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位帮我写个选股公式:当前股价接近平均成本价(最好股价和成本价偏离多少可以自己修改)
ABS(CLOSE-MA(CLOSE,120))/MA(CLOSE,120)<N
N是偏离的百分比,自己设置。CLOSE是股价,MA(CLOSE,120)是你说的“成本价”,自己修改就可以了。
B. 股票软件有个平均成本,当股价在上涨而平均成本却在下降,是不是说明很多人在抛售
恩啊...看到了...
我想就像是你说的吧.
之前以较低价位买进股票的人开始卖出股票,而新接手的人们的成本也就比较高.这样也就拉动了平均成本出现股价上涨确有所下降的情况.
C. 买进时股价比平均成本高好还是低好
成本当然是越低越好。
股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佣金(手续费版).,买进和卖出的佣金权由各证券商自定(最高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最低没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为:成交金额的0.05%,佣金不足5元按5元收。卖出股票时收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 (以前为3‰,2008年印花税下调,单边收取千分之一)。另外卖出股票时,上海每1000股收取0.6元的过户费;深圳不收过户费。
以上费用,小于1分钱的部分,按四舍五入收取。
D. 怎样计算股市的平均成本
设原来的股票为X、现在应马入Y股;原来的买入价格为A、现在的买入价为B、希专望的平均股价为属C。列出表达示为:
平均股价C=(上次价A*原数量X+现买价B*现买数量Y)/(原数量X+现买量Y)。
转换表达式,现买入数量Y=(平均股价C-上次价A)*原股票数X /(现买入价B-平均股价C)。
E. 股价的平均成本与买进与卖出的关系
一般股价超过平均成本20%到40%或更高,股价就会有见顶或大幅调整的风险。反之,低于平均成本,自然风险相对较小。
F. 股票价格在平均成本上方运行,可以买入吗
大盘走坏第一个标准:平均股价跌破成本线。
平均股价在衡量大盘是否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3个标准中最重要的,经传的大盘分析中S点的确立,就是当平均股价跌破成本线之后无法有效收回,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平均股价虽然在成本线之上,但是一直无法确认有效收回,所以还是没办法给B点。
进入该股K线图,鼠标对准要查询时间的K线上方空白处,按住右键向右拖出矩形方框,矩形方框套住要查询的时间段的K线,松开右键,在出现的一排菜单中,左键点击“区间统计”(有的软件是时段统计),就会出现一个对话框,里面的加权均价就是某个时段的主力平均成本。还可在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进行手动调整时间,市场上的股价在达到某一水平时,往往不再继续上涨或下跌,似乎在此价位上有一条对股价起阻拦或支撑作用的抵抗线,我们分别称之为阻力线与支撑线。
所谓阻力线是指股价上升至某—高度时,有大量的卖盘供应或是买盘接手薄弱,从而使股价的继续上涨受阻。支撑线则是指股价下跌到某一高度时,买气转旺而卖气渐弱,从而使股价停止继续下跌。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支撑”代表了集中的需求,而“阻力”代表了集中的供给,股市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对股价变动的限制。
支撑线是图形分析的重要方法。一般若股价在某个区域内上下波动,并且在该区域内累积成交量极大,那么如果股价冲过或跌破此区域,它便自然成为支撑线或阻力线。这些曾经有过大成交量的价位时常由阻力线变为支撑线或由支撑线变为阻力线:阻力线一旦被冲过,便会成为下个跌势的支撑线;而支撑线一经跌破,将会成为下一个涨势的阻力线。
G. 股票里,MCST市场平均成本,怎么理解增加与减少,增加代表什么,减少意示什么谢谢!
指标概述
选股指标。
MCST指标是个比较有参考意义指标,它揭示持股人的平均成本。
MCST是市场平均成本价格,MCST上升表明市场筹码平均持有成本上升,MCST下降表明市场筹码平均持有成本下降。
在股市中,投资者必须要了解市场主力资金的成本,这就需要衡量的尺度。最先是应用最简单的移动平均线(MA),随后发展为指数平均数(EXPMA),再后来就是根据加权成交金额发明的市场成本(MCST)。这种指标不仅可以应用于对主力成本的分析,也可以研判市场的整体趋势。
计算公式
1.公式源代码:MCST:DMA(AMOUNT/(100*VOL),VOL/CAPITAL); 2.公式释义:市场成本=以成交量(手)/当前流通股本(手)为权重成交额(元)/(100*成交量(手))的动态移动平均
应用法则
基本法则
1.当股价在MCST曲线下方翻红时应关注,若向上突破MCST曲线应买入;
2.当MCST曲线的下降趋势持续超过30日时,若股价在MCST曲线上方翻红应买入。
3.该指标应结合布林线BOLL指标使用。
详细法则
在MCST显示的白线是股价趋势线与MCST价(市场成本),上下波动显示股价的波动与走势。
1.一般市场股价在MCST价线上方运行,表示该股强势,在下方运行表示该股弱势。
2.股价在MCST线上方运行当股价接触到MCST价站稳反弹,表示该股处于强势,此类股在此价可加仓或进驻。如果,当股价从MCST线上方下落,在MCST线附近不止跌或跌穿MCST线,则减仓或出来观望。如果是大盘调整时期此时一定要及时出来。
3.股价在MCST线下方运行时,在MCST线下方反弹,当股价反弹接触到M线价时,此时的M价必成压力,一般情形此时要减仓,如市道不明朗或在熊市,此刻一定要撤退,如果从下方反弹股价上穿MCST线形成突破,且连续几天站稳在MCST价上,又在MCST线出现一条比长的上冲红色线柱,表示此股已由弱转强。此刻是从低加仓或进驻机会。
4.股价在MCST线上方运行,当股价离MCST价超过15%-20%,此时股票开始进入风险区域,超出20%,就要开始减仓,达到25%-30%此时最好全军撤退,(停牌周期长或突发事项除外)也有个别股票长期在MCST价上方20%-30%上方运行,此类股票一般有比较特殊行业性与发展前景。
5.股价在MCST线下方运行,一般情形,当股价偏离M线价超出20%此时开始进入安全区域达25%以上时可试探性建仓,在熊市则不建议操作。
其它
当MCST向上时:我们说这个股票是强势股.应该可以买进和持有;而当股价高高在上.超过MCST 30%以上甚至更多时,股价容易回荡甚至反转下跌.极端情况(如特大利好...)除外。 当MCST向下时:我们说这个股票是弱势股.应该考虑卖出和减仓,而当股价远远低于MCST 30%以下甚至更多时,股价容易反弹甚至反转上涨.极端情况(如特大利空...)除外。
H. 股价从8.10一直跌到了6.4元,但是筹码的平均成本一直不变时怎么回事
这个从筹码理论上说是筹码没有下移,即股价虽然下跌,但主要的持有者(通常是庄家)并未离场,也就是说,庄被套了。这样的情况下,表示庄家在等待机会,通常在风头过后庄家会一鼓作气拉回原位,所以,这也是散户的好机会。
市场中主流资金或绝大部分的筹码的成本对股票的走势起决定性作用,这里引入成本均线的概念,主要是反映市场的平均持筹成本的成本均线。
平均移动线与成本均线的区别。
成本均线在计算中考虑了成交量的作用,并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了在计算时间内短线客反复买卖的问题,可以真实的反应最后的持股人的成本。
5日、13日、34日成本均线分别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线为10.2元,表示13日以来买入该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为10.2元。无限长的成本均线则表示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仓成本。
无穷成本平均线是最重要的成本均线。是市场牛熊的重要分水岭,就象价值曲线一样,股票价格始终围绕起上下一波动,这里又引出另一个概念,无穷成本均线的乘离率,也叫盈亏指标。
(8)软件统计的平均成本和股价关系扩展阅读:
筹码分布的运动:集中与发散
成交密集的区域,形成筹码峰,两峰之间的区域则形成谷,这是筹码分布的视觉形态,筹码的运动伴随筹码的集中与发散。必然伴随着筹码密集而形成峰。密集分为高位密集和低位密集。
任何一轮行情都将经历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再由高位换手到低位换手,筹码的运动过程是实现利润的过程。(当然也是割肉亏损的过程)
低位充分换手是完成吸筹阶段的标志,高位充分换手是派发阶段完成的标志。
成本密集是下一个阶段行情的准备过程,成本发散是行情的展开过程。
集中度
表明主要筹码堆积的主要区域的幅度,数值越大表示筹码集中的幅度越大,筹码就越分散,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个集中的意思,不等同于庄家控盘,与龙虎榜数据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缺陷是无法将其编成方案,只能通过一只一只股票的观察进行总结,得出的以下结果。
1、筹码集中度高的股票(10以下)的爆发力强,上涨或下跌的幅度比较大。
2、筹码集中度低的股票(尤其是20以上)的上涨力度明显减弱。
3.、筹码的集中过程是下一阶段行情的准备过程,而发散过程是行情的展开过程。
需要强调:
1、不是只有集中,股票才会上涨。
2、达到集中,上涨的幅度增大。
3、不集中的股票,也会上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筹码理论
I. 股市当中的平均成本是什么意思它能说明什么
成本均线CYC成本均线在计算中考虑了成交量的作用,并用神经方法解决了在计算时间内短线客反复买卖的问题,可以真实的反应最后的持股人的成本。5日、13日、34日成本均线分别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线为10.2元,表示13日以来买入该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为10.2元。无限长的成本均线则表示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仓成本。成本均线比用移动平均线作为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要准确,所以比移动均线的表现要好。比如,成本均线的多头或空头排列相当稳定,在行情没有反转之前,出现的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成本均线表现出明显的支撑和压力作用,尤其是34日成本均线和∞成本均线,其支撑压力作用更显。成本均线的压力作用成本均线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成本均线,它是市场牛熊的重要分水岭,股价在此之上,市场在玩追涨游戏,是牛市;股价在此之下,市场在玩割肉游戏,是熊市。∞成本均线的速率相当稳定,相比之下,有限时间的移动均线都有随行情波动不够稳定的特点。∞成本均线的支撑和压力作用很显著,在熊市中可以明显看到∞成本均线构成了一次一次反弹的高点,直到它最终被一轮有力的带量上涨突破,才宣告熊市结束。在牛市中,∞成本均线很难被短期回调打穿,成为明显的支撑;而当股价最终跌破这条线的时候则常常是最后的出逃机会,必须立刻倾仓,因为此线之下支撑力量顿减,一旦突破会有一段较快的下跌,而且以后∞成本均线将开始发挥压力作用,熊市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可以把∞成本均线作为最后的止损线。如果以向上突破成本均线为买入信号,以向下突破成本均线为卖出信号,则获利为持股期间成本抬高的部分,这是一个较温和的获利。34日成本均线也有较好的支撑和压力作用,中等力度的回调一般都无法突破34日成本均线。短期成本均线随价格波动比较明显,支撑和压力作用减弱,但比较起来仍比同时间的移动均线的表现好。
J. 看筹码分布图,高位的平均成本比股价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什么问题
你说的是筹码来的问题。自目标品种在下跌过程趋势过程中,临盘发现筹码峰在各个高价格区域没有进行大幅萎缩,或萎缩较小。说明如下问题:
一,股价下跌过程中,成交量萎缩。
二,这是主力通过对敲或对倒性操盘导致股价跟随大势下跌所致。
三,在各个高价格区域所沉淀的筹码属于主力自有持仓,不会随价格下跌而产生大幅度的位移现象。
四,股价进入低价区,主力仍然会等待时机,再度通过对敲或对倒手段将股价向高价区推进。
说了,那是主力自有持仓,通过对敲或对倒导致股价下跌,所以主力高位筹码并没有出去,反而是在相对高位进来。不知道的不要乱说,会误导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