价格及股票价格均可能迎来调整期。国泰君安表示,国储局可能正酝酿大举抛售金属。近日国储局已公告11月1日-2日以公开竞价的方式销售铝锭,接下来还可能抛售铜、铅、锌等。回顾历史,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国储收储金属曾有效提升了金属价格,现在的抛售很有可能短期扭转金属价格走势。
华泰联合认为,目前发达国家饱受低通胀、低增长、高失业困扰,二次量化宽松已箭在弦上。为抵御货币可能出现的贬值,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及商品市场,导致金属价格和股价大幅上涨。有色金属商品及上市公司是抵御通胀和货币贬值的理想选择。一方面价格上涨推动企业盈利的改善,另一方面流动性充裕促进股票估值的提升,双轮驱动下的乘数效应,有望推动可观涨幅。流动性宽松和通胀等因素短期内仍将持续,美元指数和流动性将继续主导金属走势。
长期趋势:仍将继续走高
对于有色金属板块的后期分析,由于国内经济回升势头依然向好,消费也将随着居民收入提高与消费升级保持较高的增速,且在区域经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等各方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也能得到保证,至少在几年内中国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保证了国内市场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会保持相对旺盛。
此外,通货膨胀难以避免。美元贬值是一方面,全球流动性过剩也必然推动各种资产价格包括股票价格不断上涨。与通货膨胀相关的板块尤其看好。而目前来看,美元的贬值与人民币的升值是大势所趋,央行的加息足以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因此有色金属行业仍将是市场资金关注的热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也都普遍好于预期,这也使得国际金属的需求居高不下。
综上,短期内,有色金属板块在经历狂飙之后,按其一贯的规律,理应会面临局部调整,很有可能引发震荡与回落,上涨势头有待观察。但从中长期上来看,资源价格的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基于流动性宽裕和通胀预期上升的推动,且在弱势美元以及制造业复苏逐步稳固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望继续震荡走高,上行趋势不变。
『伍』 有色金属的产量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近30年来发展迅速,产量连年来居世界首位,有色金属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有色金属资源短缺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探明的优质矿产资源接近枯竭,不仅使我国面临有色金属材料总量供应严重短缺的危机,而且因为“难探、难采、难选、难冶”的复杂低品位矿石资源或二次资源逐步成为主体原料后,对传统的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加工、环境等科学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资源的低质化将会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及相关产业面临生存竞争的危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适应我国资源特点的新理论、新技术。系统完整、水平领先和相互融合的有色金属技术科技,对于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效、低碳、无污染、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确保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冶炼产品增幅放缓
2011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438万吨,同比增长9.8%,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4个百分点。其中,精炼铜520万吨,同比增长14.6%;原铝1806万吨,同比增长11.5%;铅465万吨,同比增长10.7%;锌522万吨,同比增长1.1%;镍18.5万吨,同比增长8.1%;锡15.6万吨,同比增长4.5%;锑19万吨,同比增长1.4%;镁66.1万吨,同比增长1%;海绵钛6万吨,同比增长11.8%。
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六种精矿金属含量825万吨,比2010年增长18%,比十一五平均增幅高10.3个百分点。
2011年,铜加工材产量完成了1028万吨,比2010年增长17.8%;铝材产量完成了2346万吨同比增长3%。
2、行业收入持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2011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8017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35%。
2011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90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联合企业中的矿山)实现利润774亿元,同比增长60.7%;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实现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41.8%。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向西部转移的态势明显
2011年,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4亿元,同比增长34.6%,占全国(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为1.6%,增幅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10.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0594亿元,占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比2010年同期增长42.9%,所占比例比2010年增加2.5个百分点。
4、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出口额明显上升
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增幅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高7.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出口额432亿美元,同比增长52.7%。全年进出口贸易逆差额为744亿美元,同比增长8%。
5、国内外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不同品种价格分化明显
2011年,1-11月份国内市场,铜现货平均价为67241元/吨,同比上涨15.2%,铝现货平均价为16944元/吨,同比上涨7.8%;铅现货平均价为16541元/吨,同比上涨3.4%;锌现货平均价为17095元/吨,同比下降1.3%。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3696.12万吨,增长7.5%,增幅比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6.3个百分点。
具体为:精炼铜582.35万吨,增长12.06%;原铝2026.75万吨,增长122.21%;铅464.57万吨,下降0.04%;锌482.94万吨,下降7.52%;镍22.92万吨,增长23.75%;锡14.81万吨,下降5.13%;锑24.13万吨,增长26.91%;镁69.83万吨,增长5.7%;海绵钛7.69万吨,增长25.75%。
2012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前10位的省区为河南、云南、甘肃、山东、湖南、内蒙古、青海、宁夏、江西、山西,其产量分别为:580.01万吨、302.96万吨、296.04万吨、279.31万吨、273.56万吨、250.78万吨、215.81万吨、164.32万吨、145.32万吨、137.42万吨。这10个省区的10种有色金属产量2649.5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1.68%。其中,甘肃、宁夏两省区增幅较大,主要是原铝产量增长所致。
另外,铜、铝加工材产量增幅回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铜材产量完成1153.96万吨,增长10.78%,增幅比上年回落6.97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4.2个百分点。铝材产量完成了3039.55万吨,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回落5.9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11个百分点。
2012年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发达经济体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足,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市场针对我国有色金属产品的进出口的贸易摩擦事件增多,加上我国有色金属产品在进出口结构上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年我国有色金属整体出口难度日益加大。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1664.3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76%,增幅比上年回落24.3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1149.1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3.2亿美元,同比下降1.98%;出口515.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35%。如果扣除金首饰及零件的出口额222.09亿元,全年主要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额为293.11亿元,出口额同比下降13.08%。
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11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88.8亿元,同比下降23.6%。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3~11月实现利润分别为135.6亿元、90.2亿元、121.7亿元、124亿元、79亿元、101.1亿元、131.1亿元、135亿元、208.8亿元,7月份实现利润为2012年以来实现利润最低水平,8、9、10月实现利润逐月小幅回升,11月份实现利润出现较明显好转。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5%,增幅比上年下降19.09个百分点。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为1.51%,增幅比全国固定资源投资低5.05个百分点。 (一)有色金属产量平稳增长
2013年1~6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946.8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精炼铜产量323.4万吨,同比增长12.9%;原铝产量1058万吨,同比增长7.9%;铅产量227.2万吨,同比增长12.5%;锌产量257.1万吨,同比增长9.2%。
(二)生产企业效益有所下降
2013年1~6月,9078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含黄金、稀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09.7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税1259.8亿元,同比下降6.7%;实现利润773.1亿元,同比下降12.45%。
(三)有色金属产品价格震荡下行
2013年1~6月,有色金属价格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国内市场铜现货平均价为55060元/吨,同比下降4.7%;铝现货平均价为14701元/吨,同比下降8%;铅现货平均价为14363元/吨,同比下降7.7%;锌现货平均价为15125元/吨,同比下降1.5%。
(四)有色金属进、出口额出现回落
2013年1~6月,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790.6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 进口额489.1亿美元,同比下降8.7%,出口额30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但扣除黄金首饰及零件出口额后,主要有色金属出口额为139.1亿美元,同比下降3.8%。
(五)行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13年1~6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846.7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2.9亿元,同比增长0.9%;有色金属冶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9亿元,同比增长2.2%;有色金属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4.8亿元,同比增长44.6%。开采、冶炼投资热缓解,压延加工项目投资出现上升势头。
(六)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3年1~6月,我国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下降到13762千瓦时/吨,同比下降了114千瓦时/吨,节电12.1亿千瓦时;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到327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了3.1%。
『陆』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主要分析哪些内容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分回析:答有色金属行业内部表现差异较大,其中黄金、稀土行业财务表现相对较好,铜行业表现一般,电解铝和铅锌行业盈利能力差、债务负担重,财务表现差。
『柒』 怎么看有色金属的价格趋势,这个对于采购很重要,我们主要看期货还是现货呢期货和现货又是什么呢
最近几复天影响有色金属期货的因制素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是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问题吧,人民币持续升值对金属期货的打击是很大的,我在8月3好的时候做空沪铜1108 合约,赚了点钱,但你是做采购的应该是现货交易,我对着就不太懂了,我分析期货投机交易的时候一般都是短线,看的是K线组合形态和国际形势。我感觉你们做采购应该从供需方面来研究价格走势,例如国内铜业、铝业的公司,我们的经济形势对他们的需求,还有国际坏境的增长等等,另外就是参考国外的期货市场,伦敦的铜期货对我们的影响就很大。
『捌』 08年年底有色金属行情到底能到什么情况
金属市场半年来的下跌行情,不光让金属价格回到几年前的水平,同时也使得市场...因此明年铝价有可能走出两波反弹行情。预计今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铝价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