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声波成像测井技术
目前的声波成像测井主要有超声波成像和偶极横波成像两种类型,它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揭示潜山基岩的储集空间,所以在复杂储集层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超声波成像测井采用旋转式超声波换能器对井周进行扫描,并记录反射回的波形信号;将测量得到的反射波振幅和传播时间等信息进行一系列处理,按井周360°方位将处理结果显示,就得到整个井壁高分辨率的超声波成像。
具有代表性的超声波成像测井仪有两种:超声波成像测井仪USI和井眼超声波成像测井仪UBI(均为斯伦贝谢制造),它们具有多种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技术。
1.USI测井仪的原理
探头是由不同尺寸的旋转换能器组成的,它可以测量各种尺寸的套管井和裸眼井,其发射的超声波脉冲频率介于195~650kHz之间。换能器也是接收器,它首先探测到的是高振幅的反射首波信号,然后是以指数衰减的信号。USI仪有一个旋转换能器(图4-8),它具有两种操作方式:标准测量(逆时针旋转、换能器面向井壁或套管测量)和流体性质测量(顺时针旋转、换能器面向仪器内的反射板测量)。USI常用于套管井的测量和水泥固井质量的分析。
图4-7 0.2ms横波时窗归一化得到的横波幅度曲线(示裂缝强度)
USI测量到的信息常用称为T3的技术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包括3阶段:①测井仪实际处理阶段,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收到的信号转换成频率信息;②制作模型阶段,对反射首波选择标准化窗口,使得温度、压力、钻井泥浆等引起的波谱变化降低到最低点,并产生一个脉冲响应谱,以便计算出声阻抗;③刻度阶段,将计算出的参数与测量得到的参数进行对比,如果不匹配,就改变窗长等参数通过模型再做一遍,产生一套新的参数再进行对比,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完全匹配为止(通常需要重复处理、对比3次)。
图4-8 USI测井仪示意图
2.井眼超声波成像测井仪UBI
上述USI使用的是不聚焦换能器,UBI使用的是高分辨率聚焦裸眼换能器。这种换能器有两种固定发射频率:250kHz和500kHz,高频换能器可以给出较高分辨率的图像,低频换能器在高发散钻井液中可提供更好的测量结果。由于低分辨率换能器可以获得套管壁厚谐振,而高分辨率换能器不能获得套管壁厚谐振,所以高分辨率的UBI井眼超声波成像可以代替FMI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尤其是在油基泥浆条件下FMI不能测量时UBI更能发挥独特的优势。UBI还能提供准确的井眼横截面信息,这样可以得到井眼垮塌或井眼稳定性数据。
UBI换能器的聚焦性能越好,其成像的分辨率越高,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3。
表4-3 UBI测井仪技术指标
Ⅱ 录井与测井有什么不同吗
一、录井概念:录井: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 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录井技术原理:
根据测井数据、现场录井数据及综合分析化验数据进行岩性解释、归位,确定含油、气、水产状;自由选择绘图项目和绘图格式,绘制不同类型的录井图;在屏幕上实现钻具与电缆误差的校正、破碎岩心的处理、岩层界限调整等图形修改编辑工作,图例自动查寻绘制,图形数据存回数据文件。
现场录井服务技术以各类录井系统、分析仪器为手段对油气勘探与开发作业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与整理,具体包括工程录井、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现场化验录井、岩屑成像录井等系列技术。
综合解释评价技术以气测录井、工程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核磁共振录井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对各项录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实现对油气水层的准确评价。二、测井的基本概念测井
,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
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直接为石油地质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各项资料和数据。测井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油井第一次测量地层电阻率获得成功。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
测井方法众多。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特殊方法(如电缆地层测试、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其他形式如随钻测井。
各种测井方法基本上是间接地、有条件地反映岩层地质特性的某一侧面。要全面认识地下地质面貌,发现和评价油气层,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测井方法,并重视钻井、录井第一性资料。
Ⅲ 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油水层识别是利用油田测井资料对测井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内容,结论的准确度对油田的开发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常规采用钻井地质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和地层测试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识别油水层,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并成为识别油水层的传统的方法。地球物理测井是油气层判识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根据储层岩石中流体物理性质的差异解释油气水层。用于油水层识别的测井信息和岩性、物性等参数属性众多,如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微球型聚焦电阻率、中感应电阻率、深感应电阻率等。近年来,现代测井解释技术发展很快,在油水层识别方面先后出现了对应分析方法、神经网络学习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上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它受储层岩石成分、地层水矿化度、泥浆侵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各因素之间关系不明确,油水层的类别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容易漏判或错判一些油气层,给油田的勘探开发造成损失。
地球化学方法可以直接、准确地确定油砂体中的含油程度。近年来人们曾提出一些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油水层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主要综合应用地球化学特征对油水层作定性判断,并未提出可以在油田推广的定量判识油水层的图版。张枝焕等(2008)研究了一种应用地球化学参数研究油层、水层、干层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有许多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并在松辽盆地新站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成效,可望成为判断油水层的有效的补充手段。
本章充分利用柳北区块沙三3油藏现有的9口老探井的岩心,系统采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与干层的岩心样品各20~30件,以及一部分新钻开发井的井壁取心样品,洗出所含原油,进行棒薄层色谱绝对定量分析,求得岩样的含油丰度(mg油/g岩石),建立含油丰度-孔隙度图版,确立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干层的含油丰度与孔隙度判识界限,并结合地质录井、地球物理及试油资料,检验判识标准的可靠性,并对比岩心与井壁取心样品的判识效果。应用新钻开发井的井壁取心样品,求得其含油丰度与孔隙度,标绘在上述新建的含油丰度-孔隙度图版上,用以判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或干层(图3.1)。
图3.1 油层、水层、干层的地球化学判识技术路线框图
Ⅳ 测井技术
问题太模糊。给个基本的: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
通常地球物理测井,把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参数。通过表示这类参数的曲线,来识别地下的岩层,如油、气、水层、煤层、金属矿床等。
对石油工业来说,在勘探期间寻找新油田的测井称勘探测井,内容有:①地层倾角测井(了解地下构造及沉积构造);②饱和度测井(识别岩性、油、气、水储集层);③电缆式地层测试(对油、气、水储集层进行测试)。
在开采过程中的测井称开发测井。主要测定井下油、气、水层的岩石物理性质,监测各油层的工作情况,检查开发井的技术状况等,是开发井采取作业措施和进行油田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内容有饱和度测井、生产测井、工程测井。
Ⅳ 帮忙download个pdf :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
你好, 你要的资源已发送或正在发送 请及时在邮箱下载附件,有问题及时联系 收到请及时采纳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