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常所说的A股指数000002是指的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股票吗
简而言之,000002是上海证交所上市挂牌的所有A股股票,不包括深交所的A股。它区别于000001指数就在于其不包含在上交所上市的B股。
❷ A股指数和上证指数有什么不一样
你好,一、上证指数:我们对其的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1991年7月15日起正内式发布,这些指容数的形成是需要样本的,而其就是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上市股票(A和B股)作为了样本股形成的指数,主要是为了反应上海证券市场的股价波动情况。这个上证指数是包括在a股指数中的一种,也就是说a股指数覆盖范围更广,反映的更为宏观一些。在这个指数的样本股一般是在新上市第二天就会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二、a股指数:它的定义就更好理解了,但这里我们有一个知识性误区要解释一下。那就是很多人讲到的A股指数不一定是上证A股指数,但是又因为正式具有“A股指数”整个指数名称的股票指数只有上证A股指数,所以本篇文章中我们是讲的上证a股指数。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❸ 上证指数和沪证还有深证是什么意思啊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❹ 上证a股指数的介绍
你好,
上证股票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该股票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 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该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 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 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 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 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票行情的变化同步的, 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❺ 上证指数与上证A股,有什么区别
上证指数,是指上交所所有股票加权平均后计算出来的,用于衡量大盘整体涨跌的量化指标。它是一个数字。
上证A股,是指上交所挂牌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B股是指美元和港元股),它是指股票。
❻ 上证A指 上证B指 上证180 上证指数 等等都是什么概念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简称上证指数、上证综指、上证综合、沪综指或沪指)是中国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并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❼ 上证A股指数和上证大盘指数有啥区别
上证A股指数和上证大盘指数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上证A股指数的概述:上证A股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A股。
2、上证大盘指数的概述:大盘指数一般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上证A股指数的作用:反映了A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
2、上证大盘指数的作用:能科学地反应整个股票市场的行情,如股票的整体涨跌或股票价格走势等。如果大盘指数逐渐上涨,即可判断多数的股票都在上涨,相反,如果指数逐渐下降,即大多数股票都在下跌。
三、两者的计算不同:
1、上证A股指数的计算: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2、上证大盘指数的计算: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Pn)/n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股价平均数=(P1+P2+P3+P4)/n=(10+16+24+30)/4=20(元)。
❽ 上证a股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的区别
上证指数的股票包括了上证A股的股票。
1、上证指数,是指上交所所有股票加版权平均后计算出来的权,用于衡量大盘整体涨跌的量化指标。它是一个数字。
2、上证A股指数,是指上交所挂牌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B股是指美元和港元股)。
❾ 上海A股指数是怎么算的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